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沒有城牆的江都城 ,

陳德興雖然沒有去過天竺,也沒有研究過印度教和印度佛教,但是他身邊也有一個空行母哈妮波羅,是達瑪波羅的堂妹。能當上空行母,光靠臉蛋漂亮身材婀娜還有從小嚴格訓練出來的技術可不行,還得精通佛理——她們可不是一般和僧人歡愛的女子,而是自身擁有極高的修行,能夠通過歡愛提升道亨,在歡愛過程中同佛進行精神交流的女修行者!所以空行母哈妮波羅對天竺佛教的情況和規矩,都是非常瞭解的。

正是通過和她的交流,陳德興才得以設計出了一個馬馬虎虎可以用來限制天竺賤民人口增長速度的佛教制度。

首先就是今世修行,來世提升種姓的理論。根據婆羅門教的規定,賤民是“一生族”,沒有來世。只有婆羅門、剎帝利、吠舍三個由雅利安人繁殖出來的種姓纔是可以投胎轉世的“再生族”。因此通過今生修行獲得來生轉世的權力,對天竺賤民而言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其次則是僧侶之間不可平等。根據婆羅門教的教意,婆羅門種姓者生來就是僧侶,首陀羅、達利特種姓者根本沒有成爲僧侶的資格。而在天竺佛教中,雖然婆羅門、剎帝利和吠舍三個種姓都可以出家,但是首陀羅、達利特種姓者依舊遭到排斥,到了波羅王朝時代基本不能出家修行了。

現在陳德興想讓天竺賤民們有資格當和尚尼姑,當然得將他們和高種姓的僧尼區別對待——在天竺,僧侶是高高在上的老爺!要把賤民和尚當老爺養,陳淮清這個國王非破產不可。

因此陳德興想讓高種姓的僧尼居住在華麗的寺廟上院之中,可以雙修,並且享受低種姓僧侶的服侍和供養。而低種姓僧侶只能住在簡陋的寺廟下院之中。不能雙修,必須伺候高種姓僧侶,必須從事生產,必須爲佛祖建設廟宇,而且不得主持如何宗教儀式和活動——他們只能終身勞動和修行,以求來世可以成爲“再生族”。實際上他們就是寺廟的奴隸!

陳淮清將陳德興提出的天竺佛教改革方案全盤托出,然後神色平靜地看着波羅父女,認真地道:“允許低賤之人出家修行以求來世,是佛教在天竺復興所必須之策,若是連這一點都做不到,佛教又憑什麼戰勝婆羅門和天方教?”

這話兒說的可不輕了。陳淮清的意思是,如果天竺佛教戰勝不了婆羅門教和天方教,那麼大明爲什麼不去和婆羅門教合作呢?

達瑪波羅想了一下,又看了父親一眼。微微點頭,鳩摩智波羅微笑着行了個佛禮,“佛陀曾經希望衆生平等,皆可成佛。血統低賤之人總是衆生之一,當然可以出家修行,若是修行到了,幾世之後也未必不能成佛。只是天竺外道勢大,佛教衰微。弘法不易,一時之間也難以戰勝婆羅門的……”

陳淮清嗤地一笑。“鳩摩智,能不用擔心,孤王自有弘揚佛法的手段!佛和婆羅門本就是一家,佛教興,則衆婆羅門入佛。佛教亡,則衆僧尼入婆羅門。只要我佛的戒刀夠鋒利。就不怕沒有人相信!”

要天竺婆羅門信徒皈依天道是很困難的,而且陳德興對此也沒有太大的興趣——這個天道教在陳德興看來,是一個過分積極的宗教,不適合消極而安貧樂道的民族去信奉。

但是要讓天竺婆羅門信徒改宗佛教,或者讓天竺佛教徒改宗婆羅門教。則是非常容易的。因爲兩者本就是一體的。佛教脫胎於婆羅門,嚴格說起來也算是婆羅門的一個分支,是婆羅門教的一場改革運動的結果。

歷史上,天竺佛教與其說是滅亡了,不如說是再次融於婆羅門教了。事實上,包括佛陀本人在內,天竺佛教的絕大部分高僧都是高種姓出生,許多幹脆就是婆羅門,想要回到婆羅門教也沒有什麼難度。

而現在,陳德興、陳淮清只是想用另外一種模式融合天竺的佛教和婆羅門教……以佛教爲主,吸收婆羅門教的加入。最終完成佛教和婆羅門教的整合,將天竺變成一個佛國,同時再引入儒學教化上層的天竺雅利安人。

……

大明天道二年十一月末,南京,江都城。

江都是一座正在擴建中的城市,它的基礎就是原來的揚州城。不過原來的揚州舊城並沒有拆除,而是在城南的運河東岸修建起了一座新城。稱爲江都新城。

包括皇宮、內閣各部、諮議院、四軍部、南天道宮、天道莊總行、大判官院等重要建築,都將在江都新城選址建設。而且這些建築將會統統集中在江都新城的最北面,構成江都城的行政區。這些重要的建築,現在都還是一個個熱火朝天的工地,不計其數的勞工聚集在這裡,通過運河和長江,更有無數的木材、石材和水泥運送過來,在工地上面堆放的到處都是。

除了行政區,江都新城還會擁有商務區、港務區、工業區、住宅區、學院區和軍事區等各個功能區。其中商務區將沿着大運河展開,從揚州舊城對岸一直延伸到長江岸邊,長度超過了三十華里。沿線遍佈着數十幾個運河碼頭,分別用來裝卸雜貨、米糧、牲畜、果蔬魚鮮、木器木材、石碳、鐵器鐵料、瓷器、絲綢布匹、金玉珠石、美酒佳釀等等各種各樣的器物。依託着這些碼頭,則是一條條商業街市。當然,這個時代的商業街和平民住宅區是不分家的。前鋪後宅的佈局非常多見,這一帶將來會是一個人口相當密集的地區。不過現在,大部分的地塊還沒有賣出去,已經售出的土地,也都是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

所有的商業街道,又由一條寬闊的主幹道——江都御街相連,江都御街往北直通江都禁中,也就是行政區。

御街向南則是江都的港務區,和商務區的運河碼頭不同,江都港區停靠的都是可以入海的大船。沿江一大片將會分佈數十個碼頭泊位,每一個碼頭泊位都有配套的倉庫。一連串的碼頭也都由專門的石板路通往一條和御街相連的主幹道,稱之爲江邊道。御街和江邊道呈T字形佈局。

御街以東,江邊道以北的大片開闊區域,又被兩條和御街相連的主幹道分爲了一個高檔住宅區——靠近禁中,稱爲安樂坊,這一片都是功臣和高官的住宅,坊內有數十條小巷子,大大小小的宅地有三四千塊之多,不過大部分都還在施工。安樂坊以南又是一條東西向的主幹道,名叫振武街,振武街的西面直達運河,通過一座石橋和揚州舊城東關道相連。振武街的東面則連着另一條南北走向的主幹道長安道。

振武街的南面,則是規劃中的學院區,江都天道書院和內閣出資建設的江都教育院(專門培養老師的)、江都太學(和天道書院一樣是所綜合性大學)、江都京學(和太學一樣)、江都法學(培養判官、捕快和訟師)、江都工學(顧名思義是所偏重理工科的大學)、江都商學等六所比較接近後世大學的大型書院。這些書院現在都在建設和籌備之中,發展教育這事兒是急不得的,只能按部就班的來。

一開始是隨營軍校,然後是陸海軍軍校和明都天道書院,再後來是燕京天道書院,現在明都天道書院和燕京天道書院已經辦了好幾年,畢業的學生也有了兩三千人。這樣就有足夠的師資力量開辦更多的大學了。

按照教育部的計劃,目前開辦的教育院、太學、京學、法學、工學、商學,都是南北京各一,一共就是十二所大學。再加上明都、燕京、江都三所天道書院。再加上陸海軍學院,用不了多久大明帝國就有十七所大學了!這些大學雖然不能和後世的那些大學相比,但是在13世紀,估計能算是一流的。

學院區以南,也是一條東西走向的主幹道,名叫校場街。校場街南,御街以東,長安道以西,江邊道以北的一大片區域則是近衛軍的大營,稱大校場。將近20000人的近衛軍,都可以駐紮於此。

而長安道以東地區,則是江都城的工坊區了。其實就是手工業作坊彙集之處,一條從高郵湖流淌過來,直通長江,名爲江都河的河道就從江都工坊區通過,河道可以行船,也能用來修建水車。工坊區的大片土地,現在都還荒蕪着,只是用撞牆圈成了一個個小地塊。既可以作爲工坊,也能修建工匠工人們的住宅。

還有幾十條街道也正在鋪設,都是碎石加水泥的路面——在水泥被“發明”以後,修建道路和房屋,倒是容易了許多。

不過陳德興並沒有用水泥來給江都新城修建城牆,實際上這座擁有兩縱三橫五條主幹道的帝都是沒有城牆的!

第441章 蠻荒之王(五)第602章 我們是神派來征服你們的第60章 漢奸來了 ,第117章 奸雄和公主第168章 殺汗 五 ,第31章 可用否?第841章 波斯王可不能給第144章 派系 ,第578章 聲東擊西和關門打狗第689章 殖民者文天祥第339章 堵上門兒打臉 六第772章 打仗有炮灰第90章 勇士,頂住 ,第892章 賣國賊第176章 殺汗 十三 加更一章第27章 天降大功第831章 還有輕騎兵第420章 誰如曾國藩第24章 送禮 、第708章 老槍第350章 韃子的貴族叫旗人第679章 漢八旗和蒙古士爵第44章 要打炮,先讀書第799章 讓蒙古人糟蹋一下也好第436章 必敗之役無人打第663章 明王降世是真的!第863章 好一個養豬場第183章 誰是蠻子啊?第277章 忽必烈的決斷第279章 衣帶詔第702章 種姓制度的優越性第450章 香餌和人質 ,第637章 有底線的奸臣第864章 新生之始第880章 額乃皇上帝第509章 磨刀的賈似道第816章 倒在了通往成功的路上第718章 帝國主義要去歐洲了第875章 索倫全和朱重八第864章 新生之始第738章 大八旗第831章 還有輕騎兵第640章 擠兌來了第226章 赴宴第439章 蠻荒之王 三第465章 三國殺 六 出路在哪裡第713章 祖宗都不容易第48章 野戰炮兵第81章 放心的去吧第29章 大義凜然的奸臣第163章 連環船第735章 騎士的時代,將要過去第247章 入城 第一章第527章 舉旗第17章 瘋子 、第218章 凱旋需要儀式第712章 苦命的征服者第808章 天方教聯合艦隊第273章 顧命大臣 拼了,上第221章 陳德興的盤算第845章 家大業大事也多第325章 螳螂、黃雀(四)第710章 無向南番浪死歌第120章 士子不風流 ,第71章 大勝可期第45章 打炮的學問 、推薦第653章 流放還是殺掉?第193章 雄果然是奸的第308章 軍功封臣法 狂第439章 蠻荒之王 三第291章 向蒙古人學習 奉上第43章 故人之後 、第544章 即將開始的腥風血雨第659章 秀才當兵?第665章 沽名釣譽最要緊第215章 炮第557章 大元炮隊第150章 大大的忠良第566章 定策第460章 決戰前夜第59章 誰是漢奸?,第635章 在新大陸號上第817章 不自由,毋寧死!第581章 拿錯兵器上戰場的蒙古人第801章 閉關鎖國文字獄第831章 還有輕騎兵第556章 奸臣乎?忠臣乎?第637章 有底線的奸臣第593章 陳德興是講禮的 奉上第344章 自由就別想了第594章 埃及大汗忽必烈?第501章 米糧是小盤股第891章 郎和第175章 殺汗 十二 奉上第53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169章 殺汗 六 ,第788章 黑白搭配,殖民不累第528章 武裝的商人第402章 道統和正統第179章 迷霧
第441章 蠻荒之王(五)第602章 我們是神派來征服你們的第60章 漢奸來了 ,第117章 奸雄和公主第168章 殺汗 五 ,第31章 可用否?第841章 波斯王可不能給第144章 派系 ,第578章 聲東擊西和關門打狗第689章 殖民者文天祥第339章 堵上門兒打臉 六第772章 打仗有炮灰第90章 勇士,頂住 ,第892章 賣國賊第176章 殺汗 十三 加更一章第27章 天降大功第831章 還有輕騎兵第420章 誰如曾國藩第24章 送禮 、第708章 老槍第350章 韃子的貴族叫旗人第679章 漢八旗和蒙古士爵第44章 要打炮,先讀書第799章 讓蒙古人糟蹋一下也好第436章 必敗之役無人打第663章 明王降世是真的!第863章 好一個養豬場第183章 誰是蠻子啊?第277章 忽必烈的決斷第279章 衣帶詔第702章 種姓制度的優越性第450章 香餌和人質 ,第637章 有底線的奸臣第864章 新生之始第880章 額乃皇上帝第509章 磨刀的賈似道第816章 倒在了通往成功的路上第718章 帝國主義要去歐洲了第875章 索倫全和朱重八第864章 新生之始第738章 大八旗第831章 還有輕騎兵第640章 擠兌來了第226章 赴宴第439章 蠻荒之王 三第465章 三國殺 六 出路在哪裡第713章 祖宗都不容易第48章 野戰炮兵第81章 放心的去吧第29章 大義凜然的奸臣第163章 連環船第735章 騎士的時代,將要過去第247章 入城 第一章第527章 舉旗第17章 瘋子 、第218章 凱旋需要儀式第712章 苦命的征服者第808章 天方教聯合艦隊第273章 顧命大臣 拼了,上第221章 陳德興的盤算第845章 家大業大事也多第325章 螳螂、黃雀(四)第710章 無向南番浪死歌第120章 士子不風流 ,第71章 大勝可期第45章 打炮的學問 、推薦第653章 流放還是殺掉?第193章 雄果然是奸的第308章 軍功封臣法 狂第439章 蠻荒之王 三第291章 向蒙古人學習 奉上第43章 故人之後 、第544章 即將開始的腥風血雨第659章 秀才當兵?第665章 沽名釣譽最要緊第215章 炮第557章 大元炮隊第150章 大大的忠良第566章 定策第460章 決戰前夜第59章 誰是漢奸?,第635章 在新大陸號上第817章 不自由,毋寧死!第581章 拿錯兵器上戰場的蒙古人第801章 閉關鎖國文字獄第831章 還有輕騎兵第556章 奸臣乎?忠臣乎?第637章 有底線的奸臣第593章 陳德興是講禮的 奉上第344章 自由就別想了第594章 埃及大汗忽必烈?第501章 米糧是小盤股第891章 郎和第175章 殺汗 十二 奉上第53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169章 殺汗 六 ,第788章 黑白搭配,殖民不累第528章 武裝的商人第402章 道統和正統第179章 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