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真相浮出水面

天啓皇帝感受到的是一股可怕的氣氛。

這秀才言辭之中的話,無君無父。

可是這些無君無父的話,難道當真只是這秀才一人的念頭?

這個人,可是有功名的讀書人啊。

他的一番言論背後,絕不只是一個狂生囈語這樣的簡單。

天啓皇帝冷笑着看了這秀才一眼,才道:“此等狂悖之言,你可知道說出來是什麼後果?”

秀才卻是冷笑連連,閉上眼睛道:“無非一死,絕無怨言。”

天啓皇帝便咬牙切齒地道:“好,好的很,這便是你們讀書人,口裡說忠君,實爲無君,一面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卻是視君爲草芥。”

“本爲草芥,又何須擡高呢?”秀才凜然道。

張靜一終於坐不住了,因爲他知道,天啓皇帝是永遠說不過這個秀才的,雖然只是一個秀才,但是天啓皇帝論口才和他相比,簡直就是一個廢柴。

當然,他總不能當即對天啓皇帝說,陛下你就別再辯了,你會被人按在地上摩擦的。

他咳嗽一聲,制止了憤怒的天啓皇帝,卻是將天啓皇帝拖拽了出去。

天啓皇帝怒不可遏地道:“朕要將這豎子碎屍萬段。”

出了這臨時的囚室,張靜一一臉無語之狀。

天啓皇帝氣呼呼地道:“你爲何攔着朕!朕定要教他心悅誠服,朕都已經醞釀好了言辭罵他了。”

張靜一道:“是,是,是,陛下博學多才,區區一個秀才,怎麼是陛下的對手?臣是怕陛下訓他太重了,他羞愧之下,若是自我了斷,這就得不償失了,我們還要留着他的性命,纔可挖出背後之人。”

天啓皇帝的臉色這才緩和一些,緩了緩道:“是嗎?這樣說來,你也覺得他是滿口胡言?”

張靜一沉默了一下。

天啓皇帝皺眉道:“你爲何不言?”

張靜一道:“陛下要聽實話?”

天啓皇帝道:“自然。”

張靜一嘆了口氣道:“其實……臣覺得這個儒生,說的有道理。”

“什麼?”天啓皇帝大驚失色:“這樣無君無父的話,也有道理?張卿,你……”

張靜一認真地道:“確實有道理,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難道不是如此嗎?天下爲主,君爲客,這難道也沒有道理嗎?陛下非要臣說實話,臣只好說實話了。”

天啓皇帝此時是氣得血都涼了。

張靜一隨即道:“其實……歷來,儒生們說話,都是有道理的,從獨尊儒術開始,那一朝那一代的讀書人,他們的話沒有道理呢?他們的每一句話,都說的很漂亮,讓人無可辯駁,說君君臣臣的時候,他們強調禮,用禮來定天下的秩序,通過對百姓的教化,通過確定每一個人的身份以及職責,讓大家來做自己分內的事,難道這沒有道理嗎?”

“此後,又強調正心誠意齊家治國,用這些來約束自己,克己復禮,難道這沒有道理嗎?今日這讀書人所說的話,同樣是有道理的,其實……無非是孟子的民貴君輕罷了。”

天啓皇帝這才明白了張靜一的意思,於是道:“你的意思是,這些人坐而論道,橫豎說什麼都有道理,所以我們永遠辯不過他們?”

“問題是辯與不辨,都沒有任何意義,他們的話本來就有理,陛下就算是和他說上一天一夜,窮經皓首,那又有什麼意義呢?他們是讀書人,雖也和陛下一樣受人供養,卻可以大談心性,可以坐而論道,可是陛下乃是天子,天下興則陛下興,天下休則陛下休,難道陛下能將大好的時光,浪費在這口舌之爭上嗎?”

“其實臣並不認同他這番話,他所謂的天下爲主,君爲客,所謂的民貴君輕,看上去說的漂亮,可實際上呢?歷朝歷代,當天子沒有了約束力的時候,會是什麼結果呢?其實說穿了,他們所言的民,動輒開口所謂的天下,當着就是民嗎?其實,此民非彼民而已。”

張靜一又道:“那些興起的流寇,他們也是民,可爲何這些民寧願落草爲寇。這些讀書人,還有那些被流寇襲擊的,也是民,那麼爲何這些‘民’,又對流寇恨之入骨?你看,陛下,其實根本的問題就在於,他們將‘民’籠統化了,雖然私下裡,他們將人分爲了三六九等,今日鄙夷這個,明日瞧不起那個,可一旦到了向朝廷示威的時候,便免不得要代表天下,爲民請命。有的民,廣廈三千,奴僕成羣,錦衣玉食,過的是神仙一般的日子。而有的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因此,民不可一概而論,而是應該將不同的民分清楚,瞭解他們不同的生活處境,適時的制定抑制或者幫助紓困的策略,這纔是皇帝應該做的事!”

“至於這儒生大言不慚的所謂天下爲主,君爲客。他是什麼東西!天下是他幾個不事生產的人可以一言而論的嗎?所謂的天下治亂,不在一姓興亡,這話也沒錯,可百家之姓,天下萬民,是他可以代表的嗎?”

頓了頓,張靜一挑眉繼續道:“臣現在所憂慮的,恰恰是這讀書人背後,到底是什麼人在鼓動這些言論。若是那些當真衣不蔽體,佔了天下九成的百姓,那麼陛下應該引以爲戒。這說明,百姓們對陛下已是怨氣沖天。可若是某些錦衣玉食,終日飽食,在地方上欺壓百姓之人的言論,那麼陛下也要警惕!”

“因爲這些人,胃口已經越來越大,他們已經不再只是想讓染指平日裡朝廷給他們的各種特權,而是想要染指君權了。”

天啓皇帝聽得心裡發寒,不由道:“朕明白你的意思了,你這般一說,朕是越發的如芒在背,尤其是此人所說的話,與那東林黨的話,可謂是一般無二,不,甚至比那些東林,更爲激進。”

張靜一也不由得嘆了口氣。

天啓皇帝做事太糙了,當初的黨爭,東林黨與閹黨的鬥爭已經日益激烈化,可天啓皇帝直接退居幕後,讓魏忠賢大加殺戮。

當然……所謂的大加殺戮,雖是天下震動,可真正殺的人,並不多,東林一案,被殺的是六七人,算來算去,也只是楊漣、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顧大章六人而已,而撤職逐出的則爲五十多人。

這就是名震一時,令天下人聞之色變的東林六君子被殺事件。

可就因爲殺死了六人,卻到了現在,依舊被人拿來當做魏忠賢殘酷,天啓皇帝昏聵的鐵證。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多少的百姓如割麥子一般的一茬一茬的死去,那些動輒赤地千里的尋常百姓,死了也就死了,連數字都不算,偏偏此六人,卻立即被人立爲精神偶像。

至於撤職的五十多人,他們撤職回鄉之後,更是得到無數人的推崇,早已成了正人君子的象徵。

所以表面上,好像最後的結果是閹黨得勢,魏忠賢用最殘暴的手段成爲了九千歲。

可實際上……勝負未論。

在失去了皇權支持的東林,已經開始漸漸有了理論創新的苗頭,他們已經不再只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而是在對天啓皇帝的巨大失望之下,開始出現了虛君的苗頭。

而江南的士紳以及讀書人,也開始流行起了這種新的思想,他們對朝廷或者對天啓皇帝,則保持着不合作的態度。

畢竟,天啓皇帝重用魏忠賢,在江南派駐大量的礦稅和商稅的鎮守太監,已將矛盾徹底的公開化了。

天啓皇帝顯然是餘怒未消的,帶着怒色道:“只是,朕任由這些人胡鬧嗎?”

張靜一道:“有道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陛下……這個讀書人,臣自會料理,江南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臣以爲,還是請陛下且放寬心,終究只是一個秀才而已,所謂秀才造反,三年不成,這不是緊迫的事。”

天啓皇帝吁了口氣,總算在張靜一的勸說下冷靜了下來,口裡道:“也只好如此。”

其實張靜一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那就是……表面上這只是秀才造反,可實際上,秀才的背後,卻是根植於江南幾百年的無數世族們對於朝廷的厭惡,已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

若是繼續放任下去,要嘛天啓皇帝爲了得到他們的信任,重新啓用東林黨,事事言聽計從!

要嘛……這公開的反目,其實也只是遲早的事了。

次日,天啓皇帝帶着鬱悶的心情,起駕回宮。

只是,纔剛剛回到京城不久。

從遼東回來的皇太極,卻是帶來了一個讓人覺得是危言聳聽的消息。

張靜一回到自己的住處,皇太極卻已在此焦急地等着了。

對於皇太極,張靜一的態度冷淡,他只是利用這個傢伙而已,利用皇太極分化建奴人罷了,跟這傢伙真談不上有什麼深厚交情!

可皇太極卻是當先便道:“我有大事要奏,最好能面見皇帝。”

第四百二十四章:凌遲處死第四百一十五章:統統拿下第七十五章:來都來了第五百五十五章:整死他第三百二十七章:個個該殺第三百六十二章:絕殺第二百一十九章:中興大業第四十一章:龍顏震怒第一百五十三章:名列第一第六百二十六章:恐怖如斯第三百九十一章:真相浮出水面第九十七章:發達了第一百八十章:不敢奉詔第十五章:左右橫跳第五百五十八章:真相在此第七百二十七章:天降神兵第六百零二章:天文數字第六百零九章:陛下入宮第三百四十章:入城第七百四十五章:殺瘋了第四百五十八章:天崩地裂第四百七十九章:第十一章:大漢將軍第三百四十九章:請皇兄盡誅亂臣第四百二十三章:幕後之人找到了第二百三十六章:封侯第二百零四章:滔天大案第四百八十五章:板蕩識忠臣第五百九十二章:一網打盡第三百四十九章:請皇兄盡誅亂臣第一百四十四章:勞苦功高第六百一十三章:皆可殺第三十八章:財源滾滾來第五百五十八章:真相在此第二百二十一章:成功第三百五十二章:你是什麼東西 也敢饒舌第五百零三章:廢后第三百九十一章:真相浮出水面第四百三十八章:摧枯拉朽第四百八十二章:斬草要除根第四百零二章:五雷轟頂第二百四十七章:詔命第三百二十二章:富可敵國第七百章:決戰紫禁城第三百七十章:弄死你第四百八十九章:新君登基第一百九十二章:朕的棟樑之才第一百二十四章:暴漲第八十七章:禮多人不怪第三百六十七章:政績卓然第七百三十二章:斬盡殺絕第七百四十七章:君子受辱第五十章:要發財了第四百五十六章:往死裡打第七百零四章:大赦天下第十四章:家裡有地第四百二十九章:收網第二百一十八章:請陛下賜教第六百五十九章:孤注一擲第六章:請功第六百七十三章:大禍臨頭第八十四章:恩賜第七百七十三章:征服第三百七十八章:大勝第三百四十七章:文臣皆可殺第二百五十章:利益薰心第五百二十三章:你家沒了第四百一十二章:突破口第四百七十一章:宏圖大業第三百九十九章:天打雷劈第六百章:炮聲隆隆第四百三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五十六章:大喜第六百六十九章:太歲頭上動土第三百六十八章:財源滾滾第七百一十九章:海防之策第五百八十一章:流寇入城第四百六十五章:威震天下第三百四十五章:千刀萬剮第三百二十一章:龍顏大悅第七百四十一章:登陸第六百七十三章:大禍臨頭第十四章:家裡有地第二百五十二章:但願海波平第七百四十八章:絕境第四百八十九章:新君登基第三百九十四章:統統交代了第六百零九章:陛下入宮第七百六十二章:召舊部第七百七十六章:天下大勢第四百八十一章:暴君第一百三十八章:臣萬死第二百一十七道:皇帝大喜第一百六十二章:天塌地陷第一百九十八章:格殺勿論第三章:殺賊第二百零三章:真相第四章:大功一件第六十二章:意難平第一百四十六章:人才
第四百二十四章:凌遲處死第四百一十五章:統統拿下第七十五章:來都來了第五百五十五章:整死他第三百二十七章:個個該殺第三百六十二章:絕殺第二百一十九章:中興大業第四十一章:龍顏震怒第一百五十三章:名列第一第六百二十六章:恐怖如斯第三百九十一章:真相浮出水面第九十七章:發達了第一百八十章:不敢奉詔第十五章:左右橫跳第五百五十八章:真相在此第七百二十七章:天降神兵第六百零二章:天文數字第六百零九章:陛下入宮第三百四十章:入城第七百四十五章:殺瘋了第四百五十八章:天崩地裂第四百七十九章:第十一章:大漢將軍第三百四十九章:請皇兄盡誅亂臣第四百二十三章:幕後之人找到了第二百三十六章:封侯第二百零四章:滔天大案第四百八十五章:板蕩識忠臣第五百九十二章:一網打盡第三百四十九章:請皇兄盡誅亂臣第一百四十四章:勞苦功高第六百一十三章:皆可殺第三十八章:財源滾滾來第五百五十八章:真相在此第二百二十一章:成功第三百五十二章:你是什麼東西 也敢饒舌第五百零三章:廢后第三百九十一章:真相浮出水面第四百三十八章:摧枯拉朽第四百八十二章:斬草要除根第四百零二章:五雷轟頂第二百四十七章:詔命第三百二十二章:富可敵國第七百章:決戰紫禁城第三百七十章:弄死你第四百八十九章:新君登基第一百九十二章:朕的棟樑之才第一百二十四章:暴漲第八十七章:禮多人不怪第三百六十七章:政績卓然第七百三十二章:斬盡殺絕第七百四十七章:君子受辱第五十章:要發財了第四百五十六章:往死裡打第七百零四章:大赦天下第十四章:家裡有地第四百二十九章:收網第二百一十八章:請陛下賜教第六百五十九章:孤注一擲第六章:請功第六百七十三章:大禍臨頭第八十四章:恩賜第七百七十三章:征服第三百七十八章:大勝第三百四十七章:文臣皆可殺第二百五十章:利益薰心第五百二十三章:你家沒了第四百一十二章:突破口第四百七十一章:宏圖大業第三百九十九章:天打雷劈第六百章:炮聲隆隆第四百三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五十六章:大喜第六百六十九章:太歲頭上動土第三百六十八章:財源滾滾第七百一十九章:海防之策第五百八十一章:流寇入城第四百六十五章:威震天下第三百四十五章:千刀萬剮第三百二十一章:龍顏大悅第七百四十一章:登陸第六百七十三章:大禍臨頭第十四章:家裡有地第二百五十二章:但願海波平第七百四十八章:絕境第四百八十九章:新君登基第三百九十四章:統統交代了第六百零九章:陛下入宮第七百六十二章:召舊部第七百七十六章:天下大勢第四百八十一章:暴君第一百三十八章:臣萬死第二百一十七道:皇帝大喜第一百六十二章:天塌地陷第一百九十八章:格殺勿論第三章:殺賊第二百零三章:真相第四章:大功一件第六十二章:意難平第一百四十六章: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