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金陵街坊

第33章 金陵街坊

“窸窸窣窣……”

入夜,當暮鼓聲徹底停下,整個南京城內還能在街道上走動的,便只有五城兵馬司的兵卒,以及上十二衛的兵卒了。

在兵卒們都結隊而行的時候,孤身一人的朱高煦很是突兀。

也因此,路上不少兵卒即便見他身着羽林左衛甲冑,卻還是上前盤問了一番。

一些官職低的兵卒見到百戶銅牌後連忙告罪,官職高的則是詢問他爲什麼還在街上游蕩。

不過當他們知道朱高煦的身份後,他們便紛紛告罪,雙手將銅牌遞迴,滿臉緊張,生怕朱高煦斥責他們。

這些舉動,讓朱高煦進一步對自己的身份有了瞭解。

在這大明朝,他未來郡王的身份就是高人一等,是階級金字塔的頂端。

理論上來說,只要他不造反,便是皇帝也沒有辦法殺他。

不過,這套理論只適用於制定他的朱元璋,一旦朱元璋駕崩,朱允炆上位,歷史依然會重演。

“吱……”

走回住所,朱高煦在開門後摘下頭盔,轉身將門合上。

望着黑燈瞎火的院子,朱高煦不知道該說什麼,只是藉助月色回到了書房,用火摺子點燃蠟燭後,纔開始將甲冑脫下。

他沒有偷懶躺下,因爲這一天的負重對他來說並沒有那麼累。

他將甲冑放在桌案上,打來一盆清水,備了兩條粗抹布,一條放入水盆裡浸透後擰乾,將甲冑的甲片進行擦拭。

等擦拭結束,甲冑變幹後,他才用另一條抹布上了一點油,在甲片之上做好了保養。

這一切做完,他纔將甲冑放到了甲冑架上。

由於在穎國公府的時候吃了飯,所以他倒是不餓,舉着檯燈便來到了院子。

廚房內有都督府備好的柴火,他熟練燒火燒水,如此忙碌兩刻鐘後纔在院子裡洗上了熱水澡,而後纔在疲憊中緩緩睡去。

待他第二日醒來,天還有些霧濛濛的。

“晨鐘應該還沒響,躺一會再出門吃個早飯吧。”

躺在朦朧的屋裡,這一刻朱高煦倒是有一種回了老家的感覺。

似乎也只有這種時候,他才能放心的躺平。

只是這樣的躺平沒有持續太久,當晨鐘被敲響,他也不緊不慢的起身開始洗漱。

過了半個時辰,他總算收拾好了一切,從屋裡的錢箱取出半吊錢後,他便出門來到了西長安街上。

眼下是卯時,許多百姓還未起牀,已經起牀並上班的只有大明朝的官員。

所以在他走到街上後,過往的都是乘坐驢車,亦或者步行上班的大明官員。

朱高煦穿着一身短褐,看上去像個平頭百姓。

如果不是他的個子高,並且膚色也比較白,恐怕來往官員都會以爲他是不知尊卑的升斗小民。

朱高煦倒是可以無視他們的目光,因爲他清楚自己的身份。 在官員來往的街道上,這廝優哉遊哉的順着西長安街往西邊走。

南京內城裡越往西走就越繁華,越過大中橋後,朱高煦往中正街的方向走去。

來到這邊後,街道上的平頭百姓便多了起來。

中正街左右約十丈寬,臨街商鋪多爲一脊兩垂的臨街單坡瓦房,少數是一脊四垂的結構。

這些商鋪外磚裡坯,有的青石牆基,內置隱柱,也有的抱柱出廈,木柱石礎,廊檐滴水。

可不管如何,它們房頂的構架均爲木樑,檁與椽子多用江南雜木。

鋪內地面基本都是一塊塊青石板,和街道上的青磚路交相輝映,沒有半點突兀。

在街上,許多百姓才起牀開門,而他們所使用的門,均爲前世朱高煦小時候所看過的板搭門。

所謂板搭門,便是在店鋪前臉的楣框與門欄鑿出外框,以卯榫固定,而後用條形木板,一塊塊放入外框,互相搭攀,挾制而成,所以故稱板搭門。

這些板搭門的楣框上方還有雕刻圖案的楣板,亦或者懸掛的牌匾。

不過大部分商鋪都還是選擇用最簡單的辦法,那就是在門頭弄上一根可以收縮的木杆,在木杆上掛上寫好店名的白布。

朱高煦閒逛時可以清楚看到,沿街幾乎所有商鋪的門前都有臺階,最簡單的,也有一層臺階,既方便顧客進出,也預防雨水倒流。

這些商鋪臺階普遍採用規格適度的青石條,層階以單數比較常見,多爲一至三層,極個別是五層臺階。

而且商鋪青磚的左側還被開了一個口子,從內往外延伸出一節竹子,估計是院內雨水的外排泄口。

這些泄口很講究,南京城的下水道都在店鋪右側,因此左側的水出來後,迴繞着臺階轉一圈流走,雖然不知道寓意是什麼,但朱高煦卻看得很是認真。

他挑了一個坊市走了進去,裡坊的建築多與臨街商鋪連爲一體,臨街商鋪是前門,那裡坊商鋪就是後門。

因此相對來說,裡坊商鋪的裝修和構造要簡單一些。

比如,裡坊的屋頂採用平頂,樑檁椽搭建好後,上一層葦帛,覆蓋灰渣,工人捶打結實後,便會在周邊壘好凸沿,開排水口,安裝滴水。

這些房屋的瓦口通常朝向自己院內,朱高煦詢問了一家起得早的首飾店家,他們說這意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

聽着這話,朱高煦笑了笑,沒多說什麼,只是走出裡坊,繼續在中正街閒逛。

興許是時間已經不早了,所以在他從裡坊走出來後,街道上的大部分店鋪都已經開張營業。

畢竟是農耕社會,因此南京城的臨街商鋪多以服務人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用品爲重點。

中正街兩側店鋪,朱高煦一路走來,看到的店鋪數不勝數,但行當基本以布莊,彈花房,米店,藥房,小旅館,雜貨鋪,典當行。

當然,除了這些,開門最多的還是小吃店。

洪武年間內城管理嚴格,像外城那樣隨意擺放的小吃攤是很少見的,城內多以店鋪爲主。

朱高煦走進了一家“劉記鋪子”,裡面販賣的主要是麪食和餛飩、小籠包、蒸餃等食品。

朱高煦點了一碗棋子肉臊面,再點了兩籠蒸餃、小籠包,然後就坐在店內的椅子上,靜靜打量起了人流量逐漸變多的中正街。

(本章完)

第125章 渡海登萊第39章 敲山震虎第34章 戰亂之苦第80章 紫金山下第608章 地府勢單唐宗力孤漢祖332.第332章 窮途末路第526章 扶危濟困第578章 帝悲慟212.第212章 搭臺唱戲第425章 人君姿態第43章 春和不和第479章 傳統手藝第344章 把船靠過去第85章 行鈔稅法第424章 燕臺虎峪第417章 京都保衛戰第603章 地府濃眉大眼朱重八193.第193章 卻胡兵七百里第53章 難成大器第7章 便宜舅舅167.第167章 啃老趁早第391章 大明孝子第522章 崑崙角海戰第86章 施以恩惠第84章 帝王心性253.第253章 渤海爭戰第552章 各抒己見第75章 魏國公府第534章 耕耘海外第336章 未竟之業第116章 末路盡忠第571章 君臨河中第73章 平倭論第517章 國有疑難可問誰第462章 孤家寡人314.第314章 試點四川162.第162章 死傷甚重第475章 父債子還第24章 領功受賞第23章 爺孫較勁第515章 天家無情268.第268章 滿城風雨第124章 前路漫漫第598章 後記永曆(1)172.第172章 育嬰聖手296.第296章 改封諸藩第381章 背有靠山第548章 夜郎自大第15章 武英殿中300.第300章 滿載而歸第465章 風浪不止303.第303章 替父教子第74章 二子善謀第501章 天子點兵第346章 永樂五年292.第292章 插手幕府218.第218章 歲末亂象273.第273章 勝券在握250.第250章 瑞雪兆豐年第592章 正德後記(3)第25章 春和宮內210.第210章 風雨前奏第541章 重登吉林城第464章 丁酉新政263.第263章 馳騁淮南第66章 宮中密談第351章 稱孤不道寡第380章 白手起家第354章 伉儷情深第574章 可汗舞樂第615章 地府兄友弟恭朱高熾第59章 東窗事發第531章 洪熙十二年第502章 洪熙大閱兵293.第293章 對日市舶163.第163章 歸家亦苦252.第252章 建文二年第580章 洪熙始終325.第325章 永樂三年第360章 再徵漠北151.第151章 風雨前綴第399章 審時度勢第104章 歸北不遠第489章 倉攢吏247.第247章 三方拉攏第19章 衛所尚足第391章 大明孝子第446章 滅其國更其主第17章 興亡百姓苦176.第176章 三王巡邊第372章 色厲內茬第449章 東洲金銀礦第496章 枕戈待旦283.第283章 兄友弟恭第429章 三徵蒙古第497章 洪熙八年第498章 萬國來朝204.第204章 故人重逢第546章 愚蠢至極229.第229章 破軍如牧羊
第125章 渡海登萊第39章 敲山震虎第34章 戰亂之苦第80章 紫金山下第608章 地府勢單唐宗力孤漢祖332.第332章 窮途末路第526章 扶危濟困第578章 帝悲慟212.第212章 搭臺唱戲第425章 人君姿態第43章 春和不和第479章 傳統手藝第344章 把船靠過去第85章 行鈔稅法第424章 燕臺虎峪第417章 京都保衛戰第603章 地府濃眉大眼朱重八193.第193章 卻胡兵七百里第53章 難成大器第7章 便宜舅舅167.第167章 啃老趁早第391章 大明孝子第522章 崑崙角海戰第86章 施以恩惠第84章 帝王心性253.第253章 渤海爭戰第552章 各抒己見第75章 魏國公府第534章 耕耘海外第336章 未竟之業第116章 末路盡忠第571章 君臨河中第73章 平倭論第517章 國有疑難可問誰第462章 孤家寡人314.第314章 試點四川162.第162章 死傷甚重第475章 父債子還第24章 領功受賞第23章 爺孫較勁第515章 天家無情268.第268章 滿城風雨第124章 前路漫漫第598章 後記永曆(1)172.第172章 育嬰聖手296.第296章 改封諸藩第381章 背有靠山第548章 夜郎自大第15章 武英殿中300.第300章 滿載而歸第465章 風浪不止303.第303章 替父教子第74章 二子善謀第501章 天子點兵第346章 永樂五年292.第292章 插手幕府218.第218章 歲末亂象273.第273章 勝券在握250.第250章 瑞雪兆豐年第592章 正德後記(3)第25章 春和宮內210.第210章 風雨前奏第541章 重登吉林城第464章 丁酉新政263.第263章 馳騁淮南第66章 宮中密談第351章 稱孤不道寡第380章 白手起家第354章 伉儷情深第574章 可汗舞樂第615章 地府兄友弟恭朱高熾第59章 東窗事發第531章 洪熙十二年第502章 洪熙大閱兵293.第293章 對日市舶163.第163章 歸家亦苦252.第252章 建文二年第580章 洪熙始終325.第325章 永樂三年第360章 再徵漠北151.第151章 風雨前綴第399章 審時度勢第104章 歸北不遠第489章 倉攢吏247.第247章 三方拉攏第19章 衛所尚足第391章 大明孝子第446章 滅其國更其主第17章 興亡百姓苦176.第176章 三王巡邊第372章 色厲內茬第449章 東洲金銀礦第496章 枕戈待旦283.第283章 兄友弟恭第429章 三徵蒙古第497章 洪熙八年第498章 萬國來朝204.第204章 故人重逢第546章 愚蠢至極229.第229章 破軍如牧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