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2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驚門 692、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全本 吧

石野用玄妙觀的大殿題匾與萬變宗的門楣刻字形容這兩派的淵源。履謙神色微動,似乎在回憶與思索着什麼,過了一會兒纔開口道:“還有一件事,石盟主與成總恐未曾聽說。正一門唐代祖師劉海與玄妙觀衆高手相交甚密,也曾在一起切磋論道。他所留下的一篇手記中,曾提到玄妙觀中有一套妖修法訣秘傳……”

劉海就是民間傳說中的劉海蟾,他是正一祖師梅振衣的親傳弟子,在過去,民間還經常能看到以“劉海戲金蟾”爲主題的年畫。劉海所生活的年代,環境與現代社會完全不同,城廓之中雖人煙稠密、中原至江南有大片錦繡繁華地,但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大片郊野仍是地廣人稀,很多地方就如蠻荒。

在九州大地上,原始的生態與人煙分佈交錯,有很多妖修在世則爲人、在山則爲妖。它們見人煙繁華享受,便化爲人形混跡市井,不小心惹了什麼亂子,便往山中一躲繼續去修煉妖法,或者改名換姓遠走他鄉。所以當時的修士視降妖除魔爲世間功德,劉海也擅長此道,因此和玄妙觀衆高人有所結交,還曾互相印證切磋降妖之道,所以聽說了一件事。

玄妙觀有一套妖修法訣秘傳,只有歷代掌門以及宗門內堂中執掌道法傳承的長老才知道。至於其餘弟子,只有大成修士外出遊歷或代表師門出山降妖之前,才能得以參閱鑽研。它們有時看見的並不是那帶着御神之念的傳世典籍,只是由師長以神念講解。

玄妙觀又稱鎮妖門。專事降妖又怎麼會有妖修之法傳承呢?其實這不是一種傳陳,記錄此事的劉海是這樣解釋的:鎮妖門歷代高人降妖無算。而世間妖修千變萬化百類紛呈,總攝化爲人形潛入紅塵諸妖之修行。了悟其殊途同歸之道,以制其人。

這套法訣並不是玄妙觀的創派祖師所留,也不是某一人所獨創,而是歷代高手的總結。他們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妖物,鎮壓的絕大多數都是那些化爲人形混跡紅塵的禍亂之妖。妖修的出身不同、天賦神通各異,走的基本上都是自悟修行的路子,所修法術也是千奇百怪。

但是玄妙觀歷代高人見到的太多了,便總結出其中的規律,指出這些妖物修行的殊途同歸之處。像玄妙觀這樣的門派。歷代高人做這種總結是必然的,因爲他們要對付的就是這些對手,必須要研究透。他們的目的當然不是爲了指引妖物修行,但結果卻總結出一套正傳法訣。

這套法訣沒人練過,玄妙觀弟子也不可能練成,那是假借妖丹化爲人形、玄牝大成洗煉形神之法。至於世間妖修,當然也沒人修煉過這套法訣,但它們在某段修行中多多少少都有諳合,就是這種共同的修行印證。被玄妙觀高人在反覆觀摩中總結出來。

玄妙觀既以鎮壓世間作亂妖修爲己任,當然不可能對外傳授這套法訣,否則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而且這套法訣有兩個特點:一是無法入門,它只是一種理論上的總結。不可能去指點一隻小貓小狗讓它修煉成妖;二是不可傳人,它概括的是妖物的修行之道,講的是原身化形與凝鍊玄丹。

所以它只是在觀摩中總結出的一套理論體系。主要是給玄妙觀大成以上修士指導參考,無論在外面遇到什麼樣的妖物。都心中有數。但這套法訣究竟能不能指引妖物修行,玄妙觀歷代高人心裡也是沒數的。它根本就未經實修驗證。

世間妖修若得到這套法訣,可能相當於一種指引,回顧往日修煉的得失以及走過的彎路,可清晰下一步的修煉方向。這是鎮要門的秘傳,劉海也只是聽說過此事,無緣見到這套妖修法訣。

履謙爲何早沒提過這件事?古往今來崑崙修行界各種奇聞軼事浩如煙海,此事只是劉海留下的手記中很不起眼的一段話而已,而且劉海本人也不清楚那套法訣究竟是怎麼回事。古往今來多少事,僅僅是正一門的秘傳典籍就有的是更重要、更值得注意與思悟的內容,假如不是今天衆人談到了這些,履謙還真不會特意說。

他說完之後與石野都看着成天樂,目光意味深長。聽說此事,成天樂本人也是異常震驚啊,皺着眉頭琢磨了半天,突然問道:“履謙道長,既然鎮妖門中有妖修法訣秘傳,那麼千年以來,有沒有妖修曾試圖得到它?”

履謙搖了搖頭道:“這是玄妙觀之秘,我正一門也不可能瞭解太多,只是劉海祖師偶爾聽說過這麼一件事,也絕對不會外傳的。世間妖修既不知道,哪裡又談得上試圖去得到呢?”

成天樂又問道:“那麼漫長千年歲月,鎮妖門威名赫赫,有沒有妖修企圖潛入其內部,得到他們的修行秘訣呢?”

這麼問貌似很有道理,玄妙觀研究妖物,那麼世間妖修就不會去研究玄妙觀道法嗎?石野卻笑着答道:“躲還來不及呢,難道嫌自己死的不夠快嘛!你見過多少小偷跑派出所裡偷東西嗎?”

成天樂眨了眨眼睛,傻乎乎的說道:“可以僞裝成警察混進去啊,聽上去膽子是挺大,但是這麼長時間以來,保不齊還真有人這麼試過!”

履謙亦笑道:“我方纔還忘了說一件事,但成總也應該清楚。玄妙觀既以鎮妖爲己任,那當然也擅察世間各種妖修,況最熟悉世間各種妖修的特徵,想跑到那裡隱瞞身份可不簡單,一般妖修恐怕連這個念頭都不會動。真要想找麻煩的話,可以在外面對付其落單的弟子,或者像最後那樣,待其衰敗之時直接登門尋仇。”

石野:“成總這麼一說,我也突然想起一個故事。並不是什麼修行典籍記載,而出自一部民間的野史筆記,其中有很多鬼狐傳說,是我師父從圖書館借出來扔給我看的。其中有個故事涉及到蘇州玄妙觀,玄妙觀有個道士叫魏承中,他有個徒弟叫董伯川。”

履謙插話道:“明代成化年間,魏承中確實就是玄妙觀一派的掌門,而董伯川是他的親傳弟子。至於什麼民間故事,我倒沒有聽說過。”

石野:“正一門歷代前輩的行遊手記與修行心得,是爲了指引後世弟子修行,擇其要者而列,不可能有太多閒話,也不是在寫聊齋。但民間那些野史筆記就不一樣了,這個故事中並沒有提到玄妙觀是崑崙修行一派,只是在講董伯川。

董伯川其人侍母至孝,拜魏道士爲師卻未在道觀中出家,直至其修爲大成,都在家鄉侍奉其母。這本是個孝子的故事,可是另一個故事中又提到了董伯川。他從家鄉回蘇州時,發現一名妖物出入市井蠱惑世人,衆人皆未察覺,卻被他一眼看穿,於是將之斬殺……”

成天樂越聽越入神,身體前傾屁股都快離開椅子了。這分明就是當年於道陽的經歷嘛,曾偷襲偷襲的那位仇家劍脩名字就叫董伯川!於道陽聽成天樂介紹當今世事,玄妙觀已經成一個開放的旅遊景點、衛道觀早已廢棄,還曾感慨了一番。

話說到這裡,某件事情的輪廓在成天樂的腦海中已經漸漸清晰,於道陽沒有來得及說出的往事,此刻基本上都補全了。於道陽在遼東與人結仇,被玄妙觀弟子董伯川追殺,於道陽不是其對手。

但於道陽恐怕是成天樂所見到的、最大膽且最有想法的妖修,擅行險着,非常有野心、行事也出人意料,從他倉促逃亡間卻能于山塘街佈下那樣一個圈套就可以看出來。而且他還有驅使、聚集世間妖修之心,碰到了董伯川,於道陽必然會動念頭。

有玄妙觀這樣一個門派,還有董伯川這樣一位仇家,是於道陽的心腹大患。他要想實現自己的野心和志願,首先要防備的就是玄妙觀。這老蛤蟆的兵法學得不錯,知道危地求存、燈下黑的道理,哪也不去偏偏逃到了蘇州。

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於道陽肯定是在蘇州設法接觸與結交玄妙觀弟子,甚至可能以普通人的身份拜入了玄妙觀修煉。於道陽爲什麼敢這麼做,因爲當時他已玄牝大成且最擅長收斂妖氣。成天樂所學收斂妖氣的秘法,就是於道陽教的,如今的吳燕青都能將之修煉到近乎完美、幾乎毫無破綻的程度,當年的於道陽本人就更不用說了。

除了這手本事之外,於道陽也是老謀深算、機變百出之人,一般的修行弟子和他玩心眼還真不是對手,更重要的是,誰也想不到有哪個妖修竟敢這麼幹?現在看來,於道陽當年是至少是部分得逞了,他習得了鎖妖陣、縛靈印,又不知通過何種方式意外得到了那套妖修法訣秘傳!

玄妙觀和衛道觀都是道觀,而於道陽後來在蘇州出家爲僧,一個和尚是怎樣打入道士團伙的?後人就不得而知了,總之老蛤蟆確實有心機也有本事。可能就是這個僧人的身份,讓於道陽有藉口不常在玄妙觀道場,從而更好的掩飾其來歷。

092 擦肩而過徒然尋她百度558 困維谷絕地關前863 天下猜議不休攜侶逍遙西遊063 老成精怪百年未虛度058 道法自然鵲橋相會時220 真相大白一劍光寒斬陰靈700 安身立命萬變相應030 豈非人子惹一怒勃然序章下葫蘆古寺成無心之樂201 鄉聞夜話千百年野史怪談242 困獸猶鬥遁影金線寶光馳正文924道非可居之奇貨何惜往證者聞說415 轉陌巷迴繞天主堂238 自報家門莫用心機更深沉406 飛絲斷千古蒼涼嘆851 祭玄鳳撞青蛟掄野彘砸金雕649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862 只聞江湖門檻不識金口玉言657 受戒承守化龍立現400 欲無止不樂患在糾結637 素無交何談誼191 泥足深陷漸行漸遠漸已遲316 贊義舉一石漣漪浪千層306 談亭會暢敘幽情飄丹桂407 窮心機空將玄珠盼347 穿林巒如入無人之境158 克明俊德世上聖賢文章正文944萬載光華此處飛谷壑幽深待尋誰030 豈非人子惹一怒勃然324 衆妙門萬變紛繁有其宗169 洞天福地煙徑姑蘇深巷裡541 皆是她二十一化205 留園忘返咫尺山林折幽徑177 人去樓空惘茫浮生誤多時248 江湖術一捶二興再登梯576 切冠羽斬花翎869 尋前路辭綵鳳自行處求真夢196 挺身而出敢當不懼事後名288 虯野枝聞鹿鳴化刺迎賓014 自欺欺人豈竊得心安757 無求有所見秘境自洞明643 如意珠非外得421 人間世何處是蕪城184 媚語佳人八戒曾經殷勤問195 執迷不悟以怨報德孰救之789 見零圭斷壁拂人間塵土830 鬥法神通盡展勝之遊刃有餘620 人知之愈思勉567 異紅塵何爲赤子正文940買挾妖僧控佛旨可笑春風不與謀731 江湖心波險難料叵測人615 惟其是勿佞巧751 南呂一枝花碧海金龍魚526 嫌恩薄索善至盡646 開口笑說般若473 無心語人面粉生紅455 樹參天留餘蔭一脈234 懷璧憾惑此曲絃歌與誰和743 超遙武陵遠百里奔遊宦744 雲崖橫鋼索望橋徒興嘆183 見真若幻只緣身在此山中214 少年老成人情練達即文章195 執迷不悟以怨報德孰救之197 大好男兒痛飲狂歌空度日361 人既立道場即身而立614 前驅豹後收獒正文881排筵列座崑崙虛席姍姍未遲168 故地重遊人生又得還見初正文912陶宗恆揮刃掠陣沈四寶妙手施訣971 烹茗夜讀亭中月釋卷攬香入懷中603 隨春去待秋來407 窮心機空將玄珠盼967 混沌開闢撥迷霧人間足跡怎埋藏658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222 謀財害命假借陰靈真嗜慾533 吐人言妖以類聚772 此生非孤存互隨善結之083 活寶妖孽與衆生無分別310 尋仇至高人聯袂迎門問009 現身說法觀人之妖化312 金鋪路向大道心竅勿迷536 朋遠來不亦樂乎846 若有明悟恍惚稍縱即逝靈光543 見斯山珠穆拉瑪正文873自伐客碰壁歸見孤主起歹行128 其人懵懂深意諳蘊隨行212 試水江湖始知浪高風波惡824 釜底抽薪絕患袖裡乾坤亂真838 三山垂淚悲慟真人扼腕嘆息321 傳宗承觀弟子而考其師100 金鉤香餌恰是投魚所好正文938傳音驚妖宗遁走誑語激神使出劍181 舊索新結亂花漸欲迷人眼040 返觀內照功到自然成386 大器成春風楊柳橋頭652 藏名於世他山之石956 持者無由憑器聖誰證上帝在人間948 矯飾陰險由來久擇機一朝露猙容323 話西遊世情誰領風氣先267 姑蘇行塵囂漸遠聞天音
092 擦肩而過徒然尋她百度558 困維谷絕地關前863 天下猜議不休攜侶逍遙西遊063 老成精怪百年未虛度058 道法自然鵲橋相會時220 真相大白一劍光寒斬陰靈700 安身立命萬變相應030 豈非人子惹一怒勃然序章下葫蘆古寺成無心之樂201 鄉聞夜話千百年野史怪談242 困獸猶鬥遁影金線寶光馳正文924道非可居之奇貨何惜往證者聞說415 轉陌巷迴繞天主堂238 自報家門莫用心機更深沉406 飛絲斷千古蒼涼嘆851 祭玄鳳撞青蛟掄野彘砸金雕649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862 只聞江湖門檻不識金口玉言657 受戒承守化龍立現400 欲無止不樂患在糾結637 素無交何談誼191 泥足深陷漸行漸遠漸已遲316 贊義舉一石漣漪浪千層306 談亭會暢敘幽情飄丹桂407 窮心機空將玄珠盼347 穿林巒如入無人之境158 克明俊德世上聖賢文章正文944萬載光華此處飛谷壑幽深待尋誰030 豈非人子惹一怒勃然324 衆妙門萬變紛繁有其宗169 洞天福地煙徑姑蘇深巷裡541 皆是她二十一化205 留園忘返咫尺山林折幽徑177 人去樓空惘茫浮生誤多時248 江湖術一捶二興再登梯576 切冠羽斬花翎869 尋前路辭綵鳳自行處求真夢196 挺身而出敢當不懼事後名288 虯野枝聞鹿鳴化刺迎賓014 自欺欺人豈竊得心安757 無求有所見秘境自洞明643 如意珠非外得421 人間世何處是蕪城184 媚語佳人八戒曾經殷勤問195 執迷不悟以怨報德孰救之789 見零圭斷壁拂人間塵土830 鬥法神通盡展勝之遊刃有餘620 人知之愈思勉567 異紅塵何爲赤子正文940買挾妖僧控佛旨可笑春風不與謀731 江湖心波險難料叵測人615 惟其是勿佞巧751 南呂一枝花碧海金龍魚526 嫌恩薄索善至盡646 開口笑說般若473 無心語人面粉生紅455 樹參天留餘蔭一脈234 懷璧憾惑此曲絃歌與誰和743 超遙武陵遠百里奔遊宦744 雲崖橫鋼索望橋徒興嘆183 見真若幻只緣身在此山中214 少年老成人情練達即文章195 執迷不悟以怨報德孰救之197 大好男兒痛飲狂歌空度日361 人既立道場即身而立614 前驅豹後收獒正文881排筵列座崑崙虛席姍姍未遲168 故地重遊人生又得還見初正文912陶宗恆揮刃掠陣沈四寶妙手施訣971 烹茗夜讀亭中月釋卷攬香入懷中603 隨春去待秋來407 窮心機空將玄珠盼967 混沌開闢撥迷霧人間足跡怎埋藏658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222 謀財害命假借陰靈真嗜慾533 吐人言妖以類聚772 此生非孤存互隨善結之083 活寶妖孽與衆生無分別310 尋仇至高人聯袂迎門問009 現身說法觀人之妖化312 金鋪路向大道心竅勿迷536 朋遠來不亦樂乎846 若有明悟恍惚稍縱即逝靈光543 見斯山珠穆拉瑪正文873自伐客碰壁歸見孤主起歹行128 其人懵懂深意諳蘊隨行212 試水江湖始知浪高風波惡824 釜底抽薪絕患袖裡乾坤亂真838 三山垂淚悲慟真人扼腕嘆息321 傳宗承觀弟子而考其師100 金鉤香餌恰是投魚所好正文938傳音驚妖宗遁走誑語激神使出劍181 舊索新結亂花漸欲迷人眼040 返觀內照功到自然成386 大器成春風楊柳橋頭652 藏名於世他山之石956 持者無由憑器聖誰證上帝在人間948 矯飾陰險由來久擇機一朝露猙容323 話西遊世情誰領風氣先267 姑蘇行塵囂漸遠聞天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