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4 五百年掩幽府待後人

驚門

成天樂如實答道:“不瞞您說,整整二十一年光陰。”

艾頌揚微有些意外道:“成老弟,這可有些出乎預料,以你的性情,我本以爲不必如此漫長。但事情也難說,妄境種種因人而異,說不定會遇上什麼,你可比老兄我當初用的時間是長了一倍不止,身心洗煉的更紮實也好。……既然如此,你的形神修煉功夫應該用得更足,怎會既破妄又未大成呢?”

成天樂:“就是啊,我連頭髮都煉成了天材地寶,卻不明白如今的修爲究竟是何種境界?你也知道我是依神念心印法訣修煉,並無在世上師指引,身邊也都是妖修,所以纔想到來找你這位大成真人問問。”

艾頌揚的語氣凝重起來:“那我們見面談吧,這種事情可開不得玩笑!也多謝老弟你如此信任我。”

像這種事情,是修士絕對的私密,尤其以成天樂這麼特殊的身份,可能涉及到身家性命,不是絕對信任的人是不能亂說的。至少成天樂的修煉可能出了問題,要是讓想對付他的人知道了,絕對是一件兇險的事情。艾頌揚救過他的命,又有胡衛華與甄詩蕊這層關係,本身亦有大成真人境界,成天樂纔會無保留的相告。

兩人約了一個隱秘的地點見面,談了很久,具體的內容外人不得而知。最後艾頌揚說道:“這世間有人並未得修行法訣,但自然就有真如不二之行止心境。宛若天生之真人。這說的是一種修養,有沒有神通倒是其次,但與道法修煉還是有區別的。

能出入妄境本身就是一種修爲成就,各法門皆有其妙。比如妖修能凝結玄牝珠,而丹道中人所謂的金丹就是形神與身心再無分別,突破大成真人之境,只要人在世。修爲境界不失。又比如佛門高士,證羅漢果堪比破妄大成,此生不自墮魔障。此前所修種種禪定隨心直入再無隔閡。

形神與身心相合,種種神通自然俱足,所謂大成真人不僅指心境修爲。像老弟你這種情況。已破妄而出,可是並未擁有大成真人之俱足神通手段。若是佛門修士倒也無所謂了,但就算是高僧,也只是慧而不用,並非身無神通。

對於修士而言,能夠出入妄境,形神洗煉功夫用足容易,破妄則難。像你這種情況我卻是頭一次聽說,就算我聽濤山莊收藏的歷代秘典也從未提到過。要麼是你的修煉功夫未用足,屆時功到自然成;要麼就是所修法訣有問題。肯定在某些方面有所疏漏。你我所修法門不同,我也難以斷言。

若說大成真人之前的修煉是登山,那麼此後的修煉就宛如登天了。自古以來,各門各派的傳世典籍大多到大成真人爲止,因爲此後的境界要靠口傳心授。依機緣而各自點化摸索,難立統一的法訣文字。就算正一門有三十六洞天道法,講的也只是種種神通運用以及劫數次第與境界玄妙,正傳秘法並無一定之規。

你的修煉功夫用的比常人更足,所以依我看,問題應該出在法訣身上。可能修煉路徑有些關障未破。或者有些點竅之處尚未求證。如今之計,應從頭回顧正傳法訣,每一步未曾印證之處都要印證,盡數豁然之後應自無問題。”

成天樂聽到這裡趕緊起身道:“多謝指點,我明白是怎麼回事了。我所修法訣確實還不完全,這就去印證補足。今日之語,希望艾老闆莫傳六耳。”

艾頌揚也站起身拍着他的肩膀道:“你還用你打招呼嗎?我連衛華都不會告訴的,修煉不僅是定境中的心意功夫,也是在印證形神變化超脫之道,修煉什麼法訣,一定要把其實中的變化全部悟透,否則成不了大成真人。修行就是如此,既有迷惑就去解惑,最終悟者不迷。”

成天樂辭別艾頌揚,出門徑直去了山塘街,他要去取第七步、也是石狸像中最後一步法訣。

成天樂究竟出了什麼狀況,要先找兌振華又去找艾頌揚請教?這情形十分怪異,自古以來崑崙各派恐怕都沒聽說過。他的修煉功夫用足,已堪破妄境,卻沒有相應的神通修爲成就。現在的成總算怎麼回事呢,半步大成、大成假人?

這樣的問題其他修士是不會遇到的,破妄之後境界自知,種種以前無法掌握的神通道法自然也就明白了。可是成天樂雖法力更深厚、元神更強大,但形神卻沒有發生任何變化,仍是御形之道融合圓滿的境界。他自己當然有體會的,好像是哪裡不對勁,問題可能就出現在所修的法訣身上,或者是他的修煉過程中出了偏差。

這可是大事情啊,若正傳法訣有問題,談何開宗立派自成一家?豈不是誤導了門下所有弟子!而崑崙各派的傳世法訣,在創立整理之時,就經過了前輩高人的印證,而留下法訣的祖師境界恐怕遠遠超出了破妄大成,自不會有任何問題。

但成天樂所修的法訣卻來歷不明,僅僅得自於石狸像中,難道在破妄大成之時存在偏差?可實際情況又很奇怪,因爲兌振華得自成天樂的指點,已玄牝妖丹大成。以成天樂如今的心境,已隱約意識到這套法訣可能更適合妖修,所以兌振華未出偏差,而自己修證完畢卻未能突破。

那麼問題就可能出在兩點,一是兌振華所修證的路徑不同,因爲他是突破風邪劫成爲大妖之後才遇到成天樂的,以前都是自悟修煉。那麼這套法訣在突破風邪劫之前,根基就存在某種缺陷,到最後才暴露出來,這是一定要搞清楚的。二是法訣尚不完整,後面另有關竅,否則爲什麼分爲七步而非目前的六步呢?

聽了艾頌揚的分析,成天樂已經確定自己找到答案了,最後一座石狸像中的法訣便是關竅所在,能解決自己遇到的修行障礙。他又一次來到的山塘街,在山塘橋頭找到了山塘狸。這是七座石狸像中最醒目的一座,在石欄外的橋邊是一處供遊人合影的景觀,周圍有一小片青石鋪就的開闊地。

成天樂走下山塘橋在河岸邊與石狸像對視,這次沒有伸手去摸石狸像的腦袋,而是直接運轉了化妄之法。似定非定之中,元神妄境展開就與這山塘橋頭的人煙景象融合一體,破妄之後才能擁有這等定境。心念直入石狸像,那道神念就似自身的法力運轉,宛如妖修攝回玄牝珠,他取得了最後一步法訣。

法訣本身也是神念法力所凝,成天樂本以爲攝取這一道神念自然就可大成,結果卻愣住了。因爲這第七步法訣根本不是什麼法訣,而是當初留下法訣的那位前輩的一番留言,告訴修習此法訣的傳人如何去尋找他!此神念心印包含的信息大致如下――

留下法訣者爲明代成化年間修士,名叫於道陽。於道陽在虎丘雲巖寺削髮爲僧,法號忠肅,雲巖寺在明代爲禪宗道場,這位忠肅法師也是一位禪門高士。但在他未出家之前,卻另得一門秘法傳承,出家之後仍在修煉,修爲早已突破大成真人之境。

於道陽早年有一位仇家,也是一位修爲高超之劍仙,他是爲了避禍才隱姓埋名到雲巖寺出家的。但這位劍仙最終還是查到了他的下落,並來到蘇州於衛道觀當了一名道士,待到於道陽正經歷“換骨劫”考驗時,突然發難。

若是平時於道陽自不必怕他,出家相避只是不想起衝突而已,如今正在閉關歷劫並非其對手,只得暫時逃避。他從虎丘沿山塘街逃向閶門,沿途將所修法訣以神念心印留於石狸像中,最後一座石狸像中的訊息則他對傳人的交代。

於道陽受飛劍暗算受了傷,正處於脫胎換骨的關鍵修煉之中,這傷勢恐怕很難治癒,需要尋一絕對安全的所在閉關靜養,更需要值得信賴的人相助。他留在石狸像中的法訣,須從頭開始一步步修證,修完第一步才能取得第二步,直至六步完整,最後才能看到這留言。

於道陽養傷的最佳去處,就是當年他出家前的修行洞府,遠在遼東某地的深山之中。他若能擺脫那位劍仙的追殺,離開蘇州後就要去那個地方,並封閉洞府閉關養傷。修成石狸像中法訣者,當然就算他的傳世弟子了,他還留下了一件信物,是開戶洞府的關鍵。

拿着信物以於道陽所傳的獨門秘法,自然能開啓那座隱秘的洞府。若真有世間弟子來拜見與相助師尊,於道陽將賜於陸吾神侖丹,並另有高深秘訣相授,成全師徒相會之佳話。這留言是神念信息,還包含了遠在遼東那座洞府的州郡地址以及附近的地形地貌,也包含了那件信物的形狀以及下落。

信物是一枚和田玉佩,它也是一件修行法寶,大約兩寸長、一寸寬,正面雕一支修竹,反而刻雲花圖案,近似水滴形的輪廓,大小恰好能握在手心。於道陽將它扔在了山塘河的盡頭與護城河匯流之處,需要在水下尋找。RS

309 留恩去拂衣淡對功與名533 吐人言妖以類聚456 星河燦觀仙遊聖燈418 知味樓品世間三夢649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061 得意忘形恬風流自命697 迎門指月留緣相見831 風平胸中雲蕩揮灑劍氣華光正文875神風尾擊黃鼬裂天爪撕飛禽027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640 昔種因今收果295 歸窮泉留墨遺珠猶在匣562 伴驚雷彈指真空335 外爐鼎生機元氣完足253 登門客求仁得仁又何怨434 聖家門公冶遇南宮071 言出有諾實意報微情正文928幻影身遁形無跡摔碑手破碎金剛619 言不諱色不媚798 雲散風暫止將起寒飆時679 幽牢孤蟾脫枷沖霄867 開口何求何願盡力此世此生557 煙出袖一鳴驚妖630 真驚怖駭未知382 過山塘衆裡拂訣悄然003 石本無名依有緣人取159 欲取而予御器御妖御人829 明知諱而犯忌行無隱而不形053 福地洞天養氣安神居863 天下猜議不休攜侶逍遙西遊784 萬變在人煙桃李自成蹊702 鳳兮鳳兮馭舟生翼259 又一山林外峰迴人間路805 行不言之教施不仁之仁625 換骨巖誰登仙180 石湖串月波心朗澈釣沉鉤870 發宏願再入世不求證永不回189 靈機一動膏肥味美褚無用760 福緣彌足貴造化自擇之802 處心積煊赫一笑惹清秋280 散行戒捐跡紅塵自相安708 百年矇昧一朝清明290 無可忍布法陣抗命一爭651 巍乎六盤高哉巖巒283 映春光初聞驚雷第一聲293 合心口言既行隨證願爲320 施妙手知其人順勢而推757 無求有所見秘境自洞明808 雪山辭羽客瀟灑在風塵364 風聲緊激斬劍氣驚虹328 醉芳庭緣起聊齋故事495 西溪遊詩情畫意173 湖心波動秋風吹袂亦生憂147 狼狽爲奸月夜齊赴黃泉475 寒芒疾破土揮鐵獸734 嘗聞傳說事今日親歷之872 猝逢飛天截路三問來者何人360 話頭禪真行聞之有證814 舉兇必有重謝續惡定誅不饒749 但見炊煙起不聞雞犬聲187 幻木成林羣妖初會小劍池740 他鄉逢陌客形容竟相識727 仙山拂袖身隨洞天676 瑤池興嘆利涉飛舟284 過泰山他鄉又見故人書211 名利雙收世事通明皆學問438 吞苦楚他人嫁衣裳475 寒芒疾破土揮鐵獸078 歪打正着全無用心機628 弄奸巧傳訛道127 淡定如常起伏笑對風浪833 生死自當何證殺生應勘己生913 見知身心平常事妖異風邪總趁虛963 菩提法身催不動江湖門檻自投來543 見斯山珠穆拉瑪419 話當年結一念之緣382 過山塘衆裡拂訣悄然567 異紅塵何爲赤子347 穿林巒如入無人之境790 山環雲錦罩影落碧湖光823 大患爲吾有身無身吾有何患194 蠱者惑也正道滄桑誤偏門463 彩龍鱗星宿海中尋015 舊事重提彼見欺亦怒700 安身立命萬變相應188 一見鍾情吳儂軟語沈翠蘭285 麻花辮人間世天真容顏722 在世行禪遇事皆修599 小崑崙大蕪城208 芳風舒粹水鄉毓靈江南地475 寒芒疾破土揮鐵獸370 事莫絕容情一年之諾421 人間世何處是蕪城293 合心口言既行隨證願爲749 但見炊煙起不聞雞犬聲正文919有文章埋藏深意是何人捷足已觀476 聞長嘯鬥法驚逍遙692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699 展卷篇明綱舉目張781 彼送溫玉髓恰添神丹效
309 留恩去拂衣淡對功與名533 吐人言妖以類聚456 星河燦觀仙遊聖燈418 知味樓品世間三夢649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061 得意忘形恬風流自命697 迎門指月留緣相見831 風平胸中雲蕩揮灑劍氣華光正文875神風尾擊黃鼬裂天爪撕飛禽027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640 昔種因今收果295 歸窮泉留墨遺珠猶在匣562 伴驚雷彈指真空335 外爐鼎生機元氣完足253 登門客求仁得仁又何怨434 聖家門公冶遇南宮071 言出有諾實意報微情正文928幻影身遁形無跡摔碑手破碎金剛619 言不諱色不媚798 雲散風暫止將起寒飆時679 幽牢孤蟾脫枷沖霄867 開口何求何願盡力此世此生557 煙出袖一鳴驚妖630 真驚怖駭未知382 過山塘衆裡拂訣悄然003 石本無名依有緣人取159 欲取而予御器御妖御人829 明知諱而犯忌行無隱而不形053 福地洞天養氣安神居863 天下猜議不休攜侶逍遙西遊784 萬變在人煙桃李自成蹊702 鳳兮鳳兮馭舟生翼259 又一山林外峰迴人間路805 行不言之教施不仁之仁625 換骨巖誰登仙180 石湖串月波心朗澈釣沉鉤870 發宏願再入世不求證永不回189 靈機一動膏肥味美褚無用760 福緣彌足貴造化自擇之802 處心積煊赫一笑惹清秋280 散行戒捐跡紅塵自相安708 百年矇昧一朝清明290 無可忍布法陣抗命一爭651 巍乎六盤高哉巖巒283 映春光初聞驚雷第一聲293 合心口言既行隨證願爲320 施妙手知其人順勢而推757 無求有所見秘境自洞明808 雪山辭羽客瀟灑在風塵364 風聲緊激斬劍氣驚虹328 醉芳庭緣起聊齋故事495 西溪遊詩情畫意173 湖心波動秋風吹袂亦生憂147 狼狽爲奸月夜齊赴黃泉475 寒芒疾破土揮鐵獸734 嘗聞傳說事今日親歷之872 猝逢飛天截路三問來者何人360 話頭禪真行聞之有證814 舉兇必有重謝續惡定誅不饒749 但見炊煙起不聞雞犬聲187 幻木成林羣妖初會小劍池740 他鄉逢陌客形容竟相識727 仙山拂袖身隨洞天676 瑤池興嘆利涉飛舟284 過泰山他鄉又見故人書211 名利雙收世事通明皆學問438 吞苦楚他人嫁衣裳475 寒芒疾破土揮鐵獸078 歪打正着全無用心機628 弄奸巧傳訛道127 淡定如常起伏笑對風浪833 生死自當何證殺生應勘己生913 見知身心平常事妖異風邪總趁虛963 菩提法身催不動江湖門檻自投來543 見斯山珠穆拉瑪419 話當年結一念之緣382 過山塘衆裡拂訣悄然567 異紅塵何爲赤子347 穿林巒如入無人之境790 山環雲錦罩影落碧湖光823 大患爲吾有身無身吾有何患194 蠱者惑也正道滄桑誤偏門463 彩龍鱗星宿海中尋015 舊事重提彼見欺亦怒700 安身立命萬變相應188 一見鍾情吳儂軟語沈翠蘭285 麻花辮人間世天真容顏722 在世行禪遇事皆修599 小崑崙大蕪城208 芳風舒粹水鄉毓靈江南地475 寒芒疾破土揮鐵獸370 事莫絕容情一年之諾421 人間世何處是蕪城293 合心口言既行隨證願爲749 但見炊煙起不聞雞犬聲正文919有文章埋藏深意是何人捷足已觀476 聞長嘯鬥法驚逍遙692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699 展卷篇明綱舉目張781 彼送溫玉髓恰添神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