第397章 中國人忽必烈 奉上

這是補昨日過百票的加更,禮拜一啦,讓羅羅衝上分類推薦榜好嗎?

大元,京兆府,興聖宮內。

一身月白儒服的劉孝元靜靜站在柱側,他已經不知站了多久,但神情仍然恭恭敬敬,沒有絲毫不耐煩。

忽必烈穿着一身白色的皇帝朝服,樣式和宋朝差不多,不過蒙古尚白,所以就用了白色。連腦袋上的蒙古式樣的髮辮也變成了漢式的髮髻。如果不知道底細的人見了,還以爲是哪位正在辦喪事的漢家帝王呢!

裝成漢人樣子的忽必烈,現在坐在御案後面,手裡捏着支毛筆在批閱着什麼卷子。這些奏摺都是漢字書寫的,沒有一個回鶻式蒙古文,更別提烏斯藏法王八思巴創立的八思巴文了。忽大汗已經化身成了忽大皇帝,正裝中國人呢!他正在批閱的也不是什麼軍國大事,而是大元中統元年科舉殿試的卷子。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陳德興提出的“以武取士”的影響,現在大元的科舉也講究文武雙全,騎馬開弓和道德文章並重。先考文章,題目是“論入夷狄者夷狄,入華夏者華夏”。考完文章再比弓馬,凡是入第一甲、第二甲,得狀元、榜眼和進士出身名號者,都需弓馬嫺熟。而弓馬普通者,文章再好也只賜同進士出身。若不善弓馬,則只能名落孫山。不過可以得到武學進修的機會,等到下一科大比,不需要再考文章。直接騎馬射箭即可,若能通過,便可得到賜同進士出身,但是不能名列一甲、二甲。未來的仕途肯定要受影響的。

不過北地的豪強子弟大多熟悉弓馬,考覈武藝根本難不倒他們,倒是道德文章都不咋地好。哪怕是送到忽必烈這裡的殿試卷子。也都平平常常的,不過就是文章通順。沒有離題,沒有錯別字而已。

不知批閱了多久,忽必烈才放下了手中的毛筆,衝等候了不知多久的劉孝元招了招手。

劉孝元連忙上前施禮道:“臣劉孝元拜見大汗……”

“不要叫大汗,”忽必烈柔聲道,“朕是大元皇帝。”

“臣劉孝元拜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忽必烈這才滿意地點點頭,他現在是深受中國人民愛戴的忽大皇上了。而且還是正兒八經的儒家信徒……不僅在在京兆府建了孔廟隔三差五就去拜一拜。而且還給孔子上了大成至聖文宣王的尊號。更下旨敬儒尊孔,在所牢牢控制的陝西、甘肅、山西、燕雲等四個行省設立了貢院和書院。

而且還撤回了所轄漢地各地方的達魯花赤總管府,實行了行省——路——府(州)——縣的四級地方行政體系。行省首長稱丞相,路的首長稱安撫,州府則稱知府、知州,一縣之主則稱知縣。同時,還在陝西、甘肅、山西、燕雲等四省各設立一個大萬戶府以管轄一省駐軍。

而對尚未表示順從的漢侯,如史天澤、張柔、張榮、董文蔚、解嚴等人,忽必烈也沒有立即出兵討伐,而是不斷的封官許願進行拉攏。

與此同時。忽必烈還大肆宣傳“蒙漢色目皆一家”,禁止別人再說什麼一等蒙古、二等色目、三等漢。在文官職位分配問題上,也儘可能顯得公平。四大行省丞相是蒙古一人、色目一人、漢人一人。朝廷之中。包括中書丞相、樞密使和各部尚書、侍郎皆設左右二員,蒙古、色目任左丞相、左尚書和左侍郎,漢人則任右丞相、右尚書和右侍郎。另外還設立了學士院和翰林院用來安置效忠大元朝廷的漢儒。

總之,一切都僞裝的好像是一個真正的漢人王朝一般無二。只是在實行“漢化”的過程中,由劉秉忠、姚樞操刀,在蒙古武力的威懾之下,對陝西、燕雲、甘肅和山西四省地盤上的漢軍萬戶、千戶進行了整頓。不再允許漢侯同時掌握軍政、民政,只能在軍民之中任選其一。

不過允許漢侯家族的不同成員分掌文武,所以有一點推恩令的性質。但是在“推恩”之後。又立即實行了軍隊和民政長官的大調動。讓各個掌軍漢侯失去了對地盤的掌控,都成了無根飄萍。不得不仰賴京兆府朝廷的供應。

通過這套“行漢法”的改革,陝西、甘肅、山西、燕雲四省的人力、物力、財力都集中到了京兆府朝廷之手。原本屬於漢侯私有的十幾萬漢軍。也變成了隸屬京兆府兵部和四個大萬戶府管轄的朝廷軍隊。

行漢法的改革,貌似取得了成功!

只是在南宋呆了好幾年,對南宋的漢法瞭解深刻的劉孝元並不看好這套漢法改革的長期效果。

因爲他知道,那些漢侯軍隊一旦失去地盤,並且被調往外地之後,軍將的收入可就沒有保障了——有地盤的漢侯一方面可以刮地皮養兵,一方面也會把領內的土地分給軍將或軍將家屬無償耕種。軍將的日子過的比一般老百姓好多了。

而失去了地盤的漢軍,是不大可能從大元朝廷得到和原先刮地皮所得一般多的軍費供應。畢竟忽必烈行漢法的目的,只是從他所掌控的漢地搜刮更多的財富去養蒙古軍隊而已。

至於軍將土地雖然以“軍戶”的名義得到了保留。但是沒有了掌控地盤的漢侯主子的直接庇護,國家給予軍戶的各種優惠根本落不到實處,普通軍戶是不可能長久保住產業的。

除非他們和陳德興的士爵一樣,成爲受封的貴族——封漢軍將士爲貴族將會大大提升漢人軍將的地位,使得他們和蒙古軍將一樣高貴,可這樣一來忽必烈手下的貴族就太多了……

另外,幾乎所有的漢軍都被調離了原籍,也就等於被調離了自家地產的所在地。他們又不似陳德興的漢士、八旗大多擁有農奴。人離開了土地,自然會因爲乏人耕種而拋荒!

(註明一下,臭名昭著的軍戶制就是元朝的漢軍失去地盤後開始實行的。這種體制的核心是用土地代替軍餉、軍糧和裝備費用。也屬於不支薪的封建軍隊。但是因爲士兵地位低下,無力確保應有田產,往往會因爲兵役而破產。軍戶制自然也就難以爲繼了。)

當然,目前“行漢法”改革的種種弊端還沒有顯現出來。忽必烈現在收回了地方的民政權,又將漢軍牢牢控制起來,而且還不用給漢軍支多少餉。真是得意的很了……

“劉卿,”大概是因爲“漢法改革”取得了成功,忽必烈臉上浮出了欣喜的笑容。“江華島上的情況怎麼樣?天道教……可是邪教?”

“天道教確實是邪教!”劉孝元答道,“裝神弄鬼,蠱惑人心,褻瀆神明,棄孔孟大道,鑽研奇技淫巧,妄圖以格物小道爲階梯,使人近神,簡直荒謬絕倫。”

忽必烈又問:“那麼天道教諸多蠱惑人心之法呢?”

劉孝元道:“皆不足道也。通天球不過是放大的孔明燈,大炮不過是放大的火銃,而h藥……雖與大元所用者不同,但也不是什麼神蹟。郭若思現在已經潛入神道教所辦的專門研習格物小道的通天書院。想必不久便能探知其秘!”

忽必烈已經得到了相關的報告——劉孝元抵達燕京後便用加急快馬給忽必烈送去了相信。所以當下並不感到驚喜,只是淡笑道:“如此甚好。”

他頓了一下,又道:“普陀山辯法大會的請帖已經通過全真教和少林寺送到京兆府了。”

陳德興當然不會讓他的使臣去京兆府,只是通過少林寺和全真教這北地最大的寺廟、道觀發送。

“劉卿,你打算去普陀山一遊嗎?”忽必烈笑問。

“臣不想去。”

“哦?爲什麼不想去?”

劉孝元行了一禮,道:“坐而論道,非孝元所長。孝元所習俱是實學,無論理財還是軍略,皆可爲吾皇效犬馬之勞。而且……普陀山辯法輸贏於我大蒙古無關要緊,其實輸了也有輸的好處。”

“爲什麼?”

“若是陳德興勝,那天道之教便力壓儒釋道三家,明王便有赫赫神威,自然居於唐皇宋帝之上。僞唐殘宋豈肯幹休?說不定會聯手嚴禁天道教!”

忽必烈緩緩點頭:“僞唐殘宋要是禁止了天道教,那他們和陳德興就算撕破臉了,說不定還會因此打上一場,吾大元便可收漁翁之利。孝元,那我大元要不要禁天道教呢?”

“自然要禁止!”劉孝元斬釘截鐵地道,“而且還要嚴禁一切和天道教有關之書籍。如此,我赫赫大元,才能以中華正統自居於世。我中華自古以來,便以儒爲尊,輔以釋道,三教之外,皆可視爲邪魔外道!”

忽必烈沉默不語,三教之外可不止有天道!還有天方教、景教、薩滿教三大教派,其中天方教盛行於西域,景教在蒙古又多有信衆,至於薩滿則是蒙古本土宗教。豈能一概視爲外道?

“禁止了天道教便是,其餘不問了。”忽必烈並沒有和劉孝元計較,只是淡淡的說了自己的決定。

劉孝元則輕輕吁了口氣,方纔的話只是試探,探探忽必烈漢化的決心到底有多大而已。

忽必烈停頓一下,又道:“孝元,你長於軍略,吾便留你在身邊當個樞密院都承旨吧。”()

第618章 天道的武士第260章 王堅的坐觀第457章 做做樣子第705章 一個留裡克第71章 大勝可期第26章 奸臣也難當第440章 蠻荒之王 四第166章 殺汗 三 ,第694章 沒有活路了第601章 李唐去哪兒?第282章 新生總是從陣痛開始第430章 鋼鐵雄心 一 ,第31章 可用否?第895章 民族主義的大掛第818章 大清郡王第47章 陳木匠 ,第292章 反動封建第205章 留學生第487章 千鈞一髮 奉上,第738章 大八旗第608章 好福氣的陳淮清第143章 火藥時代第706章 會有一個統一的歐洲嗎?第152章 請戰 ,第95章 桃花運 ,第679章 漢八旗和蒙古士爵第833章 就是要硬碰硬第843章 血戰開場第298章 復周制第364章 關鍵點 ,第34章 衆怒 ,第743章 在澳門第293章 濟州建政第838章 天道騎士團第672章 忠臣是怎樣煉成的(六)第639章 假票子第623章 劍和劍鞘第499章 炒期貨第871章 盛京城第339章 堵上門兒打臉 六第478章 忽必烈敗,陳德興死?第855章 朱四九的旗人第545章 華夏文明的矛與盾第1章 宛如夢幻 拜第872章 全世界人民的偉大領袖(上)第82章 世道要變了 狂第103章 認人和後手第506章 先玩壞,再拿下第25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 六 加更奉上第376章 宿命之敵(一)第203章 忽必烈第458章 輸不起的忽必烈第666章 圍城攻城第599章 文天祥在幹什麼?第313章 大封第79章 站好了,挨炸了第834章 父與子第699章 神轉折:大同歌 奉上第307章 改造高麗之法第102章 軍功田制 ,第108章 海商、海盜、海軍第514章 風險放到最大第734章 戰場上的老爺們第523章 天道和天方第181章 交個底第170章 殺汗 七 首訂過50第104章 好男兒 ,第316章 大婚,殺局 一第427章 過太平洋 二 ,第85章 勇士鬥天雷第539章 走出去更好第808章 天方教聯合艦隊第275章 文士武家 加更第830章 誰先得手第683章 去教化天竺吧第25章 開銷第878章 耶穌好漢爺來了第887章 大清崛起第221章 陳德興的盤算第398章 中華有分號第526章 裁判所,什一稅第376章 宿命之敵(一)第241章 三千壯士第666章 圍城攻城第592章 梟雄和刺 奉上第811章 非洲的黃金國第604章 傳教佈道的寶音第194章 功臣,罪人第392章 日本,不能放過! 奉上第339章 堵上門兒打臉 六第220章 要黃了?第759章 逼上征途第486章 要樂極生悲了?第172章 殺汗 九 月票過10第759章 逼上征途第760章 中國還沒有統一呢第521章 蒲壽庚還有脫身之計第668章 忠臣是怎樣煉成的(二)第67章 炸彈來了第58章 明玉閣,李翠仙
第618章 天道的武士第260章 王堅的坐觀第457章 做做樣子第705章 一個留裡克第71章 大勝可期第26章 奸臣也難當第440章 蠻荒之王 四第166章 殺汗 三 ,第694章 沒有活路了第601章 李唐去哪兒?第282章 新生總是從陣痛開始第430章 鋼鐵雄心 一 ,第31章 可用否?第895章 民族主義的大掛第818章 大清郡王第47章 陳木匠 ,第292章 反動封建第205章 留學生第487章 千鈞一髮 奉上,第738章 大八旗第608章 好福氣的陳淮清第143章 火藥時代第706章 會有一個統一的歐洲嗎?第152章 請戰 ,第95章 桃花運 ,第679章 漢八旗和蒙古士爵第833章 就是要硬碰硬第843章 血戰開場第298章 復周制第364章 關鍵點 ,第34章 衆怒 ,第743章 在澳門第293章 濟州建政第838章 天道騎士團第672章 忠臣是怎樣煉成的(六)第639章 假票子第623章 劍和劍鞘第499章 炒期貨第871章 盛京城第339章 堵上門兒打臉 六第478章 忽必烈敗,陳德興死?第855章 朱四九的旗人第545章 華夏文明的矛與盾第1章 宛如夢幻 拜第872章 全世界人民的偉大領袖(上)第82章 世道要變了 狂第103章 認人和後手第506章 先玩壞,再拿下第25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 六 加更奉上第376章 宿命之敵(一)第203章 忽必烈第458章 輸不起的忽必烈第666章 圍城攻城第599章 文天祥在幹什麼?第313章 大封第79章 站好了,挨炸了第834章 父與子第699章 神轉折:大同歌 奉上第307章 改造高麗之法第102章 軍功田制 ,第108章 海商、海盜、海軍第514章 風險放到最大第734章 戰場上的老爺們第523章 天道和天方第181章 交個底第170章 殺汗 七 首訂過50第104章 好男兒 ,第316章 大婚,殺局 一第427章 過太平洋 二 ,第85章 勇士鬥天雷第539章 走出去更好第808章 天方教聯合艦隊第275章 文士武家 加更第830章 誰先得手第683章 去教化天竺吧第25章 開銷第878章 耶穌好漢爺來了第887章 大清崛起第221章 陳德興的盤算第398章 中華有分號第526章 裁判所,什一稅第376章 宿命之敵(一)第241章 三千壯士第666章 圍城攻城第592章 梟雄和刺 奉上第811章 非洲的黃金國第604章 傳教佈道的寶音第194章 功臣,罪人第392章 日本,不能放過! 奉上第339章 堵上門兒打臉 六第220章 要黃了?第759章 逼上征途第486章 要樂極生悲了?第172章 殺汗 九 月票過10第759章 逼上征途第760章 中國還沒有統一呢第521章 蒲壽庚還有脫身之計第668章 忠臣是怎樣煉成的(二)第67章 炸彈來了第58章 明玉閣,李翠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