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李貴妃

“大人,就這麼算了?”連吉英鬆一行人出了李氏墨莊,一邊黑原咬牙切齒的道,黑原就是之前跟羅文謙拼過的浪人。

“不這麼算還怎麼滴?”連吉英鬆沒好氣的瞪了那浪人黑原一眼:“你也給我安份點,這是在大明,再過幾天就是鬥墨了,別再惹出事端來,到時,便是我想護你,使君那裡也饒不得你。”連吉英鬆道。

“嗨。”聽得連吉英鬆這麼說,黑原立刻應着。

於是,一行人便匆匆回到了市舶司使館。

進了使館,連吉英鬆就直奔使君大人住處。

使君大人此時正跪坐在茶几邊上,一邊一個倭人使女正細心的幫他衝着茶水。

“坐。”見得連吉英鬆進來,使君大人伸手讓他坐下。

連吉英鬆掀了袍邊跪坐在使君大人的對面,一邊倭人使女也幫他衝了一杯茶水。然後悄然退了出來。

“也只有在大明才能喝到這麼沁人心脾的清茶。”使君大人咪了一口茶水,然後陶醉了好一會兒才睜開眼睛看着連吉英鬆問道:“怎麼樣?這回聲勢造的怎麼樣?”

之前連吉英鬆去李家砸場子,使君自然是知道,這本就是想給李家一個下馬威。

“敗了。”連吉英鬆一臉慚愧的道,心裡更是鬱悶,如果是真敗了也好,到少能知道李家參加鬥墨的墨品,瞭解個虛實,可問題是。連機會都沒有就灰溜溜的敗走了。

“你的意思是,是你敗了?”使君大人一看連吉英鬆的神色,便沉了臉皺着眉頭道。之前,南京那邊的制墨的大家都敗了,而李家這邊,聽說當家人是一位姑娘家,本以爲手到的的擒來的,沒想到卻是出乎意料的失敗

“是的。是我上了李家人的當了,還請使君責罰。”連吉英鬆說着,便人之前真把醜婆當成掃地婆子的事情說了說,到得這時,他哪還能不知道當時是中了相家的奸計了。

隨後又補了句:“這李家真是藏龍臥虎。”

聽着連吉英鬆說這些,使君也沉思了一會兒道,好一會兒拍一下巴掌,便有一個下屬進來,遞了一些資料給使君。隨後退了下去。

使君接過資料翻了一下,便遞給了連吉英鬆。

“這是我花重金從明人那裡買來的,是關於李墨跟田墨爭貢墨的情形。其中對李墨的分析你好好看看。中國有句古話:知已知彼,百戰而不殆。”使君道。

“嗨。”連吉英鬆應聲,隨後仔細的看着那些資料。

資料顯示,李墨最後是在墨色和色階上將田墨打敗的。連吉英鬆看着,卻是越看那臉色越灰敗。

“裉墨石硯上研,精白玉板上書。若是用這種試墨法。連吉君,你的墨不是李墨的對手,之前我得到這些資料,便試驗過了,你的墨四劃重疊後就分不清層次。當然,李家的*三才墨如今市面上沒有。但從爭貢的資料來看,李墨五劃重疊,層次和色階依然分明,如今李家又突然蹦出這麼一個老太高手,連吉君,幾天後的鬥墨,你打算怎麼辦?打算認輸嗎?”

說到最後,使君的聲音嚴厲了起來。

“使君大人,我的心裡,沒有認輸二字。”連吉英鬆抿着嘴道,其實說這話時,他心裡是沒底的。但再沒底也要拼一拼,使君大人面前,容不下不戰而退的。

“那說說你的打算。”使君大人點點頭,連吉英鬆這態度他還是滿意的。

“中國有句古話,以已之長攻敵之短纔是上策。”連吉英鬆道。

“哦,說說。”使君滿臉興趣的道。

“我想過了,幾天後的鬥墨,還請使君大人跟大明的皇帝提出,我們不接受外人的試墨評墨,以免引起不公平,畢竟大明人總是爲大明人說話的,而我們只接受一種鬥墨法,就是各自用墨書畫好作品,然後灑上水,看誰的墨色更永固,更黑亮,誰的墨就是天下第一墨。”連吉英鬆咬着牙道。

“據我所說,李墨的防色固色能力也非常的好,那一出《誤良緣》的戲很好看哪。”這時,使君大人道。

“大人,不是我自誇,《誤良緣》裡面李墨的表現,我的墨同樣能做到,一點也不會比李墨差,但現在有一點,李墨是新墨,在僅僅兩個月不到的時間趕製出來的,而我的墨卻有五年的時間,而新墨性燥,本色墨色的墨亮和固色方面便有個不確定性,因此,我的墨贏李墨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就算不能贏,最後拼個不相上下,那樣我們同樣不差的。”連吉英鬆擡着下巴道。

“好,就依你這個辦法,到那天,我會跟大明皇帝提。”使君大人拍着巴掌。

“若是大明皇帝不答應怎麼辦?”連吉英鬆有些擔心的問道。

“那如果大明皇帝不答應,你有幾成把握勝李墨?”使君反問。

連吉英鬆搖了搖頭,別的不說,就單那個精白玉板比色階的話,他的墨就得輸。

“如此,若是大明皇帝不答應,那我們就退出鬥墨,到時沒臉的還是大明朝廷。”使君道。

“使君大人英明。”連吉英鬆拍了一記馬屁。

隨後又道:“使君大人,你不防再跟大明的皇帝提,鬥墨嘛,總得有個彩頭的,若是李墨輸了,就得讓李墨交出*三才墨的配方。”剛纔他看到那份資料,心裡就忍不住要將李墨的配方拿到手。

“嗯,這個提議我同樣會提的。”使君道,覺得這個提議實在是太好了。

使館這邊且不提了。

再說李氏墨莊這邊,連吉英鬆等人灰溜溜的離開後。整個官街是一片歡騰,南京墨業這些日子以來的壓抑一時間就煙消雲散了。

每個人心裡都升騰着一股子確信,李墨會贏。

當然這股子確信無意間讓貞孃的壓力更大了。不過,自接掌李墨以來,貞娘身上的壓力就從未小過,她倒是不怕的。

傍晚,夕陽的餘光灑秦淮河的河面上,夕陽的餘輝使得秦淮河面上金當點點。再加上河面上畫舫雲集,絲竹之聲不絕於耳。

脂粉的香氣隨着夜風飄散,讓聞得的人迷醉。

而秦淮岸邊,各家船孃也支起一個個的小攤子,就好似後世的大排檔一樣。當然比起後世大排擋,眼前這一幕更多了一份小資的調調。

說書的,賣唱的,賣花的穿棱其中。當然更多的是各種香噴噴食物的味道。

貞娘就最喜歡吃這邊一位船孃家的醋魚。

此時貞娘一身男裝,跟羅文謙一起。就坐在這小攤子上,兩人邊聊邊吃着。

“使館那得來的消息,連吉英鬆今天上午在姑婆婆手上吃了憋。倒是讓他在鬥墨上琢磨出了點道道來了。據說,倭人使君已經上了摺子,請求鬥墨只拼守色和固色,也就是墨的防水能力,至於墨色只能做爲借鑑。” 羅文謙一襲青衫,徽風拂過。說不出的意態灑脫,臉上舒適溫和的表情倒是更有一股子居然男人的閒適感。

羅文謙邊說着,邊上筷子夾下魚腹那一處沒有任何刺的魚肉,然後又酌了醬料,最後放在貞娘面前的盤子裡。

側面。羅伍子瞪大着眼睛,這種事情。在他家裡,那向來都是自家老孃給自家老爹夾的,怎麼到了九叔這時,倒成了他幫未來九嬸兒夾了,突然,他想起前幾天,自家老孃和老爹的對話,老爹跟老孃說了,九叔以後準是個老婆奴。

想着,羅伍子又看到自家九叔又夾起一塊魚肉,幫着未來九嬸兒挑了刺,然後放在未來九嬸兒的盤子裡,羅伍子抱着頭,心裡有些唾棄,怎麼說來着,九叔太寵九嬸兒了,這以後會不會夫綱不振啊,想着,羅伍子又悄悄的掃了兩人一眼,雖說有些哪哈的,但似着感覺不壞啊,又想着孃親說的,等今年過年的時候,也要開始幫他說媳婦兒,他纔剛十五好不好,這時候說媳婦兒太早了……

羅伍子一個人就這麼暈叨叨的想着,不知不覺間那臉蛋子就暗紅了。

當然,這時候,自沒有去管他那點少年情思。

貞娘聽得羅文謙這話,不由的皺了眉頭:“這怎麼行?墨的好壞又哪裡僅是固色守色這一面,色階,細潤,還有墨骨等等,怎麼能就僅憑這一點來定的墨好?”貞娘嘀咕了一句,隨後擡眼看着羅文謙:“朝廷不會真答應倭人的要求吧?”

貞娘邊說着,邊把羅文謙放到她盤裡的魚塊吃了個乾淨,只覺得今天的醋魚更是格外的香甜。

“這不好說啊,倭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認爲如果加上評墨的話,他認爲墨色這種東西各花入各眼,我大明人會偏向李家,不公平。而我朝一向對外邦都是講究禮儀教化,以德服人的,我估計着還真會答應,再說了,現在的情況是,若是不答應這種比法,到時倭人就算是輸也,也有藉口不認。”羅文謙道。

倭人提出這個要求,不管是從哪方面都不好拒絕,甚至於,若是朝廷不同意倭人這個比法,說不得倭人以此抗議退出鬥墨,那可又掃了大明的臉面了。

所以,羅文謙可以肯定,朝廷是會答應倭人這個比法的。

“哼,那倭人之所以提出這個比法,不就是因爲在色階上比不過李墨嘛,只認爲李家參加鬥墨的墨是剛剛製成的,性燥,固色不穩,才提出這個比法,還真是小看人了,倒時,便讓他們輸的口服心服。”貞娘道。

“那倒是。”羅文謙亦笑咪咪的點點頭,外人能得到的數據也頂多是參加爭貢的李墨的數據。而至於後來製成的千年墨,那可是用李老掌櫃的血做爲引子製成了,爲了驗證那墨的固色和守色,李貞娘曾將墨泡在水裡十天十夜,拿出來用時,跟別的墨沒有一絲一毫的區別。

用程家那一副石臼石杵杵搗出來的墨團,細潤光亮,再加上十成次的杵搗,製成墨時,正是堅如玉石,任何水都侵不進去。

連吉英鬆等人以爲李墨是新墨,性燥是缺點,卻不知,這一批李家剛制好的千年墨,在這一點上,不但不是缺點,更是優點。

隨後兩人便相視一笑。

太陽漸漸西沉,墨色更濃了。

羅文謙付了錢,兩人便踱着步子回去。沒想到卻要李氏墨莊門口看到了一個人,福仙閣的李福全。

李福全怎麼來了?貞娘不由的有些狐疑,倒不是她跟李福全關係不好,畢竟她救過李福全,而李墨全投桃投李的,在南京李氏墨莊開業時,也來捧過場子,而李墨一直在福仙閣墨品中佔有最重要的地位。

但許是李貴妃特意吩咐又或者是李福全本人性格的原因,李福全一向十分低調,平日沒什麼事情,都窩在他那很普通的一棟宅子裡,他跟南京官面,商面的人來往都不多,一直遊離於官場和商場之外,頗有做那富貴閒人的味道。

而如今,李福全突然出現,定是有要事。

“大掌櫃。”見到李福全,貞娘連忙拱手打招呼。

“李姑娘,現在不是客氣的時候,你跟我走。”李福全如今早不是當年那個唯唯諾諾的老實漢子,如今說話行動,看着倒是有魄力頗沉穩的樣子。

“大掌櫃可否透露一下是何事?”一邊羅文謙沉着臉問道,就不說李福全身後的李貴女性,就當當福仙閣,其中牽涉的關係也是頗多的,羅文謙自要問一問。

“好,我信得李姑娘,這便說了,你們聽過後就吞進肚子裡。”李福全自也明白李家人的擔心,先是叮囑了一句,隨後才把聲音壓的很低的道:“貴妃要見李姑娘。”

李貴妃要見自己?而這是南京?普通的情況下,貴妃是不可能出現在南京的,如今李貴妃出現,那只有一個可能,皇上來了。

難怪李福貴這麼一幅緊張神叨叨的樣子。

而如今南京,僅得皇上關係的,那也就是幾天後的鬥墨的事情,更有可能的是,貞娘想到,皇上說不得也要親臨幾天後的鬥墨。

如此的,貞娘便跟着李福全去了福仙閣。

第二十七章 二十年後的婚約第八十四章 婆媳第五十八章 服不服第八章 遭刁難,貞娘據理爭第七十七章 清算第三十七章 鬆瘟第九十八章 羅家往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真相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堂爭辯第七十七章 清算第一百六十六章 田家的變故第二百零六章 後路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舉多得第一百九十二章 這坑咱不跳第十六章 提親第一百三十六章 勝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機會第十二章 老爹的消息第二百五十章 登聞鼓第四十一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求訂求粉)第一百二十八章 桐油品質第一百九十六章 良心第二百四十章 倭寇犯境第二百三十一章 起始第一百八十二章 仇不能結十分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怕查第六章 景福離家,貞娘謀生計第五十六章 誰笑到最後?第二百四十章 倭寇犯境第二百四十二章 痛快啊!第二章 爲女兒計,趙氏低頭第二十三章 豆黃粿,悶棍和婦人第三十章 言公公第四章 鬧劇收場,吳氏揚眉第一百八十九章 李墨大成第三章 脣槍舌箭,刀棍齊上陣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聊和合作第一百八十六章 城門洞閒言第一百一十四章 曾一品第三十一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李字第一百二十八章 桐油品質第一百零二章 私賬第七十四章 打一棒再給個甜棗第二百一十八章 胡家的心思第一百一十八章 田二的大棋第一百八十五章 六合三才墨第三十八章 各施其招第一百八十六章 城門洞閒言第六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聊和合作第一百八十章 石州消息第八十七章 巧遇第六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五十六章 誰笑到最後?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舉多得第七十三章 冬至餃第七十九章 一個很深很深的坑第一百八十六章 城門洞閒言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和分歧第一百零四章 有些猥瑣第一百三十一章 機會第一百四十九章 田夫人之死和秦家第十一章 竟價第十一章 竟價第七章 機會至,貞娘初談墨第五十六章 誰笑到最後?第二十九章 沈氏的算盤第六十一章 王翠翹第一章 一家子極品第八十四章 婆媳第一百四十二章 是我錯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家的應對第二百零二章 制墨人的榮耀第十章 墨彩顯,鄭管事有眼無珠第三章 脣槍舌箭,刀棍齊上陣第一百四十五章 羅九和福爺第一百九十三章 雨中試墨第一百零六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七十三章 冬至餃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緣再會和神道第七十三章 冬至餃第一百零一章 問責第九十四章 逼迫第一百五十四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百二十七章 生辰墨第一百一十三章 閒聊發展計第二百三十八章 葛秋姐第二十八章 藥墨之名第一百一十四章 曾一品第二百一十六章 徐相告老第六章 景福離家,貞娘謀生計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家的應對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地雞毛第五章 敘往昔,李景福悔過第一百八十七章 杜家兄弟第九章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第六十一章 王翠翹第九章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姨婆VS醜婆
第二十七章 二十年後的婚約第八十四章 婆媳第五十八章 服不服第八章 遭刁難,貞娘據理爭第七十七章 清算第三十七章 鬆瘟第九十八章 羅家往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真相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堂爭辯第七十七章 清算第一百六十六章 田家的變故第二百零六章 後路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舉多得第一百九十二章 這坑咱不跳第十六章 提親第一百三十六章 勝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機會第十二章 老爹的消息第二百五十章 登聞鼓第四十一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求訂求粉)第一百二十八章 桐油品質第一百九十六章 良心第二百四十章 倭寇犯境第二百三十一章 起始第一百八十二章 仇不能結十分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怕查第六章 景福離家,貞娘謀生計第五十六章 誰笑到最後?第二百四十章 倭寇犯境第二百四十二章 痛快啊!第二章 爲女兒計,趙氏低頭第二十三章 豆黃粿,悶棍和婦人第三十章 言公公第四章 鬧劇收場,吳氏揚眉第一百八十九章 李墨大成第三章 脣槍舌箭,刀棍齊上陣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聊和合作第一百八十六章 城門洞閒言第一百一十四章 曾一品第三十一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李字第一百二十八章 桐油品質第一百零二章 私賬第七十四章 打一棒再給個甜棗第二百一十八章 胡家的心思第一百一十八章 田二的大棋第一百八十五章 六合三才墨第三十八章 各施其招第一百八十六章 城門洞閒言第六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聊和合作第一百八十章 石州消息第八十七章 巧遇第六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五十六章 誰笑到最後?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舉多得第七十三章 冬至餃第七十九章 一個很深很深的坑第一百八十六章 城門洞閒言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和分歧第一百零四章 有些猥瑣第一百三十一章 機會第一百四十九章 田夫人之死和秦家第十一章 竟價第十一章 竟價第七章 機會至,貞娘初談墨第五十六章 誰笑到最後?第二十九章 沈氏的算盤第六十一章 王翠翹第一章 一家子極品第八十四章 婆媳第一百四十二章 是我錯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家的應對第二百零二章 制墨人的榮耀第十章 墨彩顯,鄭管事有眼無珠第三章 脣槍舌箭,刀棍齊上陣第一百四十五章 羅九和福爺第一百九十三章 雨中試墨第一百零六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七十三章 冬至餃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緣再會和神道第七十三章 冬至餃第一百零一章 問責第九十四章 逼迫第一百五十四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百二十七章 生辰墨第一百一十三章 閒聊發展計第二百三十八章 葛秋姐第二十八章 藥墨之名第一百一十四章 曾一品第二百一十六章 徐相告老第六章 景福離家,貞娘謀生計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家的應對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地雞毛第五章 敘往昔,李景福悔過第一百八十七章 杜家兄弟第九章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第六十一章 王翠翹第九章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姨婆VS醜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