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過禮

得到消息的劉清素此時正在怡心苑裡和劉元毅說起這件事情。

畢竟兩府差點成了親家,而那個要成親的人是劉元毅。所以劉元毅此時多少有些感慨。

“若不是柴府將銀子都在老家置了田產也不至於秋園會上的銀子拿不出來,最要命的是柴府竟然和那些官員還在私下了弄印字錢,這可是朝廷明令禁止的。若不是如此柴府也不至於動了聘禮的東西。說來也是他們膽子太大了。”

劉清素心裡覺得柴府是咎由自取。可是這些話劉清素卻是不會在劉元毅跟前說的。

說來這件事情對於文帝對於外面的人來說也算是告一段落了。可是對於劉府的人卻是沒有。

起初事情真相大白的時候劉府的人不是不懷疑這背後是文帝做的事情。可是最後文帝的樣子卻是不像,而且這些也不是文帝的行事做態。

所以劉府現在還是很憂心的。

最後費秉章和劉府相談後將那幅畫又歸還了劉府,而劉府因爲文帝說的感謝所以另外託人尋找了呂三郎的書畫送給了費秉章。這個呂三郎也是一副名家,最主要的是這呂三郎擅畫山水。費秉章嘴子歡的就是山水畫,所以儘管不是褚風的,但是費秉章依然愛不釋手。

而費秉章無意中提到譚老夫人的事情,劉府剛好昨個順水人情,將譚老夫人的曾孫譚向陽舉薦到了和劉元宏同一個書院梅山書院。

自此劉府不但和費府拉近了距離,就是譚府也算是欠了劉府一個人情。

劉靖業也私底下讓劉靖明考察了一下,發現那個譚向陽也確實有幾分才華。那劉靖明的話來說:“譚家那小子若是加以調教,日後必定是個人材。”

這也是爲什麼最終將譚向陽安排在了梅山書院的主要原因。

劉清素這幾日和劉元毅談了幾次後,兩人覺得幕後推手很有可能是與府中假山有關。不然也不至於劉府的事情傳的那麼快,而且知道事情的人確實知道的很是詳細。

就是文帝也覺得一切是劉府弄出來的。但是就是因爲這個誤會才讓文帝對於劉府更加放心。畢竟一個可以看得清的,且做事有那麼些小瑕疵的人用起來才更安全。太深不可測的人任誰用着都覺得心慌不安。尤其是對於文帝來說,雖然沒文帝依然和以前一樣,但是也有和以前不一樣的就是多疑。

於是兩人決定劉元毅甦醒的這一件事情繼續瞞下去。

而劉清素這一日回到悠然居的時候正碰上紫竹在找東西。那支碧玉笛就這樣出現在了劉清素的面前。劉清素這才記起母親齊氏留下的東西一事還沒有告訴劉元毅。

於是劉清素帶着一絲希望到了怡心苑和劉元毅說了這件事情。

“我也不知道怎麼召喚那些人。這件事情我不知道。既然母親給你留下了這些,我也放心多了。”

劉清素很是失落。

接下來劉清素依然是天天到怡心苑裡去。劉清素更是細細的將所有的事情是都說了一遍,只不過劉清素並沒有提及孫皓鉞以及碧霄。

碧霄自那天紫竹說是不見了以後就再也沒回來。劉清素想着是不是又到了七皇子那裡了。可是現在一時也沒機會再出去。此事便擱下了。只有紫竹還時不時的說一兩句碧霄是個沒良心的。劉清素也是知道紫竹這是和碧霄有了感情。

很快冬天來臨了。天也越發冷了。京中在今年第一場雪降臨之後迅速沉寂了下來。各府的宴會什麼都停止了。除過時不時的有別的府上有紅雞蛋送來,宣告着這個冬天又有幾個小生命誕生。

劉清素在冬天也越發不想動彈,除過練字就是沒事在廚房裡研究吃食。怡心苑那邊爲了不打眼是一天去一次。

許是劉清素整天研究吃食到了臘月裡要裁製新年衣服的時候才發現劉清素身量張開了不少。就是老夫人也笑着說道:“我們二丫頭過完年就又大了一歲了。”

後面的話卻是沒人再接。其實嫁姑娘也是一件很傷感的事情。所以到沒有人在年跟前說些不好的事情來。

越往後過年的氣氛越濃。劉清素有些慶幸生活在這個四季分明的京城。雖然很多人愛極了江南的雅緻,但是劉清素總覺得過年了沒有雪總像是缺了點什麼。

周嬤嬤在臘月裡有了初八的前一天有了去處。

劉元毅告訴她原先自己的一個朋友到了京城。劉清素拿着讓人拿了劉元毅的印信讓那人幫了忙。

是魏嬤嬤和留紅一起去的。

回來的時候留紅嘰嘰喳喳的告訴劉清素那人長得很好看,還是什麼梓嵐山莊的少莊主。周嬤嬤就被那個叫做穆常吉的人安排到了梓嵐山莊在京中的一處別院蘭園。

到了臘八這一天各府裡的人都盼着能收到劉府的臘八粥。大家都聽說了劉清素今年冬天都在研習廚藝,這劉府的臘八粥也是劉清素安排熬的。

而有一個人直接帶了東西到了劉府。

臘八那天大家剛吃過早飯孫皓鉞便來了。

孫皓鉞依然在老夫人那裡磨蹭良久最後直接說到:“晚輩今日來一是來送禮。二是想討碗粥喝。”

老夫人聽了孫皓鉞的話一時不知道說些什麼了。

劉府原本和孫皓鉞是沒什麼關係的,往年自然也沒往七皇子府送過臘八粥。今年雖是劉府和七皇子府有了婚約。但是姑娘家嬌貴,斷是沒有女方往男方送東西的。誰曾想到七皇子竟然直接上門要了。

孫皓鉞這理由找的倒也能說的過去。男女雙方定親後,男方逢年過節確實是要給女方府上送節禮的。只不過沒有這麼早罷了。

這些都不是老夫人擔心的,關鍵是兩人現在還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定親。兩人的庚帖也沒有交換。

欽天監那裡不知道怎麼回事現在還在拖着。不用想也知道是文帝的意思。劉清素後來凡事不再想到孫皓鉞不排除有這方面的原因。

孫皓鉞見老夫人並沒有說什麼。便又開口將之前說的又說了一遍。

老夫人無奈的對着孫嬤嬤說道:“你去給說一聲,讓準備一碗臘八粥。”

孫皓鉞一聽立馬高興起來。弄得老夫人覺得若是她剛剛沒有同意好像就是犯了多大的過錯一樣。

孫皓鉞如願以償的吃到了劉清素親自做的八寶粥便離開了。

沒想到了過了兩日宮裡就來人了。不僅將納彩認真的走了一遍。就是問名的日子也定了。就是在小年那天。說是冬天雁不好尋所以納吉便在來年春天。

劉府的人真的想問問辦理這件事的人是不是從頭到尾都是七皇子的安排?這樣的行事風格和七皇子簡直是如出一轍,讓人只有愕然的份。

到了納吉那日。東西送的竟然也是非同一般的多。都快趕上有的人家的納徵之禮了。劉靖業卻是知道這是之前文帝許諾的獎賞。而不知情的人卻把這些當做是孫皓鉞自己加的。於是大家對於劉清素更是多了幾分豔羨和恭維。雖然是冬天,但是來年春天的宴會帖子劉清素都收到了好幾個。

安分了許久的綠茵閣的劉安貞又不甘心了。

這段時日她倒是比劉清素自在逍遙多了,經常收到帖子到各府上去玩。劉安貞更是得到了威遠侯府向夫人的喜愛。只是劉安貞志不在此。不過因爲劉安貞的僞裝表演,到時不時的與三皇子府的外家陳府頻頻接觸倒也讓她和三皇子之間有了進展。

但是一來兩人不熟。二來劉安貞年歲太小。縱是劉安貞骨子裡已經不是十歲了,但是孫皓澄也沒辦法在此時對劉安貞真正起什麼心思。而且劉安貞的身份在哪裡,所以即使是有特殊癖好的孫皓澄也不會對劉安貞下手。

說來劉安貞再和孫皓澄有了接觸關係也上升了。但是和孫皓鉞對劉清素的情況相比絕對是赤裸裸的差距。於是某人的心理自我感覺受到了一萬點的傷害。於是接下來時間劉安貞開始了自己的計劃。

在劉安貞心裡,她和劉清素兩人的相貌不相上下,論才學劉安貞自認更生一籌,而且劉安貞還有重生這個優勢。也就是說她知道未來。雖然她沒有看到三皇子登基。但是那個時候已經沒有人能與三皇子競爭角逐了。

最後的勝利纔是最終的勝利。

而劉安貞對於劉清素的試探卻遲遲不見劉清素有任何反應,包括後來她總得到威遠侯府向夫人的喜愛也沒能讓劉清素有絲毫情緒上的異樣。

所以劉清素是勝不了她這個重生者的。

一切雖然不是在人每個人的意料之中。但是卻是很平靜的過着。

此時劉清素最大的願望就是過好這個年。

下了十來天的雪,讓整個京城都成了銀裝素裹的世界。因爲欽天監早些時間就說了這個冬天的雨雪比較多,於是雖然雪比較大,但大家都提前做了準備也沒什麼太大的損失。

轉眼間很快就到了小年。小年這天劉府也是很熱鬧的。因爲孫皓鉞和劉清素的問名。其實之前兩人的庚帖已經早都呈給欽天監的,只是因爲欽天監那邊一直沒給結果。加上聖心難測,六禮到今天也纔算是走了兩禮。

正在一切快要結束的時候有人通稟說是玉山長公主來了。劉府衆人連忙到門口迎接。還沒到了門口就見玉山長公主已經進來了。

老夫人很是疑惑怎麼這個時候玉山長公主親自來了?

“長公主駕到,有失遠迎。還望長公主恕罪。”

劉府衆人在見到玉山長公主後再老夫人的帶領下給玉山長公主行禮賠罪。

玉山長公主笑着上前扶起老夫人說道:“老夫人客氣了。之前就和清素這丫頭說是要和你一塊說說話呢,結果一直爲瑣事所累。今兒不請自來還請老夫人莫要嫌本宮唐突了就好。”

老夫人說道:“哪裡,長公主裡面請。”

於是玉山長公主隨着老夫人一起到了清風院。大家坐下後玉山長公主倒也不拖泥帶水的直接說道:“今日是本宮的侄兒和清素這丫頭的問名之禮。這要是放在平常百姓家裡是要男方父母走一遭的,可是七皇子幼年失母皇兄便讓本宮這個姑母走一遭。”

老夫人一聽連忙起身就要叩謝皇恩卻是被玉山長公主制止住了。

“老夫人勿需多禮,皇兄竟然交待讓本宮走一趟定然也是希望一切儘可能的和平長白一樣的,自然也不用那麼多禮數。所謂一家女百家求,清素是個好姑娘,單憑這樣一切都是值得的。”

老夫人此時心裡隱隱有些不對勁了。在玉山長公主說出一家女百家求的那句話的時候,就暗示了劉府可以在議親的時候將姿態放高。可是對方是皇家劉府的姿態怎麼搞得起來。數據不好聽的話,劉府和皇家結親那是祖上積德,是一件榮耀之事,哪裡還輪的上劉府在那擺姿態的。

於是老夫人聽了玉山長公主的話倒也沒什麼表示,反而是低頭喝了一口茶,彷彿玉山長公主的那一句話就像是不存在一樣。

玉山長公主要來的目的可不是這個,她也確實覺得劉清素是個好姑娘,對於劉府的印象也是不錯的,所以倒也沒賣關子說出她此行來的目的了。

“說來欽天監那起子做事越來越不盡心了。這清素和本宮那侄兒的八字合了這麼久。皇兄對於七皇子還是很疼愛的,親自吩咐了,這不欽天監已經將兩人的八字合好了,八字相合宜室宜家,大吉。”

玉山長公主說完轉頭對着雲諾女官,只見雲諾將劉清素和孫皓鉞兩人的庚帖放在了桌子上。

老夫人的心裡一時有些訝異,難道今日就是要交換庚帖了?不是說納徵之禮是在年後春天嗎?

老夫人一臉疑惑的說道:“這是......”

玉山長公主說道:“兩人的庚帖。皇兄的意思是先交換庚帖,明年春天來了再將禮儀仔細走一遍。左右皇兄的聖旨已下。”(未完待續)

第三百八十四章攻下第四百零一章察覺第三百八十四章攻下第六十章調查第一百九十章送別第二百零四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百四十章天香樓第四十七章府中來客第二百五十三章迎接第五十章意外第四百零五章餘波第三百八十三章改變第二十八章餘氏訓話第三百七十九章出征第二百九十五章風波起第二百一十三章白蓮花第三百九十八章危險第七十八章解釋第四百零五章餘波第三百一十八章話裡話外第三百七十五章發現第二百六十二章逗弄第八十二章認罪第二百五十九章馬車受驚第三百三十二章長大第二百四十三章主意第一百九十六章原來是她第四十二章七皇子和弘一大師第二百一十一章原來是他第六十章調查第一百八十章顯山露水第九十二章收攏第三百九十七章假的第四百零七章面談(二)第三百八十六章劉清素出手第二百五十九章馬車受驚第九十五章姐妹第一百三十六章劉安貞進宮第三十二章家變第二百七十四章西北之行第四百零三章誰是背後的神秘人?第二百四十七章鑑畫第一百四十章天香樓第二百三十九章睿智得老夫人第一百五十一章被算計第三百一十章雲開第八十一章消息第一百一十三章天定良緣第二百八十八章回去第二百五十三章迎接第五十五章幫助第三百九十四章出來第一百二十四章試探第二百六十五章偷樑換柱第三百一十三章看破(二)第四十二章七皇子和弘一大師第三十二章家變第一百零五章第一百二十一章語出驚人第一百章被惦記了第三百五十四章原來如此第二百九十八章老夫人氣暈第二百五十三章迎接第二百九十三章虛驚一場第三百四十三章花好月圓夜第二十九章傳話第二百一十章意外的人第二百四十三章主意第一百八十三章娥皇女英第三百四十五章回門第八十八章惡念生第三百六十二章亂了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外飛鷹第二百五十九章馬車受驚第二十四章 怡心苑第八十一章消息第二百五十九章馬車受驚第一章故人相見第十六章假山奇景第三十八章永安寺第四百章胡皇后知道端倪第一百五十六章不請自來第三百七十二章胖死你第二百一十九章七皇子的囧事第二百七十章談話(二)第二十三章品茶第二百一十三章白蓮花第三百九十五相助第三百五十章和你在一起第五十六章絀瀛第五十四章背後第三百一十二章看破(一)第二百五十六章懷疑第一百六十五章結果第八十四章打算第三百五十四章原來如此第二百一十五章出家第二百一十劉章散宴第三百一十七章巧合?
第三百八十四章攻下第四百零一章察覺第三百八十四章攻下第六十章調查第一百九十章送別第二百零四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百四十章天香樓第四十七章府中來客第二百五十三章迎接第五十章意外第四百零五章餘波第三百八十三章改變第二十八章餘氏訓話第三百七十九章出征第二百九十五章風波起第二百一十三章白蓮花第三百九十八章危險第七十八章解釋第四百零五章餘波第三百一十八章話裡話外第三百七十五章發現第二百六十二章逗弄第八十二章認罪第二百五十九章馬車受驚第三百三十二章長大第二百四十三章主意第一百九十六章原來是她第四十二章七皇子和弘一大師第二百一十一章原來是他第六十章調查第一百八十章顯山露水第九十二章收攏第三百九十七章假的第四百零七章面談(二)第三百八十六章劉清素出手第二百五十九章馬車受驚第九十五章姐妹第一百三十六章劉安貞進宮第三十二章家變第二百七十四章西北之行第四百零三章誰是背後的神秘人?第二百四十七章鑑畫第一百四十章天香樓第二百三十九章睿智得老夫人第一百五十一章被算計第三百一十章雲開第八十一章消息第一百一十三章天定良緣第二百八十八章回去第二百五十三章迎接第五十五章幫助第三百九十四章出來第一百二十四章試探第二百六十五章偷樑換柱第三百一十三章看破(二)第四十二章七皇子和弘一大師第三十二章家變第一百零五章第一百二十一章語出驚人第一百章被惦記了第三百五十四章原來如此第二百九十八章老夫人氣暈第二百五十三章迎接第二百九十三章虛驚一場第三百四十三章花好月圓夜第二十九章傳話第二百一十章意外的人第二百四十三章主意第一百八十三章娥皇女英第三百四十五章回門第八十八章惡念生第三百六十二章亂了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外飛鷹第二百五十九章馬車受驚第二十四章 怡心苑第八十一章消息第二百五十九章馬車受驚第一章故人相見第十六章假山奇景第三十八章永安寺第四百章胡皇后知道端倪第一百五十六章不請自來第三百七十二章胖死你第二百一十九章七皇子的囧事第二百七十章談話(二)第二十三章品茶第二百一十三章白蓮花第三百九十五相助第三百五十章和你在一起第五十六章絀瀛第五十四章背後第三百一十二章看破(一)第二百五十六章懷疑第一百六十五章結果第八十四章打算第三百五十四章原來如此第二百一十五章出家第二百一十劉章散宴第三百一十七章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