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嶽婿矛盾

第60章 嶽婿矛盾

“臣,參見陛下、太孫……”

武英殿內,在朱高煦忐忑不安的時候,傅忠卻沉穩走進殿內,對殿內的朱允炆及朱元璋作揖。

位置上的朱元璋看着傅忠,表情複雜之餘,也不免擡手示意殿內太監爲其賜座。

僅這一個舉動便可看出,朱元璋對傅忠還是很有感情的。

“壽春雖然走了,但你還是我的女婿,你還是我那兩個外孫的爹。”

朱元璋再度肯定了傅忠的身份,這一切都因爲他在十六個公主中最爲鍾愛壽春公主,

其鍾愛程度,讓朱元璋爲她破了自己立下的規矩,破格賞賜了她吳江縣的肥田一百二十餘頃,由此壽春公主的收入遠遠高於其他公主數倍。

儘管壽春公主在誕下兩個孩子後便薨逝,但朱元璋看在兩個外孫的面子上,一直都還是把傅忠當做自家人。

只是面對他的示好,傅忠卻只是拱手作揖,沒有回答什麼。

他爲什麼這麼做,朱元璋比誰都明白。

自從晉王朱棡私下寫信給傅友德後,朱元璋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將兩個外孫調到了吳江縣,爲的就是不讓兩個外孫看到自己處理穎國公府。

兩個兒子被帶走,對於一個人父來說,傅忠能給朱元璋好臉色看才奇怪。

面對自家人,朱元璋的性格總是沒有面對外臣時那麼強硬,因此他並未呵斥傅忠,而是在他坐下後才改了口風:

“高煦那小子在你們家也呆了一段時間了,伱和你父親覺得他如何?”

“……”聽到朱元璋的問題,饒是朱允炆早有了準備,卻還是忍不住的失落,心中更是多少有些嫉妒起了朱高煦。

只是這種心態剛剛升起,就被他的自信心給按了下去。

對於他來說,日後的他是皇帝,而朱高煦,只能是一個郡王。

身爲未來的皇帝,他何須與一個郡王置氣。

想到此處,朱允炆這纔將注意力放到了傅忠身上。

在他的目光中,傅忠只是略微沉思,便擡手作揖回答:

“在臣看來,殿下才思靈敏,待人過分親善,對於大明及海外各國的山川地理十分了解,甚至能在辯論中勝過臣父。”

“便是臣父都說,如果不是殿下對當地的人文風俗不甚瞭解,他都覺得殿下曾經親自去過這些地方。”

“臣以爲,若是殿下日後就藩,其治下百姓定然富足。”

“至於臣父,他則是以爲,殿下雖然還未領兵上過戰場,但只要經歷過幾次,殿下所鎮守之地,必然固若金湯,使北虜南下而不得,只得轉進其它邊鎮。”

“若是殿下鎮守一方,則一方安,因此臣父早就交代了臣,若是日後陛下問起,最好將殿下用在頻頻叛亂的地方。”

“相信只要殿下出鎮幾年,當地必然長治久安,百姓富足安康。”

在傅忠口中,始終對朱元璋爺孫灌輸着一個理念,那就是朱高煦這個人能文能武。

這樣的回答讓朱元璋皺眉,他還是不相信自己那個頑劣的孫子會突然變成傅忠口中的賢才。

不僅僅他,便是朱允炆都不相信。

他本想出言質疑,但一想到剛纔朱元璋的舉動,他立馬改變口風笑道:

“人言浪子回頭金不換,高煦不過十五,去軍營錘鍊一番,變化大了些也能理解。” 說到此處,朱允炆看向朱元璋,擡手作揖道:“皇爺爺,自北邊的兀良哈(朵顏三衛)叛變,國朝在北邊就少了一個屏藩,僅十七叔一人,確實有些獨木難支。”

“依照穎國公和姑父的話,不妨像當年皇爺爺冊封四叔一般,提前將高煦冊封爲郡王,讓他前往大寧北邊爲國朝戍邊如何?”

朱允炆藉着傅忠的話,便要把朱高煦封到幾千裡外,這樣的舉動讓傅忠忍不住擡頭看向了他。

倒是朱元璋十分平靜,他清楚朱允炆想要把朱高煦趕出南京的想法,但他卻撫須道:

“大寧是你十七叔的地方,把高煦封到那裡,那日後你十七叔的子嗣怎麼辦?”

“況且他年紀尚小,大寧北部苦寒,太早過去免不得回落下什麼毛病。”

“暫且留着他在南京繼續讀書,過兩年北邊有了適合的地方再把他封過去。”

朱元璋說罷,隨即又對司禮監的太監吩咐:

“他既然讀的不錯,就不要讓他在羽林左衛任職了,卸了百戶的行頭,安生讀書吧。”

“另外他身邊的那個試百戶做的還行,就讓他升任百戶好了。”

“奴婢領命……”司禮監太監作揖應下,隨後派人前去五軍都督府安排。

瞧着司禮監太監做完這一切,朱元璋這纔對傅忠聊起了正事。

“你父親已經老了,我不願意爲難他,讓他老實待着就行,至於榮小子和瀞小子……”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隨後擺擺手:“改日我讓人把他們倆給你送回去,傅讓那邊也會解禁的。”

“謝陛下!”聽到自己的兩個孩子能回來,自己的弟弟也解除了圈禁,傅忠臉上總算有了幾分動容,他起身跪下,對朱元璋行了五拜三叩之禮。

朱元璋見狀也只是吩咐他:“回去吧,你再出去晚些,怕是那小子要風寒了。”

朱元璋看了一眼武英殿門口,即便看不到,他也能知道朱高煦在門口等着傅忠。

“臣告退……”傅忠起身回禮,緩緩退出了殿內。

只是幾個呼吸,門口的朱高煦就看到了他如沐春風的走出了武英殿,起身同時不由好奇詢問:

“姑父,爺爺和你聊了什麼?怎麼您這麼高興?”

“好事!”傅忠平日裡十分儒雅,但此刻卻十分豪邁的拍了拍朱高煦的肩膀。

恰好此時雨開始慢慢變下,而天空之上的濃厚烏雲也漸漸散開,透出一抹陽光照在南京城內。

此等風景令人心情愉悅,不僅僅是傅忠,便是連朱高煦都被感染了起來。

二人笑談着準備回家,而朱元璋則是在他們走出殿門範圍後,通過窗戶看到了他們談笑風生的模樣,臉上也露出了幾分不滿,顯然他還是對朱高煦在雲南礦圖上“說謊”感到不滿。

望着朱元璋的舉動,坐在一旁的朱允炆也安下心來,心中舒坦的同時也執筆準備繼續處理國政。

至於朱高煦口中的九華山礦,他卻是半點不信……

(本章完)

第448章 遷都北京第594章 後記隆慶261.第261章 軍民魚水第456章 衣錦還鄉第368章 明屬榜噶喇海第356章 永樂二徵第409章 資本道路第87章 老謀深算第431章 硬頂上第3章 燕府虎兒235.第235章 枕戈待旦298.第298章 家有遺傳231.第231章 遼事糜爛第544章 各有心思第42章 旁敲側擊第430章 逐胡三千里第519章 長治久安242.第242章 勢必不還第438章 舊人將去第35章 位高權重第408章 新老更替第427章 積學有待第136章 奴母婢也269.第269章 緩兵之計第78章 何安瑤苗313.第313章 老子多心164.第164章 燕王掃北第61章 校臺比試295.第295章 籌謀安南234.第234章 烽火夏至第127章 終抵吉林第366章 此子類父331.第331章 高麗者魚鱉也第351章 稱孤不道寡第17章 興亡百姓苦第75章 魏國公府第450章 浙江新政321.第321章 南北夾擊226.第226章 攻守易形335.第335章 波流涌動第515章 天家無情第348章 恩逾慈母第59章 東窗事發第378章 着手北方294.第294章 相川金礦第575章 永樂無憾第496章 枕戈待旦第95章 身不由己284.第284章 諸事繁雜第39章 敲山震虎第37章 一舉一動286.第286章 父子雄才第95章 身不由己第376章 貪心不足第436章 春風吹又生332.第332章 窮途末路第109章 雲南告急第611章 地府太子甚善朱厚照第107章 會廳議倭322.第322章 應對自如第465章 風浪不止290.第290章 沿海商幫241.第241章 歷史變動154.第154章 烽火將至263.第263章 馳騁淮南第39章 敲山震虎第414章 張弛有序167.第167章 啃老趁早第360章 再徵漠北第57章 入宮覲見203.第203章 柳暗花明第510章 漠北大捷第35章 位高權重第529章 封王就藩第58章 以鈔抵稅第88章 晉府難安307.第307章 東宮有後313.第313章 老子多心第339章 帖木兒東征277.第277章 王上加白第530章 世界局勢第553章 故人凋零第452章 永樂十五年第484章 把控輿論160.第160章 哈達嶺之戰299.第299章 南征北討第102章 西南欲亂第447章 瘈狗噬人308.第308章 父不識子第475章 父債子還190.第190章 百步穿楊第564章 多方唱罷第545章 風向南吹第506章 父強子壯第30章 父子相似第57章 入宮覲見第411章 喜上加喜289.第289章 鄭和下東洋第478章 洪熙三年第363章 誘敵深入
第448章 遷都北京第594章 後記隆慶261.第261章 軍民魚水第456章 衣錦還鄉第368章 明屬榜噶喇海第356章 永樂二徵第409章 資本道路第87章 老謀深算第431章 硬頂上第3章 燕府虎兒235.第235章 枕戈待旦298.第298章 家有遺傳231.第231章 遼事糜爛第544章 各有心思第42章 旁敲側擊第430章 逐胡三千里第519章 長治久安242.第242章 勢必不還第438章 舊人將去第35章 位高權重第408章 新老更替第427章 積學有待第136章 奴母婢也269.第269章 緩兵之計第78章 何安瑤苗313.第313章 老子多心164.第164章 燕王掃北第61章 校臺比試295.第295章 籌謀安南234.第234章 烽火夏至第127章 終抵吉林第366章 此子類父331.第331章 高麗者魚鱉也第351章 稱孤不道寡第17章 興亡百姓苦第75章 魏國公府第450章 浙江新政321.第321章 南北夾擊226.第226章 攻守易形335.第335章 波流涌動第515章 天家無情第348章 恩逾慈母第59章 東窗事發第378章 着手北方294.第294章 相川金礦第575章 永樂無憾第496章 枕戈待旦第95章 身不由己284.第284章 諸事繁雜第39章 敲山震虎第37章 一舉一動286.第286章 父子雄才第95章 身不由己第376章 貪心不足第436章 春風吹又生332.第332章 窮途末路第109章 雲南告急第611章 地府太子甚善朱厚照第107章 會廳議倭322.第322章 應對自如第465章 風浪不止290.第290章 沿海商幫241.第241章 歷史變動154.第154章 烽火將至263.第263章 馳騁淮南第39章 敲山震虎第414章 張弛有序167.第167章 啃老趁早第360章 再徵漠北第57章 入宮覲見203.第203章 柳暗花明第510章 漠北大捷第35章 位高權重第529章 封王就藩第58章 以鈔抵稅第88章 晉府難安307.第307章 東宮有後313.第313章 老子多心第339章 帖木兒東征277.第277章 王上加白第530章 世界局勢第553章 故人凋零第452章 永樂十五年第484章 把控輿論160.第160章 哈達嶺之戰299.第299章 南征北討第102章 西南欲亂第447章 瘈狗噬人308.第308章 父不識子第475章 父債子還190.第190章 百步穿楊第564章 多方唱罷第545章 風向南吹第506章 父強子壯第30章 父子相似第57章 入宮覲見第411章 喜上加喜289.第289章 鄭和下東洋第478章 洪熙三年第363章 誘敵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