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日冷過一日,在鄴京衆人紛紛換上夾襖的時候,陸文帶着新任的匈奴使者,回到了鄴京。
陸文這一回來,可謂聲動不小,等新的和談協約一出,朝堂上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三十年互不侵犯領土,十年之內,每年無償向南詔送上寶馬百匹,牛羊一千……
匈奴這簡直跟成了南詔的屬國似的,都要繳納歲貢了!
所有人看太子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太子這差事辦的,實在漂亮。
還有陸錚和陸文,這一次,獎賞也是少不了了。
這一仗,太子大獲全勝,大皇子到現在還被拘着不許出門,孰高孰低,孰勝孰敗,簡直不要太明顯。
汪德蒲急得眼睛都紅了,眼中強壓的狠厲的兇芒。
這一次,即便是大皇子禁足解了,重回朝堂,在太子面前,也是低了一等了。
而且,低的這一等,還不知道能不能追的回來?
無力感越來越重,襯得汪德蒲整個人都蒼老了許多。
匈奴使者再次進京,低調了許多,說話做事,處處都對南詔官員很是客氣,再沒了此前的趾高氣昂感。
這一次和談,相較上一次來說,迅速多了。
纔不過五日功夫,匈奴使者就離開了。
至於之前的那名使者,卻沒有多問,也沒有提及。
不過,惠帝還是賣了匈奴王一個面子,將人送了出來,讓新的使者將人帶走了。
陸錚和陸文都得了惠帝的嘉獎,各升一級,他們二人年紀輕輕便有如此成就,實在看得人眼熱。
不過,眼熱也沒辦法,誰叫人家是真優秀呢!
太子大婚在即,陸錚忙的很,陸文回來之後,他也沒得閒,只抽空跟兄弟幾個小聚了一下,便又接着去忙了。
他們兄弟幾人,除了陸錚忙的閒不下來,杜奕衡亦是忙的不可開交。
太子大婚,娶的可是他親妹妹,他這個做哥哥的,能不忙麼。
不過,陸文出去這麼久,好不容易回來了,所以,大傢伙還是抽空聚了一次。
這幾日,京都的驛站,已經全部都住滿了人,包括以前空置的宅院,也都紛紛住進了人,這些,都是來參加太子大婚典禮的人。
其實,真正能有機會參加太子大婚典禮的人,並不多,但是,這樣舉國同慶的大喜事,大家還是都想要來湊個熱鬧,沾沾喜氣的。
若真能得見天顏,那也是人生一大幸事了。
太子大婚在即,惠帝擔心大皇子禁足一事會引來諸方猜忌,便下令解了大皇子的禁足,讓大皇子參與迎接各國使臣的事宜。
這對於大皇子來說,可是個不可多得的翻身機會,因而,汪德蒲特地私下見了大皇子一面,將各種利害關係都跟大皇子梳理了一遍。
大皇子整個人沉沉鬱鬱的,聽了汪德蒲的話,也沒太多反應,不知道到底聽進去沒有。
汪德蒲見他這樣,不由氣悶,想要再說兩句,又怕說的太多,反而起了反效果,想了想,還是隻得作罷。
大皇子出來以後,原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拾兩個人,這兩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將他害到這般的蕭良和陸銘,但是,太子大婚在即,惠帝似乎害怕他再生事,因而一直派人盯着他,這讓大皇子即便有心思做什麼,也沒機會。
陸銘聽說大皇子被惠帝解了禁足後,便派宛筠出去打探消息,想要知道大皇子的動向。
可宛筠不過是一個小丫鬟,又怎麼能神通廣大到,知道大皇子都做了什麼的地步。
因而,只能是無功而返。
陸銘也明白,他讓宛筠出去打探大皇子的消息,是在爲難宛筠,可是,他實在是太過着急了。
雖然,大皇子在被禁足這段時間裡,什麼都沒做,也沒爲難他,但是,他實在不敢保證,禁足已解的大皇子,還會什麼都不做。
畢竟,他自己站在大皇子的角度上想一想,都覺得不能放過害的自己這般的人,又何況是大皇子本人?
若說陸銘這裡是提心吊膽地過日子,那麼蕭良那裡,便是“生不如死”了。
他已經足足有半個月不曾出門了,不光出不去府門,就連自己的院子,他都出不去。
德郡王這一次算是下了狠心,嚴命德郡王府上下,不許放蕭良出門。
大皇子禁足一解,蕭良的活動範圍就更小了,直接被德郡王關在了房間裡。
對外,就說病重未愈。
反正這段時間蕭良一直沒有出過門,所以,德郡王也不怕蕭良裝病的消息傳出去。
他就不信,大皇子會親自到德郡王府來抓人。
若真是那樣,他倒要看看,大皇子打算怎麼跟他說!
他是皇寵不夠隆重,可好歹也是個郡王,也不能叫大皇子如此糟踐吧!
自從得知大皇子在自己府上安插了眼線後,德郡王心中就一直有疙瘩,如今對大皇子,已經不若從前了,甚至,他已經在考慮,是否要換個人來支持。
這南詔朝廷,可是有出身正統的太子的,又不是隻大皇子一個皇子,有機會登頂帝位。
不過,儘管心中這樣想,但德郡王還是沒有立即做決定,而是想着再觀望觀望。
大皇子雖不好相處,但他若登頂帝位,自己能得到的好處還是不少的,可太子,他卻不敢說。
畢竟,此前他一直是大皇子一派的人,如今突然投誠,太子會不會信任,並且重用他,還是個問題。
德郡王在衡量利弊,考慮是否要重新站隊,朝中其他人,亦在考慮這個問題。
雖說太子如今風頭正勁,可大皇子那裡並未得到惠帝什麼嚴重的懲罰,對比大皇子做的那些事,惠帝所給的懲罰,到底是輕了,所以,到底支持誰,仍舊是個值得思量的問題。
朝中衆人思量着該如何站隊,朝堂之外,也有人小心思不斷。
太子大婚之期就要到了,方氏想着,等太子大婚過後,陸錚也就差不多能閒下來了,這個時候,安排陸錚跟方家小姐見第一面,最爲合適。
不過,在此之前,還是要讓方家小姐,跟安笙先熟悉熟悉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