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 瑞玫露調神飲

592、瑞玫露,調神飲

法柱峰東面的路與西面不同,並不呈現出有規律的三十六彎,就是一條沿着山勢的蜿蜒小徑。這裡的樹木植被與山那邊也有所不同,可能地氣環境以及朝向的原因。像這種洞天福地中當然分佈着不少藥田,種植着世間罕見的奇花異草,但大片的地方就保持着原始的千年風貌,生長着外界幾乎已經絕跡的珍貴名木。

比如幾人合抱粗的古檀仍然綠意蔥蘢,在法柱峰東面成天樂就看見了不少株。他還發現這裡有很多可煉製靈藥的奇花異草,並非是單獨開闢藥田特意成片的種植,而就是散佈在各種不同的野生環境裡生長。

在法柱峰東側的半山腰有一處很大的平緩山坡,綠樹掩映中樓閣房舍依山而建,就像隱藏於深山不爲人知的寶剎宮觀。這裡是正一門弟子平常聚集習法之處,也是他們參加門內各種交流活動的地方。成天樂在此接連遇到了幾十位正一門傳人,他們紛紛稽首彼此見禮。

在一座幽靜的小院外,站着兩名中年道士,履世上前行禮打了個招呼,便把成天樂領進了院內,見到了和曦真人。這位前輩形容看上去不過四十多歲,長得白白胖胖沒有留鬍鬚,彎彎的眼梢翹翹的嘴角,不笑都像在笑的樣子,樣子非常和藹可親。

和曦真人聽見院外的通報,就已經站起身走到門口笑呵呵的拱手,成天樂等人趕緊站在門檻外躬身行禮。這位前輩擺袖道:“都進來坐着歇會兒吧,三位小道友,你們一大早就趕到了青漪湖,然後又翻過了法柱峰來到這裡,一定都累了。”

成天樂:“不累不累,一點都不累,在這仙家洞天只覺神清氣爽,越走越有勁,怎麼會累呢?”

和曦笑道:“別人還好說。但是成總一定不太輕鬆,你在山那邊已經見過我和光師兄了吧。那題心之壁,確實不好落筆啊!就算不累,現在也該渴了餓了,都坐下來喝一杯。”這位前輩隔着一座高峰,竟然很清楚山那邊剛剛發生的事情。

有一名小道童端來五個杯子,成天樂看見這杯子時怔了怔,並不是什麼傳世的名貴古瓷。而是精緻又簡單的玉杯,竟然已煉化爲法器。杯中裝的不是水,也不是茶,更不是酒,而是一種他從未見過的——飲料?

此飲微微呈淡紫色,清澈透明不帶任何雜質,以神識感應其物性也是如此純淨,散發着透人心脾的清香,就連那半透明的玉杯也微微映透出淡紫色的光澤。和曦真人端杯道:“也到午飯的時間了,各位遠道來拜山恰好走到我這裡。山中條件簡陋。此杯瑞玫調神露,既代茶亦代酒代餐。請用!”

成天樂是來拜山的,又是一派之尊長,儘管是晚輩,在和曦面前也有座位,二人分賓主落座。其餘弟子本應侍立一旁,但是和曦爲人非常隨和,招呼衆人“吃飯”休息。於是履世、史天一、姜璋三人也都在兩側坐下了。

成天樂舉杯緩緩飲盡瑞玫調神露,他可是玄牝妖丹大成之修士,又服用過五枚陸吾神侖丹洗煉形骸。神氣運轉間自然擅化各種靈藥。瑞玫調神露入喉而下,只覺形骸百脈形容不出的舒泰,全身一片暖洋洋也是一陣懶洋洋,舒服得簡直想伸懶腰。

他還真的忍不住伸了一個懶腰,舒展形骸神氣,感覺立時神清氣爽。他在題心壁前寫下那一篇法訣並與和光問論,確實消耗很大,假如在路上沒有完全恢復的話,此刻飲下這杯瑞玫調神露,只要定坐調息完全化轉了藥力,也該精氣神健旺如初。

和曦正在笑眯眯的看着諸位晚輩端杯,履世等人的神情都有些凝重,卻忽見成天樂舒舒服服的伸了個懶腰,就像吃飽了發飯暈的樣子。他不由得微有些發怔,緊接着眼中流露出驚詫以及讚歎的神色。這瑞玫調神露可不是凡品,但它的藥性綿和不傷人,普通人也可以飲用。

只是普通人飲此露,若無高手幫助化轉吸收藥力的話,可能需要好幾天時間才能吸收靈效,而且這幾天確實不用再吃飯了。而修士飲露,更知其靈效珍貴,想完全化轉吸收也需凝神入定運轉神氣一段時間。可是成天樂倒好,緩緩一飲而盡,片刻之間就完全搞定了!

又過了約一盞茶的功夫,履世與史天一才先後長出一口氣緩過神來,而姜璋仍然坐在那裡凝神入定連眼睛都閉上了。史天一嘆道:“今天真是託成總的福,我來了正一三山好幾次,還是第一次飲到這瑞玫調神露。”

履世笑道:“史道友正好趕上飯點了,這也是機緣,你今天不也是第一次去了題心壁嗎?”

和曦也問道:“史道友在題心壁前,聽我和光師兄講述了題龍山祖師往事,不知有何感觸?”

史天一欠身答道:“感慨萬千,一言難盡!”

和曦收起笑容微微點了點頭:“我理解你的感覺,三言兩語確實說不清楚。你進正一三山,羨慕正一門千年氣象傳承興旺,我都看在眼裡。但道友可知我師尊守正真人當年,那一代守字輩弟子曾有幾人?”

史天一:“晚輩確實不知。”

和曦答道:“只有他一人!”

“啊?正一門守字輩弟子,居然只有守正前輩一人!”連成天樂都忍不住插話驚呼。那邊的姜璋終於回過神來,一臉陶醉的神色,緊接着又被衆人的談話所吸引,他不敢亂插嘴,只有瞪大眼睛凝神而聽。和曦的神情變得凝重起來,講述了正一門的一段往事——

和曦之師,正一門的前任掌門守正真人,生於清同治元年,曾於光緒年間考中舉人,在當代人看來已經是古人了。和曦並沒有見過師祖,當他拜在守正真人門下時,其師祖已坐化,但他還見過五位師叔祖。至於再晚一代的澤字輩弟子,都是見過守正的,卻無人見更過上一代前輩。

守正於新世紀的二零一零年飛昇成仙,在世總計一百四十八年。這位老前輩經歷了中國歷史上長達百年的亂世動盪與各種紛爭,那一度也是最爲黑暗與令人絕望的歷史年代。

正一門守字輩只有這一名傳人,守正拜師入山的時候,連他的師尊在內,正一門上代弟子共有十人。那是千年以來正一三山中修士最少的時候,兩代正式門人總計只有十一名。

當時有十位前輩在世,卻只收了守正這麼一個徒弟,“守正”這個法號看似簡單卻大有深意。不是他們不能收更多的弟子,但亂世之中這幾位前輩確實已身心俱憊,如今雖不能確知他們的一生有着怎樣的多舛經歷,但也可以去想象。他們晚年則隱於山中清修,除了守護祖師當年立下的散行戒與共誅戒,已不願多入紅塵再問世事。

在動盪的亂世中,人們看待世事的心境也是不一樣的,他們的眼光也太高了,總希望將一生的願望都寄託在傳人身上,在這種情況下想看中一個滿意的傳人就太難了,守正是獨苗。另一方面,這一代前輩也一致認爲,有守正在就足夠了,足以在亂世中守護正一宗門。

當然了,某方面也是因爲守正成長得太快了,入門不到一年便破妄大成。這些前輩便樂得不再親自收徒,而是讓守正爲師教授下一代和字輩弟子。守正和師父不一樣,他一生有七名親傳弟子,先後爲:和鋒、和光、和陽、和曦、和霞、和塵、和卿。除了和鋒是其師祖挑中的,其餘六人都是守正從亂世中揀回山的孩子,根骨資質盡皆不凡。

說到這裡,成天樂又忍不住插話道:“守正前輩一百多年來,就收了七名弟子嗎?”在成天樂看來的確太少了,他短短五年時間,小小的萬變宗就有十八號人了,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將來的門下弟子還不知道有多少呢。

和曦答道:“傳承貴在精專,那亂世之動盪可是你們這些孩子無法想象的。弟子要有守護宗門的大責大願,而且能夠證得了、擔得起!”

這話也很有道理,守正座下別的弟子且不談,就如今山中和鋒、和光、和曦這三位,任何人哪怕只能調教出一位來,就比那漫山遍野的烏合之衆強太多了。再想想守正真人上代的十位正一門前輩,雖然只有守正這麼一位傳人,人家卻能將千年大派發揚光大,而且本人一世修行也飛昇成仙了,這是什麼樣的成就!

見成天樂蹙眉而思,和曦又說道:“成總、履世、天一、姜璋,你們都趕上了一個好時候。”

史天一說道:“可我一直覺得,這世道不是很好啊,雖宣稱太平盛世,我看只是粉飾太平。”

和曦微微一笑:“也許吧,你說的話有道理。但你還能神清氣爽的坐在這裡,抱怨世道種種,就是歷史年代的幸運了。你沒有經歷過另一種年代,感到無力掙扎看見的全是絕望,如果內心中的信念支撐,立身世間就會被絕望吞沒。

當然了,你們有你們的時代,有你們的困惑也有你們的幸運,還有更多你們要去解決的問題。比如成總立萬變宗,開千年以來崑崙修行界氣象之先,也是因爲如今世道新的趨勢潮流。成總當初可能無心,但如今已是有願,貧道也樂見其成。”

090 苦尋無蹤得來不費功夫166 求仁得仁返取之其人之道124 真人露相豈容雜魚相欺390 心絃動洗練歲月淹留722 在世行禪遇事皆修669 有備無患料敵從寬162 遊園驚夢大夢何處人煙正文918設門檻無心插柳事反常另有所008 鼠類登壇許衆生以利124 真人露相豈容雜魚相欺452 青城劍鳴古人今人571 苦寒定樂境生258 聞秋桂閒花過眼綰繁絲313 點關竅丹紫成喝問周峰812 妖魔惡跡已彰庇者同爲一黨260 路千條形而上者謂之道074 火候文武心意用功夫727 仙山拂袖身隨洞天058 道法自然鵲橋相會時972 成於樂天心神用聞簫韶道法自然176 守株待兔總有云開霧散時166 求仁得仁返取之其人之道636 媚妖嬈爆煌煙332 觀其人無誠豈可見誠726 再入之願生而知之305 悟今夕彈指姑蘇畫中煙808 雪山辭羽客瀟灑在風塵652 藏名於世他山之石182 世間如夢諸事前塵畫中煙345 館娃宮搖身淨土寶剎425 歌隨舞早晚有今遭459 殊同歸山水有相逢648 璞歸真返其根214 少年老成人情練達即文章786 聞驚情莫亂應行事不紊195 執迷不悟以怨報德孰救之644 無心機真諳合119 異相非一如是等等留難238 自報家門莫用心機更深沉372 專致志見古今太行山832 權行不欺剛正修身澤之以真419 話當年結一念之緣正文926一句真傳一朝悟萬里行修萬卷書082 心魔之誓動念即已種成748 皆是化形物夾道看妖宗605 羣修至各懷思970 塵緣何須求了盡彼岸哪得世外尋768 唯其獨滋味何必在斯鄉108 各得所需皆世間有求人688 爲熊證向意馬收繮505 走山川各顯神通867 開口何求何願盡力此世此生953 萬鈞雷霆塵埃落銀刃金光斬兇魔292 舒胸臆積鬱多年一朝傾415 轉陌巷迴繞天主堂452 青城劍鳴古人今人465 金瓔珞秀媚蓮花座405 萬變宗千姿百類兼容351 傷其類遊成嘆驚羣妖144 生死毫髮月廊街遇妖狼319 隨手得樂天成見微知着327 重入世今朝散發風中815 結大陣共安危隨高人同進退858 造化獨有風景隨身我之世界232 前循舊物不見真容唯塵霧158 克明俊德世上聖賢文章228 包容萬事天地元始衆妙門446 樹威聲坦蕩上天梯135 女兒何媚解人意談風情963 菩提法身催不動江湖門檻自投來057 面壁枯坐動魄細無聲006 在夢聞真宿醒卻迷濛609 送金匾敲山門157 黃牛白馬人面同席笑談589 書同畫水寫山365 見真章鐵瓦金舍兇頑374 點關竅修得一夕頓悟478 孚衆望混沌巧人緣068 三國演義誰得利居中207 字字如刀可憐天下碎心人462 孔雀河美盡蒼穹下413 白蓮臺座下衆金剛723 再入苦海渡人渡己372 專致志見古今太行山792 憑災釣鰲客待難施恩德384 十年遊化妄境入姑蘇392 相見初再撫楊柳春風631 玩心術小宗師519 無視之枉自多情780 定盟牽媒妁投桃報瓊瑤046 八仙水席沾脣洗尚香042 玄機暗藏當初是何名146 螳螂遭雀自作身受勿言835 兵解劍斬陸離羽化雪落晴空324 悔欺罔冷汗未敢出388 繪流連靈韻丰姿如是389 醉情懷彈指青絲化雪113 十二時獸周天璇璣感應516 魚入水藏鳥於林196 挺身而出敢當不懼事後名
090 苦尋無蹤得來不費功夫166 求仁得仁返取之其人之道124 真人露相豈容雜魚相欺390 心絃動洗練歲月淹留722 在世行禪遇事皆修669 有備無患料敵從寬162 遊園驚夢大夢何處人煙正文918設門檻無心插柳事反常另有所008 鼠類登壇許衆生以利124 真人露相豈容雜魚相欺452 青城劍鳴古人今人571 苦寒定樂境生258 聞秋桂閒花過眼綰繁絲313 點關竅丹紫成喝問周峰812 妖魔惡跡已彰庇者同爲一黨260 路千條形而上者謂之道074 火候文武心意用功夫727 仙山拂袖身隨洞天058 道法自然鵲橋相會時972 成於樂天心神用聞簫韶道法自然176 守株待兔總有云開霧散時166 求仁得仁返取之其人之道636 媚妖嬈爆煌煙332 觀其人無誠豈可見誠726 再入之願生而知之305 悟今夕彈指姑蘇畫中煙808 雪山辭羽客瀟灑在風塵652 藏名於世他山之石182 世間如夢諸事前塵畫中煙345 館娃宮搖身淨土寶剎425 歌隨舞早晚有今遭459 殊同歸山水有相逢648 璞歸真返其根214 少年老成人情練達即文章786 聞驚情莫亂應行事不紊195 執迷不悟以怨報德孰救之644 無心機真諳合119 異相非一如是等等留難238 自報家門莫用心機更深沉372 專致志見古今太行山832 權行不欺剛正修身澤之以真419 話當年結一念之緣正文926一句真傳一朝悟萬里行修萬卷書082 心魔之誓動念即已種成748 皆是化形物夾道看妖宗605 羣修至各懷思970 塵緣何須求了盡彼岸哪得世外尋768 唯其獨滋味何必在斯鄉108 各得所需皆世間有求人688 爲熊證向意馬收繮505 走山川各顯神通867 開口何求何願盡力此世此生953 萬鈞雷霆塵埃落銀刃金光斬兇魔292 舒胸臆積鬱多年一朝傾415 轉陌巷迴繞天主堂452 青城劍鳴古人今人465 金瓔珞秀媚蓮花座405 萬變宗千姿百類兼容351 傷其類遊成嘆驚羣妖144 生死毫髮月廊街遇妖狼319 隨手得樂天成見微知着327 重入世今朝散發風中815 結大陣共安危隨高人同進退858 造化獨有風景隨身我之世界232 前循舊物不見真容唯塵霧158 克明俊德世上聖賢文章228 包容萬事天地元始衆妙門446 樹威聲坦蕩上天梯135 女兒何媚解人意談風情963 菩提法身催不動江湖門檻自投來057 面壁枯坐動魄細無聲006 在夢聞真宿醒卻迷濛609 送金匾敲山門157 黃牛白馬人面同席笑談589 書同畫水寫山365 見真章鐵瓦金舍兇頑374 點關竅修得一夕頓悟478 孚衆望混沌巧人緣068 三國演義誰得利居中207 字字如刀可憐天下碎心人462 孔雀河美盡蒼穹下413 白蓮臺座下衆金剛723 再入苦海渡人渡己372 專致志見古今太行山792 憑災釣鰲客待難施恩德384 十年遊化妄境入姑蘇392 相見初再撫楊柳春風631 玩心術小宗師519 無視之枉自多情780 定盟牽媒妁投桃報瓊瑤046 八仙水席沾脣洗尚香042 玄機暗藏當初是何名146 螳螂遭雀自作身受勿言835 兵解劍斬陸離羽化雪落晴空324 悔欺罔冷汗未敢出388 繪流連靈韻丰姿如是389 醉情懷彈指青絲化雪113 十二時獸周天璇璣感應516 魚入水藏鳥於林196 挺身而出敢當不懼事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