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權力遊戲

第21章 權力遊戲

“皇爺爺,孫兒不明白,您爲何會問高煦削藩這種問題。”

武英殿內,當飯桌上的朱允炆忐忑詢問,坐在他對面的朱元璋則是端着一碗綠豆棋子面大口大口的吃着,看樣子胃口極好。

瞧着他的模樣,朱允炆一頭霧水。

他不明白,自家爺爺爲什麼會這麼明目張膽的詢問朱高煦關於削藩的問題。

在他看來,這樣的問題哪怕在眼下已經人盡皆知,卻也不能在明面上直接說出來。

“我說,是因爲我不害怕。”

朱元璋放下被他吃了一空的碗,順帶用泡茶漱了漱口後纔不緊不慢的迴應起了朱允炆。

“自古以來,凡以兵馬取天下者,必爲兵馬所害。”

“但是允炆啊,自古以來,從未有天子被藩王造反成功的。”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朱允炆,搖頭道:“這藩王,是爺爺留給你爹制衡藍玉那幫驕兵悍將的。”

“眼下藍玉他們都死了,可這藩卻還不能削,因爲大明朝還要他們來幫你抵禦北邊的韃子,西南的蠻夷、甘肅的番人。”

“若是日後沒了北虜南蠻,你自然是要削藩的。”

“削藩可以削,但是要注意方法和方式。”

“我且問伱,你若是要削藩,應當如何削?”

“應當……”朱允炆沉吟片刻,隨後小心看了一眼朱元璋,緊接着纔開口道:

“應當先禮後兵,並以德懷之,以禮制之,若不可,則削其地,又不可,則廢置其人,又甚不可,則舉兵伐之。”

“嗯……”聽着朱允炆的話,朱元璋雖然並不是特別滿意這個答案,但還是微微頜首,算是對朱允炆的一種肯定。

見他露出肯定的表情,朱允炆鬆一口氣的同時卻又疑惑:“可是爲何要將此事明着詢問高煦?若是他告訴告訴四叔他們,那……”

朱允炆沒把話說滿,但朱元璋卻忍不住笑了起來:“呵呵……”

他看着一臉擔心的朱允炆,好笑道:“你覺得朝野上下,誰還看不出朝廷日後要削藩?”

“這……”朱允炆遲疑,他自然知道眼下朝野上下早就知道了朝廷日後要削藩,甚至那些藩王也大多都知道,畢竟朱元璋曾親口對他們說過,讓他們儘可能在邊塞樹立威信,將勳貴的威信降到最低。

如今驕兵悍將死了大半,剩下的勳貴無不是夾起尾巴做人。

朱元璋雖然不會對自家兒子走狗烹,但削權是一定的。

況且,自從兩年前那件事情發生後,廟堂之上對於削藩的聲音便再也掩蓋不住,自己的那羣叔叔又何嘗不知……

“知道是一回事,抵抗是一回事。”

在朱允炆思索的時候,朱元璋卻侃侃而談,絲毫不把藩王放在眼裡。

他的話,實際上也說出來了藩王對朝廷削藩的態度,畢竟明初藩王權力極小,手下直屬他們的兵馬也就那幾護衛,少則三千,多則一萬五六。

就這點兵力,如果沒有鎮守一方的大將幫忙,朝廷想要平滅他們不過是彈指之間。

正因如此,眼下朝野內外的藩王們即便得知朝廷之中已經有了削藩的聲音,但他們大部分人依舊不敢有所反應,除了少數幾位藩王……

“你那些叔叔的權力都只限護衛和王府中,地方上那些三司和衛所的權力都是朝廷給他們的。”

“朝廷能給他們,你就能將它們收回來。”朱元璋端起飯碗又繼續吃了起來。

“叔叔們確實只有兵權,但他們在地方上的威信不小”朱允炆擔心道:

“況且以之前穎國公、宋國公與兩位叔叔的事情來看……”

朱允炆小心看了一眼朱元璋,似乎這話很難說出口,而他這話也成功讓朱元璋臉色一黑,不由對朱允炆略微皺了皺眉。

他皺眉的舉動讓朱允炆心裡一咯噔,只覺得自己的心思都被自家皇爺爺看穿了。 只是他沒想到,朱元璋並未順着這個話題說下去,而是切換話題反問他:

“你以爲,削藩之論,高煦會如何回答?”

面對問題,朱允炆搖了搖頭:“孫兒與高煦不甚相熟,不知其心中所想,難以回答。”

“……”見朱允炆這樣,朱元璋面上雖然沒有說什麼,但心裡卻嘆了一口氣。

“我這孫子,在識人上還是欠缺了一些……”

朱元璋在心底默默搖頭,但同時他也不由好奇起了朱高煦的回答。

他要從朱高煦的這個答案,看出朱高煦這小子是不是真的轉變了心性,而燕府那邊,自家老四又是如何看待削藩的。

說實在話,自從朱元璋得知自家老三和老五與勳貴私下見面,來往書信後,他便看老二和老四都處處留着懷疑。

老二朱樉還好說,他還是一如既往的殘暴,沒個想爭儲的樣子。

對於老二,朱元璋還是比較放心的,但對於老四朱棣……朱元璋便有些吃不準了。

老四朱棣雖然面上孝順自己,也沒有做什麼不法的事情,對百姓也甚好,可朱元璋還是擔心他那模樣是僞裝出來的。

畢竟他節制了北平兵馬,還可以隨意調遣大寧、遼東等處十餘萬兵馬。

這樣的懷疑,在朱元璋這裡,漸漸的從朱棣身上,轉移到了朱高煦身上。

即便他多次覺得少年回頭也有可能,但他還是會在不知不覺中推翻這個念頭。

一個幾個月前還在京城縱馬,動輒傷人的小子,僅是進了趟軍營,連戰場都沒上,便突然性情大變,從狡詐狠腹,變成了性情溫和,謙謙有禮?

朱元璋擔心現在朱高煦的這些變化,都是他裝出來的,而他之所以能僞裝,也是有人在他幕後指使。

至於這個指使他的人,饒是他不想往自家老四身上想也不可能。

除了他,旁人沒有能制住高煦那小子的本事。

正因如此,朱元璋纔想要用朱高煦來試一試朱棣,順帶敲打一下自己另外那不聽話的兩個孩子,同時對其它孩子說明一下朝廷的態度。

那小子若是答的差,那便讓人把自己的態度放出去。

若是他答的不錯,剛好可以用他的這篇文章來做文章,以此讓老三和老四繼續制衡下去。

“唉……”想到這裡,便是朱元璋自己都不由嘆了一口氣。

作爲一個父親,這樣挑撥自己兒子的關係,對於他來說確實很折磨,可是他卻沒有辦法……

帶着這種想法,朱元璋擡頭看了一眼眼前的朱允炆。

儘管他從朱允炆身上看不出一點朱標的影子,但他還是爲了這個孫子,做出了對不起其它兒子的事情。

“標兒,爹答應你的事情,不會食言……”

《皇明史竊》

太祖因語太孫曰:“朕以御虜付諸王,可令邊塵不動,貽汝以安。”

太孫曰:“虜不靖,諸王御之;諸王不靖,孰御之?”

太祖默然,良久曰:“汝意如何?”

太孫曰:“以德懷之,以禮制之,不可則削其地,又不可則變置其人,又其甚則舉兵伐之。”

太祖曰:“是也,無以易此矣。”

(本章完)

第5章 洪武暮色第588章 後記成化第33章 金陵街坊第606章 地府微末之功朱高煦第107章 會廳議倭170.第170章 野人來投288.第288章 永樂元年312.第312章 不安分的爹第522章 崑崙角海戰第461章 解決民生159.第159章 血戰不退239.第239章 負債累累第113章 功臣末路276.第276章 理清稅制第556章 人老心不老第363章 誘敵深入263.第263章 馳騁淮南第65章 上架感言第445章 解縉案第103章 亂我家者第39章 敲山震虎第493章 癸卯貪腐第411章 喜上加喜第505章 直掛長帆第365章 生擒阿魯臺第560章 朝日孝子第526章 扶危濟困第373章 廟堂局勢172.第172章 育嬰聖手第117章 終得所願272.第272章 各懷鬼胎第523章 歲朝兆佳第52章 街頭鬥嘴第55章 道德者死第455章 人在囧途第99章 閉門思過第22章 《削藩論》第495章 孝子慈孫第457章 爹求你件事320.第320章 高歌猛進第120章 各有難處第457章 爹求你件事第607章 地府巧言善變朱允炆第9章 營中小院169.第169章 西虜猖獗228.第228章 戰勝似敗第590章 後記正德(1)189.第189章 一夜暴富141.第141章 大破其賊236.第236章 演員陳亨第418章 明日條約第542章 以博直名237.第237章 寧王歸心第514章 南楊北王258.第258章 楊清水驛之戰180.第180章 另尋他路158.第158章 黑雲壓城第507章 亂雲飛渡第602章 地府春秋筆法朱允炆第127章 終抵吉林216.第216章 龍遊潛水第528章 民康物阜第401章 再議北征第552章 各抒己見第597章 後記隆永而終第403章 養倭爲犬156.第156章 兵臨城下第25章 春和宮內第398章 大發戰爭財第84章 帝王心性308.第308章 父不識子第462章 孤家寡人第48章 老當益壯第412章 天神的孫子第517章 國有疑難可問誰156.第156章 兵臨城下第118章 未雨綢繆231.第231章 遼事糜爛204.第204章 故人重逢第344章 把船靠過去第65章 上架感言第534章 耕耘海外第491章 各有心思第537章 蘇州遊行228.第228章 戰勝似敗332.第332章 窮途末路第93章 謹言慎行第18章 小子野望第572章 河中震動303.第303章 替父教子第545章 風向南吹第71章 燕府勢大154.第154章 烽火將至第570章 城頭論政第575章 永樂無憾第427章 積學有待第407章 永樂十年第459章 闔家團圓第564章 多方唱罷第468章 漠北事變
第5章 洪武暮色第588章 後記成化第33章 金陵街坊第606章 地府微末之功朱高煦第107章 會廳議倭170.第170章 野人來投288.第288章 永樂元年312.第312章 不安分的爹第522章 崑崙角海戰第461章 解決民生159.第159章 血戰不退239.第239章 負債累累第113章 功臣末路276.第276章 理清稅制第556章 人老心不老第363章 誘敵深入263.第263章 馳騁淮南第65章 上架感言第445章 解縉案第103章 亂我家者第39章 敲山震虎第493章 癸卯貪腐第411章 喜上加喜第505章 直掛長帆第365章 生擒阿魯臺第560章 朝日孝子第526章 扶危濟困第373章 廟堂局勢172.第172章 育嬰聖手第117章 終得所願272.第272章 各懷鬼胎第523章 歲朝兆佳第52章 街頭鬥嘴第55章 道德者死第455章 人在囧途第99章 閉門思過第22章 《削藩論》第495章 孝子慈孫第457章 爹求你件事320.第320章 高歌猛進第120章 各有難處第457章 爹求你件事第607章 地府巧言善變朱允炆第9章 營中小院169.第169章 西虜猖獗228.第228章 戰勝似敗第590章 後記正德(1)189.第189章 一夜暴富141.第141章 大破其賊236.第236章 演員陳亨第418章 明日條約第542章 以博直名237.第237章 寧王歸心第514章 南楊北王258.第258章 楊清水驛之戰180.第180章 另尋他路158.第158章 黑雲壓城第507章 亂雲飛渡第602章 地府春秋筆法朱允炆第127章 終抵吉林216.第216章 龍遊潛水第528章 民康物阜第401章 再議北征第552章 各抒己見第597章 後記隆永而終第403章 養倭爲犬156.第156章 兵臨城下第25章 春和宮內第398章 大發戰爭財第84章 帝王心性308.第308章 父不識子第462章 孤家寡人第48章 老當益壯第412章 天神的孫子第517章 國有疑難可問誰156.第156章 兵臨城下第118章 未雨綢繆231.第231章 遼事糜爛204.第204章 故人重逢第344章 把船靠過去第65章 上架感言第534章 耕耘海外第491章 各有心思第537章 蘇州遊行228.第228章 戰勝似敗332.第332章 窮途末路第93章 謹言慎行第18章 小子野望第572章 河中震動303.第303章 替父教子第545章 風向南吹第71章 燕府勢大154.第154章 烽火將至第570章 城頭論政第575章 永樂無憾第427章 積學有待第407章 永樂十年第459章 闔家團圓第564章 多方唱罷第468章 漠北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