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零章 兄終弟及

大楚皇帝駕崩,楊寧雖然感到意外,但內心卻也並無多少感觸,見得毛文壽一臉愁悶之色,忍不住道:“聖上駕崩,自有太子繼位,我看朝廷也做了準備,等新君繼位之後,一切應該很快平靜下來。”

毛文壽微點頭道:“但願如此。”

齊峰在旁不由道:“現在最擔心的便是太子沒能及時趕回來,搞不好就會發生變故。”

“太子趕不回來?”楊寧奇道:“這話又是怎麼說的?太子難道不在京裡?”

齊峰低聲道:“東齊國主冊立太子,舉行冊立大典,太子率使團前往參加,也沒聽說已經返京。”

“東齊國?”楊寧有些發懵,“怎地又多出個東齊國來?不是隻有個北漢嗎?”

齊峰和毛文壽對視一眼,毛文壽故作淡定,齊峰則是神色尷尬,訕訕笑道:“世子說的也沒錯,照說東齊也算不得一個國家,地窄人稀,不過是.....嘿嘿.....。”卻並無說下去,他知道自家這位世子不久前還是渾渾噩噩,只是最近才頭腦開竅,許多事情懵然不知倒也並不詫異。

毛文壽見楊寧依舊是一臉懵逼的樣子,解釋道:“世子,東齊位於山東半島,幅員狹小,佔有青州之地,下轄也不過九郡之地而已,甚至及不上咱們荊南之地廣袤。本來無論是我大楚還是北漢,也都不曾真的將東齊當做一個國家,不過他們手裡有東海水師,善於水戰,所以國力雖然孱弱,倒也能夠偏安一隅。”

“原來如此。”楊寧這才知道,在兩大強國之間,竟然還存在着小小的東齊國,毛文壽的話,他聽得清楚,知道東齊國佔據的便是膠東半島地區,因爲膠東半島三面臨海,擁有一支水師力量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如此小國,割據一隅,能夠在兩大強國之間存活下來還真是不容易。

只是既然兩大強國都不將東齊當盆菜,怎地大楚卻派出本國太子前往參加東齊的冊立大典?

但是微微一想,便明白其中的關竅。

南楚和北漢兩強對峙,雙方可謂是勢均力敵,在此種情況下,誰能夠拉攏到東齊,自然就會多出一分力量,畢竟東齊國勢雖弱,卻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他們手裡還有一支強大的水師,有這樣一支水師力量的存在,足以讓北漢和南楚垂涎。

果然,毛文壽道:“太子前往參加東齊的冊立大典,那是給了東齊人天大的顏面,若是東齊水師能爲我大楚所用,北漢人就更不敢輕舉妄動了。”

“如此說來,太子如今還在東齊?”楊寧道:“聖上駕崩,太子得到消息,自然會立刻趕回。”

毛文壽卻是帶有一絲憂色,並不說話。

楊寧忍不住問道:“你們說京裡會有人趁亂生事,誰有這麼大的膽子?”

毛文壽道:“有忠義侯坐鎮,應該不至於出什麼問題。”擺手道:“朝廷自有朝廷的部署,聖上一代明君,駕崩之前,想必也都做了妥善的安排,咱們也只是隨便說說,國之大事,還輪不到下官議論。”

“就只怕......!”齊峰話說一半,卻沒有說下去,只是神情卻嚴峻起來。

楊寧見兩人說話都是雲山霧罩欲言又止,忍不住道:“你們說話能不能利索一些,我聽了半天,也不知道你們到底在說些什麼。”指着齊峰道:“你只怕什麼?”

齊峰猶豫了一下,才壓低聲音道:“世子,你有所不知,有些人.....有些人並不覺得太子能夠繼承大統。”

“什麼?”楊寧一怔,“不是太子繼承大統,那立太子又是爲何?太子不就是儲君?”

毛文壽微微頷首道:“世子所言甚是,太子便是儲君,子承父業,天經地義,按道理,太子繼承大統自然是無可厚非,只是.....只是當初那件事情,一直讓一些人心中不甘,下官擔心的,就是那夥人會趁機生出變故。”

“哪夥人?”楊寧依然聽不明白。

“淮南王!”齊峰終是道:“我們只怕淮南王會趁機生事。”

“淮南王?”楊寧立刻想到錦衣侯齊景出殯當日,宮裡派人傳旨之前,淮南王率先趕到,就在城門口哭祭錦衣侯,當時甚至感動不少人。

他記得淮南王已經有四十出頭年紀,看上去倒也是貴氣逼人,只是宮中太監趕到之時,淮南王表現冷淡,甚至在宣讀聖旨之前便即帶人離開,顯得頗有些失禮,楊寧對淮南王的印象倒還頗深,此時聽齊峰提到淮南王,大感詫異,問道:“你們是擔心淮南王會生事?”皺眉道:“他又能生什麼變故?一個王爺,難道還能阻止太子繼承大統?”

“別的王爺或許沒有這等能耐,可是淮南王卻不同。”毛文壽壓低聲音道:“世子,據下官所知,其實.....其實淮南王是擁有繼承帝位的資格。”

楊寧愕然道:“淮南王有資格繼承帝位?毛大人,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毛文壽解釋道:“我大楚太祖武德皇帝武功燦然,征討天下,立國大楚,只是.....只是英年早逝,不到四十歲,便即崩逝,太祖皇帝崩逝之前,淮南王尚在襁褓之中,當時天下依然動盪,南方亂賊如雲,巴蜀尚未平定,北漢人也是虎視眈眈.....!”

“淮南王是太祖皇帝的兒子?”楊寧問道。

毛文壽點頭道:“不單是太祖皇帝的皇子,而且是唯一的皇子。太祖身處亂世,征伐天下,本來誕有一名皇子,卻幼年夭折,淮南王是太祖皇帝的次子,但長子夭折,淮南王實際上就是太祖皇帝唯一的皇子。”

楊寧奇道:“淮南王既然是太祖皇帝唯一的子嗣,爲何.....爲何如今只是王爵?”

“這與當時的情勢有關。”毛文壽道:“太祖崩逝,形勢危急,內憂外患,當時能夠穩住局面的,只有太宗皇帝。太宗皇帝是太祖皇帝的親兄弟,太祖征伐天下,太宗皇帝自始至終相隨身旁,戰功無數,乃是太祖皇帝的臂膀......!”

楊寧瞬間明白過來,道:“那是兄終弟及了。”

他知曉皇位繼承,大都是兩種情勢,要麼父業子承,要麼便是兄終弟及,至若另讓賢明,可是說鳳毛麟角。

便是兄終弟及,歷史上也是屈指可數,除非是形勢所迫,通常而言,兒子繼承老子的江山,那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毛文壽一番話說下來,楊寧已經明白其中的緣故。

毫無疑問,楚太祖自然是一代梟雄,打下了半壁江山,但是英年早逝,淮南王當時尚在襁褓之中。

淮南王繼承帝位,本是合情合理,可是在那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剛剛建立起來的楚國需要的是一個強勢且有威望的人物坐鎮,將楚國上下凝聚成一個拳頭,否則必將是一盤散沙,而一個尚在襁褓之中的嬰兒,當然不可能有凝聚人心的能力。

太宗皇帝跟隨太祖征戰天下,戰功赫赫,其威望足以穩住人心,在那種情況下,由太宗繼承大統,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正如所言,太宗繼承大業,正是兄終弟及,太祖皇帝以天下爲念,將皇位傳於了太宗皇帝.....!”毛文壽猶豫了一下,才壓低聲音道:“只是後來有傳言說,太祖皇帝駕崩之前將皇位傳於太宗,太宗拒不接受,是太祖皇帝堅持,讓太宗皇帝以大業爲重,太宗皇帝這才接了玉璽,而且向太祖皇帝承諾,等到淮南王長大成人,便會將皇位傳於淮南王。”

楊寧心想,且不說這是真是假,就算太宗皇帝當時真的說了這話,那也不能當真,權勢一旦握在手中,只怕沒有幾個人肯放下。

“淮南王如今依舊是王爵,太宗皇帝自然沒有將皇位傳於他。”楊寧道。

毛文壽道:“太宗皇帝繼承大位之後,擔下了太祖皇帝未盡的事業,繼續征伐各路亂賊,除了巴蜀之地,淮水以南盡收我大楚囊中。連年征戰,太宗皇帝也是病倒,其實在太宗皇帝繼位開始,就有不少人上諫太宗皇帝冊立儲君,太宗皇帝一直都沒有理會。直到病倒,終是冊立了當今聖上爲儲君,封了淮南王爲王爵。”

“原來如此,難怪你們說會有人心有不甘。”楊寧這時候明白了前因後果,他能夠理解淮南王的不甘心,但也能體諒太宗皇帝之心,說起來太祖皇帝雖然建國,但是卻並未真正確立大楚的版圖,大楚的版圖是在太宗皇帝手中才大致確定下來,他臨終之前,想到的自然是要將自己打下來的江山交給自己的子孫,自然不可能將皇位傳到淮南王的手中。

淮南王作爲太祖唯一的皇子,在他看來,大楚是由太祖立國,由他繼承太祖開創的大楚帝國,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太宗一系在淮南王眼中,當然是違背約定奪走其皇位的強盜。

“當今聖上文韜武略,任用賢明,而且將巴蜀之地也納入了我大楚的疆域。”毛文壽道:“聖上對淮南王也始終是禮敬有加,當今之世,淮南王所獲殊榮,無有人能出其左右,只可惜......!”搖了搖頭,並無說下去。

齊峰一直在旁沒說話,此時終於忍不住道:“世子,無論如何,都不能讓淮南王得逞,要是淮南王做了皇帝,咱們齊家可就......!”雙手握拳,神情變的異常冷峻。

第七零七章 口供第五七四章 橫死第一三三四章 鳳凰入海第一零六一章 再見不識君第六六五章 觜火猴第七九三章 鹿死誰手第一二六二章 夜下魅影第五二一章 贖當第一四零九章 功高震主第一四零章 下山第一一七二章 謀逆第三零五章 氤氳隱龍第一一一零章 月夜簫聲第三二三章 羣芳之首第三一一章 掌摑第八二三章 偷雞蝕米第二五一章 圈套第一一八二章 子午道第三二六章 滄海一聲笑第四八七章 逆筋經第一二三八章 復仇第一三四七章 刺薛第六六肆章 古城第三三二章 鬼畫第一三五七章 人化劍意之劍道第一四六五章 流火第七九三章 鹿死誰手第一一一三章 林中女屍第一零九三章 委以大任第六三七章 容顏難易第一二零八章 夜影第七一八章 寒藥三寶第四七四章 青梅竹馬第九五一章 以衆欺寡第一四八章 賜爵第一三八四章 血脈疑雲第一一零六章 三關入門第一一七六章 剿殺第兩零一章 失而復得第二七五章 藥方第一一五三章 大力使者第五八一章 兵營第一三八二章 鳳儀亮刃第一七七章 均衡之勢第三七七章 原形畢露第九零六章 辭別第一零一二章 幽月聽風第一零二四章 善後第五零二章 馬車藏嬌第八二一章 線索第一三五零章 夜入袁門第一四零章 下山第一四六六章 拋棄第九六五章 飛馬入營第一七二章 神侯府第一二六三章 地藏第四六三章 莫名其妙第一三二二章 陷阱第一四三零章 夜色中的連臺戲第一零六一章 再見不識君第七五零章 驚心動魄第八九四章 殺雞儆猴第六零二章 喇嘛第二十七章 焚卷第八一九章 血療第三八八章 死士第一四二五章 線索第八二一章 線索第六八六章 懷疑第兩零五章 報酬第一四七三章 趁虛而入第一三五七章 人化劍意之劍道第一四六八章 浩然劍氣第一一四五章 矛盾第九五二章 居心叵測第八四八章 小別勝新婚第五七五章 刺客第七四二章 名單第四八零章 斗酒第四零九章 明和暗鬥第一零一五章 偷柱換樑第一三二三章 殺無赦第九三一章 海葬第一零二零章 最後一塊拼圖第七五二章 琴室第一三三九章 殿上君第一二五四章 決殺第九六七章 無名島第三四零章 欽命第一一零章 兄終弟及第四三六章 吸鼎第一一零四章 雲無影第五一二章 鐵膽第一三三九章 殿上君第一二零四章 珠後玄機第三七八章 手足相搏第五六肆章 約會第一二一一章 古象第一零一五章 偷柱換樑第三七九章 霧中輕雲
第七零七章 口供第五七四章 橫死第一三三四章 鳳凰入海第一零六一章 再見不識君第六六五章 觜火猴第七九三章 鹿死誰手第一二六二章 夜下魅影第五二一章 贖當第一四零九章 功高震主第一四零章 下山第一一七二章 謀逆第三零五章 氤氳隱龍第一一一零章 月夜簫聲第三二三章 羣芳之首第三一一章 掌摑第八二三章 偷雞蝕米第二五一章 圈套第一一八二章 子午道第三二六章 滄海一聲笑第四八七章 逆筋經第一二三八章 復仇第一三四七章 刺薛第六六肆章 古城第三三二章 鬼畫第一三五七章 人化劍意之劍道第一四六五章 流火第七九三章 鹿死誰手第一一一三章 林中女屍第一零九三章 委以大任第六三七章 容顏難易第一二零八章 夜影第七一八章 寒藥三寶第四七四章 青梅竹馬第九五一章 以衆欺寡第一四八章 賜爵第一三八四章 血脈疑雲第一一零六章 三關入門第一一七六章 剿殺第兩零一章 失而復得第二七五章 藥方第一一五三章 大力使者第五八一章 兵營第一三八二章 鳳儀亮刃第一七七章 均衡之勢第三七七章 原形畢露第九零六章 辭別第一零一二章 幽月聽風第一零二四章 善後第五零二章 馬車藏嬌第八二一章 線索第一三五零章 夜入袁門第一四零章 下山第一四六六章 拋棄第九六五章 飛馬入營第一七二章 神侯府第一二六三章 地藏第四六三章 莫名其妙第一三二二章 陷阱第一四三零章 夜色中的連臺戲第一零六一章 再見不識君第七五零章 驚心動魄第八九四章 殺雞儆猴第六零二章 喇嘛第二十七章 焚卷第八一九章 血療第三八八章 死士第一四二五章 線索第八二一章 線索第六八六章 懷疑第兩零五章 報酬第一四七三章 趁虛而入第一三五七章 人化劍意之劍道第一四六八章 浩然劍氣第一一四五章 矛盾第九五二章 居心叵測第八四八章 小別勝新婚第五七五章 刺客第七四二章 名單第四八零章 斗酒第四零九章 明和暗鬥第一零一五章 偷柱換樑第一三二三章 殺無赦第九三一章 海葬第一零二零章 最後一塊拼圖第七五二章 琴室第一三三九章 殿上君第一二五四章 決殺第九六七章 無名島第三四零章 欽命第一一零章 兄終弟及第四三六章 吸鼎第一一零四章 雲無影第五一二章 鐵膽第一三三九章 殿上君第一二零四章 珠後玄機第三七八章 手足相搏第五六肆章 約會第一二一一章 古象第一零一五章 偷柱換樑第三七九章 霧中輕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