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封國之約

當天空中開始飄落下鵝毛大雪的時候,天色完全黑了下來。明軍大營所在,卻是一片燈火輝煌。因爲飛狐口已經在手,史天澤又親到大營投誠,所以明軍今晚就下了明寨,軍將們也能借着篝火取暖。

在陳德興王帳之中,這個時候已經席開數桌。明軍的將領都在大帳裡頭,陪着史天澤舉帶來的心腹將領舉杯歡飲。而陳德興和幾員位階最尊的明軍大將文臣,如陸虎、王威、趙復等等,只是在主桌陪着史天澤乾杯。陪着史天澤過來的郭侃,此時卻已經連夜離開,回自己的部隊中了。他的銀甲師是先鋒,此刻已經進佔飛狐口。和他一起行動的正黑旗馬隊,更是把哨探放到了太行山西面。

史天澤是一路騎馬疾馳而來的,行了三百里路,此時卻一點不顯疲憊,只是不停比手劃腳的說着和蒙古軍戰事的事情,滿口都是唐軍之強悍。他的口才竟然也是不錯,唐蒙雙方十五萬大軍戰於太原的情形,竟然被他描述得活靈活現!不過跟在陳德興身邊的將領,大多面色平穩,誰都沒有把唐軍的“善戰”當回事兒——唐軍之強,比起明軍還差了不少!

而陳德興更是神色不動,只是一遍遍打量着眼前上了年紀的史天澤。他知道史家的不少子侄是死在自己手裡的!雙方說起來還算是仇人。現在看史天澤的表情,哪有一點記仇的樣子?這個人……也是個梟雄!

王帳外頭,歡呼的聲浪一陣陣的傳來。那是明軍將士在爲奪佔飛狐口而歡呼。陳德興已經將佔領飛狐口當成了明軍的初戰告捷,還下令全軍飽餐慶祝,以便提高士氣。

而明軍的士氣高昂,則給史天澤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這支軍隊讓他想起了蒙古軍,不是忽必烈的蒙古軍。而是他年輕時候見到的成吉思汗時代的蒙古軍!那時的蒙古人是那樣的團結,那樣的自信,那樣的不畏艱險。上上下下沒有一點暮氣……和忽必烈麾下的蒙古人,彷彿是兩個物種。

這大概就是初興之軍吧?如今的明軍。彷彿也擁有同樣的氣質,唯一不同與昔日蒙古軍的,就是他們的裝備實在好到了難以置信的地步。

史天澤發現,明軍中擁有鋼甲的士兵佔到的比例至少有七成!如果考慮到弓弩手和炮兵不必披重甲的因素,幾乎所有的肉搏兵,都是鋼甲在身。

光是這幾萬副鋼甲,就價值幾千萬貫!

陳德興可真是有錢啊……

史天澤還不知道,由於南芬鋼的產量上升很快。燕京城內原來爲蒙古軍服務的鐵匠現也很快學會製造鋼甲,而且還開出了大量的鐵匠鋪,造成鋼甲的產量大增——其實鋼甲的生產工藝和所耗費的工時,都遠遠比不上扎甲。前者就是熱鍛,如果有水力錘的話,生產起來根本不費勁兒。後者則要先鍛造出上千個鐵片,還要在上面打孔穿繩,費時又費力。

因此現在北明國內鋼甲的價格已經下降到了五六百貫,和蒙古人的冷鍛魚鱗甲的價格差不多,所以纔會被大量裝備。

外面的歡呼聲。突然又高上一層,簡直就要將王帳給掀翻了!陳德興揚起醉眼,笑道:“俺們大明的戰士。無不是日夜思戰,這回終於讓他們盼到一場大戰了!”

史天澤的濃眉,稍稍擰了一下。他四十歲開始學儒,現在也算半個儒生——這日夜思戰的軍隊,在儒生看來,彷彿不是國家之福!

“如今天下大亂,軍將思戰倒是好事。”史天澤言不由衷地道。

陳德興哈哈一笑,看着鬍子花白的史天澤,“將來中原平定。這等思戰之兵,還是有去處的!因爲對大明而言。天下不再局於華夏故地,乃是整個地球!”

史天澤知道“地球”是什麼。普陀山的那場賭鬥,他當然也聽說了……雖然賭鬥還沒有分出勝負,但是地圓之說卻被蒙古這邊的天文學家所認同——這大蒙古國的天文學當然領先於南宋了!因爲禁止民間研究天文,宋朝的天文學早在北宋時期就落後了。何況蒙古又蒐羅了天方教世界的天文學者,在天文觀測方面是領先於世界的。因此有不少學者,通過計算和觀測星象,得出了地圓論。

看到史天澤沉默,陳德興又道:“史總管當知孤王素以西周爲師,昔日周朝分封天下,行夏君夷民之法,才讓吾華夏從河南、陝西之一隅,擴張到今日之版圖。然而自秦一統後,便棄了周朝的分封之法,還以爲已經全有天下,一心只求萬世江山,全然忘記先代開拓四方的雄心壯志。實在是我華夏之大不幸!孤王若爲華夏之君,必改弦更張,再行封建,功臣諸侯,只要願意,都可以在海外得到封土,自爲一國之君!不知史總管有意去當個君王嗎?”

史天澤雖然喝了不少酒,但是卻沒有絲毫醉意,心思還通靈得很呢!

陳德興的“封建”,不是要拿華夏的基本盤出來分封,而是要把自己這樣的“諸侯”一腳踢到海外去。當然,因爲蒙古人已經建立了一個世界帝國,史天澤也知道一些域外的事情,他是不會將中土以外都當成蠻荒之地的——那裡相比江南或許算得上蠻荒,不過和北地比起來真心不算差……如果那裡還沒有被蒙古人蹂躪過的話!

“在下已經老了……”史天澤苦苦一笑,摸着自己的花白的鬍子,“這把老骨頭要去了海外,只怕要客死異鄉,再回不來了。”

中國人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對家鄉變得無比眷戀,把客死異鄉當成了很悲慘的事情,還出了些“父母在,不遠遊”的孝子。據說還是古時候傳下來的,也不知道周朝那些被分封出去的諸侯,還會不會千里迢迢回家鄉?

陳德興只是大笑,擺手道:“史總管老了,永清史家總還有年輕的……總還有人志在四方!孤王在這裡可以和史總管約定,史家如果願意去域外建國,那麼就可以一分爲二,一半出去封國,將軍隊家臣帶走。一半可以留在國內,當大明的貴族臣子。還可以二十年爲期,二十年內,史家可以領有太原一府之地,作爲出海封國的後方。孤王在這二十年內,會給史家三次域外封國的機會。不過太原封地在二十年期滿後,必須交出!”

他的話說到後面,語氣已經放沉,言語中隱約有了威脅的意思。陳明封建諸侯的地點,只能在外,不能在內……中國之地,是不容分割的!中國的地盤上,只能有貴族,不能有諸侯——兩者是截然不同的概念,貴族哪怕封到王爵,也不過擁有幾萬畝田莊,也沒有資格分封下級貴族。

而諸侯國君,那是真正的一國之君,有地盤,有人民,有軍隊,可以建立政府,可以分封自己的貴族甚至諸侯!

現在陳德興認爲自己很快就要問鼎天下了,是時候給天下諸侯三條出路了——要麼出國去開拓自己的國,要麼就交出軍隊、地盤,當大明的貴族和臣子!

當然,陳德興也考慮到出去建國是要帶上軍隊、貴族和國人,還需要一定的財力支持。所以,凡是願意出國的諸侯,都可以保留自己的地盤二十年。如果是陳明的功臣或陳氏皇族去建國,那自然要由陳明朝廷提供資助了。

至於第三條路,那就是準備和陳明開戰了!

史天澤哪裡不清楚陳德興的意圖,不過對史家而言,有一個出海封國的選擇也不錯——哪怕是現在封個藩鎮,將來天下平定,還是要削藩的!華夏自秦行郡縣以來,不就是這樣的傳統?莫說是異姓王,就是同姓之王,最後還不都被削奪了封地?

說起來,海外封國倒真是個辦法……封到海外,和中國本土相距遙遠,兩邊都夠不大找,自然就沒有削藩的必要了。

想到這裡,史天澤站起身,衝着陳德興躬身一禮,鄭重道:“臣史天澤替史家兒孫,謝大王封國之恩!”

稱臣又謝恩,這史天澤現在算是陳德興的臣子了!陳德興起身扶了一把史天澤,笑道:“史卿家能投我大明,實乃是大明之幸,天下之幸。如今孤王尚未稱帝,封不了王爵,便先封史卿一個太原公吧。”

“臣謝過大王。”史天澤又要往下拜,卻被陳德興一扶,順勢也就免了拜禮。

陳德興又道:“史卿,孤王與李璮畢竟是翁婿,兵戎相見總是不祥,史卿可否代勞?”

史天澤心道:“不祥你還領了十萬大軍殺過來?”不過面子上卻只是皺眉道:“臣只有2萬兵,怕打不過李璮……”

陳德興擺擺手,道:“不是2萬,而是5萬。張柔和嚴忠濟都受史卿節制,專征李璮。也不須取李璮性命,將其困於代州即可。史卿可有辦法?”

史天澤鬆口氣,笑了笑道:“此事易耳,大王可以堂堂之軍長驅大進,突然出現在代州左近,李璮必然驚怖,定會死守代州,到時候臣再命人掘長壕以困之。”()

第478章 忽必烈敗,陳德興死?第64章 有點複雜 ,第665章 沽名釣譽最要緊第109章 臨安城 ,第234章 最壞的打算 月票榜又告急矣!第351章 神仙,兇猛 一第539章 走出去更好第329章 我是明王 ,第696章 咱們一起鬧第501章 米糧是小盤股第204章 以文御武之道第120章 士子不風流 ,第561章 初興的王朝第747章 商人什麼的,最喜歡打仗了第116章 漂亮小宦官第525章 南下第767章 英格蘭洋務派第45章 打炮的學問 、推薦第58章 明玉閣,李翠仙第552章 三家同盟?第811章 非洲的黃金國第825章 一場軍事革命第869章 該滿意了吧第42章 軍令狀 ,第734章 戰場上的老爺們第378章 宿命之敵(三)第554章 推倒 ,第605章 海都汗第301章 高麗的奸雄 狂第831章 還有輕騎兵第122章 儒生是這樣的第461章 三國殺(一)第119章 御街遊 ,第673章 留取丹心賈似道第90章 勇士,頂住 ,第102章 軍功田制 ,第683章 去教化天竺吧第190章 上當了第298章 復周制第745章 斷人財路 上推封,加第534章 當馬木魯克遇到八旗第591章 色目鹹肉們 奉上第822章 都是私心作祟第216章 和親第367章 惡戰始 ,第810章 “大洋洲”號戰列艦第385章 唐宋元明 五 奉上第516章 大悲劇日第573章 父親、女兒和兒子第326章 敢拼纔會贏第837章 神聖天道國的由來第384章 唐宋元明 四 第一章奉上第589章 漢家鐵騎VS蒙古火器 五 滿200票第12章 據說很牛的蒙古鐵騎第574章 劉陽遇險第877章 上帝家和光明頂第741章 天道是華夏的,喇嘛是世界的第90章 勇士,頂住 ,第290章 濟州島第267章 講道理 下第256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 九第795章 和平的曙光?第10章 背水一戰第846章 五月花第11章 可願隨某赴黃泉!第5章 漢家鐵騎何處有第173章 殺汗 十 奉上第743章 在澳門第426章 過太平洋 一 ,第405章 約定,天命第509章 磨刀的賈似道第285章 迎頭撞擊第512章 空頭不死第594章 埃及大汗忽必烈?第864章 新生之始第573章 父親、女兒和兒子第411章 看天說地爭道統(二)第379章 宿命之敵(四)第634章 會有印第安人登陸歐洲嗎?第795章 和平的曙光?第357章 神仙,兇猛 七第555章 國本已失的大宋第340章 堵上門兒打臉 七第819章 北明十六國第870章 我們當求知,哪怕遠在中國第573章 父親、女兒和兒子第898章 革命家烏里揚諾夫第209章 統戰第606章 天道教的蒙古和糊塗的金帳汗第150章 大大的忠良第645章 沒有免費的土地第758章 萬字旗下的八國聯軍第701章 儒家馬克思第881章 戰鬥吧,耶穌第656章 分田分地很慢第536章 救泉州,殺白番!第357章 神仙,兇猛 七第77章 開始第431章 鋼鐵雄心 二 ,第231章 跑路的準備
第478章 忽必烈敗,陳德興死?第64章 有點複雜 ,第665章 沽名釣譽最要緊第109章 臨安城 ,第234章 最壞的打算 月票榜又告急矣!第351章 神仙,兇猛 一第539章 走出去更好第329章 我是明王 ,第696章 咱們一起鬧第501章 米糧是小盤股第204章 以文御武之道第120章 士子不風流 ,第561章 初興的王朝第747章 商人什麼的,最喜歡打仗了第116章 漂亮小宦官第525章 南下第767章 英格蘭洋務派第45章 打炮的學問 、推薦第58章 明玉閣,李翠仙第552章 三家同盟?第811章 非洲的黃金國第825章 一場軍事革命第869章 該滿意了吧第42章 軍令狀 ,第734章 戰場上的老爺們第378章 宿命之敵(三)第554章 推倒 ,第605章 海都汗第301章 高麗的奸雄 狂第831章 還有輕騎兵第122章 儒生是這樣的第461章 三國殺(一)第119章 御街遊 ,第673章 留取丹心賈似道第90章 勇士,頂住 ,第102章 軍功田制 ,第683章 去教化天竺吧第190章 上當了第298章 復周制第745章 斷人財路 上推封,加第534章 當馬木魯克遇到八旗第591章 色目鹹肉們 奉上第822章 都是私心作祟第216章 和親第367章 惡戰始 ,第810章 “大洋洲”號戰列艦第385章 唐宋元明 五 奉上第516章 大悲劇日第573章 父親、女兒和兒子第326章 敢拼纔會贏第837章 神聖天道國的由來第384章 唐宋元明 四 第一章奉上第589章 漢家鐵騎VS蒙古火器 五 滿200票第12章 據說很牛的蒙古鐵騎第574章 劉陽遇險第877章 上帝家和光明頂第741章 天道是華夏的,喇嘛是世界的第90章 勇士,頂住 ,第290章 濟州島第267章 講道理 下第256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 九第795章 和平的曙光?第10章 背水一戰第846章 五月花第11章 可願隨某赴黃泉!第5章 漢家鐵騎何處有第173章 殺汗 十 奉上第743章 在澳門第426章 過太平洋 一 ,第405章 約定,天命第509章 磨刀的賈似道第285章 迎頭撞擊第512章 空頭不死第594章 埃及大汗忽必烈?第864章 新生之始第573章 父親、女兒和兒子第411章 看天說地爭道統(二)第379章 宿命之敵(四)第634章 會有印第安人登陸歐洲嗎?第795章 和平的曙光?第357章 神仙,兇猛 七第555章 國本已失的大宋第340章 堵上門兒打臉 七第819章 北明十六國第870章 我們當求知,哪怕遠在中國第573章 父親、女兒和兒子第898章 革命家烏里揚諾夫第209章 統戰第606章 天道教的蒙古和糊塗的金帳汗第150章 大大的忠良第645章 沒有免費的土地第758章 萬字旗下的八國聯軍第701章 儒家馬克思第881章 戰鬥吧,耶穌第656章 分田分地很慢第536章 救泉州,殺白番!第357章 神仙,兇猛 七第77章 開始第431章 鋼鐵雄心 二 ,第231章 跑路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