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皇帝插手

餘氏想了一會開口說道:“妾身眼瞧着清素和元毅兄妹情深,尤其是元毅出事後,清素更是細心照料元毅。所以今兒妾身知道柴府來的時候想着讓讓清素跟着一塊去看看,柴府也是好久沒來了,誰知道柴府會這麼決……認真的要退親。”

餘氏本來想說決絕的,但是頓了一下換了認真這麼一個詞。

劉靖業不想劉清素在柴府退親的時候也在那裡,而且還是餘氏帶去的。

餘氏之所以這樣說是知道老夫人肯定知道她帶劉清素一起去清風院的目的。而劉靖業聽完餘氏的話卻是沒有多想什麼。

但是劉靖業先前的話,再加上現在餘氏說完後劉靖業並沒有說什麼。於是餘氏又小心翼翼的笑着說道:“老夫人常說讓清素多學點東西,以後用得着,妾身想着母親剛纔也讓清素在清風院多半是爲了讓清素多見些事情。”

餘氏倒是猜的沒錯。劉靖業本來想的就多了些,對於餘氏的說法也是信了大半,更是知道餘氏的心思。也怕餘氏會更加不安,所以開口說道:“清素也是該多學些,平常管家之類的,有空了也讓她在邊上看看。”

餘氏點點頭說道:“妾身知道了。”

劉清素回到悠然居後,將事情大體和魏嬤嬤說了一下,然後便歇息了。

劉清素不知道的是,悠然居的一切已經被碧宵傳回到了七皇子府。

第二天劉靖業上完朝告假後便去衙門了。

許是京中許久沒有什麼大事了,又或許是劉府現在正是備受矚目的時候,所以劉靖業才遞上狀紙沒有多久,京中不少的人都知道了。

京中不少人都在議論劉府究竟丟掉了什麼傳家之物。尤其是知道劉府曾經在和園上獻出的一幅文興大師的《秋水秋雁鳧鳥圖》爲文帝所喜之後,衆人對於劉府報官丟失的傳家之物更爲好奇了。

甚至有不少人在猜測劉府丟的傳家之物是不是和《秋雁秋水鳧鳥圖》差不多,不然也不會勞動劉府竟然報官了。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故意在背後做了什麼動作,劉府報官的第二天柴府纔得到消息,幾乎算是最後知道這個消息的一批人之一。

只是柴府聽到的這個消息卻是從文帝口中得知的。

早朝上依然傳來黃公公長長的一句:“有事啓奏,無事退朝後”,大家在跪拜說着:“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的時候。等待大家的不是如往常一般的“平身”,也不是文帝虎虎生威的步伐。

“劉愛卿,聽說你們府上的祖傳之物被偷了?”

文帝這句話一出,滿朝皆驚。

大家都沒想到消息傳播的速度竟然是這樣的快。竟然是連文帝也知道了。

這讓很多大臣想到是不是劉府已經是文帝跟前的大紅人了?亦或是有人想着是不是文帝一直對於超重的大臣私下裡都有關注?

總之文帝這樣看似無意的一個舉動卻是讓朝中的文武百官的衆人心思各異。

劉靖業心中也是一驚。

劉府的其他兩位兄弟也是在老夫人說了的當天晚上將事情說給了兩人知道。劉靖平和劉靖明也是同意報官的。

這會文帝這般問道劉靖業先是看了一眼其他兩兄弟,然後劉靖業說道:“啓稟陛下,劉府的祖傳之物確實有幾樣不見了,原是先祖留下來的,所以微臣不得不慎重。”

對於劉靖業望向劉靖平兄弟倆的事情說起來也並不算唐突。關鍵是劉府三兄弟皆在朝爲官,文帝的這聲“劉愛卿”倒是一下子說了三個人。

文帝聽到劉靖業的回答臉上沒有什麼表情,對於劉靖業的話似乎也沒什麼反應,反而是像剛剛反應過來衆位大臣還跪在金鑾殿之上一樣。

於是,文帝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說道:“衆愛卿平身!”

朝中又響起“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山呼聲。

就在大家正在起身的時候文帝開口說道:“京中竟然讓堂堂一品大員家失竊,說來也是朕治理無方。朕愧對劉府啊!”

文帝的這一番話讓劉靖業三兄弟和管理京城的官員心中一緊,然後文武百官的大臣的腿好像是突然軟了一般就要跪下。

見此狀況的文帝擺了擺手,文武百官才硬生生的撐着沒有跪下,但是劉靖業三兄弟以及管理京城治安的大小官員卻是滿臉大汗。

還未等劉靖業幾人說出臣不敢之類的話,文帝就對着大理寺卿費大人說道:“費卿家。劉愛卿府上的事情就有勞你了。”

費大人只感覺頭上的壓力很大,甚至覺得頭頂的官帽似乎隱隱有些搖搖欲墜。

但是此時費大人卻是不得不打起精神說道:“陛下嚴重了,劉大人的事情是下官職責所在,下官一定盡心盡力。”

劉靖業不知道文帝會說出這些,心中對於費大人很是愧疚。他心裡可是知道這件事情說來也是個糊塗官司。

朝中的文武百官卻是不知道文帝是不是在給劉府出頭的時候文帝又繼續說道:“既然費愛卿這麼說,真覺得劉愛卿好好配合,相信這案件很快水落石出的時候了。”

到了這裡劉靖業先跪了下來,劉靖平和劉靖明緊隨其後,三人說道:“多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文帝說道:“很多東西都是不可以丟棄的,比如說古人傳下來的人要知善曉義。那些三綱五常也是斷斷不能忘得。若是祖上傳承的東西丟了且要慎重。不然朕還能放心什麼?”

文帝的話很是模棱兩可。大家聽着感覺有些雜亂無章不知所云,所以現在滿腦子感覺像是一團漿糊一樣卻也是口中呼道:“皇上聖明!”

只有劉府三兄弟和孫皓鉞知道具體事情的幾人卻是對文帝的話有些明白了。

此時劉府的三兄弟卻是根本什麼也不敢多說。

事實上劉靖業本來最開始的時候準備對文帝說劉府的傳家之物說來也不算是竊賊所偷,可是隻是一剎那間劉靖業決定還是不這樣說了。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文帝對於這件事情知道的怕是遠遠要比他們所意料的多得多。

後來,這件事情終於有個結果的時候。劉靖業才知道劉府這一次的報官其實不過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事情。

而很多人對於劉府卻也是越來越避之不及,生怕再得罪了劉府。

一時之間劉府的風頭無量,連那些勳貴之家都不得不禮讓一二。

劉靖業卻是在文帝退朝後連忙到了大理寺卿費大人跟前拱了一禮說道:“有勞費大人了。”

費大人是知道這件案子的,更是知道這其中怕是沒有那麼簡單。所以雖然劉靖業的官職在他之上,而他身上所承受的壓力卻是讓他受了劉靖業這一禮。

劉靖業此時心裡纔鬆下一口氣。費大人肯受他這一禮也是說明了費大人沒有惱怒劉府。

其實費大人此時的腳步也是有些虛的。文帝在朝中的那些話可是讓他生受不起的。

柴府的人因爲才和劉府退了親事,超重的官員也有不少還不知道的。於是有好事者。尤其是柴府走的比較近的官員爲了和劉府拉些關係便在柴丞相跟前絮絮叨叨的說起了劉府報官一事。

柴丞相當時心頭便覺得有些許不妙。

本來柴丞相也不會和劉府結下那門親事。畢竟說起來劉府的門第畢竟還是不及柴府的。可是耐不住劉府的人爭氣,劉元毅也是才明在外的,而柴府卻是與之相反,柴府子弟都太中庸。若是柴丞相還年輕便也罷了。可是眼看都快七十了,早幾年就有人在背後想讓他致仕了。若不是他百般經營早都該告老還鄉了。可是即便如此,過了年,柴丞相也非要致仕不可了。

於是在柴丞相心裡突突的跳動的時候,大家見柴丞相沒有說話便有人小心試探的對着柴丞相喊道:“柴丞相?”

柴丞相只得裝作一副不經意的樣子說道:“柴府與劉府的親事已經作罷了。”

就在大家被柴丞相說的話愣神的功夫。柴丞相已經走遠了。

柴丞相回到府上之後便讓管家柴安去查探劉府報官一事是個什麼情況。

當柴安將調查結果說給柴丞相聽順便將京中不少認在前一天就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柴丞相心中更是不安。他雖然老了,但是絕對沒有到老糊塗的地步,不然也不會快七十了還坐在丞相的位子上。

這件事情一定是背後還有其他什麼事情。

於是柴丞相對着柴安說道:“你將劉府報官的具體情況給老夫說一下,一個細節也不要漏下。”

柴安因爲經常幫助柴丞相打聽一些事情,本來就機靈,早年間也是讀書之人,後來因爲科舉不順,加上家中變故,恰巧也是姓柴,後來承蒙柴丞相收留做了府中的管家。改命爲安的。於是這會柴安就是連劉靖業是什麼時候遞的狀紙,狀紙上寫的是什麼都一字不落的說給了柴丞相聽。

柴丞相在聽到柴安說是劉府的祖傳之物上面都有印記的時候,腦中也是感覺到有什麼一閃而過。只是畢竟年紀大了一時半會倒是沒有想起來。

正在這時柴府老夫人來找柴丞相了。這件事情也便被柴丞相拋之腦後。

劉靖業幾人下衙回府後一起到了清風院裡將今日朝堂上的事情告訴了老夫人。

老夫人也是很是疑惑,於是對着兄弟三人說道:“報官這件事情你們可是還有告訴過別人?”

劉靖業三人搖搖頭。

老夫人說道:“這還奇怪了。怎麼這件事情就這麼快傳到聖上那裡去了?就算是聖上聽聞一二,也不至於會說出這些呀?”

劉靖業說道:“母親說的是,所以我們兄弟三人下了官衙便到母親這裡想看看母親有什麼看法?”

老夫人也是很疑惑的,這時哪裡有什麼看法。

劉靖業卻是皺着眉頭說道:“這件事情具體除過咱們幾人知道外,餘氏和清素那丫頭也是知道的。”

劉靖平和劉靖明聽到劉靖業這麼說很是訝異。

老夫人知道劉靖業的意思,劉靖業是想將所有的事情說開,好讓大傢俱體分析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情。畢竟現在關注這件事情的是掌握生殺大權的皇帝。

於是老夫人說道:“旁的我不知道,但是她們兩人旁的我暫時還不清楚,但是她們兩人這兩日根本就沒有出去過,更是沒有與外界接觸過。而且她們恩麼可能這麼快將具體的事情傳到文帝那裡?”

老夫人的話讓本來這個世道就是大男子主義盛行的三兄弟信了大半。

向來心思比較活得劉靖明此時說道:“母親、大哥、二哥。你們看是不是聖上對於朝中的大臣府上比較關注?亦或者是對咱們劉府更爲關注一些?”

劉靖明的話一出,幾人同時想到了劉府祖上也是歷經幾朝的,歷來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對於劉府這樣的說來也是極是不同意的,就是天家真的對劉府有忌憚有什麼反應也是正常的。

尤其是投降大裕朝的不少前朝官員的下場雖然不是有多麼不好,但是終歸卻也是不盡如意的。像劉府這樣的也算是劉府祖上燒了高香了。

老夫人想了一會兒說道:“肯定是有人在關注咱們劉府。從元毅離奇中毒昏迷後的這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想些事情,尤其是中間又發生了清素的書稿風波,我就想着是不是有些人是針對咱們劉府的。畢竟兩人都是長房的。”

老夫人說起劉清素的事情劉靖明心裡也是有些不自然,但是老夫人的話其實他更是願意相信的。劉靖明作爲一個父親是不想相信自己的女兒會是一個如此心機深沉而且品行敗壞的。

更重要的是拋開這些老夫人說的話其實還是很有道理的。畢竟一個府上向來是以長房爲重的。

於是劉靖明在老夫人話說完之後說道:“母親所慮不無道理。”

劉靖業對於劉元毅的事情其實還沒有查清楚,聽了老夫人的話沉默了一會兒說道:“兒子會注意一些。”

劉靖平不知道說什麼,但是也跟着劉靖業之後說了句:“兒子以後也注意。”(未完待續。)

第三百五十七章看破第九十章選擇第二百四十四章留下第二百一十八章神秘的禮物第二百八十四章回祖宅第一百八十章顯山露水第五十三章解救第三百七十四章四房第二百五十七章畫畫第一百八十五章思量第一百零八章反擊第三百二十二章算計第五十一章倒黴的七皇子第一百六十五章結果第三百六十八章事發第四十章相撞第三十四章唸經第五十九章文帝第二百九十六章劉采薇第四百零五章餘波第二百二十八章差一點第一百六十八章會武功的白氏第二百二十五章到了第一百二十三章發現(有加更哦,大家多支持)第二百九十一章生辰第七十四章復生第一百六十八章會武功的白氏第九十二章收攏第五十三章解救第三百二十八章點撥第一百零一章娶媳婦第二百零四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百零九章糊塗賬第十三章奇怪的三房第六十六章前奏第一百三十四章危險期過鷹報信第二百五十三章迎接第三百八十七章狗男女第七章心思第一百七十六章百官永安寺參拜第一百三十五章孫皓鉞的小情緒第一百五十五章傳言第一百八十章顯山露水第一百四十八章神秘的黑衣人第四十章相撞第一百九十四章私房菜館第二百五十七章畫畫第二百一十二章相助第六十七章 揣測第三百三十六章變故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外飛鷹第三百八十八章故事的背後第二百五十九章馬車受驚第二百一十一章原來是他第一百九十五章不一樣的餐館第一百七十一章不眠夜第三百九十五相助第一百一十一章矚目第一百八十四章支持第一百零五章第一百七十五章失落第五十三章解救第三百八十一章刺客第二百四十二章走你第一百二十二章偶遇第一百五十四章生死第三百八十九章求幫忙第二百二十二章奇怪的兩具屍首第一百九十九章赴宴第二百九十章西北第三十二章家變第二百五十章神機妙算第二百二十九章頭籌第十章暗涌第一百四十九章玉鐲的秘密第一百四十二章出門不利第二百一十劉章散宴第三百八十三章改變第一百四十八章神秘的黑衣人第三百五十三章神醫第二百五十五章淳樸第二百一十三章白蓮花第三百四十二章花燭夜的波折第二十一章誤會第二十章留飯第二百三十章莊子第二百一十劉章散宴第七章心思第一百八十三章娥皇女英第四十九章再去永安寺第二百五十一章吃飯第一百四十一章思念第一百一十章皇帝再賞第四十章相撞第九十章選擇第一百五十五章傳言第三百零七章歪打正着第一百八十章顯山露水第五十六章絀瀛第一百九十一章回府
第三百五十七章看破第九十章選擇第二百四十四章留下第二百一十八章神秘的禮物第二百八十四章回祖宅第一百八十章顯山露水第五十三章解救第三百七十四章四房第二百五十七章畫畫第一百八十五章思量第一百零八章反擊第三百二十二章算計第五十一章倒黴的七皇子第一百六十五章結果第三百六十八章事發第四十章相撞第三十四章唸經第五十九章文帝第二百九十六章劉采薇第四百零五章餘波第二百二十八章差一點第一百六十八章會武功的白氏第二百二十五章到了第一百二十三章發現(有加更哦,大家多支持)第二百九十一章生辰第七十四章復生第一百六十八章會武功的白氏第九十二章收攏第五十三章解救第三百二十八章點撥第一百零一章娶媳婦第二百零四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百零九章糊塗賬第十三章奇怪的三房第六十六章前奏第一百三十四章危險期過鷹報信第二百五十三章迎接第三百八十七章狗男女第七章心思第一百七十六章百官永安寺參拜第一百三十五章孫皓鉞的小情緒第一百五十五章傳言第一百八十章顯山露水第一百四十八章神秘的黑衣人第四十章相撞第一百九十四章私房菜館第二百五十七章畫畫第二百一十二章相助第六十七章 揣測第三百三十六章變故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外飛鷹第三百八十八章故事的背後第二百五十九章馬車受驚第二百一十一章原來是他第一百九十五章不一樣的餐館第一百七十一章不眠夜第三百九十五相助第一百一十一章矚目第一百八十四章支持第一百零五章第一百七十五章失落第五十三章解救第三百八十一章刺客第二百四十二章走你第一百二十二章偶遇第一百五十四章生死第三百八十九章求幫忙第二百二十二章奇怪的兩具屍首第一百九十九章赴宴第二百九十章西北第三十二章家變第二百五十章神機妙算第二百二十九章頭籌第十章暗涌第一百四十九章玉鐲的秘密第一百四十二章出門不利第二百一十劉章散宴第三百八十三章改變第一百四十八章神秘的黑衣人第三百五十三章神醫第二百五十五章淳樸第二百一十三章白蓮花第三百四十二章花燭夜的波折第二十一章誤會第二十章留飯第二百三十章莊子第二百一十劉章散宴第七章心思第一百八十三章娥皇女英第四十九章再去永安寺第二百五十一章吃飯第一百四十一章思念第一百一十章皇帝再賞第四十章相撞第九十章選擇第一百五十五章傳言第三百零七章歪打正着第一百八十章顯山露水第五十六章絀瀛第一百九十一章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