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平倭論

第73章 平倭論

“遼東都司上奏調撥糧食,煦弟如何看?”

武英殿門口,伴隨着朱元璋走入殿中,朱允炆詢問朱高煦的聲音同時傳來。

這樣的聲音讓朱元璋的腳步停頓,但呼吸間他便走入殿內,目光平淡的掃視殿裡。

“孫兒拜見爺爺……”

朱允炆目光一直在門口,因此當朱元璋走入殿中的時候,他第一時間便起身作揖。

“爺爺”見朱允炆舉動,朱高煦也起身朝着門口作揖。

二人的情況被朱元璋看在眼裡,不由有幾分滿意的點頭:“剛纔你們在討論遼東都司的奏疏?”

“是”二人迴應,朱元璋微微頜首,並未詢問二人何時到的武英殿,而是走上前來,將書桌上的奏疏拿起,簡單看了一下。

這本奏疏的內容和朱允炆詢問朱高煦的內容差不多,因此朱元璋看後便放下,走到龍椅的位置坐下後瞥了一眼自己案頭的五十餘份待處理奏疏,隨後才擡頭詢問二人:

“說說你二人看法。”

“孫兒以爲……”朱允炆似乎早有準備,第一時間擡手作揖迴應:

“遼東都司乃是防備朝鮮,女真、兀良哈諸部的前線,應當儘早起海運,將糧食運往遼東。”

“嗯……”朱元璋波瀾不驚的迴應,隨之看向朱高煦。

面對他的目光,朱高煦一如既往的擺上遼東情況來分析:“回爺爺,我知遼東有二十一衛,軍丁十一萬七千六百,口二十四萬有餘。”

“這樣的數額,若是一味啓用海運來滿足,每年江南需要運糧百萬,方能滿足遼東都司需求。”

“因此,孫兒以爲,不如讓遼東都司更爲細化,將遼南、遼西除金州外的衛所調爲二戰八屯,其餘還是按照三戰七屯。”

“如果是這樣的話,孫兒仔細算過,大約能節省六萬石糧食。”

“嗯……”朱元璋應了一聲,臉上露出滿意,但又問道:“爲何獨留金州?”

“因金州易登陸,日後若是倭寇入侵遼東,定從此地入侵。”朱高煦不卑不亢的回答。

他的這番回答是朱允炆沒想到的,便是連朱元璋都覺得十分新穎,不由問道:“你何故以爲倭寇會去劫掠遼東。”

“全因今歲南直隸、浙江、福建等地備兵嚴格,倭寇若是一兩次入侵不討好,自然會轉進北上入侵遼東、山東。”

朱高煦說出了原因,並深入說出了日後倭寇可能會入侵的地點:

“諸如遼東之金州,山東之登、萊,浙江之舟山,皆有可能被倭寇入侵。”

“倒是說的不錯。”朱元璋點點頭,轉而對朱允炆道:“按照這小子說的,告訴遼東都司如何做,另外再通知這幾個衛所的指揮使、千戶勤練兵馬。”

“是!”朱允炆作揖應下,朱元璋也轉頭詢問朱高煦:“今日朝會上也提了沿海倭寇的事情,朝中大臣沒說出個所以然,伱認爲呢?”

朱元璋一席話道出了他爲什麼重視朱高煦的提議,合着是朱高煦歪打正着和朝會的問題撞到了一起。

見他提出的東西有章法,朱元璋才特意深入詢問他。

對此,朱高煦沒有半點慌亂,而是胸有成竹的作揖:“孫兒早早便了解過倭寇,雖有一番見解,但恐怕過於稚嫩,請爺爺莫要見怪。” “別賣關子了,在你爺爺這裡,你放心大膽的說。”

朱元璋一揮衣襬,讓朱高煦收起那些客套話。

朱高煦見狀也在應了一聲“是”後開始作答。

“孫兒翻閱古籍,發現這倭患並非我大明纔開始的出現的,而是自前朝便開始,並且一開始倭寇就襲擾了杭州這樣的重鎮。”

“彼時沿海各地,從福建到江浙,再到山東、遼東沿海,均遭受過倭寇荼毒。”

“這些倭寇侵擾沿海,多與來往兩國的商人相關,尤其是慶元地區的倭患更是如此。”

“前朝時,雖然兩國生意往來頻繁,但前朝地方吏卒對日本商人欺虐凌侮,致其肆暴,蓄毒火攻,殘民骨肉”,從而引發了至大二年日本商人火燒慶元的暴行。”

“暴亂初發時,當地人馬不能抵禦,致使倭寇在慶元大肆焚掠,是以倭人作亂,火燒城市,殺其吏民。”

“這些商賈見前朝在南方勢弱,便依仗武力燔焫城郭,抄掠居民。”

“即便此後方國珍崛起於浙東,卻依舊難以壓制倭寇,是以此時倭寇早已成了匪患。”

“若有商品貿易,他們便喬裝爲商人,但凡將販賣貨物,他們便化身倭寇襲擊沿海村落。”

“國朝驅逐韃虜後,海上局勢更爲複雜,諸如張士誠、方國珍等部殘餘勢力也成爲一方倭寇,不斷騷擾國朝沿海地區,在沿海地區焚屋掠財,濱海之區,無歲不被其害。”

“對於這些倭寇,國朝不能馭,日本更不能馭,這也是國初日本輕薄國朝的原因。”

“好了”聽着朱高煦說了半天,朱元璋總感覺這小子是來數落自己的,不由催促:“說辦法便可。”

“是”朱高煦點點頭,繼續說道:

“當下國朝抵禦倭寇主要是以修建衛所、增設兵馬、建造海船巡視近海和派兵搜島,禁民間番貨,遣使日本,確立朝貢,要求日本控制倭寇,與國朝一同清剿倭寇。”

“這其中前面幾條並無問題,但後面遣使日本,確立朝貢,妄圖讓日本控制倭寇是不可能的。”

“如今日本國的北朝雖統一日本,但南朝的殘餘勢力逃竄海上,因此他們也無力清剿海上倭寇,國朝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來平倭。”

朱高煦有些口乾,休息片刻後繼續說道:

“海貿利潤豐厚,非獨日本、朝鮮、琉球等國知道,國朝的商人更是清楚。”

“如今民間走私貿易嚴重,即便海禁番貨入朝,但民間商人走私依舊活躍。”

“那些沿海的富商大賈、浙閩大姓不顧海禁政策,造船載貨,大肆進行走私貿易,牟取暴利,形成亦商亦盜的匪商。”

“據小子所知,他們主要活動於浙江雙嶼、福建漳州、廣東瓊州等港灣,海外則集中於滿剌加(馬六甲)、呂宋(菲律賓)、日本九州等地。”

“因此,孫兒以爲,當大修船隻,配給火炮,派水師出海前往這些地方圍剿,才能徹底結束倭寇之亂!”

(本章完)

第81章 孝陵之上148.第148章 悶聲做事172.第172章 育嬰聖手第615章 地府兄友弟恭朱高熾第555章 狐假虎威332.第332章 窮途末路第542章 以博直名218.第218章 歲末亂象第424章 燕臺虎峪第425章 人君姿態第35章 位高權重第461章 解決民生第17章 興亡百姓苦第510章 漠北大捷第587章 後記景泰第404章 遠洋崑崙角第518章 顏李案150.第150章 戰火再起第90章 燕府三寶第583章 後記宣德(2)第570章 城頭論政288.第288章 永樂元年第134章 以待天時305.第305章 朱三受難第530章 世界局勢189.第189章 一夜暴富第432章 生擒元裔第359章 自由貿易第520章 與時俱進第50章 漢人皆說胡兒語第36章 以利誘之第379章 家國難掌第440章 東洲自古以來第116章 末路盡忠第346章 永樂五年271.第271章 兵圍京師第590章 後記正德(1)159.第159章 血戰不退第604章 地府本性純樸燕朱棣第404章 遠洋崑崙角第457章 爹求你件事第424章 燕臺虎峪第378章 着手北方302.第302章 三子欲比高第450章 浙江新政第25章 春和宮內第611章 地府太子甚善朱厚照第593章 後記正德(嘉靖)第109章 雲南告急228.第228章 戰勝似敗第123章 北返建功第480章 攜老扶幼第560章 朝日孝子第391章 大明孝子234.第234章 烽火夏至第374章 好事不斷297.第297章 海貿之爭第468章 漠北事變第31章 謠言害人第346章 永樂五年268.第268章 滿城風雨第603章 地府濃眉大眼朱重八275.第275章 貓哭耗子第587章 後記景泰第475章 父債子還第551章 父析子荷第445章 解縉案253.第253章 渤海爭戰217.第217章 名利皆要170.第170章 野人來投260.第260章 首戰即決戰180.第180章 另尋他路第400章 炮擊木骨都束第533章 數據治國第446章 滅其國更其主第366章 此子類父第578章 帝悲慟第496章 枕戈待旦第57章 入宮覲見第61章 校臺比試第6章 陰晴圓缺295.第295章 籌謀安南第510章 漠北大捷第496章 枕戈待旦第44章 爲天子筆第70章 何不燒煤第433章 北征告終第502章 洪熙大閱兵307.第307章 東宮有後第537章 蘇州遊行287.第287章 大興教育第413章 狗咬狗283.第283章 兄友弟恭第114章 東宮三傑第510章 漠北大捷188.第188章 黃雀在後294.第294章 相川金礦第82章 拓土之論335.第335章 波流涌動
第81章 孝陵之上148.第148章 悶聲做事172.第172章 育嬰聖手第615章 地府兄友弟恭朱高熾第555章 狐假虎威332.第332章 窮途末路第542章 以博直名218.第218章 歲末亂象第424章 燕臺虎峪第425章 人君姿態第35章 位高權重第461章 解決民生第17章 興亡百姓苦第510章 漠北大捷第587章 後記景泰第404章 遠洋崑崙角第518章 顏李案150.第150章 戰火再起第90章 燕府三寶第583章 後記宣德(2)第570章 城頭論政288.第288章 永樂元年第134章 以待天時305.第305章 朱三受難第530章 世界局勢189.第189章 一夜暴富第432章 生擒元裔第359章 自由貿易第520章 與時俱進第50章 漢人皆說胡兒語第36章 以利誘之第379章 家國難掌第440章 東洲自古以來第116章 末路盡忠第346章 永樂五年271.第271章 兵圍京師第590章 後記正德(1)159.第159章 血戰不退第604章 地府本性純樸燕朱棣第404章 遠洋崑崙角第457章 爹求你件事第424章 燕臺虎峪第378章 着手北方302.第302章 三子欲比高第450章 浙江新政第25章 春和宮內第611章 地府太子甚善朱厚照第593章 後記正德(嘉靖)第109章 雲南告急228.第228章 戰勝似敗第123章 北返建功第480章 攜老扶幼第560章 朝日孝子第391章 大明孝子234.第234章 烽火夏至第374章 好事不斷297.第297章 海貿之爭第468章 漠北事變第31章 謠言害人第346章 永樂五年268.第268章 滿城風雨第603章 地府濃眉大眼朱重八275.第275章 貓哭耗子第587章 後記景泰第475章 父債子還第551章 父析子荷第445章 解縉案253.第253章 渤海爭戰217.第217章 名利皆要170.第170章 野人來投260.第260章 首戰即決戰180.第180章 另尋他路第400章 炮擊木骨都束第533章 數據治國第446章 滅其國更其主第366章 此子類父第578章 帝悲慟第496章 枕戈待旦第57章 入宮覲見第61章 校臺比試第6章 陰晴圓缺295.第295章 籌謀安南第510章 漠北大捷第496章 枕戈待旦第44章 爲天子筆第70章 何不燒煤第433章 北征告終第502章 洪熙大閱兵307.第307章 東宮有後第537章 蘇州遊行287.第287章 大興教育第413章 狗咬狗283.第283章 兄友弟恭第114章 東宮三傑第510章 漠北大捷188.第188章 黃雀在後294.第294章 相川金礦第82章 拓土之論335.第335章 波流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