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 最佳配比

地震計劃幹倒了南美蟲羣,非洲方面雖然沒能複製南美的成功,但是百萬大軍移師非洲之後,也能在僵持的同時小有收穫。

而這所有的一切,都與人類和抵抗組織的合作有直接關係,可以說是這場史無前例的合作,給了人類喘息的機會。

這段時間幾方勢力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人類、抵抗組織和外星人都沒什麼動作,明面上保持現狀,不過暗地裡都在努力積蓄力量。

時光飛逝,人類與外星人的合作關係隨着時間的流逝而越發密切。

2028年11月23日,也就是南美地震兩天之後,地心基地需要的組合艙在北月洲完工,並於當日發射升空。

2028年21月21日,裝載組合艙的運輸艦起航,以最快速度趕往木衛零。

這艘運輸艦是一艘專門爲往返木衛零改裝的新艦,主要的改動就是增加引擎和燃料艙,另外艦外還增加數個掛載點,可以臨時加掛助推火箭或者助推發動機。

經過一系列改動,這艘飛船的加速度陡然提升一大截,原本從地球飛到木衛零需要一個月,但是新艦隻需要半個月,將這條航線需要的時間縮短一半兒!

半個月的時間還是有點長,但是已經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從人類和外星人開始合作,地球到木衛零的航線就非常繁忙,往返於兩顆行星間的運輸艦多達三十餘艘,而且還只是中方的運輸艦,沒把基地集團算進去。

如果所有飛船都能把速度提升一倍,那麼這批運輸艦將對人類和抵抗組織的交流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按說軍方應該把航線上的所有運輸艦統統改造一遍,讓快速運輸艦成爲航線上的主宰,而且掌握一批快速運輸艦,還可以大幅度提高軍方的運輸能力,爲將來的戰爭打下良好基礎。

不過無論北都還是軍方都非常謹慎,第一艘快速運輸艦入役之後,只批准了四艘運輸艦的改裝計劃,戰艦更是沒有一艘列入改裝,包括仍在軌道工廠建造的新艦。

外界對此非常不理解,遠征軍每一次出征都是以年爲單位,戰艦速度提高不僅意味着縮短遠征軍的航行時間,還意味着艦隊機動力的大幅度提升,對艦隊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然而賬不是這麼算的,核動力引擎雖然比傳統引擎更加強悍,但是引擎功率、戰艦噸位和燃料消耗之間有個最優比例,符合這個比例的戰艦消耗少航程高,唯獨速度不盡人意。

不論北月洲艦隊還是國際艦隊,目前所有現身太空戰艦都在這個最優比之內!

如快速運輸艦一樣增加引擎數量確實能提高速度,可是這個速度是以最優比三倍半的引擎功率,換來一倍的速度提升,燃料也比最優比的消耗增加一倍有餘,只改幾艘飛船不算什麼,若是所有戰艦都這麼改,僅增加的燃料消耗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北都和基地集團開發月球之後,人類的核原料產量確實連上了幾個臺階,核彈不足的窘境得到了極大的緩解,但是一幫搞技術的好死不死地鼓搗出了核動力引擎,打那以後,核原料的用途不再只限於核彈和反應堆,還要再加上戰艦推進劑,而且是消耗量最高的一種。

連續的遠征和戰爭消耗了大量核原料,整個人類世界的核原料儲量並不高,反倒是核廢料的儲備接連突破紀錄。

這也直接導致了戰艦核燃料儲備不足,北都和華盛頓在這個問題上非常默契,都是優先保證反應堆燃料,其次供應太空艦隊,其餘的才能製造核武器。

如果大規模使用快速運輸艦,只怕現有的燃料儲備很難滿足需求,若是再把戰艦也改造一遍,軍方將被迫限制核彈的製造數量,太空艦隊的戰鬥力必然大打折扣。

這還不算完,爲了節約燃料,太空艦隊的訓練和巡航都必須大幅度削減,大型戰艦隻能呆在空港裡,以免出航消耗太多燃料。

軍方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這個結果,因而除非核引擎有新的技術突破,否則軍方絕對不會貿然改造戰艦。

當然了,北都和華盛頓爲了解決燃料問題想了很多辦法,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增加核原料的產量。

衆所周知,月球上氦3儲量驚人,北月洲和國際基地也在氦3的問題上下了大力氣,光采集車輛就高達四位數,分離設備多達百餘套。

月球的建設成就非常喜人,可是增加的產量卻攆不上艦隊的擴建速度,而且戰艦燃料還需要大量的氘,因而氘的產量也是限制燃料儲備總量的重要因素。

總而言之,搞幾艘快速戰艦沒問題,全面準備?還是趕緊洗洗睡吧。

2028年12月6號,運載地心基地的快速運輸艦飛抵木衛零,進入環繞軌道之後,立即準備空投事宜。

得到通知的葉涵早就帶着戰士們趕到地心通道出口,等待組合艙降落。

運輸艦繞着木衛零飛行兩週,終於飛到了預定空投座標,一口氣將艦上攜帶的組合全部投下。

由於運輸艦位於高空軌道,組合艙用了十幾分鍾才鑽進大氣層,又過了一小會兒,才慢慢降落到地心通道附近。

葉涵一聲令下,所有人分頭行動,每一個戰士都帶着一羣來自抵抗組織的外星人,經過二十多分鐘的努力,所有艙段全部搬到通道口。

葉涵把指揮權交給羅麒,羅麒帶上一組隊員,解除艙段外的保護層,接下來由外星人接手,把組合艙擡進地心通道,送往地心。

爲防止外星人在途中做手腳,羅麒那組人乘坐工程車全程跟隨,一齊出發的還有以方言爲首的技術團隊。

這一次葉涵長了個心眼兒,命令羅麒沿路釋放通訊中繼器,車隊一直和前進基地保持聯繫,每天按早中晚報告情況,一路無驚無險,地心基地於七日後,也就是2028年12月13日抵達地心。

地心基地只用了半個小時就組裝完畢,調試正常後,首批技術人員正式入住。

1413 創造性思維198 不是結束1490 先擋住再說129 預備蟻后1210 偏門的可行方案1525 預演(二)863 與時間賽跑(二)1370 死亡拐角724 高調1053 孤軍深入(四更求訂閱,盡力了)1122 最好的辦法902 消化不良463 迫降(三)345 兩個方面539 月球一日235 夜393 天文災難1646 必須做點什麼105 達成一致591 普通人1888 儘快出發330 形勢嚴峻1196 吃貨的收穫770 外星魅影(三)1210 偏門的可行方案1482 主動出擊82 蟻潮(二)665 國外情況388 電廠危機739 精確打擊1332 火星勘探699 冰山一角268 不眠之夜(三)1508 最高標準(二)1034 寸步不讓900 條件798 脫身209 失控的城市1028 最後的聲音225 狹路相逢162 死羣1375 壞了1458 見死不救304 適應訓練857 身份證明969 菊閘467 圍困1024 逃離木衛三(二)1441 各施手段678 退而求次290 形勢通報1133 兩個消息669 一路向北(二)1399 有漏洞1421 開鑿242 雞猴不相見1279 放近了再打22 匹夫有責663 污水池440 生不如死1768 面對面78 變生肘腋1505 支撐1601 殼子上長毛1395 超級蟲炮1094 有仇當場報666 防患於未然990 全面壓上1101 超級大炮922 最佳配比441 生不如死(二)95 垂死掙扎1382 防患於未然313 打賭1218 再等一等1498 另闢蹊徑1864 初抵北辰952 指揮權1550 埋伏?522 先放一放576 秘密計劃72 全面動員(二)1894 大範圍對抗1865 團聚1174 想當將軍的士兵431 女漢子1218 再等一等976 強硬969 菊閘1133 兩個消息1623 天降正義1820 空降北澳331 撤回100 去而復返(二)169 救援1696 蟲臨城下(二)401 不是小行星943 解除隔離1733 圍點打援741 苦盡甘來
1413 創造性思維198 不是結束1490 先擋住再說129 預備蟻后1210 偏門的可行方案1525 預演(二)863 與時間賽跑(二)1370 死亡拐角724 高調1053 孤軍深入(四更求訂閱,盡力了)1122 最好的辦法902 消化不良463 迫降(三)345 兩個方面539 月球一日235 夜393 天文災難1646 必須做點什麼105 達成一致591 普通人1888 儘快出發330 形勢嚴峻1196 吃貨的收穫770 外星魅影(三)1210 偏門的可行方案1482 主動出擊82 蟻潮(二)665 國外情況388 電廠危機739 精確打擊1332 火星勘探699 冰山一角268 不眠之夜(三)1508 最高標準(二)1034 寸步不讓900 條件798 脫身209 失控的城市1028 最後的聲音225 狹路相逢162 死羣1375 壞了1458 見死不救304 適應訓練857 身份證明969 菊閘467 圍困1024 逃離木衛三(二)1441 各施手段678 退而求次290 形勢通報1133 兩個消息669 一路向北(二)1399 有漏洞1421 開鑿242 雞猴不相見1279 放近了再打22 匹夫有責663 污水池440 生不如死1768 面對面78 變生肘腋1505 支撐1601 殼子上長毛1395 超級蟲炮1094 有仇當場報666 防患於未然990 全面壓上1101 超級大炮922 最佳配比441 生不如死(二)95 垂死掙扎1382 防患於未然313 打賭1218 再等一等1498 另闢蹊徑1864 初抵北辰952 指揮權1550 埋伏?522 先放一放576 秘密計劃72 全面動員(二)1894 大範圍對抗1865 團聚1174 想當將軍的士兵431 女漢子1218 再等一等976 強硬969 菊閘1133 兩個消息1623 天降正義1820 空降北澳331 撤回100 去而復返(二)169 救援1696 蟲臨城下(二)401 不是小行星943 解除隔離1733 圍點打援741 苦盡甘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