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來自淮安的良藥

皇帝陛下走回了帝座上坐下,並沒有讓文武百官起身,而是掃視了一眼這些大臣們。

他微微昂首,眯着眼睛享受了一番在朝堂上大獲全勝的美妙感覺,然後才淡淡的說道:“諸卿平身罷。”

大臣們這才站了起來,開口道:“多謝陛下。”

皇帝陛下臉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他看向衆臣,開口道:“諸卿,大陳多少年,未有此種功勞了?”

“沈卿雖然動用了禁軍,但是卻帶着東線將士越過淮河,奇襲齊營,大獲成功。”

“此戰,當能大大提振我大陳軍民士氣。”

皇帝說到這裡,看了一眼御史臺的方向,此時御史臺的兩個都御使都低頭不語,僉都御史曹淦也低着頭,不過兩隻腿已經有些軟了。

“就在剛纔,朝廷裡還有人質疑沈卿的本事。”

“當然了,朕也是昨天才收到前線的消息,諸位愛卿不知道前線的戰報,不知者不罪。”

“不過以後。”

皇帝這會兒心裡開心到了極點,不過明面上還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他看了看中書五相的位置,笑着說道:“諸卿總算是無話可說了罷?”

此時,大臣們自然無話可說,都紛紛拱手道:“陛下聖明。”

皇帝笑眯眯的吃了這一記吹捧,然後看向同樣站在文官之列的晉王,微笑道:“皇叔,這一次是沿海都司立了功勞,穆王兄身爲都司都帥,也大有功勞,現在他在福州也沒有什麼別的事情,朕準備把他召回建康,給他論功行賞。”

“皇叔以爲如何?”

聽到皇帝這句話,已經幹了好幾年建康尹的晉王李睿,深呼吸了一口氣,心裡也有一些激動。

因爲當初李穆南下的時候,皇帝陛下給出的條件是,許晉王一脈三代不代降,現在…

皇帝陛下似乎要踐行諾言了?

他連忙上前,拱手道:“陛下,能爲朝廷做事,是犬子的榮幸,且都司作戰有功,與犬子實無干系,陛下不可太過厚待他。”

皇帝撫掌,微笑道:“皇叔這話,就有些苛刻了,穆王兄這幾年着實替朝廷做了不少事,也得罪了不少人,該有的賞賜朕是一定要有的,不能讓旁人說朕虧待了兄弟。”

“至於具體賞什麼,等他回建康再議罷。”

說完這句話,皇帝又說道:“這一次,沿海都司上下,以及督軍沈毅,都大有功勞。”

“朝廷理應給一些獎賞,至於具體賞什麼,稍後兵部,吏部的堂官還有中書幾位宰相留一下,咱們再議。”

說到這裡,皇帝掃視了一眼衆臣,繼續說道:“好了,這件事情就說到這裡,諸卿還有別的事情,一一呈報罷。”

皇帝開了口,朝會自然進行到了下一個環節,大臣們有本奏的紛紛上本。

只不過,在這個階段本應該活躍的御史臺,這一次卻集體失聲了。

包括左右兩個都御使,沒有一個人再開口說一句話,每一個人都心情沉重。

終於,時間到了中午,對於他們來說相當煎熬的大朝會,總算是過去了。

皇帝陛下伸了個懶腰,站了起來,開口道:“先前說好的,兵部,吏部,還有幾位相公,稍後去甘露殿議事。”

說到這裡,皇帝看了看天色,又開口道:“時辰不早了,你們吃了午飯再去。”

說罷,皇帝揹着手,在大太監高明的唱聲之中,離開了德慶宮正殿,回到了後殿。

回到後殿之後,皇帝陛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瞥了一眼跟着自己回來的高明。

“那幾個老頭,多半是提前收到消息了。”

皇帝悶哼了一聲:“你怎麼辦的差?”

高太監嚇得直接跪在地上,叩首道:“陛下,奴婢保證,這幾天,淮安送到建康的文書,一個字都沒有遞送到中書省去,都被奴婢給截了下來…”

“就連從淮安過來報信的驛卒,奴婢也讓人把他們扣在了驛站,沒有讓他們離開…”

高太監跪在地上,苦笑道:“陛下,淮安距離建康,畢竟太近了,又過去了好幾天時間,沒有法子滴水不漏…”

皇帝斜了一眼高明,悶聲道:“不要說他們聽到了什麼風吹草動,就算沒有聽到,知道你扣了驛卒,心裡也能猜到個七七八八了,你做事情…”

說到這裡,皇帝擺了擺手,開口道:“罷了,朕心情好,不與你計較了。”

皇帝揉了揉眉心,開口道:“今後做事情,要多想幾層。”

高明低頭。

“奴婢明白。”

“好了,去傳午膳罷,朕吃了飯,再跟那幾個老傢伙纏鬥。”

說到這裡,皇帝忽然想起來一件事,他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開口道:“對了,早上才知道趙昌平病了,這位財神爺這幾年,替朝廷做事不少,功勞苦勞都是有的,下午你帶幾個御醫去一趟趙家,替朕瞧一瞧他。”

高太監低頭道:“是,奴婢午後便去趙尚書府上。”

…………

下午,皇帝陛下還在甘露殿“舌戰羣儒”的時候,大太監高明帶着兩個太醫離開了皇城,一路到了趙尚書家裡。

因爲是宮裡來人,自然很順利的見到了趙尚書,兩個太醫上前給趙昌平診了脈,坐在一起商量了一番,纔給趙家人開了方子。

病倒不是什麼大病,就是染了風寒,再加上體虛,心神不寧,所以一下子病倒了,高燒不退。

祛了寒症之後,將養幾天也就好了。

太醫開了方子之後,高明走到了趙尚書牀前,臉上擠出笑容:“昌平公,太醫已經說了,您的身子沒有大礙,服藥之後在家休養幾天,也就好了。”

趙昌平這會兒在大兒子的攙扶下,已經坐了起來,他臉上確實沒有什麼血色,對着高明點頭道謝之後,開口說道:“身子不爭氣,受了些寒便起不來了,耽誤了部事朝事不說,還連累陛下掛念,老夫罪莫大焉。”

高明搖頭,笑着說道:“昌平公這話就不對了,陛下吩咐咱家過來的時候,親口說昌平公這些年,功勞苦勞都有,昌平公是對社稷有功的重臣,可一定要將養好身子。”

說到這裡,高太監頓了頓,猶豫了一下之後,開口道:“方纔太醫說昌平公心神不寧,可是因爲淮安前線?”

趙尚書沉默了一會,低眉道:“犬子隨軍去了,心裡有些掛念,不過病也不是全然因此而起。”

“那咱家倒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昌平公了。”

高太監微笑道:“今日朝會上,陛下還說了淮安前線的事情。”

“沈郎中在淮安,領兵越淮,在淮河以北的楊集,圖河兩鎮大破敵軍,殲敵數千,還帶回了不少齊人的俘虜。”

“陛下高興得很呢。”

高太監不知道爲什麼,今天的話比從前多了一些,他對着趙尚書開口道:“此時,陛下正在宮裡,與幾位有司衙門的大臣,商議如何給前線獎賞。”

“昌平公聽了這話,是不是安心一些了?”

趙尚書聞言,擡頭看了看高明,竟真的覺得身體舒坦了不少,他深呼吸了兩口氣,坐直了身子。

“好…”

趙尚書精神似乎都好了一些:“好啊。”

“前線能有此大捷。”

趙尚書對着高太監擠出了一個笑容:“陛下應該就會安心了。”

高太監點頭,微笑道:“說起來,昌平公的那個師侄,真是了不起。”

“多少年沒有人,打到北邊去了…”

兩個人說了會話之後,高太監便起身告辭,趙昌平不太好起身,便讓大兒子將這位大太監送了出去。

等趙大再回到老爹臥房的時候,趙尚書已經穿着裡衣,坐在了牀沿,整個人的精神,似乎都好了一些。

“爹,您…”

趙大撓了撓頭:“您身子好些了?”

趙尚書微微搖頭,示意自己沒有大礙,他看向趙幽州,問道:“你去瞧瞧,有沒有淮安送來的書信。”

趙大點了點頭,轉身下去了。

過了大約小半個時辰,他竟真的取來了兩封書信,遞在了趙尚書面前,開口道:“爹,您真是神了,這兩封信,方纔官驛的人才送來!”

趙昌平沒有說話,默默拆開書信。

兩封信,一封是沈毅寫來的,大概是說趙二在戰場上沒事,讓他放心。

另一封,是趙二的平安信。

都是二月二十三發出來的書信。

趙尚書默默把信收好,看了一眼外面。

這兩封信。

送的太慢了。

他很快想明白了前因後果,目光看向了皇城。

想了想之後,趙尚書看向自己的大兒子,臉上露出笑容。

“去煎藥罷。”

第668章 大人,您喝多了!第875章 算人心第786章 山雨已來第843章 兄弟父子第1497章 朝廷大亂第605章 我很小嗎?第550章 蹭飯!第1468章 駐高麗淮安軍第10章 請您去喝茶第102章 沈家的新芽第21章 以父事之第945章 五相之力 (端午安康!)第744章 操作第869章 沈侍郎第642章 馬踏燕京!第1229章 只需一場大勝第678章 你快問啊!第1265章 跑馬圈地第900章 入幕之賓第834章 恐懼第1054章 昭武帝的安全感第1263章 歸本侯調遣!第1176章 三軍合體!第24章 讀書種子第167章 新東西第1162章 出奇的順利第270章 執牛耳者第1034章 大張旗鼓第511章 再見安平侯第1402章 洪德之爭(新春快樂!)第1507章 山雨欲來風滿城第705章 匪夷所思!第961章 喜事第1022章 謀逆第751章 首相陳平安第1332章 軍情如火第1256章 螃蟹陣第1204章 人情第1062章 聖人之城第168章 深夜的書信第1380章 二代們第167章 新東西第1317章 忠君愛國周元朗第1396章 沈老爺的保身之法第1185章 沈七的主場第1444章 借道高麗國第600章 抗倭軍的未來第258章 認識認識!第1124章 家國與交易第1516章 暮鼓聲聲第1034章 大張旗鼓第1106章 一條大魚第485章 人心不足的後族第110章 天下第一高城第99章 準備上路!第826章 龐然大物第88章 事發了!(第二更!!)第1094章 心連心動腦筋第633章 來自宮裡的八卦第1082章 小兒破賊第158章 仇人碰面,尚未眼紅。第894章 沈黨第157章 邀月樓第1543章 天下靖安(大結局)第764章 直面對話第196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336章 俏寡婦星夜入楊門第781章 可惜了這一座城第558章 兩年四遷!第1227章 頃刻之間第791章 啃他們一口!第76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391章 指導中書第1530章 大陳看護人第383章 捉拿歸案!第1458章 再看看罷第24章 讀書種子第450章 說服兩個人第474章 皇帝的操作第1095章 默契第1189章 破城與禮物第1201章 天子亦人第971章 至關重要的一戰第854章 山南國的故事第510章 北望之人第1073章 人前顯聖第1190章 你繼續說第179章 朝堂更新否?第32章 避風頭第110章 天下第一高城第437章 義之所在!第1510章 風吹草動第12章 做官的藝術第242章 衙門有人好辦事!第644章 母子平安!第1105章 衆矢之的第786章 山雨已來第1420章 小侯爺北歸第1112章 小捷罷第1119章 一手好棋
第668章 大人,您喝多了!第875章 算人心第786章 山雨已來第843章 兄弟父子第1497章 朝廷大亂第605章 我很小嗎?第550章 蹭飯!第1468章 駐高麗淮安軍第10章 請您去喝茶第102章 沈家的新芽第21章 以父事之第945章 五相之力 (端午安康!)第744章 操作第869章 沈侍郎第642章 馬踏燕京!第1229章 只需一場大勝第678章 你快問啊!第1265章 跑馬圈地第900章 入幕之賓第834章 恐懼第1054章 昭武帝的安全感第1263章 歸本侯調遣!第1176章 三軍合體!第24章 讀書種子第167章 新東西第1162章 出奇的順利第270章 執牛耳者第1034章 大張旗鼓第511章 再見安平侯第1402章 洪德之爭(新春快樂!)第1507章 山雨欲來風滿城第705章 匪夷所思!第961章 喜事第1022章 謀逆第751章 首相陳平安第1332章 軍情如火第1256章 螃蟹陣第1204章 人情第1062章 聖人之城第168章 深夜的書信第1380章 二代們第167章 新東西第1317章 忠君愛國周元朗第1396章 沈老爺的保身之法第1185章 沈七的主場第1444章 借道高麗國第600章 抗倭軍的未來第258章 認識認識!第1124章 家國與交易第1516章 暮鼓聲聲第1034章 大張旗鼓第1106章 一條大魚第485章 人心不足的後族第110章 天下第一高城第99章 準備上路!第826章 龐然大物第88章 事發了!(第二更!!)第1094章 心連心動腦筋第633章 來自宮裡的八卦第1082章 小兒破賊第158章 仇人碰面,尚未眼紅。第894章 沈黨第157章 邀月樓第1543章 天下靖安(大結局)第764章 直面對話第196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336章 俏寡婦星夜入楊門第781章 可惜了這一座城第558章 兩年四遷!第1227章 頃刻之間第791章 啃他們一口!第76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391章 指導中書第1530章 大陳看護人第383章 捉拿歸案!第1458章 再看看罷第24章 讀書種子第450章 說服兩個人第474章 皇帝的操作第1095章 默契第1189章 破城與禮物第1201章 天子亦人第971章 至關重要的一戰第854章 山南國的故事第510章 北望之人第1073章 人前顯聖第1190章 你繼續說第179章 朝堂更新否?第32章 避風頭第110章 天下第一高城第437章 義之所在!第1510章 風吹草動第12章 做官的藝術第242章 衙門有人好辦事!第644章 母子平安!第1105章 衆矢之的第786章 山雨已來第1420章 小侯爺北歸第1112章 小捷罷第1119章 一手好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