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2 裝甲觸覺

葉涵以自己的經驗分析,任何一個智力正常的普通人,都可以通過練習掌握腦波控制設備。覺得大家都會像他一樣順利掌握腦波設備。可實際上卻沒他想的那麼簡單,這東西也要看天賦資質。

簡單點說,心思越單純,越能集中注意力的人,就越容易掌握腦波設備的應用;反之,那些心思靈活,想法特別天馬行空或者說愛溜號走神的人,對腦波設備的掌握就要差一些,必須付出更多努力才能達到要求。

動力裝甲的控制可不是動動腦筋就可以,腦波的強度必須達到某個閾值,才能成功觸發裝甲的功能,而這個閾值並不是固定不動,對不同的人來說,閾值的大小也不相同,就像所有人的指紋都不相同。

經過大量練習之後,每個人的思維閾值都有所提升,但是與理想狀態還有不小的差距。

結果就是每個人的腦波控制器都需要單獨調整,不然根本沒法使用。

留給腦波訓練的時間本來就不多,如果不能及時完成腦波控制訓練,後續的訓練就會受到極大影響,甚至有可能趕不上遠征艦隊出航!

機動步兵原本的含義就是太空艦隊的陸戰隊,軍方急吼吼的組建陸戰隊,就是爲了趕遠征艦隊這個場,如果連訓練都完不成,豈不是成了笑話?

情急之下,軍方趕緊再向北月洲基地送了一批人,希望用引入競爭機制的辦法刺激學員訓練的積極性。

葉涵手的機動步兵暴增至一百餘人,可是客觀規律不會因爲軍方的意願而改變,訓練還是那副模樣,看不到半點起色。

軍方終於意識到腦波這玩意沒法像體力一樣統一標準,只得更改原有計劃,重新設計腦波控制系統的收集裝置,增加強調調節功能。

軍隊始終強調裝備訓練的一致性,一直以來都是人適應裝備,誰也沒想到,還有裝備反過來適應人的時候,實在是令軍方始料不及,對太空版動力裝甲的控制方法進行過幾次討論。

太空版動力裝甲繼續使用眼球控制可不可以?

完全可以,但是效率太低,特別是使用飛行包和其他外置裝備的時候,腦波控制只需要集中精神發出一個念頭,眼球控制卻需要先調出飛行控制面板,然後再選擇具體的功能。

雖然熟練之後,二者之間只差那麼一秒半秒的時間,可在戰場上,一丁點時間都是生與死的區別,二者之間的差距絕不是一星半點。

對地面部隊或許不在意這一丁點區別,但是親身體驗過3.0版動力裝甲的葉涵,始終認爲腦波控制有絕對的必要。

所謂3.0版就是那套太空版動力裝甲,這玩意比地面部隊用的2.0改進版先進得多,所以葉涵把太空版升級至3.0……跟從前一樣,只是爲了方便口頭升級而已。

改進後的腦波控制器大受歡迎,一百多人的隊伍在幾天時間內完全掌握這一設備,接下來的訓練將集中到裝甲的操縱上來。

開始的時候大家還都不大明白,裝甲有什麼需要適應的,直到見到實物,才發現3.0版裝甲與他們習慣的裝甲有諸多不同,最明顯的莫過於那兩條長臂猿似的機械臂。

兩條機械臂比操縱人員的胳膊長出一截,不把這兩條胳膊練得好像長在自己身上,就沒法熟練操縱3.0版裝甲。

試問,發生戰鬥卻怎麼都摸不到槍會怎麼樣?

戰士們紛紛吐槽,這兩條胳膊比腦波控制還難,甚至有一部分戰士提出了改進意見,希望能縮短手臂,改成普通裝甲的正常模樣。

可惜想法雖好,卻只能是奢望而已。

太空裝甲必須首先擁有宇航服的功能,保壓、恆溫和防輻射是基本中的基本。而手是人類身上最複雜的運動器官,巴掌纔多大一點?即要保證手部的靈活性,又要保護雙手不受外界惡劣環境的影響,這要求可不是一點半點的高。

保壓恆溫簡單,可是防輻射呢?裝甲的防輻射層必須達到規定厚度,否則無法抵抗宇宙中無處不在的高能輻射,光是這一點,就能把3.0版的手套變成兩個發過頭的大饅頭。

軍方不在3.0版上使用手套是有原因的!

甭說是現有科技,就算技術再發展幾個世紀,能不能讓薄薄一層手套達到宇航服的標準都不大好說。

經過嚴格的適應性訓練,掌握機械手並不是件特別難的事,但是情況反饋到地面,仍然引起了軍方的高度重視。

這年頭軍事裝備也講究個人機工效,而且軍方堅信,越先進的東西操縱起來就越簡單,機械臂難以掌握,說明在設計環節考慮不周。

動力裝甲是要跟着戰士上戰場的,將錯就錯應付差事不是辦法,軍方立刻組織專家論證,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

聽到這個消息的學員無不嗤之以鼻,這特麼的就是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離遠征艦隊出發沒幾天了,這個時候改進哪來得及?

學員們腦洞大開,想了不少改進的辦法,最奇葩的主意就是改進腦波設備,把單純的探測腦波改成探測加輸入,讓設備把電訊號轉成腦波訊號輸入大腦,從而把機械臂變成真正的胳膊……據說還有人做過這方面的實驗,使人的大腦誤將木頭當成自己的手指,感覺到釘子釘在手指上的劇痛。

葉涵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這個建議,把腦洞堪比黑洞的學員大罵一通:“你丫腦子進水了是不是?還腦波輸入,你丫就不怕感染病毒直接變成神經病?”

訓練繼續,可現實就是這麼打臉,就在所有人都認爲必須通過訓練掌握機械臂的時候,機械臂的問題還真就讓地面解決了,登時驚掉了一地的眼珠子。

解決的辦法也沒什麼稀奇,動力裝甲通過動作捕捉設備操作,簡單地說,就是以微型設備探測人的動作,裝甲接收設備信號之後復現人的動作。

裝甲的抓、握等觸感不會直接作用到操作人員的身上,只會給操作人員一個遲滯的感覺,讓人知道碰到了東西。

經過訓練的機動步兵,可以熟練掌握遲滯感反饋的信息,這東西還有個術語叫做“裝甲觸覺”。

263 脫身283 腹黑540 月球一日(二)1340 明確兩件事670 塞翁失馬1647 我是英雄1695 蟲臨城下372 超速進化1235 北月洲的消息526 邀請832 手段盡出203 失聯677 遊刃有餘(繼續求訂閱)1318 最佳選擇727 打開眼界1104 隱藏目標435 蟲羣的空襲1260 可以試試1703 主攻方向1267 破局的關鍵461 迫降546 調查進行時269 最長一夜1585 絕對不是巧合679 改弦易轍1645 光蟲外掛1057 迂迴偷襲1132 準備就緒1720 城在人在1374 戰略風險1522 虛實687 我還能堅持74 亡羊補牢1728 爭奪1532 我希望你們能支持693 火力推進1557 航向——天王星域601 誘敵之計(三更求訂閱)1783 強力支援1674 命令懂不懂?978 瘋狂962 不爲所動1186 蟲人的突破訂閱哪去了?1164 分割計劃190 公權私用611 棄艦112 新聞舊聞(二)1380 連續進攻1004 抵抗組織的請求5 有舍有得161 絕壁蜂巢1715 死亡之光1159 讓他閉嘴1342 利益交換1703 主攻方向1265 超額完成目標540 月球一日(二)1823 山脊阻擊521 一物降一物449 捕捉1137 進去容易出來難1322 蹩腳方案304 適應訓練1609 強推157 秦教授的猜測1883 最後的掙扎1282 心狠手辣段志陽87 封鎖計劃688 援軍在行動535 高度1046 混亂207 崩潰的開始1951 曙光83 衆生百態1727 繩橋79 巨蟻兇猛1171 好歹趕上了227 攻破839 第一篇(三)1402 有想法1030 空戰序幕1701 沉沒202 西進計劃59 巨螳攻城(二)871 生命的延續1727 繩橋435 蟲羣的空襲871 生命的延續1074 神清氣爽1481 蟲羣登陸1388 運輸艦也是戰艦1678 正面衝突703 魅影乍現843 換糧序章536 登陸360 飛越蟻巢1953 馬上來我這兒1318 最佳選擇
263 脫身283 腹黑540 月球一日(二)1340 明確兩件事670 塞翁失馬1647 我是英雄1695 蟲臨城下372 超速進化1235 北月洲的消息526 邀請832 手段盡出203 失聯677 遊刃有餘(繼續求訂閱)1318 最佳選擇727 打開眼界1104 隱藏目標435 蟲羣的空襲1260 可以試試1703 主攻方向1267 破局的關鍵461 迫降546 調查進行時269 最長一夜1585 絕對不是巧合679 改弦易轍1645 光蟲外掛1057 迂迴偷襲1132 準備就緒1720 城在人在1374 戰略風險1522 虛實687 我還能堅持74 亡羊補牢1728 爭奪1532 我希望你們能支持693 火力推進1557 航向——天王星域601 誘敵之計(三更求訂閱)1783 強力支援1674 命令懂不懂?978 瘋狂962 不爲所動1186 蟲人的突破訂閱哪去了?1164 分割計劃190 公權私用611 棄艦112 新聞舊聞(二)1380 連續進攻1004 抵抗組織的請求5 有舍有得161 絕壁蜂巢1715 死亡之光1159 讓他閉嘴1342 利益交換1703 主攻方向1265 超額完成目標540 月球一日(二)1823 山脊阻擊521 一物降一物449 捕捉1137 進去容易出來難1322 蹩腳方案304 適應訓練1609 強推157 秦教授的猜測1883 最後的掙扎1282 心狠手辣段志陽87 封鎖計劃688 援軍在行動535 高度1046 混亂207 崩潰的開始1951 曙光83 衆生百態1727 繩橋79 巨蟻兇猛1171 好歹趕上了227 攻破839 第一篇(三)1402 有想法1030 空戰序幕1701 沉沒202 西進計劃59 巨螳攻城(二)871 生命的延續1727 繩橋435 蟲羣的空襲871 生命的延續1074 神清氣爽1481 蟲羣登陸1388 運輸艦也是戰艦1678 正面衝突703 魅影乍現843 換糧序章536 登陸360 飛越蟻巢1953 馬上來我這兒1318 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