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去教化天竺吧

歷史上美洲的印第安人是怎麼死掉八成九成的,陳德興當然知道。這細菌病毒殺起人來,有時候比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厲害多了!雖然陳德興在這個時代算是比較善良的,但是他也沒有多事到去阻止瘟疫的爆發。

實際上,他也沒這本事,他的前世不過是個海員。只知道一些基本的衛生和防疫知識,也就是怎麼隔離、怎麼消毒、怎麼包紮傷口、怎麼照顧傷病、怎麼急救等等。都是在海運學院唸書時學來的東西,現在他已經將這些東西寫成了書本,作爲天道書院和陸、海軍軍校的教材了。 щщщ ●тт kΛn ●℃ O

另外,某些在這個時代來說已經非常超前的軍隊醫療和防疫制度,也在明軍中逐步推行。明軍的陸、海軍中,現在已經有了相當專業的醫官和醫療隊——他們並不是普通郎中,不會把脈開方子,只會處理外傷傷口和防治傳染病。

一些最優秀的醫官還被挑選出來,組成了天道書院醫士院,除了負責教學就是從事各種醫學研究。其中的重點就是各種傳染病的研究,在舟山的明洲印第安人集體染病之後,明都天道書院醫士院就立即派出了不少醫士南下進行了研究。最後發現僅僅是傷風。而區區傷風,居然會擊倒那麼多青壯年,這事兒讓天道書院的醫士們都大吃了一驚。

在進行了一番研究之後,關於印第安人體質孱弱,非常容易染病的報告,也立即送到了陳德興的案頭……

陳德興當然知道這份報告的分析完全是胡扯,印度安人的身體並不差,而是明洲大陸實在太“乾淨”了,沒有舊世界那麼多可怕的病毒細菌,因此印第安人對許多舊世界的病毒細菌沒有什麼抵抗力。

現在舊世界已經發現了新大陸,而且還在新大陸發現了巨量的黃金、白銀。在可以想象的年月中,海量的移民將會涌向那裡,帶去各種各樣可怕的病毒和細菌。

印第安人的滅頂之災是不可避免的!而陳德興現在要考慮的。僅僅只是如何利用這場滅頂之災進一步確立天道教在明洲的統治地位。

不過這種打算,是沒有必要和陳淮清說的。因爲明洲和陳淮清沒有關係,那裡未來前途無限,如今只有無盡的荒涼。只有少數地盤有文明存在,而且都非常弱小,很容易對付。

這意味着征服明洲非常容易,並不需要太強大的武力。歷史上,最先征服美洲西班牙、葡萄牙這號原本在歐洲都排不上號的小國——在發現新大陸之前。兩國都不是強國,特別是西班牙,連哥倫布用來探索新大陸的幾艘小破船都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湊出來的。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一世爲此把自己的一頂皇冠都賣掉了。

陳德興的大明帝國和歐洲的“兩牙”相比,實在是強大太多了!所以征服明洲毫無困難。

因此這塊幾乎可以算“天選之國”的大陸,陳德興預備留給自己的兒子和功臣們——他們都沒有強大的勢力,需要大明朝廷的扶植纔有可能在海外建國,因此不宜去擁有強大文明的地方。

而且,明洲這塊土地實在太肥,在可以想見的未來,一定會擁有相當多的人口。甚至可能超過大明本土!所以要讓大明直轄整個明洲是不現實的,大明朝廷不可能隔着一個太平洋管那麼多的人,所以將那裡分封給兒子和功臣是最理想的選擇。

當然,大明帝國還是會在明洲大陸擁有幾塊重要的總督區,作爲帝國在明洲的大據點。

而在南番羣島以南的另外一塊土地遼闊,資源豐富,但是不宜農耕和畜牧的大陸——大洋洲(大洋洲的土地貧瘠,降雨又不規律,完全不能和明洲相比),則因爲無法養活太多的人口(如果不借助現代農業技術。澳大利亞能夠承載的人口也就是幾百萬),完全不具備對抗大明帝國的能力。因此將作爲總督區成爲大明帝國的後院存在,那裡豐富的煤、鐵、鈾等關鍵資源,將會在遙遠的未來替大明帝國的持續發展和強大而服務。

而像陳淮清這號有謀略。有實力,有手腕的老狐狸,當然要派去征服比較發達富裕和難搞的地盤了。

陳德興輕輕轉動着手中的茶盞,將話題從傳染病上引開了。

“大人,現在江南大致已經平定。琳兒還從洪都送來消息,趙昀已經答應來臨安養老。如此江西、江東、浙西、浙東、福建、淮東等六省之地很快就會安定。廣東、廣西、湖南三省。不出數月,也當可由大明朝廷治理了。”

陳德興在南方的省份劃定大致上沿用了宋朝的“路”。一路便是一省,因此就有了江東省、浙西省、浙東身、淮東省這樣後世沒有的省份。

根據大明內閣和四軍部商討後製定的方案。原屬於宋國的地盤,包括藩鎮領地則會被劃分爲福建、兩江、兩浙、兩淮、兩湖(京西路將會和荊湖北路合併爲湖北省)、四川(以重慶爲中心的東川省,以成都爲中心的西川省,以漢中爲中心的北川省,以遵義爲中心的南川省)等十三個省。

另外,大明還會實行南北二京制,將以燕京府爲北京,以揚州和鎮江府合併爲南京,正式的名稱是江都府——南京這下要搬家了!不過綜合地形、經濟和民心等諸多因素,江都府的確比建康府更適合成爲陳明帝國的南京。

一來,江都府位於大運河和長江的交匯處,距離長江入海口也非常近。在唐朝和北宋時代,就是東南的經濟中心。到了後世的明清兩朝,又因爲鹽漕二務而再度興起。如果陳德興肯投入一定的財力、物力發展江都府,完全可能將之變成東南地區乃至整個大明的經濟中心。

二來,江都府屬於江南和淮地的結合部。陳德興起家的軍事集團就是南宋兩淮軍的一部。在如今的明軍中高級軍官中,淮人的比例很高,陳德興自己的籍貫也在淮西的安豐。陳德興以江都爲南京之後,還可以用天道票收購兩淮土地(大部分都屬於兩淮江門,陳德興、陳淮清父子二人在兩淮也有很多土地),再分配給來自淮地的軍官士爵,自然可以形成一個拱衛大明朝廷的軍事貴族集團。

有了這兩大原因,江都府自然就取代建康府成爲了陳明帝國統治江南的南京帝都了。

不過江都府的建設也不是朝夕可成的,在江都建設完成之前,陳德興還會以臨安爲陪都治理江南之地。

而要治理好江南的關鍵,在陳德興看來無非就是“遷義門,封軍戶,興工商”三點。

只有把統治江南三百年的科舉義門拆散並且大量遷徙,同時將他們的土地分配給擁護陳明的士爵和軍戶,江南安穩纔有了保障,原本被義門固定在土地上的江南佃戶們才能獲得自由——餓死、凍死、流離失所的自由!但這是小農經濟走向資本主義的必由之路!資本主義當然是邪惡的,兇殘的,貪婪的,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對於佃戶們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而我們老奸巨猾的陳淮清,則是“遷義門”政策的關鍵。

陳德興淡淡地道:“江南諸省,素來是宋主和士大夫所共治,江南想要長治久安,那些士大夫豪門子弟還是要儘快離開爲好!”

陳淮清輕輕一嘆,他的看法其實和陳德興相反——有了這些豪門巨室,江南纔會安穩。而讓這些豪門巨室的子弟棄武從文,在文章經典中耗費一生光陰,更是文治天下的訣竅所在……可惜那麼好的法子在華夏不能用了,只能用來安定天竺了。

等到了天竺,一定要實行科舉,至少要在什麼高等種姓的人當中推廣儒學,實行科舉取士——要當官,就得讀孔孟,考科舉!同時當然還要大興佛教。只要天竺的上等人都成了儒生,下等人都信了佛陀,天竺又怎麼會不安定呢?

“老臣會盡快開始天竺征伐的。”想到這裡,陳淮清捋着鬍子說道。

“不用那麼急,”陳德興卻揮了揮手,“天竺是大國距離又遠,必須穩紮穩打,不能急的。”

他頓了一下,又道:“征伐天竺必走海路,由麻六甲往西。必須在麻六甲附近弄個落腳點,還得是肥沃富饒之土,這樣才能供應那麼多人的糧食。南洋艦隊的意見,是先奪取爪哇島,再以爪哇爲跳板西征天竺!”

爪哇島大概是全世界土地最肥沃的地盤,和埃及的尼羅河三角洲不相上下。

“先取爪哇?”陳淮清知道爪哇在什麼地方,他思索着問,“那爪哇拿下來後給誰?”

陳德興一笑,這個問題該問南北各路軍閥誰想去。他剛想說話,楊婆兒又滿臉喜色地走了進來,衝着陳德興盈盈一拜,“恭喜聖人,漠北傳來消息,明妃娘娘已經和海都汗一起到達和林,海都汗皈依了天道教,而且還率部奪取了大蒙古國的首都和林!”。

第228章 犬儒 糉子節加更第625章 好學的日本人第877章 上帝家和光明頂第131章 殺韃子,上天庭第420章 誰如曾國藩第834章 父與子第592章 梟雄和刺 奉上第775章 維斯瓦河上的悲歌(二)第103章 認人和後手第217章 朝氣暮氣第656章 分田分地很慢第548章 印度式的三佛齊第561章 初興的王朝第530章 神聖之戰 一第675章 女主趙琳兒第831章 還有輕騎兵第558章 塘沽第146章 艦隊,艦隊第803章 是私掠,不是打劫第861章 總有百年太平第634章 會有印第安人登陸歐洲嗎?第436章 必敗之役無人打第324章 螳螂,黃雀 三第391章 未來的本願寺 奉上第275章 文士武家 加更第207章 復興社 中第72章 集中火力 ,第555章 國本已失的大宋第898章 革命家烏里揚諾夫第400章 妙真老尼有妙計第576章 大明股份公司第829章 天竺盟主第209章 統戰第442章 蠻荒之王(六)第344章 自由就別想了第234章 最壞的打算 月票榜又告急矣!第692章 興,百姓苦第726章 惡棍家裡來壞人了第348章 皈依 ,第705章 一個留裡克第478章 忽必烈敗,陳德興死?第335章 堵上門兒打臉(二)第448章 很反常 ,第430章 鋼鐵雄心 一 ,第29章 大義凜然的奸臣第516章 大悲劇日第828章 小隱患,**煩第134章 黃埔軍校的節奏第517章 萬惡的資本主義來了第61章 不該知道的秘密第80章 大帥,拼了吧第97章 快船和槳手 ,第811章 非洲的黃金國第498章 寶音的使命 奉上第525章 南下第562章 李翠仙的對策第264章 真金成功了? 救命啊,啦!第580章 背水一戰第724章 發現歐羅巴第309章 貴族是怎樣形成的 狂第877章 上帝家和光明頂第278章 先復燕者王第680章 一路向西第375章 釘子、錘子和未來第462章 三國殺(二)第219章 南北一家三等漢第851章 旗人也要計劃生育第21章 攻心和內應第487章 千鈞一髮 奉上,第348章 皈依 ,第543章 印第安社會在進步第663章 明王降世是真的!第661章 淮清入道第320 大婚,殺局 五第153章 下懷第352章 神仙,兇猛 二第495章 糧戰始 ,第702章 種姓制度的優越性第283章 誰主誰奴 暴更,狂!第506章 先玩壞,再拿下第738章 大八旗第320 大婚,殺局 五第349章 胡兒八旗第495章 糧戰始 ,第824章 老陳悟道第776章 維斯瓦河上的悲歌(三)第83章 妖女也蠻拼的第793章 白金大神文天祥第16章 找死 、第546章 八旗不怕遠征難第702章 種姓制度的優越性第626章 財政危機?第363章 八旗游擊隊 ,第368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566章 定策第289章 蒙古也有水師了第435章 新的起點第737章 作威作福第293章 濟州建政第819章 北明十六國
第228章 犬儒 糉子節加更第625章 好學的日本人第877章 上帝家和光明頂第131章 殺韃子,上天庭第420章 誰如曾國藩第834章 父與子第592章 梟雄和刺 奉上第775章 維斯瓦河上的悲歌(二)第103章 認人和後手第217章 朝氣暮氣第656章 分田分地很慢第548章 印度式的三佛齊第561章 初興的王朝第530章 神聖之戰 一第675章 女主趙琳兒第831章 還有輕騎兵第558章 塘沽第146章 艦隊,艦隊第803章 是私掠,不是打劫第861章 總有百年太平第634章 會有印第安人登陸歐洲嗎?第436章 必敗之役無人打第324章 螳螂,黃雀 三第391章 未來的本願寺 奉上第275章 文士武家 加更第207章 復興社 中第72章 集中火力 ,第555章 國本已失的大宋第898章 革命家烏里揚諾夫第400章 妙真老尼有妙計第576章 大明股份公司第829章 天竺盟主第209章 統戰第442章 蠻荒之王(六)第344章 自由就別想了第234章 最壞的打算 月票榜又告急矣!第692章 興,百姓苦第726章 惡棍家裡來壞人了第348章 皈依 ,第705章 一個留裡克第478章 忽必烈敗,陳德興死?第335章 堵上門兒打臉(二)第448章 很反常 ,第430章 鋼鐵雄心 一 ,第29章 大義凜然的奸臣第516章 大悲劇日第828章 小隱患,**煩第134章 黃埔軍校的節奏第517章 萬惡的資本主義來了第61章 不該知道的秘密第80章 大帥,拼了吧第97章 快船和槳手 ,第811章 非洲的黃金國第498章 寶音的使命 奉上第525章 南下第562章 李翠仙的對策第264章 真金成功了? 救命啊,啦!第580章 背水一戰第724章 發現歐羅巴第309章 貴族是怎樣形成的 狂第877章 上帝家和光明頂第278章 先復燕者王第680章 一路向西第375章 釘子、錘子和未來第462章 三國殺(二)第219章 南北一家三等漢第851章 旗人也要計劃生育第21章 攻心和內應第487章 千鈞一髮 奉上,第348章 皈依 ,第543章 印第安社會在進步第663章 明王降世是真的!第661章 淮清入道第320 大婚,殺局 五第153章 下懷第352章 神仙,兇猛 二第495章 糧戰始 ,第702章 種姓制度的優越性第283章 誰主誰奴 暴更,狂!第506章 先玩壞,再拿下第738章 大八旗第320 大婚,殺局 五第349章 胡兒八旗第495章 糧戰始 ,第824章 老陳悟道第776章 維斯瓦河上的悲歌(三)第83章 妖女也蠻拼的第793章 白金大神文天祥第16章 找死 、第546章 八旗不怕遠征難第702章 種姓制度的優越性第626章 財政危機?第363章 八旗游擊隊 ,第368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566章 定策第289章 蒙古也有水師了第435章 新的起點第737章 作威作福第293章 濟州建政第819章 北明十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