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文武並用

交戰百來回合,也不見分出勝負。永王見兩人仍要繼續纏鬥,說道,“兩位將軍點到爲止吧,也知曉對方深淺,不必惡鬥。”

兩人聞聲,手勢一收,動作行雲流水,沒有半分拖沓,看得本有微言的幾個小將,也不吭聲了。素來武將多以拳頭說話,你若能打,那就能得人欽佩。而那孫韜的武藝明顯在他們之上。

秦方心中卻還是不服,“小兄弟武功是好,可是沒打過勝仗,也沒立過什麼軍功,聽聞平日多是帶兵操練,真到了戰場,也是被人打得落花流水,王爺真要冒這個險?這未免太將我的兵開玩笑了。”

謝崇華問道,“秦將軍可知我們是如何攻下利安府的?”

提及那戰役,旁人已說道,“我們正是聽了那奇襲戰術,才覺得王爺可以投奔,所以纔過來的。”

秦方接話到,“利安一戰,以少勝多,三萬士兵攻下十三萬人守衛的城池,不損一兵一卒,奇襲之快,讓人瞠目結舌。可是沒想到到了這裡,卻是這個安排。”

孫韜聽了一上午這些話,耳朵都要生繭子了。看看天色已是中午,便問道,“王爺,管午飯嗎?”

永王沒想到他突然問這個,愣了一會纔回神,“孫將軍可要隨我回王府用飯?”

“那就是不管飯了,我夫人肯定在等我回去吃午飯,如果沒其他事,末將請辭回家。有我在這,你們反倒更不好敞開說話。”

永王說道,“那孫將軍就先請回吧。”

孫韜將銀槍交給旁人,就回家去了。

永王將院中衆人又請回大堂,府衙的廚子已經跑了,這會廚房沒開火,只有簡便的茶葉。

謝崇華請了秦方去後院,問他方纔交手的事。秦方說道,“他年輕氣盛,再戰下去,輸的會是我。”

下人泡了一壺茶端來,秦方已是口渴,接了茶不等茶葉舒展就喝了幾口,又道,“王爺到底爲何執意要留那孫韜?”

謝崇華在旁說道,“秦將軍方纔也說利安一戰聲名遠揚,而當時領兵攔截我們的,正是丁將軍。也是多虧了他,才讓我們順利登陸,攻下利安。”

秦方一頓,“這是什麼意思?”

“丁將軍家世顯赫,早早坐了將軍之位,可是他並無大將之才。我已經讓人查過他在軍中所爲,不過是掛了個虛名,承了部下的功勞,在外名聲顯赫,但在利安府,卻惡名遠揚,這點秦將軍可以去查。”

他敢這樣說,秦方不用查證也知道他不會說一問就能拆穿的謊話,“那這跟孫韜有何干系?”

謝崇華淡笑,“我們的計劃是放出風聲從陸路攻打,再暗中準備往水路過去。誰想被利安大軍識破,還埋伏在了雲安渡口,準備伏擊。我們得知後,就改了計劃,往埠豐渡口過去,誰料也被人看穿。可萬幸的是這人所說的話,丁將軍一句不信,還將那人綁了。若丁將軍聽了,今日成爲階下囚的,就是我們了。”

“隔着大江大河,這樣的計策竟也能猜到。”秦方已是讚歎,末了才明白過來,“那人就是孫韜?”

“正是。”

秦方一時無話,謝崇華又道,“丁將軍所得的名聲,十有八丨九是從孫副將手中所奪,這也是可以查證的。再有,我們將丁將軍孫副將擒住,來求情求放人的,都是孫副將,卻沒一個兵卒提及丁將軍。不得軍心者,有百萬雄師,也是一盤散沙。我們……也是同理。”

秦方所帶的副將大聲道,“可是如何能讓我們將軍做他的副將?”

謝崇華說道,“我也覺得秦將軍受委屈了。只是一山不能有二虎,也就是必然要有一個能做決策的人,否則意見不同時,只會打起來。但孫副將的確是有領兵才能,這點想必秦將軍也有所瞭解了。”

秦方對丁將軍的名聲早就如雷貫耳,可沒想到是個草包,那他真正欽佩的人,就是孫韜了。方纔又跟他過了招,倒真有點本事,“是個人才。”

“孫將軍是人才,秦將軍也不是隻有虛名。可如今秦將軍已經領兵來投靠,我們也十分歡喜,要是鬧得不和睦,秦將軍領兵出走,也是我們的損失。所以我想,不如就立兩個將軍吧。”

秦方狐疑,“方纔謝大人才說一山不容二虎。”

謝崇華笑道,“我們冀州起義,消息想必已經傳到京城,到時候定會四面夾擊,所以暫時由兩位將軍分別負責兩個方位,如此可好?秦將軍原先所在的平連府是內陸,那就由孫將軍負責水路方位,秦將軍負責陸路,如此可好?兵有四十餘萬,你們每人領兵二十萬,各自安排看守的關卡人數,王爺一概不過問。餘下的人,由王爺安排城內,秦將軍意下如何?”

秦方微覺詫異,這分法倒是新鮮,“王爺不怕我帶兵走了?”

“起兵無非是爲了日後安穩,既然秦將軍一開始就相信王爺能起兵成功,除去奸臣,那何苦還東奔西跑,將軍愛惜士兵,您不怕累,兵卒也會。而且秦將軍的兵信您,利安的兵又何嘗不是隻信孫將軍。兩軍初初匯合,彼此不信,並不奇怪,只盼日後能消除偏見,共同輔佐王爺,謀大事。否則如今都不和,這起義,也可以在此散夥。”

秦方滿是芥蒂的心,這才放下大半不滿,“可到時候如果兩軍一起作戰,那又該聽誰的?”

“那就由兩位將軍商議,再由我們參軍輔佐。如果有爭議,那就由王爺定奪?其餘沒爭議的時候,王爺一概不插手。”

秦方頓時舒服了,足足將二十萬的兵交給他,其中信任,是其他人不敢想的吧。那孫韜是有本事的人,自己也留了將軍之名,面子尚在,兵還多了一半,當然是天大的好事。

謝崇華也給足了臺階他下,總比真帶了十萬人離開得好,怎麼想都是賺了。秦方面色溫和,“那就多謝王爺信任,謝大人提醒了。”

“將軍是個明白人,他日事成,王爺自然不會薄待。”謝崇華朝他恭敬作揖,“日後共事,也望秦將軍能提點。”

秦方也笑着抱拳,便回去聽命了。永王見這刺頭可算是被磨平,迎他去府裡共用午飯,還請了其他幾位將士。問及謝崇華,說家中還有事要忙,永王也沒強留。

送永王和秦方几人出門,謝崇華便回去拿花名冊,這東西由他保管,丟不得。許廣笑道,“那文武並用,恩威並施的法子,倒是好用。”

以孫子兵法來說,文武並用指的並非是文臣武將,而是別有他意,文是懷柔,武是強硬。因那日他提及白面書生和鐵面閻王一事,才讓謝崇華茅塞頓開。

那秦方並非是不講理之人,只是心高氣傲,要馴服這野馬,用硬法子定然不行,可用軟法子卻更容易讓他自大。所以謝崇華做白面書生,許廣做鐵面閻王,兩人剛柔並濟,終於是說服了秦方。

而將軍雖有兩個,但已有約定,最後聽命的,還得是永王。這樣一來,日後真有異議,“白手起家”的永王權力也不至於被架空,而是真有實權。

秦方心裡對永王的安排已有感激,許他榮華的承諾,就足夠安撫他了。

孫韜本身沒什麼野心,你待他好,做的事對,他就會對你忠誠。於他,永王很是放心。

謝崇華聞言只是笑笑,說道,“我五哥來尋我回去用飯了,許大人的午飯如何解決?”

許廣眉頭微微挑起,“哦,當然是和謝參軍一起吃,誰讓我現在還是沒有妻女的人呢。”

謝崇華啞然失笑,說他胸襟寬大,此時卻小得不行,還覺得半夜的調侃。便問好友,“家裡可有多一人的飯菜?”

陸正禹笑道,“有,來兩個人也有。”他又恍然,“不過這倒不必,畢竟許通判只有一個人。”

許廣又覺受到了重擊,果然剛纔他就應該自己走,都是有妻女的人,不能與之爲伍。住宅離府衙很近,三人乜有乘車,步行過去。走着走着他想起一事,問道,“徐二爺是謝參軍的姐夫,可爲何總是五哥五哥的喊?”

“我們是舊識。”

“難怪看着不一樣。”

謝崇華聽着語調似有羨慕,說道,“許通判和王爺的交情看着也不淺。”

許廣笑了笑,“那也是以前,從王爺起兵開始,就不同往昔了。我的才能比不過謝大人,王爺如今更願親近的,是謝大人。”

聽的兩人都是明白人,細想之下,雖然永王仍常喚許廣同行,可有軍中要事要說,都會問謝崇華。

不過許廣是個豁達人,不是豁達人,也不會將這話攤開來說。

許廣隨他們回到府裡,看看大門上掛的徐謝府邸門匾,看來是要一起住了。進了前院,左右兩邊竟都收拾齊整,還種上了一些花草和翠竹,要不是地上的泥土翻新過,他還差點他們在這住了很久。想想他住的小宅,空空蕩蕩,連碗筷都不多一對。

齊妙剛哄了兒女睡覺,從房裡出來要去外頭買些東西,就聽見他們回來了,還有客人。她理理衣服,往大廳走去,見是許通判,才稍微放下待客的神情。謝崇華說道,“我讓管家知會廚子熱飯菜去了,你要不要再吃點?”

“飽了,不用。”齊妙說道,“姐姐出去買東西了,我想起還落下幾樣,正要去買。”

“玉兒他們睡下了?”

“睡下了。”齊妙能今日見到他就滿足了,這會又有客人,便沒有多說,只是叮囑道,“等會要喝酒的話溫溫,天冷,冷酒傷胃。還有,吃多些肉。”

謝崇華點點頭,“上午封官,下午分兵,晚上約莫會有簡單的慶功宴,我會早點回來。”

“嗯。”齊妙等了一會,等着陸芷,就帶着她一起出門了。

陸正禹目光隨着妹妹出去,見許廣多打量幾眼,輕咳一聲,“我知許通判成家心切,可那還是個小姑娘,不要打她的主意。”

許廣收回視線,問道,“那徐二爺怎麼也盯着她瞧?”

“她是我妹妹。”

許廣想起來了,“對……表妹來着。”他又莫名了,“那爲何聽說陸姑娘是自小就養在謝家?”

謝陸兩家的事千絲萬縷,要想解釋清楚,還得一天。陸正禹也不想多做解釋,只說道,“姑娘家的,還是養在書香門第好,不要沾染了銅臭味。”

這個理由雖然明顯是敷衍,不過許廣捫心自問和他們也並不算好友,不願說的強行問了緣由也沒意思,就沒追問了,“對了,你們兩家有適齡的姑娘要嫁麼?”

謝崇華笑道,“問這個做什麼?”

“哎呀,娶了謝家徐家姑娘,我不但能住進來不愁三餐,日後你們也再不能讓我與馬同行了,一舉兩得,實在是美事。”

謝崇華和陸正禹覺得許廣爲人不錯,也有擔當,遺憾的是並沒有,直言相告,讓許廣大呼可惜。

三人說說笑笑,吃了飯菜,撤下殘羹,又覺不能盡興,謝崇華就讓人溫了酒來。

不多久酒婆從廚房拿了籃子過來,將溫酒的小火爐放在桌上,放置盛了水的盆,把酒放入其中。片刻又拿出一碟幹豆和一碟肉,說道,“這肉是臘肉,纔剛醃了十天,沒入味,但鹹得很,不要吃太多。”

陸正禹問道,“酒婆這是從冀州帶來的?”

“夫人讓我帶東西走,可我除了幾件衣服沒什麼帶了,就乾脆把臘肉捎上,也是怕路上碰上個什麼災。醃夠了十天,卻沒來得及讓北風吹吹,還有點軟乎,剛用熱鍋煎燙了下,味道倒也不差。”

許廣瞧着那臘肉模樣,問道,“這是北邊的做法吧?”

酒婆聞言,笑笑說道,“南方的吃膩了,就跟個路過的北商學了做法。”

許廣瞭然,酒婆也拿了籃子下去。謝崇華往那看去,酒婆今年的背,好像更加佝僂了。他當初想送酒婆回故里,可酒婆說已經忘了家在何處,謝家不留她,她就只能去住破廟,行乞爲生了。無法,謝家唯有將她留下,不要她做活,她也不聽,說不願吃閒飯。

許廣多年不曾回家,如今聞了肉香,便提筷嚐了一片,果真鹹,卻鹹得讓他喜歡,“跟我家的做法相差無幾,看來那北商是京城人士。”

北方臘肉多直接以鹽醃製,南方臘肉會佐以各種調料。一個借北風風乾,一個借火爐薰幹,各具風味,大不相同。

利安府的街道比冀州的寬敞,東西更是琳琅滿目。齊妙家門殷實,可到底是地方侷限,有許多東西也是她沒見過的。想着回去時丈夫也走了,就放寬了心慢行。也虧得姐姐去採購東西,她要買的不多,東一家西一家的,就更不急了。

餘光瞧見陸芷又停在一處攤子前,那攤上擺着各種好看的盒子瓶子,材質有木的、瓷器、白玉、翡翠,琳琅滿目,也十分好看。她在旁笑道,“喜歡就買吧。”

陸芷便彎身挑了一個瓶子和盒子,自己付了錢。昨天謝崇意還問她有沒有瓶子,想要裝藥粉,買了給他。那盒子也給他裝點膏藥,誰讓他那樣招惹蚊子,總被咬出包來。齊妙說道,“你要拿來裝什麼?也太精巧了吧。”

“送人。”陸芷不敢和她說是送給謝崇意,她知道嫂子不喜歡他們親近。

可齊妙怎麼會猜不出來,她關心的人橫豎就那幾個,在這也沒朋友。陸五哥已經有心細的姐姐照料,什麼都不缺了。幾個小的她是疼,但每回送東西都是誰也不落下的,如今只有一個,顯而易見是要送給謝崇意。她輕嘆,“阿芷,你這樣會苦了你自己的。”

“我知道三哥哥不喜歡我。”陸芷握着盒子,盒子上的雕紋有些扎人,“我就是想對他好。”

齊妙聽了心裡並不好受,摸摸她的頭說道,“不要陷得太深,否則往後會痛苦的。”

陸芷點點頭,她知道謝崇意對她好是因爲將她當做了妹妹,可要是哪一天,那種感情變質了呢?那樣的話,嫂子他們就不會反對了。

買完東西回到家裡,她去院子裡找謝崇意,果然瞧見他在搗鼓藥材。走上前就將瓶子盒子給他,“裝藥用的。”

謝崇意剛纔還打算去外頭買幾個瓶子,見了這瓶子,說道,“這麼小的還有沒有?大小是我想要的。”

“有,但是你要這麼多做什麼?”陸芷坐在他對面,將草藥撥進藥碾中。

謝崇意答道,“這是幾味止血的藥磨成的粉末,效果很好,我想給我哥他們隨身帶着,萬一受傷,就能拿來急用了。但是瓶子太大帶着不方便,太小又裝不了多少,你買的這個就合適。”

“那怎麼不用紙包呢?”

“打仗辛苦,怕跑得汗流浹背,又要渡河什麼的,藥會溼,就沒效果了。這瓶子可以掛在隨身帶着的水壺旁,方便。”

陸芷瞭然,“那等會我去街上買,三哥哥要幾個?”

“買十五個吧,要是我哥覺得好,士兵可用,就可以做多些了。”

陸芷低聲,“三哥哥還是想去軍營麼?”

謝崇華研磨着草藥的手微頓,“想,留在家裡什麼都幫不了,像廢人。”

陸芷默然片刻,說道,“以前謝哥哥不讓你去,是因爲我哥和他都在軍營,怕他們有事沒人照顧嫂子他們。現在我哥在家了,你再提提,指不定能成的。”

她心底不想謝崇意去那危險地方,可他有那抱負,強壓了他的*,他哪裡會開心。更何況謝哥哥也在那,有他去幫忙,謝哥哥也會輕鬆些吧。

謝崇意也覺可以再提,等他拿了藥去,跟兄長好好說說吧。他笑笑,“好在你提醒了我。”

陸芷見他展顏,自己也露了笑顏,又探手撥藥。

等晚上謝崇華回來,謝崇意就跟他提了這件事。謝崇華沉默許久,還是不大想他去,“打仗不是什麼好玩的事,我們謝家有我去就好,你不要摻和。我讓五哥給你找間鋪子,開個醫館吧。”

“我並不是去打仗,只是給士兵治傷。”謝崇意拍拍自己胳膊,“哥不讓我這手提起兵器,但是至少要能讓我拿得起藥杵。”

謝崇華還是不願他冒險,他可死,可弟弟不行。母親就他們三個孩子,他不想答應弟弟這請求。

“哥。”謝崇意見他轉身去洗手,不理會自己,上前一步說道,“哪個軍醫會衝到前頭打仗去的,不都是在後頭治療傷兵。如果那樣我都有危險,那就只能說明敵軍已經打到我們指揮的營帳來了。”

手已快伸進水盆,又停下了。謝崇華偏頭看他,“你爲何非要堅持去?救治傷兵和開醫館,同樣是行醫救人,有什麼不同?”

謝崇意說道,“不同,因爲我想替二哥分憂,二哥爲我們家做的太多,弟弟想給您扛一些。”

語氣堅定,目光更是堅定,謝崇華微怔,弟弟已經長成可以爲他分擔的男子漢了,可他卻還將他當做少年來看。總想着庇護一家人,可他不能庇護他一輩子,總有一日,弟弟也是要往外飛的。哪怕硝煙滾滾,他也不驚怕。

他默然半晌,才緩聲,“明天我帶你去見王爺。”

洗手的水聲嘩啦響起,像滴進心裡,洗淨了紛雜心緒。謝崇華覺得肩上擔子的確是輕了,因爲弟弟已懂事,可以自己做決定,也不再怕他再走歪路。

已歸故土的雙親,也可放心了。

第八十八章硝煙瀰漫第二十一章海誓山盟第五十章無畏荊棘第五十八章使入陷阱第六章嗟我懷人第二十九章柳暗花明第六十八章節後餘波第五十五章宋氏寡婦第三章機緣巧合第九十三章齊之以武第五十章無畏荊棘第五十八章使入陷阱第十六章喜結連理第五章偷盜風波第七十章暗藏殺機第三十六章初生嬰兒第十八章昔年竹馬第二十一章海誓山盟第四章城隍施粥第三章機緣巧合第五十五章宋氏寡婦第七十章暗藏殺機第五十四章灼灼其華第六十五章血濃於水第二十二章莫逆於心第二十章橫生意外第三十二章唯有君知第五十七章積善餘慶第五十三章葛家姑娘第十二章精誠所至第四十章君子之交第六十五章血濃於水第三十六章疑雲重重第四十四章師生再遇第八十五章巢毀卵破第二十一章海誓山盟第九十五章苦盡甘來第五十二章清官難斷第三十六章疑雲重重第四十章君子之交第六十五章情比金堅第六十一章陰魂不散第六章嗟我懷人第十二章精誠所至第八十三章血濃於水第十三章齊家來人第七十四章首戰交鋒第七十九章文武並用第四章城隍施粥第五十四章灼灼其華第八十一章第九十一章最後通牒第六十章金釵之年第五十二章清官難斷第七十四章首戰交鋒第十四章人心作祟第六十三章釜底抽薪第七十三章滿庭芳華第十九章富貴遠親第四十章君子之交第三十六章初生嬰兒第78章 恩威並施第三十二章唯有君知第五十一章桃之夭夭第三十九章陳年恩怨第十三章齊家來人第十九章富貴遠親第六十一章陰魂不散第六十五章血濃於水第六十六章塵埃落定第三十七章鄉試中舉第二十四章 胞弟失蹤第三十九章陳年恩怨第八十四章枕戈待旦第二十二章莫逆於心第五十七章積善餘慶第五十九章科舉往事第七章一日不見第五章偷盜風波第三十八章巧遇機緣第五十四章灼灼其華第三十一章千斤苦難第四十七章重回故地第四十七章重回故地第十八章昔年竹馬第六十四章曾經滄海第四十三章新官上任第四十五章豪紳惡霸第四十八章故人重逢第五十三章葛家姑娘第三十八章巧遇機緣第十二章精誠所至第三章機緣巧合第九十二章情義兩難第七十二章兵臨城下第八十五章巢毀卵破第六十二章笑裡藏刀第六十六章塵埃落定第七十二章兵臨城下
第八十八章硝煙瀰漫第二十一章海誓山盟第五十章無畏荊棘第五十八章使入陷阱第六章嗟我懷人第二十九章柳暗花明第六十八章節後餘波第五十五章宋氏寡婦第三章機緣巧合第九十三章齊之以武第五十章無畏荊棘第五十八章使入陷阱第十六章喜結連理第五章偷盜風波第七十章暗藏殺機第三十六章初生嬰兒第十八章昔年竹馬第二十一章海誓山盟第四章城隍施粥第三章機緣巧合第五十五章宋氏寡婦第七十章暗藏殺機第五十四章灼灼其華第六十五章血濃於水第二十二章莫逆於心第二十章橫生意外第三十二章唯有君知第五十七章積善餘慶第五十三章葛家姑娘第十二章精誠所至第四十章君子之交第六十五章血濃於水第三十六章疑雲重重第四十四章師生再遇第八十五章巢毀卵破第二十一章海誓山盟第九十五章苦盡甘來第五十二章清官難斷第三十六章疑雲重重第四十章君子之交第六十五章情比金堅第六十一章陰魂不散第六章嗟我懷人第十二章精誠所至第八十三章血濃於水第十三章齊家來人第七十四章首戰交鋒第七十九章文武並用第四章城隍施粥第五十四章灼灼其華第八十一章第九十一章最後通牒第六十章金釵之年第五十二章清官難斷第七十四章首戰交鋒第十四章人心作祟第六十三章釜底抽薪第七十三章滿庭芳華第十九章富貴遠親第四十章君子之交第三十六章初生嬰兒第78章 恩威並施第三十二章唯有君知第五十一章桃之夭夭第三十九章陳年恩怨第十三章齊家來人第十九章富貴遠親第六十一章陰魂不散第六十五章血濃於水第六十六章塵埃落定第三十七章鄉試中舉第二十四章 胞弟失蹤第三十九章陳年恩怨第八十四章枕戈待旦第二十二章莫逆於心第五十七章積善餘慶第五十九章科舉往事第七章一日不見第五章偷盜風波第三十八章巧遇機緣第五十四章灼灼其華第三十一章千斤苦難第四十七章重回故地第四十七章重回故地第十八章昔年竹馬第六十四章曾經滄海第四十三章新官上任第四十五章豪紳惡霸第四十八章故人重逢第五十三章葛家姑娘第三十八章巧遇機緣第十二章精誠所至第三章機緣巧合第九十二章情義兩難第七十二章兵臨城下第八十五章巢毀卵破第六十二章笑裡藏刀第六十六章塵埃落定第七十二章兵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