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壞的遭遇莫過於和仇家相逢,如果這仇家很強大,這樣的遭遇簡直是糟透了。
對於李蘭和小呆來說,他們遇上的仇家確乎很強大,儘管對方不過是兩個少婦和一條狗。
實則,他們互相之間也算不得仇家。
小呆和李蘭不過是對方追尋的獵物。
而獵物碰上了獵人豈非遭遇更慘!
兩個少婦是太平莊的六少奶白鳳和七少奶慕容杏紅。
那條狗就是白鳳的愛犬,取名“飛飛”。
這是一條大黃狗,可看上去更像一匹大狼。
竟然還有點老虎的威風。
別說是兩個少婦曾經都是武林響噹噹的人物,單是這條如狼似虎的狗,就足以讓李蘭和小呆心驚肉跳了。
所以,當慕容杏紅很客氣地邀請李蘭和小呆去太平莊做客時,他們竟沒敢說一個“不”字。
他們甚至害怕對方讓那條大狗撲上來撕碎他們。
在這條大狗面前,小呆的猴子成了避貓的老鼠了。
小呆真後悔自己當初爲什麼喜歡上這隻猴子。
如果他此刻領着一頭獅子,還怕這條狗和兩個少婦嗎?
於是,慕容杏紅和白鳳就帶着李蘭和小呆離開了他們遭遇的酒樓,在酒樓外,她們讓李蘭和小呆重新上了他們原來乘坐的馬車。
她們分別上了她們原來騎的兩匹健馬。
自然,小呆還抱着他的猴子。
而白鳳的“飛飛”則跟隨在她的馬旁邊。
就這樣,一車兩馬便上路了。
兩位少婦的感覺則是獵取到獵物之後滿載而歸。
坐在馬車裡的李蘭和小呆的感覺好像他們是兩隻被關進籠子的小鳥。
小鳥被關進籠子也絕沒有這麼窩囊!
因爲天下間關鳥的籠子都會使裡面的鳥看見外面的世界,而李蘭和小呆在車廂裡卻不能看見外面。
兩少婦擔心外面的人看見李蘭和小呆會節外生枝。
她們也想到了車廂內會悶熱難耐,但依然不許他們打開車窗。
李蘭就開始後悔了。
她後悔沒讓鄒不屈陪着他們同來。
後悔之餘又生氣,氣小呆太無用,若小呆是鄒不屈,她還會落到如此狼狽的境地麼?
小呆已經把懷裡的猴子放在車廂的角落裡。
他生氣、憋氣、喪氣,總之若是有“氣”就只能發泄在猴子身上。
李蘭嫌他無能,嫌他廢物,嫌他不會武,甚至嫌他不是個男子漢,小呆只好聽着、忍着、甚至還賠着笑。
這是怎樣的一種笑!
小呆心中在流淚:李蘭畢竟不如李烈疼他。
想到李烈,淚又流在臉上。
公子也許已經到了邊關了吧?
也許已經和那些野蠻的韃子交手廝殺了吧?
公子,你可千萬別出什麼意外。
我小呆在等着你回來呢!
小呆和李蘭乘馬車離開嵩山隱居的茅舍,他們要去羣英會找沐無名。
因爲沐無名走時說去羣英會“問一問”東方明月。
李蘭實在想知道沐無名“問”的結果。
她也實實在在不能再多等一天了。
沐無名離開茅舍時告訴鄒不屈他端午節一定返回來和他們一起過節,但過了端午節,卻連他影子也不見。
就算能和沐無名的影子在一起,李蘭也會感到愉
快。
而沐無名走了,她彷彿就一下子失去了陽光。
失去陽光的日子,是怎樣的日子!況且,緊接着李烈又走了——他跟隨石頂峰與羣雄一道去了邊關。
對於李烈的走,李蘭不過是暫時身邊缺少了一個親人,她甚至沒有像沐無名的走那麼痛苦。
但對於小呆,李烈的走竟使他完全失去了依靠,猶如一個被遺棄的孩子。
所以,那天別離時,小呆哭成了一個淚人。
李烈也流淚了。
他流着淚告訴小呆好好照顧李蘭,等他回來。
他回來時就永遠也不讓小呆離開他了。
其情其景甚爲感人。
竟使在場的許多人爲之所動。
實則,男人是看不得男人流淚的。
小呆雖然卑微,但他畢竟是個男人。
而大人物又常常喜歡同情小人物,以示他們的強大。
加之鹿肉大宴時,小呆忙前忙後,甚是勤快,使得許多好漢對他產生了好感。
鹿肉大宴是在那個茅舍前舉行的。
因爲僧家戒肉戒酒,石頂峰便不想在少林寺內舉行“這樣”的宴會。
在茅舍前席地而坐,吃肉喝酒,確也痛快。
晚上又燒起篝火,更增添情趣。
羣雄圍火狂飲,以賀一舉搗毀“血旗盟”之壯舉。
此役,俠義盟大獲全勝,盡毀“血旗盟”一處總壇和六處分壇。
一夜間“血旗盟”灰飛煙滅,在江湖除名。
“恨世六鬼”惡貫滿盈,盡數遭誅。
只是“害世七煞”當夜隱身逍遙谷過節,才成漏網之魚。
俠義盟傷亡較輕。
總壇一處死了武當派四十二名道士最爲慘重。
六處分壇,共有五十八名少林派武僧戰死,十六大高手輕傷,兩百二十三名武僧輕傷。
這就對方實力而論,實在是最低限度。
可以想見六處分壇之戰亦十分慘烈。
鹿肉大宴的第二天,石頂峰就又率羣雄北上去邊關禦敵。
羣雄中不僅僅是回來時的那些人,還有聞訊而來的俠士,在鹿肉大宴後亦隨之同往,爲國爲民,俠之大者。
石頂峰俠骨錚錚,確乎影響了不少人情願爲國獻身,以御外辱。
石頂峰走時留下了“慈僧仁道”和“丐幫雙傑”。
他讓慈僧遊走江湖,發現禍端就稟報於少林派掌門澄玄禪師。
讓仁道回武當派任武當掌門,重振武當之雄風,並注視位於武當山中逍遙谷內“害世七煞”的動向,倘再出谷爲禍江湖,便聯絡少林派將其剷除。
讓“丐幫雙傑”奔波於羣英會與少林寺之間,一則暗助梅劍癡入主羣英會,光大俠義盟這一重要總舵地。
二則倘發生重大變故,兩人速北赴邊關進行通報。
石頂峰安排已定,才上馬率衆離去。
大有“風蕭蕭兮易水寒”之悲壯氣概。
李蘭和小呆立於送行的人羣裡,頻頻招手,以淚洗面。
小呆於那日夜,整整哭了一夜。
猴子見他哭,亦陪着哭。
只弄得同屋的鄒不屈也十分難過。
小呆哭着對鄒不屈講說自己的身世,鄒不屈對小呆也講述肺腑之言。
鄒不屈告訴小呆,他也不知道他父母是誰。
只知道是丐幫前任幫主鄒雲將他撫養成
人。
鄒雲在鄒不屈八歲時不幸去世——他曾與東瀛浪人崗川四郎比武時雖戰敗了對方,但內腑卻受到重創,一直隱疾未愈。
鄒雲臨終前把一把刀和一本刀譜給了鄒不屈,告訴他:
這刀和刀譜是崗川四郎留下的。
崗川四郎讓鄒雲把他帶來的僅三歲的鄒不屈撫養成人,並將他的刀和刀譜送給他。
他說這小孩是他一位好朋友的,他那位好朋友爲他戰死。
他竟沒來得及說出“那位朋友”是誰就一口氣不接,絕氣身亡。
是以,鄒不屈姓鄒雲的姓。
在鄒雲死後他離開丐幫,尋一清靜處苦練那刀譜上的刀法。
歷時八年,到了十六歲,自覺刀法已成便出道江湖,意欲尋找生身母親,浪跡四方,成爲一介浪子,又因刀法出衆,難逢敵手,混出了“狂刀”之名號。
現在他用的這把刀就是崗川四郎曾經用的那把俠鋒刀。
刀把上刻着五個字:
迎風一刀斬。
實則,鄒不屈殺過的人中,也從沒用第二刀。
鄒不屈知道,只有找到他生身母親才能知道他父親是誰。
但時至今日仍尋母未果。
小呆和李蘭在李烈走後又過了五天,李蘭便執意往羣英會去找沐無名。
鄒不屈勸阻無效,李蘭和小呆終於上路。
留鄒不屈獨居茅舍練功。
但是,就在他們上路第七天中午於這個酒樓打間時與太平莊的人遭遇了。
這時,李蘭和小呆被關在馬車裡,一路向前。他們一想到即將被帶進太平莊,心中就惶惶不安。
就像是騎着瞎馬的盲人,雖然向前,但卻不知前面等待着他的是什麼樣的命運。
實則,太平莊在江湖人的心目中是個恐怖的名字。
一聽到太平莊,人們就會想到昔日的毒盟。
而世上有幾個正常人不對毒忌憚三分?
江湖中最太平的地方也最危險!
太平莊乃是一座山莊,位於湖南衡山。
衡山乃是五嶽中的南嶽。有人這樣評論五嶽:
恆山如行,華山如立、泰山如坐、嵩山如臥,唯衡山如飛。
實則南嶽有巨峰七十二座,名泉三十八眼,方圓八百餘里,猶如一隻巨鳥,逶迤騰躍,凌空展翅,確爲雄偉壯觀。
太平莊建於一個很隱蔽的半山上,進莊需從山下登上一里路的石階。
山下是一條溪流,終年不斷,水流清澈,十分潔淨,太平莊的人經常來溪邊洗衣服。
據說太平莊是令狐世家的先祖令狐九爺建的。
令狐九爺兄弟共九人,他排列老九。
兄弟九人都是武林中響噹噹好手,在元朝末年跟隨在常遇春身旁幫着朱元璋打天下。
等到朱元璋得了天下,兄弟九人已戰死八人,只剩下令狐九爺了。
朱元璋當了皇帝,便大封功臣。
因常遇春病死前遺書力薦,加之令狐兄弟的赫赫成功,令狐九爺被封了侯爵。
但好景不長,這個可與之患難,不可與之享福的和尚出身的皇帝就開始以各種藉口大殺功臣,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令狐九爺終於激流勇退,以身體多病爲由告老還鄉,回到老家衡陽。
回到老家後唯恐昔年武林仇家上門復仇,便在衡山秘密建了這座太平莊,舉家隱跡山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