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帝心難測

天啓皇帝曾經料到,這錦州的驕兵悍將和士紳們,或者會勾結一起,弄出一些動靜來。

卻是萬萬沒有預料到,他們直接將客軍一鍋端了。

這些客軍,以川軍和浙軍,還有廣西的狼兵爲主,少量是甘肅一帶的邊軍,這麼一些人,其實早已是老弱病殘了,如今就這麼沒了。

天啓皇帝沒想到這些人一旦下手,居然如此的狠毒。

於是他道:“他們這是要做什麼,要造反嗎?連客軍都殺,莫非朕的兵馬去了,他們也要殺?”

張靜一便用同情的眼光看着天啓皇帝。

答案不言自明。

你爲啥是皇帝,你心裡沒數嗎?真以爲是上天之子?

那是因爲符合大家的利益,那些人與你共天下。

現在利益沒了,你還擋了人家的財路,到處要查賬,要追究過失,這還了得?

想想看,明朝歷史上的那些死無葬身之地的所謂權閹們,都是怎麼被弄死的?

就說劉瑾吧,也搞了一個新政,這新政最大的內容呢,就是普及京察!

所謂京察,原本是三年查一次,看看官員是否合格,不合格的罷黜,劉瑾覺得這些制度是有了,可是好像大家都是走形式,幾十上百年,也沒幾個官員因爲京察而罷黜的。

他於是乎,決定縮短年限,動真格,這一下子,天怒人怨,大家和劉瑾死磕,找明武宗,找宮裡和劉瑾有仇的太監聯合,有他沒我,於是……劉瑾被凌遲。

此後的明武宗,死的也是不明不白,過於蹊蹺。

張靜一終歸還是將心裡的大實話說了出來:“陛下,臣覺得,這事……還真有可能,這些人瘋了,什麼事都敢幹。”

天啓皇帝還是很懂得反省的,細細一琢磨,還真是。

他便更加的怒不可遏了。

於是他惱怒不已地道:“他們要反,難道士兵們就跟從他們?”

張靜一覺得天啓皇帝有時候還是還單純的,便道:“陛下,歷來造反,從來沒聽說過,我要造反的,即便是太祖高皇帝,還提出了驅逐韃虜,成祖皇帝,還打出了奉天靖難,還有……”

“你別說啦。”天啓皇帝臉若豬肝。

張靜一一時無語,只怪自己對其他的歷史瞭解得甚少,只能舉出這麼幾個老朱家的。

於是便繼續道:“再者說了,陛下,眼下這遼東當真有朝廷的官軍嗎?這些官兵,但凡是精壯的,哪一個不是遼將們的家丁和私奴,與遼將們休慼與共?他們都是一夥的。”

這是實話,建奴崛起之後,對於遼將而言,簡直就是一場狂歡。

首先遼將們得到的最大好處,就是官兵私有化,私有化到了什麼程度呢?

譬如那個謀反被抄家的山海關副將吳襄,在歷史上,這個吳三桂的爹在崇禎皇帝時期,成爲了總兵,有一次崇禎皇帝詢問吳襄……這是有過歷史記錄的。

大意是,崇禎皇帝問吳襄,我一年按十五萬人的軍餉給你撥款,你現在的軍隊有十萬人吧?

吳襄很直接,回答是沒有。

崇禎那二貨便又追問,沒有十萬,五萬人總是有的吧。

吳襄則回答,陛下,其實我就三千家丁,其餘之人,都是老弱病殘。然而這三千人,臣皆以兄弟之禮待之,所以請陛下放心,他們都是精銳,都是英勇善戰的,陛下不用憂慮沒有人幫你殺賊,只要幫我解決糧餉問題就好了。

十五萬人的軍餉,吳襄自己養了三千家丁,其餘的……要嘛就是花名冊裡的一個數字,要嘛就是打雜的。

而吳襄所謂的兄弟之禮,其實就是把這三千人的戶口轉到自己家裡了,和他吳襄是一家人。

這也是爲何,在歷史上建奴人愛招降遼將的原因,而且往往給予極大的禮遇,否則吳三桂憑什麼封王?

真因爲吳三桂是什麼不世出的名將嗎?只不過是吳三桂只要降,立即能給建奴人拉來一支隊伍,而且都還是花了崇禎皇帝的軍餉養出來的,一個人領好幾份軍餉,個個吃的油頭大耳,膘肥體壯,且都死心塌地的跟着吳三桂!至於朝廷,朝廷算什麼東西,人家拿的是吳家的好處。

這遼東上上下下,所謂的遼將,其實就是大大小小的軍閥,吳襄是如此,其他人更是如此。

天啓皇帝面露憎惡之色,怒道:“當初不是讓袁崇煥來清查私兵嗎,何以現在還冒了出來?”

張靜一便苦笑道:“查了一半,鬧的動靜很大,後來查不下去了。若是再查,這遼東各鎮,都要跑建奴人那裡去。”

天啓皇帝咬牙道:“真真是豬狗不如,朕本以爲,查一查,這事也就過去了!哪裡料到,這麼多證據確鑿的,竟還查不動!可見這些人……已到了目無法紀的地步,從不將朕放在眼裡。”

其實遼東的事,張靜一是知道的,袁崇煥乾的很賣力,確實查處了很多人,許多人因此而罷官,也少了一些以往的亂像,多少有點以儆效尤的作用。

可恰是因爲私兵和家丁盛行,你罷了人家官,根本沒用,那些家丁立即裹挾着士兵鬧起來,新任命的武官根本管不住。

最後的結果,只好是折中,張家老大罷官,讓張家老二接任營中的某個要職,表面上說是協助將軍,實際上,那將軍早就架空了。

天啓皇帝大罵一通之後,目光卻落在那前來報訊的人身上。

其實這人不說還好,畢竟藏進糞坑裡也有幾日了。問題就在於,他還說了出來,以至於天啓皇帝爲他的遭遇產生同情,可就是覺得怪怪的,彷彿自己的大帳,似也變得不那麼’乾淨‘了。

不過此時他還算是冷靜的,於是繼續問:“他們有多少人馬?”

“這個不知,有許多,雖不敢說是城中的騎兵傾巢而出,至少也出了一半,他們似乎不想留活口,不但有人衝殺,外圍還有人警戒,殺完之後,屍首全部焚燒,卑下躲在……”

“好啦,朕知道你躲在哪。”天啓皇帝瞪着他道:“認得是誰領頭嗎?”

“這個就不知了。”

天啓皇帝便道:“你放心,朕會爲你們做主,他們殺你一個,朕誅他們十個,你好好的歇着,跟着朕走,來人,帶他去好好洗洗,給他換一身新衣,讓他吃飽喝足,好生照料。”

那人又飲泣道:“謝陛下。”

天啓皇帝是真正的氣着了。

以至於落下了臉,自己單獨一人,將自己關在大帳裡,誰也不見。

只是次日,卯時未至,他便下令繼續進發,自己一人孤零零地騎着馬,見誰也不搭理。

張靜一幾次想要上去彙報軍情,天啓皇帝也只是悶不做聲。

這是張靜一第一次見着天啓皇帝這個樣子。

說實話,被人欺辱到了這個地步,就算是普通人,怕也惹毛了。

給人養漢子,這些人養了漢子,轉過頭還殺你的人,甚至圖謀不軌,這是人乾的事嗎?

何況天啓皇帝還是天子。

連續兩日,天啓皇帝都是這般。

到了第三日清晨,天啓皇帝竟是親自來將張靜一叫醒。

“起來。”

張靜一是和着軍大衣睡的,這遼東處處危機,鬼知道會不會有敵襲,一見天啓皇帝,卻見天啓皇帝明顯的憔悴了許多。

只是此時,他眼裡泛着一種詭異之色,隨後,天啓皇帝道:“朕想明白了。”

張靜一便起身,一面道:“陛下想明白了什麼?”

天啓皇帝不急不慢地沉聲道:“什麼天子,什麼大臣,都是騙人的鬼話,這些人之所以還稱臣,不是因爲他們發了什麼善心,不過是還指望着朕在關內,給他們搜刮遼餉而已!”

“既然欺到了朕的頭上,朕怎可任他們宰割?既然稽查他們的不法事不成,那麼就索性……朕就不當自己是天子了,他們不是東西,朕要比他們還不是東西,他們欺朕,朕便讓他們曉得朕的手段。”

張靜一感受到,天啓皇帝此時,渾身殺氣騰騰。

這是一種……山大王的氣息。

……

袁崇煥此時已上了鐐銬,不只如此,還帶着枷。

沉重的木枷,讓他的脖子幾乎擡不起來,只能蜷縮着身子,躲在囚室的角落。

此時,他大抵已經明白了一些什麼,他畢竟不是滿桂,因而……袁崇煥心憂如焚,他已經預感到了不好的事發生。

哐當,囚室的門就在此時,突的開了。

一個老者揹着手,走進這昏暗的囚室。

老者嘆了口氣道:“袁公,你受委屈了。”

“你……你們……”袁崇煥勃然大怒地瞪着老者道:“你們竟敢矯詔?你們可知道,這是多大的罪?難道……你們真的鐵了心嗎?”

這老者卻是笑了笑道:“如果老夫告訴你,這詔書是真的呢?”

“什麼?”

袁崇煥一愣。

“沒有真的詔書,你以爲這錦州城上下,大家真肯鐵了心這樣幹?袁公啊,大家都是聰明人,你認爲老夫這般謹慎之人,會如此的膽大包天嗎?”

袁崇煥打了個寒顫,臉色蒼白如紙。

第二百三十五章:升官第五百七十六章:萬炮齊發第二百九十三章:誅心第一百二十九章:譏貪小利者第一百一十二章:希望第三百五十六章:順天應人的天啓皇帝第四百四十七章:大勝第一百一十四章:殺第四百四十四章:真相大白第七十九章: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六十七章:勤政天子第五百九十三章:富甲天下第三百九十五章:大破才能大立第一百六十三章:朕的兒子第七百七十三章:征服第一百二十五章:貔貅第七章:威風凜凜錦衣衛第六百四十一章:降維打擊第五百九十六章:真相在此第四百七十八章:魚死網破第一百二十八章:張靜一出擊第二百一十三章:你生員爺爺在此第一百五十八章:從龍之功第十九章:刮目相看第三百五十四章:罪惡昭彰第七百二十七章:天降神兵第五百九十二章:一網打盡第五百一十七章:弒神第一百零一章:行路難第二百九十八章:揭穿把戲第一百六十二章:天塌地陷第四百三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五百零三章:廢后第五百七十六章:萬炮齊發第一百二十章:恩准第七百五十三章:有殺氣第三百八十七章:一網打盡第七百一十一章:但願海波平第一百八十八章:獻俘第十一章:大漢將軍第四百六十九章:新皇登基第五百六十二章:剷除乾淨第五百一十四章:破釜沉舟第四十四章:事情嚴重了第二百二十一章:成功第二百七十九章:天威難測第二百六十章:黃恩浩蕩第六百四十三章:斬盡殺絕也無可厚非第五十一章:無中生友第六百四十六章:一個個都得死第一百六十七章:勤政天子第五百七十九章:雞犬不留第四十三章:皇帝出巡第六十三章:入宮第三百七十七章:兵敗如山倒乎第三百七十二章:還朝第七百一十一章:但願海波平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捷第三百五十三章:昏君就要有昏君的覺悟第四百六十九章:強盜行徑第四百八十章:成仁取義第二百八十九章:臣弟見過皇兄第二百二十章:神器現世第十四章:家裡有地第三百零五章:驚天秘聞第二百零四章:滔天大案第四百六十九章:強盜行徑第一百六十三章:朕的兒子第三百六十一章:攤丁入畝第三百八十一章:指使罪臣的是他第五百七十九章:雞犬不留第五百章:皇帝陛下回到了他忠實的紫禁城第五百八十六章:定點清除第二百二十章:神器現世第一百三十三章:拔劍四顧心茫然第四百五十三章:新政的快速推進第四百零五章:希圖大位第六百六十四章:謀事在人第六百五十八章:新鮮血液第八十六章:喜從天降第六百二十七章:天下洗牌第三百五十七章:爲民除害第五百七十九章:雞犬不留第六百九十三章:一網打盡第五百九十七章:神擋殺神第六百一十五章:春秋大義第一百九十一章:陛下親臨第二百零三章:真相第三百二十二章:富可敵國第四百九十二章:圖窮匕見第七百二十三章:敵襲第六十章:你配嗎第三十一章:求見陛下第三百四十八章:身死族滅第六百九十章:摧枯拉朽第五百零三章:廢后第五百二十六章:浮出水面第五百八十五章:不服者死第五百五十章:國運興隆
第二百三十五章:升官第五百七十六章:萬炮齊發第二百九十三章:誅心第一百二十九章:譏貪小利者第一百一十二章:希望第三百五十六章:順天應人的天啓皇帝第四百四十七章:大勝第一百一十四章:殺第四百四十四章:真相大白第七十九章: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六十七章:勤政天子第五百九十三章:富甲天下第三百九十五章:大破才能大立第一百六十三章:朕的兒子第七百七十三章:征服第一百二十五章:貔貅第七章:威風凜凜錦衣衛第六百四十一章:降維打擊第五百九十六章:真相在此第四百七十八章:魚死網破第一百二十八章:張靜一出擊第二百一十三章:你生員爺爺在此第一百五十八章:從龍之功第十九章:刮目相看第三百五十四章:罪惡昭彰第七百二十七章:天降神兵第五百九十二章:一網打盡第五百一十七章:弒神第一百零一章:行路難第二百九十八章:揭穿把戲第一百六十二章:天塌地陷第四百三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五百零三章:廢后第五百七十六章:萬炮齊發第一百二十章:恩准第七百五十三章:有殺氣第三百八十七章:一網打盡第七百一十一章:但願海波平第一百八十八章:獻俘第十一章:大漢將軍第四百六十九章:新皇登基第五百六十二章:剷除乾淨第五百一十四章:破釜沉舟第四十四章:事情嚴重了第二百二十一章:成功第二百七十九章:天威難測第二百六十章:黃恩浩蕩第六百四十三章:斬盡殺絕也無可厚非第五十一章:無中生友第六百四十六章:一個個都得死第一百六十七章:勤政天子第五百七十九章:雞犬不留第四十三章:皇帝出巡第六十三章:入宮第三百七十七章:兵敗如山倒乎第三百七十二章:還朝第七百一十一章:但願海波平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捷第三百五十三章:昏君就要有昏君的覺悟第四百六十九章:強盜行徑第四百八十章:成仁取義第二百八十九章:臣弟見過皇兄第二百二十章:神器現世第十四章:家裡有地第三百零五章:驚天秘聞第二百零四章:滔天大案第四百六十九章:強盜行徑第一百六十三章:朕的兒子第三百六十一章:攤丁入畝第三百八十一章:指使罪臣的是他第五百七十九章:雞犬不留第五百章:皇帝陛下回到了他忠實的紫禁城第五百八十六章:定點清除第二百二十章:神器現世第一百三十三章:拔劍四顧心茫然第四百五十三章:新政的快速推進第四百零五章:希圖大位第六百六十四章:謀事在人第六百五十八章:新鮮血液第八十六章:喜從天降第六百二十七章:天下洗牌第三百五十七章:爲民除害第五百七十九章:雞犬不留第六百九十三章:一網打盡第五百九十七章:神擋殺神第六百一十五章:春秋大義第一百九十一章:陛下親臨第二百零三章:真相第三百二十二章:富可敵國第四百九十二章:圖窮匕見第七百二十三章:敵襲第六十章:你配嗎第三十一章:求見陛下第三百四十八章:身死族滅第六百九十章:摧枯拉朽第五百零三章:廢后第五百二十六章:浮出水面第五百八十五章:不服者死第五百五十章:國運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