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通

顧延章與樑炯並不熟,此回之所以會一同過來勸降,不過是爲了給分量不夠的王彌遠壓陣而已。

雖然才轉遷左正言,只任着戶部勾院,可他身上背的差遣卻是隨軍轉運,算得上是軍中的二把手了,又因有從前贛州的一番功績,即便官職不高,說的話卻十分能得人信任。

顧延章從前由贛州回京述職途中,同王彌遠在客棧中偶遇過一回,覺得此人可交,行事也好,爲人也罷,都看得出來是個靠譜的,是以他剛開始並沒有什麼擔心。

王彌遠是廣信軍中多年的老人了,如今官職是侍衛親軍步軍司副都指揮使,其人在下屬間甚有威信,與營中同僚相處,也一般的有人緣,與樑炯交情甚厚。

更重要的是,當日一樣是去延州陣前效力,王彌遠一部比起樑炯部屬立下的功勞還要大,可無論是封賞也好,犒賞也罷,卻是同樑炯一樣可憐,還被同部一個上了戰場只會躲在後頭撅屁股的紈絝搶了功勞。

唯一的好處就是,他那一部,未有被裁。

派王彌遠來勸降,有多重考慮。

一則是若是旁人過來,譬如張定崖、譬如保安軍中將帥,且不說前者領軍,不便親身來此,便是來了,少不得會被叛軍覺得站着說話不腰疼。可若是王彌遠來此,衆人同病相憐,說起話來,添了三分同病相憐,更爲氣足,更容易切入。

二則也是給王彌遠一個立功的機會,算是對從前的補償——往前數幾十年,光是本朝天子在位期間,靠着勸降立功,平步青雲的,隨便數一數就有四五人,樞密院中如今坐着的周直夫,當年就是因爲勸降有功,方纔脫穎而出,從此之後,青雲直上的。

只要把樑炯等人順利地帶回邕州,王彌遠便算是立下了汗馬功勞,將來論功行賞,一來能不傷一人,就將叛軍勸服歸順,二來也能把已是積有極深怨氣的廣信軍中剩餘兵卒給安撫住,叫他們放下心來,免得學了樑炯叛部去造反。

這是一個極好的差事,也是一個惹人羨慕的立功機會。

王彌遠自得知了這個差事,已是把自家應當要說的話,全數想了又想,記得滾瓜爛熟,該如何勸,該如何承諾,又該如何取信與樑炯等人,他已是從頭到尾,以身設之,琢磨了不曉得多少次。

雖然不通文墨,可能混到今日的位子,王彌遠自然不蠢,更是知道一旦抓住了機會,便是自己一躍而上的時候。

他一路上想過無數種可能,可當真進了這“白虎堂”,與樑炯叛部面對面之後,才發覺事情並沒有自己意料中的那樣簡單。

樑炯並沒有變,還是那個性格,有些優柔寡斷,只要好生勸一勸,就能改一回主意,而他麾下那些兵士,也是一般的兵卒習慣,大多聽得樑炯發了話,也就聽而從之。

在王彌遠看來,這一回勸降的可能性其實很大,也並不是太難,陳灝開出的條件非常寬泛,只要叛軍肯降,除卻樑炯,其餘人只用流放到延州陣前開荒屯田。

要知道,數千叛軍可是大半都拖家帶口,便是他們能忍得住廣南的瘴癘,家人妻小也未必能受得住,更何況叛軍在的地方不是桂州,不是邕州,甚至連賓州這樣的下州都夠不上,而是荒遠至極的廣源州,相比之下,延州簡直是個風水寶地了。

勸降一事,本質上更多是騙降。

兵士反叛,很多時候都是一時激憤,開弓便沒有了回頭箭,只能一條道走到黑。

如果是在軍營是譁變,那麻煩還要大一些,畢竟叛軍無牽無掛,做起事來毫無顧慮。

可樑炯叛部乃是回到吉州之後才反的,皆是帶着父母家人,又是拖累,又叫叛軍不能捨棄,還時不時會在後頭勸說。一旦兵士們冷靜下來之後,知道還有另一個選擇,再有家人在後頭拱兩拱,十有八九都會後悔。

而朝中帶兵來的是陳灝同張定崖,皆是名將,又兼兵強馬壯,當真打起來,叛軍也許能僵持一段時日,甚至剛開始也許還能佔個上風,可最終,定然是會輸的。

有了這樣多的前提,饒是叛軍當中許多人都知道朝廷派來的人此時承諾的話,將來很多都會不做數,無可奈何之下,往往也只能自欺欺人了。

然而王彌遠卻怎麼也沒想到,樑炯叛部當中,會冒出來這樣一個難纏的刺頭,便似攪屎棍一般。

隨着那刺頭的質問一個又一個地拋出來,所有問題,都是別有居心,當中設有陷阱,稍不留意,就要說錯話,叫叛軍心中生出擔憂來。

而這些問題,王彌遠不是不能答,而是不敢答,他身份不夠,許多話就算說得出口,旁人也不會相信,反而會懷疑朝廷的誠意。

然而他一面聽,一面卻又覺得,縱然自己身份足夠,也不曉得應當要怎麼回。

這一個人,究竟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他說的話,行的事,好似全然不爲將來考慮,便似要在這廣源州當中留到天荒地老一般!

怎的能這般說話?一副要把來勸降的人逼走的架勢不算,好似還想要引得叛軍往絕路上走,再不回頭。

這人就這般喜歡這蠻夷之地?難道他是瘴癘吸上癮了??

王彌遠滿肚子的疑問,還有無數敘舊情、陳厲害的話憋自喉嚨裡,等着一個說出來的機會,可場中的形勢,卻沒有給他半分表現的機會。

他聽着一旁的顧延章把那刺頭的話一點一點給壓回去,又把樑炯這一羣叛兵,從頭數落到尾,居然還數落得衆人一副虛心受教的模樣,簡直覺得自己眼花了。

居然還可以這般勸降?

王彌遠幹坐在一旁,半句嘴也插不上,只覺得場中的形勢變化得實在太快,叫他一時接受不來,而等到顧延章一盞茶潑出去,一個個問題倒逼到了那刺頭頭上,他卻是突然恍然大悟。

是了,自家怎麼沒有想到,被裁兵士得領撫卹餉銀,皆是要回原籍,那刺頭是贛州人,爲何會跑去吉州同樑炯舉事!

這着實講不通啊!

第二百八十二章 案情(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爭論第一百三十三章 馬腳第九百一十七章 釋疑第六百一十九章 爲禍第五百八十五章 晚飯第五百四十五章 乘勢第四百九十七章 立威第九百零三章 非福第三百四十二章 放手第九百六十四章 詔書第七百五十一章 巨響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七百六十五章 山崩第九十五章 安排第五百六十八章 尷尬第九百三十七章 贖買第五百五十六章 刻意第三十二章 議論第三十六章 說和第二十五章 譏笑第二百二十八章 唱名第二百二十三章 舊識第六百四十二章 生氣第八百四十九章 冤枉第一百三十二章 問話第五百七十九章 不滿第四百一十一章 刨根第二百二十五章 殿試(中)第七百三十四章 來歷第二百五十四章 認恩第九百三十章 烏鴉第八百五十五章 懂事第三百零九章 快慢第五百三十七章 目的(補更)第三百一十二章 後覺第二百一十八章 心碎第八百七十四章 彈劾第五百四十四章 長箭第五百五十二章 退兵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躁第七百六十四章 突然第八百三十二章 咬鉤第一百零二章 捱打第一百九十六章 規法第八百二十二章 爲難第七百四十二章 欲出第九百四十七章 隨信第六百九十七章 懷璧第四百八十三章 便宜第四百八十五章 警惕第七十九章 辦法(一更)第十八章 爭執第二百八十九章 未了第三百九十章 勸服第四百五十一章 提醒番外 進學(八)第五百一十八章 鬧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舌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所圖第九百五十三章 團飯第四百四十章 紮營第五百三十五章 失防第四百四十一章 被動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聽第五百五十四章 陪同第六百零七章 詢問第八百一十五章 徭役第四百三十八章 代伐第三百八十九章 點破第七百五十八章 信封第五百三十一章 異動第三百七十四章 和尚第六百二十七章 摺子第六百一十五章 特意第九百三十一章 主意第三百五十三章 鬥毆第二百七十三章 婦人第二十一章 後悔第三百零三章 籌銀第六百九十六章 回京第七百八十六章 莫辯第七百七十一章 優越第三百三十九章 順利第八百七十九章 陽謀第七百七十章 所圖第九百零三章 非福215番外 贛州行(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抄剳第七百二十五章 勸和第六十五章 委屈第五百六十章 回本第三百六十三章 孕事第五百三十二章 意外第二百一十七章 重逢第五百零一章 勸民第三百四十三章 無鹽第七十二章 財物第六百七十七章 查庫
第二百八十二章 案情(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爭論第一百三十三章 馬腳第九百一十七章 釋疑第六百一十九章 爲禍第五百八十五章 晚飯第五百四十五章 乘勢第四百九十七章 立威第九百零三章 非福第三百四十二章 放手第九百六十四章 詔書第七百五十一章 巨響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七百六十五章 山崩第九十五章 安排第五百六十八章 尷尬第九百三十七章 贖買第五百五十六章 刻意第三十二章 議論第三十六章 說和第二十五章 譏笑第二百二十八章 唱名第二百二十三章 舊識第六百四十二章 生氣第八百四十九章 冤枉第一百三十二章 問話第五百七十九章 不滿第四百一十一章 刨根第二百二十五章 殿試(中)第七百三十四章 來歷第二百五十四章 認恩第九百三十章 烏鴉第八百五十五章 懂事第三百零九章 快慢第五百三十七章 目的(補更)第三百一十二章 後覺第二百一十八章 心碎第八百七十四章 彈劾第五百四十四章 長箭第五百五十二章 退兵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躁第七百六十四章 突然第八百三十二章 咬鉤第一百零二章 捱打第一百九十六章 規法第八百二十二章 爲難第七百四十二章 欲出第九百四十七章 隨信第六百九十七章 懷璧第四百八十三章 便宜第四百八十五章 警惕第七十九章 辦法(一更)第十八章 爭執第二百八十九章 未了第三百九十章 勸服第四百五十一章 提醒番外 進學(八)第五百一十八章 鬧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舌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所圖第九百五十三章 團飯第四百四十章 紮營第五百三十五章 失防第四百四十一章 被動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聽第五百五十四章 陪同第六百零七章 詢問第八百一十五章 徭役第四百三十八章 代伐第三百八十九章 點破第七百五十八章 信封第五百三十一章 異動第三百七十四章 和尚第六百二十七章 摺子第六百一十五章 特意第九百三十一章 主意第三百五十三章 鬥毆第二百七十三章 婦人第二十一章 後悔第三百零三章 籌銀第六百九十六章 回京第七百八十六章 莫辯第七百七十一章 優越第三百三十九章 順利第八百七十九章 陽謀第七百七十章 所圖第九百零三章 非福215番外 贛州行(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抄剳第七百二十五章 勸和第六十五章 委屈第五百六十章 回本第三百六十三章 孕事第五百三十二章 意外第二百一十七章 重逢第五百零一章 勸民第三百四十三章 無鹽第七十二章 財物第六百七十七章 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