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家裡無人

對於男人來說,得到美女垂青是值得高興的事情,王橋正值荷爾蒙分泌旺盛的青春期,喜歡和愛慕女人是一種不可阻擋的身體本能。他時常處於矛盾旋渦之中,既想和晏琳走近,又思念着消失的戀人呂琪。

從看守所出來時,他痛苦地發現失去了呂琪,絕望地發現刻骨銘心的愛情隨風而逝。隨着與晏琳交往的加深,他發現自己對另一個女子的好感日益加深,這等同於對呂琪的背叛。想到背叛呂琪,他的內心受到痛苦煎熬。

步行到紅旗廠辦事處,買好晚班車票,六個青年男女站在簡樸的候車室裡談天論地。

紅旗廠距離城區有二十多公里,有鄉鎮客車要經過廠區。因爲鄉鎮客車多是老舊的中巴車,紅旗廠班車是氣派的大客車,再加上鄉鎮客車只到廠門,廠門到最遠的三車間幾乎要步行半個小時。所以就算班車再擠,廠裡職工也不願自掉身價去坐又破又爛的鄉鎮客車。

坐班車的職工大多數穿着廠裡的工作服,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聊天。他們說着帶有口音的普通話,談論的話題和廠裡有關,從生產技術、工資獎金到家長裡短。

紅旗廠職工來自四面八方,SH、JS、ZJ、SC、SD、HN、HB……基本上各個地方的人都有,大家交流起來都用帶有地方口音的普通話,三十年來,這些語言融合起來,形成獨特的紅旗廠方言,大體以普通話爲主體,吸收了江浙話和本土靜州話,翹舌音全部變成平舌,前鼻後鼻音不分。

紅星廠和紅旗廠的方言極爲相似,但是又有區別,主要原因是紅星廠SD人比例最高,紅星普通話中有一股濃濃的SD腔。但是,兩個廠方言總體是接近的。

王橋聽着滿屋紅旗廠方言,感覺十分親切。

六十年代,世界形勢對我國不利,四面皆敵。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催生了國家三線建設的戰略構想,全國劃分爲前線、中間地帶和戰略後方,簡稱爲一線、二線和三線。

三線又分爲大三線和小三線。大三線是指國內腹地以及西部崇山峻嶺的廣大地區,包括GZ、YN、山南等省,加上京廣線以西、長城以南的粵北、桂西北、湘西、鄂西等廣大地區。這些地區距西南國土邊界上千公里,離海岸線七百公里以上,分別有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太行山、大別山等連綿起伏的山脈作爲天然屏障,是理想的戰略後方。

從1964年開始,在“好人好馬上三線,備戰備荒爲人民”時代號召下,四百萬工人、幹部、知識分子、解放軍官兵和上千萬次的農民建設者,在三個五年計劃時間內,在全國建起了1100多個大中型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

紅旗廠、紅星廠和共和國的歷史交織在一起,支撐着共和國的工業,這是所有三線廠最感到驕傲的地方。只不過隨着改革開放,驕傲一點一點被消解。

晏琳悄悄挪到王橋身邊,道:“你一個人悶在這裡,在想什麼?”

王橋道:“紅星廠如今效益不好,也要討論搬遷方案,我希望能夠搬到山南,這樣更有利於發展。”

晏琳道:“我和你是有同感。現在包括紅旗廠在內的大部分三線廠都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軍轉民說起容易,做起很難。大多數三線廠位於偏僻大山,習慣計劃經濟那一套,與市場基本隔絕,既無天時,也無地利,更無人和,要想自我拯救難上加難。紅旗廠要搬到山南市,並不完全是由於靜州在土地問題上不鬆口,更關鍵的原因是想靠近最成熟的市場,獲得更快捷的資訊信息。”她看着王橋聚精會神的模樣,笑着解釋道:“剛纔這些都是我爸的觀點,我只是順手借用。”

王橋道:“這些三線廠裡有這麼多人才,國家投入這麼大,如果再不採取果斷措施,說不定就和世安機械廠一樣虧死。在前些年,世安機械廠在靜州是除了三線廠以外的最好企業,結果現在世安廠成爲黑社會成員的輸送地。”

晏琳道:“紅旗廠除了做一些軍工外,軍轉民還沒有做出好產品,即使搬到山南,能不能興旺,誰都說不準。”

邊聊天邊等待,終於,標有紅旗廠字跡的客車出現在辦事處大門口,所有乘客都朝客車走了過去。晏琳道:“快點,別囉唆。”

王橋早就提好了包,道:“我明白,若是溫良儉讓,永遠別想有位置。”

晏琳頓覺王橋是知音,抿嘴而笑道“廠裡多數人都互相認識,若是恰好遇到一位熟人坐了你的位置,誰都不好意思把人叫起來。這就是熟人社會的弊病,規則讓位於人情。等會兒你坐在靠過道的位置,誰也不認識你,除了老弱病殘,不用起來讓位。”

晏琳很誠實的小機靈將王橋逗笑了,他跟在晏琳後面,快步朝客車走去。

等車的人都抱着相近的心思,因爲相熟不好意思甩開膀子擠,就在上車時使暗勁。王橋等人年輕力壯行動利索,上車時順利坐到了自己的位置。

客車車廂寬敞,左邊三人座,右邊兩人座,王橋和晏琳坐在一起。這是兩人第一次坐得如此近,都小心保持着距離。過道上站滿人,擠壓着王橋向外的空間,在顛簸中,他和晏琳身體不可避免會有接觸。若有若無的男人味道飄入晏琳鼻端,她原本以爲自己會討厭男人汗味,誰知喜歡上王橋以後,連其身上的汗水味道都覺得如此好聞。

王橋把隨身帶的歷史書拿了出來,道:“我考你一個問題,八王之亂的主要內容?”晏琳正想與王橋聊聊天,加深相互之間的關係,沒有想到旁邊這人聰明過頭就變成了榆木疙瘩,低聲道:“別在車上考歷史題,要被人笑話。”王橋環顧左右以後將書合上,道:“沒有什麼值得笑話。再考你一道題,什麼是租庸調製?”晏琳哭笑不得地發出抗議道:“我拒絕回答問題,你就不會聊天嗎?”

車內不斷有人跟晏琳打招呼,讓兩人不敢過於靠近。

一個穿着廠服的中年婦女站在王橋身旁,道:“小晏,你在靜州一中讀復讀吧?今年高考肯定沒有問題。聽說你學的是文科,怎麼去學文科?畢業之後沒有什麼好發展。”

紅旗廠是知識分子集中的地方,車上至少站着或是坐着二三十個大學畢業生,聽到中年婦女的話,目光朝晏琳看了過來。晏琳自尊心強,讀復讀班本身並不是光彩之事,她恨不得在車上鑿個洞鑽進去。

王橋聽到此語反而釋然,心道:“知識分子會和村民一樣,都會做哪壺不開提哪壺的事情,她難道不知道在公共場所問這個問題,會讓晏琳感到尷尬嗎?”

中年婦女興致頗高,接連問了一串涉及隱私的問題,晏琳支支吾吾,言顧左右,被搞得很是尷尬。三十來分鐘的行程,晏琳原本想和王橋好好聊天,沒有想到中途殺出一個程咬金,把一段浪漫之旅弄成了尷尬之旅。

王橋沒有想辦法化解晏琳在車上的窘境,只是專注地看着窗外風景。三線廠大多建於山中,沿途風景不錯,一灣清清河水沿着青山流淌,可以和紅星廠的風景相媲美。

視線中終於出現位於青山腳下一座連着一座的房屋。

廠區大門是兩根寬大的青磚柱子,磚質橫樑上方是弧形鐵架。青磚正面刷上紅漆,左邊寫着“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還沒有來得及細看右邊柱子,客車快速穿過大門,穩穩地停在車站上。

售票員站在門口,用紅旗廠普通話道:“前站到了,請下車。”

售票員用普通話報站名,這是大城市公交車纔有的服務。靜州大小客車十有八九不報站名,即使報站名都不是這種禮貌用語,售票員往往會惡爆爆地喊道:“到了,快點下車。早點幹啥子去了,不走到門邊來。”

從報站名的細節體會到三線廠不同於靜州本土的文明,這種文明是多年培養形成,最終成爲一種生活習慣和行爲模式。

吳重斌、王橋和晏琳在前站下了車,劉滬和田峰是二車間的,要在中站才下車,蔡鉗工家住三車間,要在後站下車。前站到後站,車行時間至少要三十分鐘。

站在前站向遠處眺望,可見到連綿起伏的青山,鬱郁蒼蒼,如一幅漂亮的山水畫。廠區種滿了高大的香樟樹,香樟樹之下是一排排青色磚房,磚房有超過五米的層高,門和窗都比普通民居寬大。

這是王橋熟悉的風景,一時之間讓他有回到紅星廠的感覺。

三人沿着香樟小道走上一個小山坡,坡頂有幾幢白色樓房。吳重斌指着白色樓房道:“我家和晏琳家就在那幢帶陽臺的白樓裡,這幢樓比較新,我們兩家都是去年才入住。晏叔叔當了副廠長,恐怕不久以後就要搬進廠長樓。”

上了坡頂,能看到更遠的風景。吳重斌介紹道:“那邊是二車間,劉滬和田峰都在二車間的十五號樓。更遠處纔是三車間,蔡鉗工家在三車間。六十年代修紅旗廠時,爲了戰爭需要,一車間、二車間、三車間都沒有集中在一起,而是沿山佈置,我們俗稱爲羊拉屎,這點擺一塊,那點擺一塊。從生產的角度來說,極大地增加了轉運成本。”

王橋道:“紅星廠也是差不多格局,區別是紅星廠主要車間都在山洞裡。”

吳重斌道:“聽說一號洞大得很,什麼時候去參觀一下。”

王橋道:“進去不了,到現在都屬於禁區。我是很小的時候進去過一次,現在回想不起來是什麼原因進去的。”

從前站一路走過來,絕大多數樓上都有標語,白樓前面還有一幢青磚房子,在側牆上寫着“團結起來爭取更大的勝利”的標語,標語有許多脫落,陳舊不堪。白樓前面的小院上掛着一副嶄新的布制標語,內容是“大力加強社會治安防範工作”。

從不同的標語可以折射出時代的變遷,王橋看得津津有味,吳重斌等人則熟視無睹。

走到三樓,晏琳停下腳步,取出鑰匙,道:“我家到了。”她迅速打開門,喊了幾聲,確定家裡沒有人,便用熱辣的眼光瞧着王橋。

看標題不用訂重感冒三天請假第433章 舊鄉尖頭魚再現第二百六十六 晏琳六第167章 李寧詠第41章 茶樓聊天第225章 住院第221章 上門(二)第164章 人的變化第374章 族譜第422章 全面推進第446章 腸胃的記憶第411章 一戰而下第87章 軍訓開始第300章 相見(二)第462章 大地顫抖第466章 絕不估息第142章 請客第36章 新廠長第346章 調研第290章 工地生活(八)第411章 一戰而下第358章 脾氣不小的宋組長第10章 第三輛汽車第3章 無妄之災第362章 社員大會第115章 搗鬼第282章 工地生活第393章 宋書記的交待第104章 交流第70章 風波惡第324章 祭祖(十)第二百六十六 晏琳六第177章 烏鴉嘴第146章 要做強者第243章 故人第467章 暗洞裡的尖頭魚第453章 不速之客第389章 道歉還是鬥爭第247章 社會關係(三)第373章 諸事繁多第320章 祭祖(六)第213章 暗渡陳倉第327章 祭祖(十三)第106章 砸中第128章 野人第164章 人的變化第5章 第二輛小車第360章 前情往事第335章 又過春節(五)第372章 夜談第361章 釘子戶第291章 工地生活(九)第169章 決斷第41章 茶樓聊天第7章 結拜第444章 房子漲多少第467章 暗洞裡的尖頭魚第395章 三名掛職幹部(二)第366章 見招拆招第24章 搶地盤第195章 見面會第781章 張大炮的夢境第131章 誤解第73章 夢境第24章 搶地盤第469章 不是結尾的結尾第319章 祭祖(五)第141章 送別第304章 突破點(一)第174章 交手第111章 上崗演講第34章 木頭第258章 良禽擇木(二)第236章 變化第222章 過年第243章 故人第404章 各懷心思的酒戰第211章 緣分天註定(二)第107章 蹊蹺第353章 人以類聚第469章 不是結尾的結尾第19章 再送情書第406章 真小人與牙印第361章 釘子戶第179章 註定失敗的座談第342章 父訓第394章 三名掛職幹部(一)第306章 突破點(三)第87章 軍訓開始第二百五十三 杞人憂天第130章 奔馳第268章 衝突(二)第245章 三板斧(六)第431章 化解壁壘第328章 新職(一)第130章 奔馳第196章 借力打力第89章 逃竄第209章 公司初成第39章 六個對六個的戰鬥
看標題不用訂重感冒三天請假第433章 舊鄉尖頭魚再現第二百六十六 晏琳六第167章 李寧詠第41章 茶樓聊天第225章 住院第221章 上門(二)第164章 人的變化第374章 族譜第422章 全面推進第446章 腸胃的記憶第411章 一戰而下第87章 軍訓開始第300章 相見(二)第462章 大地顫抖第466章 絕不估息第142章 請客第36章 新廠長第346章 調研第290章 工地生活(八)第411章 一戰而下第358章 脾氣不小的宋組長第10章 第三輛汽車第3章 無妄之災第362章 社員大會第115章 搗鬼第282章 工地生活第393章 宋書記的交待第104章 交流第70章 風波惡第324章 祭祖(十)第二百六十六 晏琳六第177章 烏鴉嘴第146章 要做強者第243章 故人第467章 暗洞裡的尖頭魚第453章 不速之客第389章 道歉還是鬥爭第247章 社會關係(三)第373章 諸事繁多第320章 祭祖(六)第213章 暗渡陳倉第327章 祭祖(十三)第106章 砸中第128章 野人第164章 人的變化第5章 第二輛小車第360章 前情往事第335章 又過春節(五)第372章 夜談第361章 釘子戶第291章 工地生活(九)第169章 決斷第41章 茶樓聊天第7章 結拜第444章 房子漲多少第467章 暗洞裡的尖頭魚第395章 三名掛職幹部(二)第366章 見招拆招第24章 搶地盤第195章 見面會第781章 張大炮的夢境第131章 誤解第73章 夢境第24章 搶地盤第469章 不是結尾的結尾第319章 祭祖(五)第141章 送別第304章 突破點(一)第174章 交手第111章 上崗演講第34章 木頭第258章 良禽擇木(二)第236章 變化第222章 過年第243章 故人第404章 各懷心思的酒戰第211章 緣分天註定(二)第107章 蹊蹺第353章 人以類聚第469章 不是結尾的結尾第19章 再送情書第406章 真小人與牙印第361章 釘子戶第179章 註定失敗的座談第342章 父訓第394章 三名掛職幹部(一)第306章 突破點(三)第87章 軍訓開始第二百五十三 杞人憂天第130章 奔馳第268章 衝突(二)第245章 三板斧(六)第431章 化解壁壘第328章 新職(一)第130章 奔馳第196章 借力打力第89章 逃竄第209章 公司初成第39章 六個對六個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