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 氣定神閒

魏國公這一系算是大明最頂尖的勳貴了,見多識廣,也知道輕重利害,京師到底什麼樣的消息着急到在宴席的時候送到王通手上,而且能讓王通看過之後臉色沉下來。

王通是個什麼地位,魏國公世子明白,王通和京師現在的聯繫有多密切,魏國公世子也明白,更不要說那條從京師直達松江的快馬加急驛站。

魏國公世子很好奇,可又知道自己不該問,難免就有些坐立不安的神色表現出來。

這個急報實際上並不是王通的系統傳回來的信函,而是宮裡派人送過來的,王通對這個倒是能理解。

日本借道朝鮮侵略大明,這件事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真假難辨,在勳貴官員之中,對海外的事情最瞭解的莫過於王通,將這個消息與王通共享,諮詢他的意見,也算是情理之中。

不過,就算是有快馬加急的驛站系統,從京師那邊來到松江府,消息也需要傳遞十天以上,算上回程,一個月都是可能。

由此可見,朝廷對這個消息的重視程度也很一般,日本是不是要攻打朝鮮,然後進而攻打大明,這個王通可以確認,不過細節還需要調查。

王通看完之後擡起頭,魏國公世子正在那裡探頭,和王通目光對視忍不住訕訕一笑,王通將信紙折起,笑着說道:

“不是什麼太要緊的消息,一月之力世子那裡也該知道了!”

聽到這話,魏國公世子也就不問了,的確不會是太要緊,要不然京師裡安排的眼線,各種親朋故舊什麼的,早就傳遞消息過來,可現在也沒聽到過什麼,想來也就是如此了。

………

那邊送走了魏國公世子,王通沒有急着召集手下商議,他也要等待消息,按照慣例,自己在京師所安排的那些人,現在也該有消息送過來了。

現在大明和日本之間,貿易和船運都被沈枉把持着,日本那邊的消息也被封鎖的相對嚴密,想要知道什麼很不容易,福州的朱儁旺和陳申知道的也不多,其餘有心過來示警告密的人,知道的還沒有他們多。

王通這邊也有安排,他讓葡萄牙商人送了幾個人過去打探,正月初上的船,要回來估計要二月,葡萄牙人和日本西南的幾個大名關係非常好,可以比較深入的瞭解。

距離也是個麻煩,從大明到日本的距離說不上遠,可遠隔重洋,近也談不上,消息間隔幾個月,往往沒有時效性。

日本進攻朝鮮這件事本身是能夠確定的,唯一要知道的是細節,各種各樣的細節。

和王通預料的差不多,京師那邊的各色消息都在送走魏國公世子的第二天到達了松江府,這個就詳細很多了,當然,都是說京師那邊的。

豐臣秀吉寫信給朝鮮國王,信上又是這樣的內容,朝鮮國王派使節送到了京師,不過,朝鮮是大明藩屬,朝鮮國王不過是個郡王的規格,在大明一應序列中很低,這樣的信沒有資格直接送入宮內

照例要在禮鄯各司走個程序,然後送進宮中去,中樞從來瞞不住事情,這封信很快的,京師沸沸揚揚的都是知道了。

朝廷對這個也沒有什麼保密的意思,直接丟出來在朝廷上討論,一個小國要漂洋過海打下日本之後再進攻大國大明,這件事聽起來實在是匪夷所思,幾乎沒有相信的。

但倭寇這個詞在大明是最敏感的,倭寇要通過朝鮮來打大明,這個儘管是匪夷所思,卻也要加以重視。

不過大明對朝鮮的態度也不是完全相信的,儘管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所謂“不徵之國。”朝鮮對大明一直也是恭順無比,可朝鮮每年朝貢的使團路線都是有嚴格的規定,沿途都是大軍駐紮的要塞和軍營,爲何,就是爲了防備和震懾。

對於朝鮮提供的消息,還是這樣匪夷所思的消息,誰也不敢相信,兵鄯尚書石星直接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或許是朝鮮人勾結倭寇,要吸引大明兵馬過去殘害,然後再有什麼大的陰謀實施。

這個猜測本身也是足夠荒誕,可目前來看,這個倒是最靠譜的一個,當然,猜測歸猜測,大家也知道靠譜的渠道,這纔有了送到王通手中的急報。

………

“公爺,倭國幾個數得着的大名全都聚集在九州平戶一帶,大軍已經是渡海去了朝鮮,小的回程的時候已經聽說,說是朝鮮的釜山鎮已經陷落。”

“倭國進攻朝鮮的大軍有多少人,具體的將領是誰?”

“請公爺贖罪,倭國上下對不是沈枉的漢人盯得很嚴,要求在商館中不得外出,小的只知道有二十萬人,都是各大名的精銳。”

二月底的時候,派出去的探子回來了,帶回來了這個消息。

王通實際上不着急,日本從朝鮮的最南端上岸攻打,朝鮮那地方小,可怎麼也比遼東稍微大點,好歹也是個國家,怎麼也能抵擋一陣。

而且大明的軍事力量可不是當年的鬆垮摸樣,有精銳的禁軍作爲骨幹,王通真不是太擔心這日本的二十萬大軍,誠然,這二十萬倭寇軍隊會在朝鮮國土上燒殺搶掠,那又如何,反正不是大明的子民領土,隨他們去。

有這個心態在,王通也是很從容的應對安排,不過,三月中的時候,京師總算能夠確認這個消息的準確與否了。

畢竟天津衛是個港口,許多船都是京師勳貴富豪之家的產業,他們也能從海上得知消息,卻是確認了朝鮮國王轉達這封信的準確性。

實際上,這個準確性已經不用太着急確認了,因爲朝鮮國王李盼的求救叉書已經是到了京師。

李盼求救文書上說,朝鮮八道中南邊的全羅道和慶尚道已經是陷落,京畿道的漢城也是危急,請天朝速速派兵救援

按照王通得到的消息,朝中大臣們的態度依舊是謹慎爲先,內閣首輔王錫爵先是要求驗看這個求救使者的身份,看看有沒有接待過使者的官員認識他們,可也巧了,朝鮮的歷次朝貢都是經商的大好時機,朝鮮的貴人們藉着這個撈取錢財,能夠跟着使團來的都是商人,而且每次的人都不同。

這次來求救的和上次來送信的使者,倒都真是朝鮮的官員,可對於大明來說,他們完全是陌生面孔,這就不能下準確判斷了,按照王通知道的消息,儘管日本攻打朝鮮的消息已經確認,可朝中大佬和宮中的態度還是要查明確認,完全是不緊不慢的應對,對這個態度,王通猜想,可能他們想的和自家一樣,左右不是自家事,管他作甚。

除了這些明面上能打聽到的,王通也知道些更機密的消息,比如說有萬曆皇帝、內廷和外朝最核心人物參加的朝會上,已經有人提出來,朝鮮是大明屏藩,朝鮮李家一脈存續不是那麼重要,但朝鮮本身不能讓倭寇在這上面活動,必須要加以打擊。

說了這麼多,話還是要講回來,反正不着急,兵部下文,讓遼寧三總兵開始準備,加強防務,免得到時候措手不及。

相對於京師這邊的做法,王通這裡也談不上什麼緊張,朝廷肯定要用兵的,如果真讓倭寇佔據了朝鮮,那從海路和陸路都有機會威脅京畿腹心之地,這個是大明朝廷萬萬不能允許的,可朝廷也是頗爲自信,當年的倭寇都被戚繼光俞大猷趕下了海,現在大明軍力更勝當年,又怎麼會怕了。

王通對這個的關心也很有限度,如今自己管着的是松江開蟑,和軍事沾不上邊,能做的就是通過各種渠道蒐集消息,儘可能的從情報方面給朝廷中樞一些幫助,從愈發頻繁的信件和急報上來看,朝廷也是希望他這麼做。

不過,王通的妻妾們卻不這麼想,她們可是擔驚受怕,這些年,大明一有什麼風吹草動的,到最後總是王通在過年的時候領兵出去,儘管都是大勝歸來,可別人家快快樂樂的過年,自家卻是女人小孩擔驚受怕,這日子實在是不好過。

聽到妻妾們的擔心,王通笑着說道:

“這次肯定不會出去了,二十一年的年咱們還是一家子一塊過,我都在松江府做太平國公了,怎麼會去帶兵打仗,皇上手中能用的人多着呢?”

這話說的妻妾們放心不少,不過張紅英卻私下裡和韓霞說道:

“姐姐不要信老牟說的,昨夜老爺在妹妹那裡,可是翻來覆去睡不着,夜裡還去院子裡連槍術。”

………

倭國要和大明開戰了,連松江府都是知道了這個消息,可大家也緊張不起來,日本所謂的戰國快二百年了,大家還不是一樣向那裡賣貨近百年,現在這麼緊張,沒準生意還要變得更好些,最起碼價格能夠哄擡上去了。

連遼國公看着都不太緊張,現在他老人家也不知道要幹什麼,每日裡在城外某個酒樓擺下宴席,請各處的船主海商過去閒談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第1111章 衝鋒之後是陷陣第1044章 開場第88章 拉攏分化 帝王心術第737章 臨戰行軍法 王通不聽勸第1339章 帝業畫前第690章 變動第600章 曉以利害第132章 動兵抓人頗無奈第853章 欽差過境總多禮第570章 百密一疏 皆有端倪第472章 窺一斑而知全豹第101章 無心所爲第1084章 總是不甘第972章 也未必出人意料第328章 甕中捉鱉海陸合圍第237章 京師三月初第886章 清流暗動 自認智高第892章 爲何 爲何第189章 有心關照秦館大亂第615章 天家有無情第61章 威風第712章 萬事有始 起於微末第1337章 史書多曾言第9章 不後悔第54章 過年了第104章 汪洋大海第300章 嫌隙生大明開發商第767章 主帥當身先士卒第137章 似乎如此第535章 往事心憂清流怨起第60章 能威風就要威風第458章 清丈大功 侄子不孝第79章 開館在即第901章 士無風骨 君無威儀第923章 見清流第264章 申時行楊思塵第180章 天子撒潑 首輔直言第142章 不升官便進財第1131章 清晨是一天的開始第6章 怪僕 沉悶差事第7章 見義勇爲第234章 家中小事 立營練兵第667章 新官上任第605章 在即第851章 談笑罷千戶第659章 出位需罵人第60章 能威風就要威風第273章 談笑定國策第292章 王通的天津衛第559章 追思連接 各處無事第700章 本要儆猴 有雞上門第613章 是一場空 塵埃落定第753章 後發制人第251章 敲打勾結城外第99章 不回頭第567章 甕中捉鱉 王通殺賊第459章 各處多少事第568章 勇不可擋 舉斧問賊第938章 有子王夏 一路苦行第956章 生意經第1113章 成竹在胸第955章 佈局第284章 各有各招廷論金銀第147章 滾出去!第810章 一比就知道了第716章 微服聽戲 突然之事第392章 積沙成塔扶危救難第472章 窺一斑而知全豹第468章 故意不見 字字爲金第889章 救人爲次 立威爲主第448章 商校籌劃 大有文章第990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945章 以彼之道 還施彼身第8章 不能忍第222章 船頭香 招兵忙第307章 把頭潘明第442章 勝於憂患 敗於安樂第364章 財帛迷心殺人莫怨第54章 過年了第50章 穩妥當先第8章 不能忍第400章 新任太監 稅官落水第205章 不後悔 不着急第83章 平凡無趣的日子第619章 眼中釘第380章 說海防 萬家店第100章 不得明查 正人自污第528章 天下新法津門利弊第763章 慢攻城第878章 雖在異鄉卻似家第78章 請罪脫身第409章 故人來訪 熙熙攘攘第55章 初一的哭聲第628章 錦衣衛指揮同知第263章 御書房金花銀第239章 國事家事第993章 孤山堡第628章 錦衣衛指揮同知第170章 滿城風雨第204章 恩威並施
第1111章 衝鋒之後是陷陣第1044章 開場第88章 拉攏分化 帝王心術第737章 臨戰行軍法 王通不聽勸第1339章 帝業畫前第690章 變動第600章 曉以利害第132章 動兵抓人頗無奈第853章 欽差過境總多禮第570章 百密一疏 皆有端倪第472章 窺一斑而知全豹第101章 無心所爲第1084章 總是不甘第972章 也未必出人意料第328章 甕中捉鱉海陸合圍第237章 京師三月初第886章 清流暗動 自認智高第892章 爲何 爲何第189章 有心關照秦館大亂第615章 天家有無情第61章 威風第712章 萬事有始 起於微末第1337章 史書多曾言第9章 不後悔第54章 過年了第104章 汪洋大海第300章 嫌隙生大明開發商第767章 主帥當身先士卒第137章 似乎如此第535章 往事心憂清流怨起第60章 能威風就要威風第458章 清丈大功 侄子不孝第79章 開館在即第901章 士無風骨 君無威儀第923章 見清流第264章 申時行楊思塵第180章 天子撒潑 首輔直言第142章 不升官便進財第1131章 清晨是一天的開始第6章 怪僕 沉悶差事第7章 見義勇爲第234章 家中小事 立營練兵第667章 新官上任第605章 在即第851章 談笑罷千戶第659章 出位需罵人第60章 能威風就要威風第273章 談笑定國策第292章 王通的天津衛第559章 追思連接 各處無事第700章 本要儆猴 有雞上門第613章 是一場空 塵埃落定第753章 後發制人第251章 敲打勾結城外第99章 不回頭第567章 甕中捉鱉 王通殺賊第459章 各處多少事第568章 勇不可擋 舉斧問賊第938章 有子王夏 一路苦行第956章 生意經第1113章 成竹在胸第955章 佈局第284章 各有各招廷論金銀第147章 滾出去!第810章 一比就知道了第716章 微服聽戲 突然之事第392章 積沙成塔扶危救難第472章 窺一斑而知全豹第468章 故意不見 字字爲金第889章 救人爲次 立威爲主第448章 商校籌劃 大有文章第990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945章 以彼之道 還施彼身第8章 不能忍第222章 船頭香 招兵忙第307章 把頭潘明第442章 勝於憂患 敗於安樂第364章 財帛迷心殺人莫怨第54章 過年了第50章 穩妥當先第8章 不能忍第400章 新任太監 稅官落水第205章 不後悔 不着急第83章 平凡無趣的日子第619章 眼中釘第380章 說海防 萬家店第100章 不得明查 正人自污第528章 天下新法津門利弊第763章 慢攻城第878章 雖在異鄉卻似家第78章 請罪脫身第409章 故人來訪 熙熙攘攘第55章 初一的哭聲第628章 錦衣衛指揮同知第263章 御書房金花銀第239章 國事家事第993章 孤山堡第628章 錦衣衛指揮同知第170章 滿城風雨第204章 恩威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