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1 風雨欲來

北月洲爲偷襲任務準備了四艘突擊艦,一、二、三團各一艘,多餘的那一艘運載師直部隊,勉強算空降師的旗艦。

一千多人包括師直部隊和另外兩個團的官兵,分別登上三艘突擊艦。

四十多艘交通艇輪番與突擊艦對接,一千多人花了兩個多小時才轉移完畢,分配宿舍、安置裝備之類的雜務又消耗了不少時間,等部隊安頓下來,突擊艦編隊已經繞着地球轉了好幾圈。

戰士們都是第一次登上突擊艦,就連葉涵這樣的老司機,對這種新型戰艦都沒印象,因此所有人安頓好之後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熟悉環境,不要求把全艦所有通道全部記熟,但是至少也得把宿舍到其他重要區域的路線記牢。

凡是大型戰艦的艦員都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記不熟通道就沒上艦的資格。

好在突擊艦隻是中型戰艦,內部的結構相對簡單,熟悉結構用不了太多時間。

大概一個多小時後,第二批人馬抵達低軌碼頭,趁着突擊艦編隊又一次飛近軌道電梯,數十艘交通艇一層層從低軌碼頭上躍下,每十艘一個波次急速墜落,沒多一會兒,交通艇的速度就超過了每秒7.9公里,開始繞着地球飛行。

經過簡單的變軌協調之後,交通艇繼續和突擊艦對接,直到所有人全部進入戰艦,空降師的轉運工作才告一段落。

最後一艘交通艇脫離,突擊艦編隊開始加速變軌,向更高的軌道躍升,但是並未遠離地球,而是繼續繞着地球轉圈。

不久之後,突擊艦編隊和位於同步軌道的強襲艦隊主力匯合,直到這個時候,衆人才知道軍方爲了偷襲任務下了多麼大的血本。

視線之內,光空天母艦就有四艘,其中一艘赫然就是南洲號;還有驅逐艦六艘;護衛艦十二艘;再就是四艘突擊艦。

中方一共只有十二艘空天母艦,爲了強襲任務一口氣拿出四艘,已經不能用下血本來形容。

還有一點很有意思,似乎是有意思混淆視聽,四艘突擊艦單從外形上來看,跟驅逐艦沒多大區別,就算擺在一起對比,也找不到多少區別。

不明真相的戰士們不禁有些擔心,強襲艦隊的抽調的戰艦是不是太多了,調走這麼多戰艦之後,北月洲艦隊還能剩下多少實力?

而且偷襲木星不是北都一家的事,中方這支艦隊只是強襲艦隊的一半兒,國際艦隊那邊還有另外一半兒,而且兩支艦隊的實力應該差不太多。

換句話說,整個強襲艦隊應該有八艘空天母艦,五十艘左右的主力艦,還有數量不明的突擊艦——基地集團的地面部隊比較多,突擊艦的數量肯定也要多一些。

可惜戰士們沒那個眼福,連強二艦隊的影子都沒瞅見,艦隊就加速脫離地球,向遠在六千萬公里外的木衛零進發……出於某種心理上的原因,戰士們私下裡管自己的艦隊叫強襲艦隊,管素未謀面的另一半叫強二艦隊。

艦隊出發後也沒消停,葉涵先給各艦三天時間,要求所有人必須把通道走熟,三天後開始考覈,先是個人考覈開始,再延伸到班級,最後是全艦拉響警報,所有人全部進入登陸艇,或者全部進入救生艇,看戰士們是否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就位。

直至全員通過考覈,葉涵才命令部隊組織注射冬眠素。

這時已經是強襲艦隊離開地球的第七天,正好一個星期。

葉涵和營以上軍官並未注射冬眠素,而是全部集中到師部所在的堯山號上繼續等待。

2029年12月30日,強襲艦隊飛抵木衛零,與等在這裡的運輸艦隊匯合。

北都提供給抵抗組織的八艘運輸艦早就飛到木衛零,但一直沒交到抵抗組織手裡,直到一個月前,抵抗組織開始向太空轉運部隊,北都才把運輸艦陸續交到抵抗組織手裡。

此時僞裝成驅逐艦的十二艘運輸艦已經裝滿了僕民,隨時可以出發。

堯山號把教導營接到突擊艦上之後,所有轉運工作徹底完結,艦隊飛離木衛零,飛向遙遠的木星。

強襲艦隊沒有半點遮掩行跡的意思,唯一的目的就是讓外星人注意到這支艦隊,迫使外星艦隊回航。

然而不知道是外星人缺乏觀察設備,還是出了什麼旁的問題,那支飛離木星的艦隊始終沒有回航的意思。

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

到2030年3月初,強襲艦隊航程過半,外星艦隊已經飛越了半個小行星帶,再不回航就來不及了,可是他們依然沒有迴轉的跡象。

人類世界差點炸了窩,許多無知的平民抗議各國政府的不作爲,認爲發現外星艦隊不肯回航之後,應該及時命令強襲艦隊展開攔截。

話說的很難聽也很天真,很快就有官方聲明予以解說,懂行的民衆站出來講解——因爲出發的時間不一致,兩支艦隊的航線相差十萬八千里,壓根兒就有沒碰面的機會!

於是民間輿論一轉,又開始催促各國早日實施攔截。

各國政府的壓力非常之大,但是攔截不是靠嘴皮子說說就能完成。

這段時間各國都沒閒着,北月洲艦隊也好,國際艦隊也好,一直都在積極備戰。

兩大航天集團之間早有默契,攔截外星艦隊是板上釘釘的事,但是基地集團主張主動出擊禦敵於外,而北都主張收縮固守,雙方爭執不下,又都明白單憑一方的實力拿不下敵軍,因而聯合艦隊始終無法成行。

基地集團堅持主動出擊的原因是26年的登陸事件,那些登陸地球的外星人至少還牢牢霸佔着非洲無法根除,如果固守地球,登陸事件必將重演,屆時兩波外星人裡應外合,地球到底屬於誰就不好說了。

而北都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畢竟人類的太空戰艦就那麼多,必須把聯合艦隊的所有戰力全部派出去,纔有可能攔住外星艦隊,那樣一來地球將失去所有太空防禦力量,能直接進攻太空目標的武器裝備又少之又少,到那個時候,地球的情況恐怕比外星人再次登陸還要嚴重。

743 站穩腳跟745 順風順水149 壓力山大1274 新型敵艦1463 孤島黃昏1043 助力轉向579 機會1870 步步緊逼1603 一線生機382 防禦體系(二)141 滅蟻計劃593 萬萬不能711 冤家路窄967 登陸木衛四217 我敢550 失而復得1115 遠水不解近渴923 傾力而爲556 全力以赴(三)1690 切片研究1135 風雨飄搖1803 永載史冊304 適應訓練1880 無名彗星518 軍令如山1931 對攻752 介入準備1611 監控剪輯853 深入交流(二)326 失散463 迫降(三)1378 脆弱的抵抗195 接火1122 最好的辦法894 主動權77 不堪回首1758 料敵先機1298 這是鬧的哪一齣559 塌方870 人在火星828 雨燕墜落858 計劃中止234 夜話1684 緊急撤離1864 初抵北辰355 線索393 天文災難1196 吃貨的收穫44 毛遂自薦1248 拉警報654 緊急狀態1389 天梯號1298 這是鬧的哪一齣429 重逢671 向下1669 三個信號1072 向前,向前,向前!1170 再堅持一會1410 上架的鴨子1088 鞭長莫及1868 血幕542 月球一日(四)332 李鬼1256 原則上同意1227 戰而勝之301 微調1571 包圍和反包圍363 保鮮106 收縮防禦1435 不一樣的發現1352 通訊記錄1400 有針對824 轉角遇到怪1386 火星的破綻737 一邊倒323 意外1913 高氏密度730 針鋒相對1308 它們在哪兒1153 抹除356 千里迢迢1951 曙光924 腦洞大開1205 將軍,請自重1535 外強中乾(二)1434 高壓鍋1052 別忘了我(求訂閱)169 救援710 地下碼頭637 目標木衛零1334 優先的代價673 水下搏殺917 企圖(二)524 見家長(二)166 首遇巨蟑1039 危險之地826 壞消息473 應急749 悍蟲1883 最後的掙扎
743 站穩腳跟745 順風順水149 壓力山大1274 新型敵艦1463 孤島黃昏1043 助力轉向579 機會1870 步步緊逼1603 一線生機382 防禦體系(二)141 滅蟻計劃593 萬萬不能711 冤家路窄967 登陸木衛四217 我敢550 失而復得1115 遠水不解近渴923 傾力而爲556 全力以赴(三)1690 切片研究1135 風雨飄搖1803 永載史冊304 適應訓練1880 無名彗星518 軍令如山1931 對攻752 介入準備1611 監控剪輯853 深入交流(二)326 失散463 迫降(三)1378 脆弱的抵抗195 接火1122 最好的辦法894 主動權77 不堪回首1758 料敵先機1298 這是鬧的哪一齣559 塌方870 人在火星828 雨燕墜落858 計劃中止234 夜話1684 緊急撤離1864 初抵北辰355 線索393 天文災難1196 吃貨的收穫44 毛遂自薦1248 拉警報654 緊急狀態1389 天梯號1298 這是鬧的哪一齣429 重逢671 向下1669 三個信號1072 向前,向前,向前!1170 再堅持一會1410 上架的鴨子1088 鞭長莫及1868 血幕542 月球一日(四)332 李鬼1256 原則上同意1227 戰而勝之301 微調1571 包圍和反包圍363 保鮮106 收縮防禦1435 不一樣的發現1352 通訊記錄1400 有針對824 轉角遇到怪1386 火星的破綻737 一邊倒323 意外1913 高氏密度730 針鋒相對1308 它們在哪兒1153 抹除356 千里迢迢1951 曙光924 腦洞大開1205 將軍,請自重1535 外強中乾(二)1434 高壓鍋1052 別忘了我(求訂閱)169 救援710 地下碼頭637 目標木衛零1334 優先的代價673 水下搏殺917 企圖(二)524 見家長(二)166 首遇巨蟑1039 危險之地826 壞消息473 應急749 悍蟲1883 最後的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