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天下大勢

劉文秀的表情沒有顯露什麼,這時卻驟然之間明白了什麼。

恩師之所以提及這《參覲交代》,本身就是想將這江戶所發生的事,在大明或者是遼東重演而已。

通過讓天下各地藩國的藩王和貴族們遷徙至京城或者旅順,同時也將他們的財富一併帶來。

一旦事成,不但讓大明或者是遼東更加有力的操控各藩國,也等於是藉此來吸取天下藩國的財貨。

這些商賈們,一個個磨刀霍霍,只恨不得大明和遼東四處出擊,因爲唯有如此,才能創造巨大的需求,畢竟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而且所征服之地,也成了他們的市場,正所謂是一箭雙鵰。

可顯然他的這位恩師並不願多造殺孽,或者說在大明的固有思維之中,戰爭永遠不會是第一選項。

而若是弄出一個參覲交代的擴大版,既令諸藩國更加臣服,勢必也會令市場的藩籬被打破,畢竟人家的上層一家老小都搬來了,每年都要來此常駐的,怎麼還可能不增加貨物的流通?

最重要的是,這麼多的貴族來此,這些人的消費力,絕對是不可小看的。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平民是不存在多少消費能力的,而貴族顯然不一樣。一個貴族,至少等於數百上千個平民的消費能力,因爲貴族不只是本身需要維持奢侈所帶來的開銷,還有他們大量的妻妾和子女,更不必說,他們的衣食住行,以及大量隨身護衛以及僕從的開支了。

如此一來,就等於是貴族們利用他們在藩國的采邑所得的錢糧,憑空製造了旅順等地的巨大消費市場。

此時,劉文秀倒是略帶餘慮道:“只怕藩國們不肯同意。”

張靜一顯然不以爲意,看着他,平靜地道:“這對他們而言,已是最好的選擇,想來他們的使者,也都會逐漸抵達京城或者是遼東。這京城以及遼東的氣氛,他們顯然會慢慢地感受到的。若是肯好好的談,他們自然不失尊位,可若是拒絕,倒也無妨的,爲師一再說,我對他們沒有任何的成見和惡意,也極不願與他們兵戎相見,只是真到了將來兵戎相見的時候,卻也是不得已而爲之,無論是朝廷,還是遼東這邊,都是有壓力的。”

張靜一這話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

劉文秀並不驚訝,於是他點頭道:“學生明白了,此事學生先去吹吹風,不過這事不能讓咱們自己提出來,得讓他們來提。“

張靜一笑了笑,滿意地道:“如此甚好,錦衣衛這邊,確實該多關注外藩的事,不要總將眼睛盯着關內和關外。”

劉文秀便也露出了笑容,道:“這倒是實話,其實……這兩年,錦衣衛的名聲倒是變好了。”

張靜一莞爾一笑。

張靜一比誰都清楚,錦衣衛還是這些錦衣衛,之所以名聲好了,只是因爲環境變了而已。

從前就是一個內卷的環境。

錦衣衛主要是幹什麼的?是盯着百官的!往日裡,誰聽了不是膽寒,哪一個不是背地裡咬牙切齒?

可現如今呢?如今錦衣衛雖也盯着百官,偶爾也因一些案子牽涉到某些大戶。

可錦衣衛現在更多的工作,則是對外輿情的蒐集,尤其是閩粵千戶所建立之後,這樣的趨勢已經更加的明顯了。

而對於現在的大戶以及百官們而言,錦衣衛的這些舉動,恰好迎合了這些新貴們對外攫取利益,建立新的商業渠道以及市場的心理。大家都巴不得錦衣衛滲透進四海萬國的方方面面中去,爲將來自己的貨物打開市場來作爲前哨站。

正因如此,彼此之間的矛盾自然大大的緩和了,從前劍拔弩張的關係,也開始變得相互依賴起來。

送走了劉文秀後,張靜一便安心地歇下。

到了次日清晨,張靜一早早起來,穿戴妥當後,卻是先去參加了一個新碼頭的落成禮。

此後,則是見了一些海商。

這些海商,如今都在拓展貿易。

聯合艦隊覆沒之後,原本被佛郎機和尼德蘭所控制的汪洋以及形成了新的權力真空。

而恰好又遭遇到了大明徹底的放開海禁,一下子的,海洋上失去了競爭對手,再加上有了大明水師的保護,原先歐洲諸國在西洋東洋所建立的貿易站以及港口,也隨之被大明所接手。

這個時候……航道是現成的,市場需要是現成的,港口是現成的,於是許多海商便順理成章地開始逐漸替換了原先的佛郎機和尼德蘭的商賈。

譬如對倭國的貿易。

此時的倭國,採取的乃是禁海之策,但是卻留了一個口子,即江戶的商賈允許和尼德蘭人合作進行進出口貿易。

尼德蘭人已經沒了,可是倭國依舊還是渴望大量的絲綢和瓷器,以及西洋的香料,如此一來,漢商便堂而皇之的取尼德蘭商賈而代之,取得了原先尼德蘭人的專營權。

也是直到這個時候,這些海商們方纔大開眼界。

原先那些依靠土地而賺取好處的人,此時才知道,原來這種幾乎壟斷的貿易利差,竟是可以大到十倍甚至百倍的地步。

一時之間,江南和遼東這邊,出海成風,新的貨船到處都在定製,各處港口和碼頭都是繁忙無比。

除了對倭國以及西洋諸國,在從尼德蘭和佛郎機的俘虜口中得知了其他的航道,有的是美洲,也有崑崙洲,以及更遠的歐洲,因此不少人開始下海冒險。

沒辦法,利潤實在太大,太誘人了。

大到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那些老實巴交的農民,如今給他十倍三十倍的收入,他們自也肯嗷嗷叫的下海去。

便是遼東,海路也是除陸路鐵路交通之外最重要的商路,因爲航船的發展,更多航道和水文的情況被掌控,這使得下海的風險減少了許多,因此從旅順至泉州、松江府、登萊、天津衛的航道繁忙無比。

幾乎每日,都有數十上百艘艦船出海,又有幾乎同樣數量的航船入港。

於是旅順的港口,爲了停泊更多的艦船補給,就不得不建立越來越多的補給。

海商們對此自是熱烈歡迎的,見了張靜一,紛紛行禮問安。

張靜一也客氣地詢問了一些海中貿易的事。

當然,他絕不會偏信這些海商,畢竟這些人口中的消息,大抵也都是真真假假。

掙錢倒是真的,風險也有,當然,這些人的慾望也越發的難以滿足了,如今對於他們而言,出海以及從各地送回來的貨物倒是好辦,真正缺的卻是艦船了。

甚至許多海商爲了搶佔先機,以及開始想着法子告貸,就希望多下一些艦船的訂單了。

於是這也引發了造船業的大繁榮,故而許多的訂單,都已排到了兩年之後。

而這時候,遼東的優勢就一下子顯現出來了,無論是泉州還是登萊等地,都有不少造船的作坊,可是絕大多數的訂單,卻幾乎都在遼東。

究其原因,還在於當初那個鐵甲艦的計劃,那一次鐵甲艦的建造,可謂是拔苗助長,爲了造艦,數萬匠人,涉及到了數十萬人圍繞着艦船衍生出了上下游的產業鏈。

不只如此,爲了攻克許多技術的難關,無數匠人和技術人員,幾乎日以繼夜,弄出了一個又一個的解決方案。

而如今,在旅順這兒,想要造商船,簡直就是輕而易舉,大量技藝精湛的匠人,還有各種新式商船的研製,都非其他港口可比。

這裡造出來的商船,雖還是木製,可是抗風浪能力,船速,貨物的裝載能力,就是明顯的比別的地方要強得多。

就這……居然造出來的成本,卻並不比其他港口城市的貴。

畢竟,工程造價,也是需要經驗的,關內的船廠,很多時候造着造着卻發現,造價越來越貴,成本很難把控。

而旅順的造船廠,這方面的人才卻是多不勝數,而且在旅順各種配套船廠的各種作坊也是五花八門。

當然,海商們除了抱怨艦船的訂單需要兩三年才能到貨之外,主要抱怨的,還是在海外的一些問題,譬如行商多不易,被當地的土官們刁難諸如此類。

他們雖是靠傾銷給土人們貨物來掙錢。

可是對於土人們,卻多有抱怨。

張靜一其實也清楚,海商們絕對是這天底下最恨不得大明和遼東的水師打遍天下的羣體,畢竟跟人做買賣,哪裡有跟着大軍一窩蜂的去搶要香。

對於這些言論,張靜一隻是默默地聽着,倒沒有多說什麼,即沒有順着這些人的心意,表達對諸藩的惡意,卻也沒有阻止他們的意思。

他只安安靜靜地等着!

鬧吧,大家好好地鬧吧,鬧到這藩國們一個個心驚膽寒,一地雞毛的時候,纔是他張靜一出場做和事老的時候。

果然,不出一個多月,就出事了。

………………

手術完成之後這段時間看發光的東西會有光暈,打算休息一下慢慢恢復再努力更新,除此之外,歷史大神作家天子新書開了,叫《錦衣狀元》,大家可以去看看。

第二百二十六章:功在千秋第一百六十六章:大明有希望了第六百六十三章:劉卿好手段第二百六十一章:認親第二十八章:月下求美第六百四十二章:滅門破家第四百八十八章:造福蒼生第六百六十章:新世界的大門第一百九十三章:名垂青史第三百七十章:弄死你第一百零五章:欺君之罪第七十一章:點石成金第四百九十三章:登基第四百五十三章:新政的快速推進第三百四十二章:罪臣萬死第四百三十七章:斬盡殺絕第四百一十八章:全完了第三百五十章:秋後算賬第四百五十一章: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百五十三章:昏君就要有昏君的覺悟第五百五十五章:整死他第四十九章:大破大立第四百五十五章:黃金時代來臨了第五百三十五章:我即正義第六百二十二章:與皇帝共治第五百三十六章:隱天子第七百章:決戰紫禁城第一百二十章:恩准第四百零四章:誰是亂黨第四百四十八章:論功行賞第七百二十八章:堅船利炮第一百九十二章:朕的棟樑之才第五百三十八章:功不可沒第二百三十六章:封侯第六百三十章:生機勃勃的大明王朝第三百七十章:弄死你第一百九十二章:朕的棟樑之才第十二章:入宮第一百零三章:舊貌換新顏第三百八十七章:一網打盡第七百一十一章:但願海波平第四百六十三章:我有神兵利器第四百五十八章:喜從天降第二百零六章:賜官第四百九十四章:千軍萬馬進京城第四百六十二章:第一次金融危機第五百九十六章:真相在此第五百六十章:朕不許第七百零七章:瘋漲第五百章:皇帝陛下回到了他忠實的紫禁城第五百七十二章:大勝第七百二十二章:決勝千里第二百三十三章:攻心爲上第四百三十七章:斬盡殺絕第三百三十七章:聖君第二百五十二章:但願海波平第六百四十一章:降維打擊第三百九十七章:神器現身第三百一十二章:伴臣如伴虎第九十二章:妙手回春第四百九十五章:紫禁城風雲第三百四十章:入城第九十三章:救治第七百三十五章:有‘朋’自遠方來第二百二十九章:殺第二百八十章:格殺勿論第四百一十六章:太子殿下在此第一章:敗家子第四百七十五章:格殺勿論第四百七十七章:不堪一擊第三百一十五章:死無葬身之地第五百一十四章:破釜沉舟第六章:請功第六百五十五章:順之者昌 逆之者亡第三百三十七章:聖君第四百二十三章:幕後之人找到了第四百八十三章:萬人敵第五百五十九章:富堪敵國第二百一十七道:皇帝大喜第二百二十三章:進京第六百七十七章:光宗耀祖第四百二十八章:捉拿奸商第三百一十九章:死無葬身之地第二百八十一章:陛下聖明第七十九章: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四十章:今日無事第六百四十七章: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六百九十五章:穩操勝券第三百九十五章:大破才能大立第八十七章:禮多人不怪第五百七十七章:痛打落水狗第六百六十七章:鉅富第四百八十八章:造福蒼生第一百八十九章:入城第六百零四章:聖心難測第四百八十三章:天誅地滅第五百七十章:迅如閃電第三百四十九章:請皇兄盡誅亂臣第一百八十章:不敢奉詔第八十八章:皇榜
第二百二十六章:功在千秋第一百六十六章:大明有希望了第六百六十三章:劉卿好手段第二百六十一章:認親第二十八章:月下求美第六百四十二章:滅門破家第四百八十八章:造福蒼生第六百六十章:新世界的大門第一百九十三章:名垂青史第三百七十章:弄死你第一百零五章:欺君之罪第七十一章:點石成金第四百九十三章:登基第四百五十三章:新政的快速推進第三百四十二章:罪臣萬死第四百三十七章:斬盡殺絕第四百一十八章:全完了第三百五十章:秋後算賬第四百五十一章: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百五十三章:昏君就要有昏君的覺悟第五百五十五章:整死他第四十九章:大破大立第四百五十五章:黃金時代來臨了第五百三十五章:我即正義第六百二十二章:與皇帝共治第五百三十六章:隱天子第七百章:決戰紫禁城第一百二十章:恩准第四百零四章:誰是亂黨第四百四十八章:論功行賞第七百二十八章:堅船利炮第一百九十二章:朕的棟樑之才第五百三十八章:功不可沒第二百三十六章:封侯第六百三十章:生機勃勃的大明王朝第三百七十章:弄死你第一百九十二章:朕的棟樑之才第十二章:入宮第一百零三章:舊貌換新顏第三百八十七章:一網打盡第七百一十一章:但願海波平第四百六十三章:我有神兵利器第四百五十八章:喜從天降第二百零六章:賜官第四百九十四章:千軍萬馬進京城第四百六十二章:第一次金融危機第五百九十六章:真相在此第五百六十章:朕不許第七百零七章:瘋漲第五百章:皇帝陛下回到了他忠實的紫禁城第五百七十二章:大勝第七百二十二章:決勝千里第二百三十三章:攻心爲上第四百三十七章:斬盡殺絕第三百三十七章:聖君第二百五十二章:但願海波平第六百四十一章:降維打擊第三百九十七章:神器現身第三百一十二章:伴臣如伴虎第九十二章:妙手回春第四百九十五章:紫禁城風雲第三百四十章:入城第九十三章:救治第七百三十五章:有‘朋’自遠方來第二百二十九章:殺第二百八十章:格殺勿論第四百一十六章:太子殿下在此第一章:敗家子第四百七十五章:格殺勿論第四百七十七章:不堪一擊第三百一十五章:死無葬身之地第五百一十四章:破釜沉舟第六章:請功第六百五十五章:順之者昌 逆之者亡第三百三十七章:聖君第四百二十三章:幕後之人找到了第四百八十三章:萬人敵第五百五十九章:富堪敵國第二百一十七道:皇帝大喜第二百二十三章:進京第六百七十七章:光宗耀祖第四百二十八章:捉拿奸商第三百一十九章:死無葬身之地第二百八十一章:陛下聖明第七十九章: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四十章:今日無事第六百四十七章: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六百九十五章:穩操勝券第三百九十五章:大破才能大立第八十七章:禮多人不怪第五百七十七章:痛打落水狗第六百六十七章:鉅富第四百八十八章:造福蒼生第一百八十九章:入城第六百零四章:聖心難測第四百八十三章:天誅地滅第五百七十章:迅如閃電第三百四十九章:請皇兄盡誅亂臣第一百八十章:不敢奉詔第八十八章:皇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