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牢獄之災
“爲什麼不可以,她都如此不要臉面,我又何必手下留情,再說了,我和她一點關係都沒有,既然你現在求我饒了她,當湖她掃蕩我家的時候,你可曾求她給我們娘三留一條生路了?”她聲音冷淡,並沒有給君正民一點面子。
在這個時代,孝道幾乎就是天道,誰要是不孝那就是和天作對,而和天作對,那和你找死有什麼區別。
但是,他們錯就錯在低估了君媱,低估了她的底線,而觸碰到了君媱底線的人,你所面對的就是被她狠狠的壓榨和報復。
在她的世界裡,別人欺負你不怪別人,只能怪你自己,怪你不夠強大,才能讓別人敢明裡暗裡的找你麻煩,如果你夠強大,誰敢找你的事,哪怕是提起你的名字,都除了敬畏還是敬畏,她要的就是如此。
試問,這些莊戶人家,誰敢去找城裡大戶的麻煩。那些城裡大戶誰敢去找官老爺的麻煩。而官老爺就算是給他千八百萬個膽,敢找皇帝的麻煩麼?
所以,只有你強大了纔是不被欺負的保障。
“我不會阻止你對那老太太盡孝,但是你也不能阻止我,畢竟我一個女人要保護兩個孩子不容易,還請你不要爲難我。”
君正民現在恨不得暈死過去,面前的這個孩子是他的女兒啊,可是她剛纔話裡話間,根本就沒有把他當成自己的爹,他知道是自己的話讓女兒心裡不平,可是他現在畢竟是爲人子啊,那個人是他的親孃啊。
“媱兒,你給你奶一個機會,我回去勸勸她,讓她把東西送回來好不好?”君正民垮下肩膀,低聲說道。
看着那張老實的面孔,君媱不禁想到了當初自己的父親,他也是一輩子土裡刨食的農民,可是他和君正民不同,在重男輕女的農村,她的爺奶對她可是一點都不待見,而父親卻是君媱最堅強雄偉的大樹,不論爺奶如何讓他再生一個,他卻始終沒有答應,說是這輩子只要君媱一個孩子就足夠了,其實君媱知道父親的話是真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當年母親生她的時候差點血崩而死,父親這是心疼母親。
從小打大,父親從沒有打過她,哪怕是她當初和同學打架,將同學的兩顆門牙徹底打掉,父親都沒有動過她一根手指,他從小就告訴她,不是所有的棍棒之下,都會出孝子,他的諄諄教誨,讓功成名就的君媱在無數個夜晚深深回味。
君正民,確切的說是封建體質下的滄海一粟,在打着孝道爲天的年代,他卻是真心的孝順着父母,而這樣的孩子,通常在父母的心裡並不重要,會被認爲太老實沒出息,沒前途。
“爹,你要想清楚,你這次回去一說,他們自然是把東西送回來,但是你卻會遭到老頭老太太的怨恨,你確定要這麼做?”她靜靜的看着君正民。
晚上,君家可是吃了很是豐盛的晚餐。一鍋雪白的饅頭,還有一大盤潔白晶瑩的白米飯,桌上的菜是白菜燉的豬肉,豬肉雖然切的很薄,卻分量不少,很明顯老太太今天佔了這麼大的便宜,是要好好的慶賀一番的。
老爺子從來都不管家裡的事情,每天除了去私塾授課就是回家呆在書房裡,要麼寫字,要麼看書,吃什麼他是從來不過問的,今天也一樣。
等君正民回來的時候,所有人都齊齊的自動忽略了他,沒人招呼他吃飯,更是沒有說一句話。
君正民看着一桌子的飯菜,眼眶不禁酸澀,走過外間老太太的飯桌,慢慢的進了裡間。
“去哪裡了?吃飯的時候不回家。”老爺子開口問道。
君正民一半腚坐在炕沿上,垂着頭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說出口。
“老三,你媳婦是不是就死在那個小賤人家裡不回來了?這要是不回來你也和咱爹孃說清楚,以後就不用留她的飯菜,省的浪費。”外間,大嫂吃的滿嘴流油,更是絲毫不管老太太那嫌棄的眼神,饅頭和米飯,都死死的將自己那份摟在胸前,生怕有人和她搶似的,而她的那個大孫子君玉恆,更是如同見了什麼似的,直接端着碗動起了手。
君正民一口氣堵在胸口,氣得一起一伏,恨不得上前給她兩個耳光。
“爹,今天我娘和大嫂跑到媱兒家,拿了她家裡的米麪糧食,還有一套被褥,媱兒說了,她要去報官,被我勸了,我勸娘還是給媱兒送過去吧。這些年我們和媱兒幾乎就是斷了,咱們不能守着這麼大的家業還去難爲媱兒不是,就算說的再難聽,她身體裡留着還是我們君家的血,不能這麼欺負他們不是?”
一番話說完,衆人的筷子停住了,都紛紛看向老爺子。
老爺子臉色有點不悅,有點紅,有點黑,很明顯是被氣到了。
作爲一名老秀才,雖然一輩子沒有中上個進士,但是老爺子最好的還是面子,如今自己的婆娘和兒媳婦居然去拿早就被他當着衆鄉親的面趕出去的孫女的東西,他們這不是明着打他君三爺臉嗎?
放下筷子,老爺子就挪下炕,穿上鞋,揹着手出了裡間,炕上的幾個男丁看到老爺子的樣子,覺得不妙,也紛紛放下筷子跟了出去,之見老爺子坐在正堂的椅子上,看着一干媳婦孫子。
“都別吃了。”他沉聲說道。
老大媳婦那可是吃的稀里呼嚕的,如今聽到老爺子這麼說,也沒管,照舊狼吞虎嚥,邊吃邊說着:“爹,等等啊,馬上,馬上就吃飽了。”
“啪——”手掌重重拍擊桌子的聲音。
“都給我停下來,別吃了,誰要是不聽,現在立馬給我收拾東西走人。”
這一聲低吼,頓時讓滿屋子的人心臟不禁提了起來,在君家,老爺子就是天啊,如果不是靠着他的束脩,這一家人哪裡能這樣不愁吃穿,別人家能夠個溫飽就不錯了,現在朝堂不穩,賦稅並不輕,如果不是老爺子,他們男人每年種的地,收的糧食,有一半多要交給朝廷。
“爹,您消消氣,彆氣壞了身子。”大郎君正國忙上前勸慰着老爺子,卻被他用力瞪了一眼,只得訕訕的退到一邊,垂頭不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