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9章 帝業畫前

“泰昌元年到泰昌五年這段時間中,時人筆記頗有特色,在一個王朝即將發生更迭的時代,絕望、悲觀的氣氛往往瀰漫在民間,多有騷亂怪異之事,富貴人等,百姓平民,或悲慟灰心,或縱慾狂歡,整個社會是病態的。

不過,這五年和以往都是大有不同,王通已經向天下人證明了他的才能,他讓天下變得越來越好,可以想見,等到那個更迭完成,只會更好。

因爲有這個判斷和思想,民間甚至是士林官場整體氣氛都是輕鬆愉快,這一點從各種作品中得到了證明……舊”

“泰昌三年四月初五夜半,秦王以清君側之名起兵,出王府兩街即敗,亂衆共八十五人,皆爲王府內官僕役……起兵之初,秦王曾出銀四幹二百兩,通西安守備,然不知如何,銀到守備處,只餘一干二百兩首告秦王作亂者一爲秦王妃,二爲秦王世子……”

“河南唐王反亂,唐王素豪奢,不吝錢財,散盡家財聚亂衆三幹,然財帛誘人,匪類反劫掠唐王財貨,唐王無奈報官求救……”

“安樂侯爲奸邪所蔽,聚禁軍妖人爲衆,意圖行不軌之事,武帝聞之,入宮責問安樂侯曰:‘陛下欲謀反乎?,此處情景,斷不是‘御’字,所謂‘御謀反’之事,不過以訛傳訛,荒唐可笑而已。”

……

王通成爲冀王之後,算是給天下人一個信號,大家雖然沒有經歷過,可史書上多有明言,照着做總沒有什麼錯誤。

泰昌元東,就有言官上奏,請天子順應天命民聲,禪讓帝位,此等言論大逆不道天子震怒,冀王震怒,這位山西道御史被貶斥地方,去往大同府做一個邊境知縣。

對於想要大言博富貴的人來說這是給大家一個警告,說的事情或許無錯,但現在時機不對,王通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虎威軍除了第一團歸王通直領駐守京師之外,其餘幾團也都是派駐各地,其中韓剛率部駐紮在河南、陳大河部去往南直隸駐紮徐州,孫鑫部由寧夏鎮撤出,前往湖廣譚夕部則是駐紮在山東。

泰昌三東虎威軍七團變爲七軍每軍三個禁軍編制的團,也就是六百名火銃兵,一千名長矛兵,外加三門火炮以及相應人員的團,還有馬軍一干人,炮隊五百人,火炮十五門,輜重營一千人以及由從前的駐軍改編的營若干,其中有直屬步營一千五百人,直屬馬營五百這些都是從前的督撫標兵和軍將親衛改編而來,其餘沒有直屬名號的營,則是分駐各處要地,大體是精簡改編過的從前兵馬。

第一軍有所不同,第一軍共有六個團以及三個直屬營,六個團中有一個團是王通的近衛團,兩十人,其餘五個團是禁軍編制,另有馬軍三千人,三個直屬營,大體是從前禁軍和京營的改編,第一軍中,有兩個團駐紮在天津衛,一個團駐紮在通州。

此外,錦衣衛在必要時候還能夠動員三幹左右能夠作戰的力量,天津衛的武裝護衛隊更不必說,那裡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有萬餘人動員起來。

水師的規模一直在膨脹,三江船隊的規模膨脹的更快,天津衛和松江府不斷的造大船下水,泰昌二年的時候,南直隸似有不穩的跡象,這時候,三江船隊的主力艦已經比當年的十海大艦大了一倍,這支艦隊開進了長江,在進行一次武裝航行之後,一切都是偃旗息鼓。

王通依靠虎鹹七軍以及商團武裝控制了大明的北方,然後通過強大的水師將大明沿海鎮服,剩下的齪些,已經對抗不了大勢了。

泰昌三年年中,和禁軍改編同時,王通開始改革宗室之政,各地親藩宗室不得出封城的禁令取消,但寺他皇莊也一併取消。

給了親藩宗室兩個選擇,親王和郡王這兩個級別,可以攜帶家產來到天津衛和松江府居住,郡王以下,自謀生路。

也就是親王和郡王有封地皇莊,其餘的都是靠吃宗祿爲生,而宗祿僅僅是存在於紙面上的概念,他們現在本就是自己養活自己,在山西和陝西的宗室早就已經去塞外謀生了,對於郡王之下的宗室根本沒有什麼影響。但親王和郡王這一級,卻捨不得自己的榮華富貴,他們的封地和田產都是當地最好的,這等產業如何能捨得。

悲哀的事情就在於,他們被圈在城裡太久,已經沒了抗爭的勇氣,當地的百姓士紳世世代代被這些宗藩禍害,對他們的離開各個拍手稱快,沒有人願意幫忙或者是做別的。

幾個不甘於如此的王爺想要作亂,想着大明幾百年天下,總有人願意跟隨,或許天下景從,結果除了些讀書讀到腦子壞掉的酸儒,冷冷清清,輕易就被平定,也有一個知道反抗不成,卻也不甘心被這麼安排的,潞王再得到消息之後,在王府中自盡,在洛陽的福王倒是高高興興的去往天津衛,並且還上疏泰昌,想要將自己的母親王恭妃接出皇宮奉養,這個要求也被答應了。

許宗室出城自謀生路,遷藩王郡王於天津、松江,被認爲是一大高明之舉,宗室這個無非是給貧苦人一條活路,那些王爺們去了天津衛和松江府,一方面可以就近監視,一方面大大繁榮了經濟。

這些王爺手裡都有大批的錢財,不想坐吃山空就要做生意辦工商走貿易,他們的錢財投下去,哪怕僅僅是在消費,都會讓經濟大夫的受益。

絕大部分的王爺去往這兩處之後,一方面是爲了朱家的將來惴惴不安,一方面總算從那圈着他們的城市中走出,在天津衛和松江府看到了這天底下最發這最繁榮的景象,都是不亦樂乎,當然,這其中有多少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態,那就不可知了。

更加關鍵的是,各地宗藩的離開,留下了大批上好的良田和產業這些田地被定爲公田,就是說不管誰在上面耕種,田主的身份是誰,有什麼待遇都必須繳納皇糧國稅,不得減免,然後又有發令,說是虎威七軍的士率軍屬耕種,服役期間可以獲得免稅,退伍之後可以減稅,這個手段,一方面讓中央財政變得寬裕一方面讓王通的統治基礎變得更加牢固和廣泛。

在萬曆三十四年開始就不斷的有言官上疏有大臣提議,說是士紳憑功名免稅的法令有害國家,應予革除。

到了泰昌三年,南北直隸兩處開始試行士紳一體納糧的法令,這並不是官員們琢磨着如何利國,而是因爲在大明南北直隸這兩個最發達的省份,工商階層對地主們佔有大量的勞動力越來越不滿,他們最起碼要從法令上讓囤地耕田吃租變得不那麼有利可圖。

漕糧運輸從泰昌元年就開始改變節約大量成本,運力更大的海運開始取代漕運,在泰昌二年因爲撥付到河工上的款項大幅度的減少,國庫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寬裕。泰昌五年,將遼寧兵馬以及建州和海西商團武裝一部分整編成爲虎威第八軍,駐守遼寧、建州、海西和朝鮮,成立水師海東都督府,以及虎威第九軍,駐紮在倭國各處。

泰昌五年底,內閣首輔徐廣國、次輔呂萬才、大學士楊思塵聯名上疏,請泰昌順天理從民心,禪位於冀王。

接下來,接下來就是一切順理成章了。

“和孫鑫講,追剩沐家殘餘不是主要的,關鍵將南蠻諸國的地盤站住,川楚粵桂不是有不少商人跟着去了嗎?讓他多想想當年朕怎麼在歸化和建州打的,憑着我們自己的兵馬一路打下去消耗太大,但要是讓商團加入進來,那就省力了。”

在書房中,王通說話,邊上幾人左那裡記錄,這個馬上就要形成旨意發給正在雲南的楚國公孫鑫,孫鑫如今是毒持對緬甸、暹羅和交趾的攻略,在雲南的前明黔國公沐家不肯臣服,企圖在雲南擁立新帝,這就是被大華所稱的“南明餘孽”。

不過在變草前,王通就將孫鑫任命爲川楚黔滇總督,兵馬,沐家一有行動,立刻被早有準備的禁軍打敗,不得已只能是一步步的退到緬甸境內。

沐家經營雲南近二百年,根深蒂固,差不多萬餘兵馬跟着他進入緬甸境內,對於別鑫率領的大軍並不急於緊逼,而是遠遠跟着。

大批商人糾集隊伍跟着的大軍進入了東南亞諸國,他們眼饞北方商人們獲得的財富,他們也想複製這個模式。

“咱們家今後也會有不肖兒孫的,現在我們將地盤打儘可能打的大些,到時候就算是敗壞也有底子讓他們敗壞。”

王通到底說沒說過這番話史學界一直是在爭論,不過大華自立國初始就是不斷的向外擴張,代代如此,從陸上從海上,對領土似乎有着無窮盡的,連民間對在位帝王的評價標準都是拓展了多少領土。

在王通在位的第十年,所謂“女真三省”的北山省巡邏騎兵遭遇到了來自羅剎國的殖民者,這實際上是給找不到拓展方向的北方商團提供了破口,大批商團組織的遠征隊乘坐大車,用火器拔除了羅剎人的一個個殖民點,並且順着羅剎人從西向東的殖民道路,一步步的逆推了回去,並且產生了一系列的事件和戰鬥,並且讓整個西域最後天翻地覆。

新舊更替,鼎草之季,不可挺總是一帆風順,但第一次動亂並不是因爲前明朱家的,而是因爲天下清丈田畝,南直隸生亂,前明南京勳貴,江南豪門勾結,天下動盪二月有餘,當朝廷兵馬水陸並進,三江商行的護衛隊攻下常州府之後,亂事平定。

這場亂局讓天下人發現,王通將前明宗藩的田產分給擁護自己的武人和百姓,已經有了足夠大的基礎,加上他經營起的軍隊和商業系統,已經沒什麼勢力能夠動搖他的帝業了。

西洋技法完全寫實的油畫很耗費時間,更不要說還有其他的不方便處,比如說李順就一直是駐守在倭國,難得回來一次。

大華武三年四月,王通又來到了望天樓,二樓光線很明亮,畫師扯下蒙布之後就躬身退了下去,留下王通一個人在畫前面。

王通木然的站在那裡,他身後兩名護衛並不怎麼理解這幅畫作,但他們也感覺到王通的情緒,兩位護衛都是屏氣凝神,悄然肅立。

畫上是百餘名少年正在追逐打鬧,是以多打少,衆人圍毆三人,在畫面中心的三人,一高一矮的兩個人,擋在一個小胖子的身前。

有人似乎在喊叫,有人似乎要衝上去,還有人似乎在議論什麼,所有人都很緊張,都很憤怒,都很激動,但是,如果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畫面上的每個人都很快樂,各種表情動作之下,都是無憂無慮的快樂

他們遇見

他們成爲朋友

他們長大了

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謝謝你們,謝謝(

第1014章 破賊終擒王第578章 有忙有亂 各有所第283章 初見暗虧第481章 想不幹 勿謂言之不預第349章 並不精彩的勝利第954章 物盡其用所圖長遠第375章 急轉直下第575章 除夕抓賊說古怪第337章 造船難求公道第136章 僧人斬斷是非根第1068章 太平無事的十九年第422章 利國利軍 辛苦何妨第451章 敵敵爲友 棟樑將折第1097章 彼此第266章 首輔回京第105章 何以報德第140章 君有命臣不受第78章 請罪脫身第909章 臣請辭官第112章 溫柔鄉是死地 帝王家無常理第1338章 冀王第450章 斷人財路爲大仇第15章 月例銀子 心機重重第551章 登港步戰 正是我長第367章 山不就你你就山第130章 微風漸起 何爲孟浪第881章 酒醉第145章 秦館宋媽媽第180章 天子撒潑 首輔直言第347章 戰非興之所至第355章 淡去 潛流 微波第359章 金山銀海齊聚津門第506章 人已走雪將至第529章 宮中第401章 差役對親兵 河上亂紛紛第25章 無心插柳第84章 自家的武館第950章 差距是全方面的第169章 冷眼旁觀 直言相諫第288章 心虛必有鬼雷大卻無雨第103章 火燒界凡寨第746章 浪打礁石第28章 不拘一格拔人才第145章 秦館宋媽媽第570章 百密一疏 皆有端倪第912章 萬曆十三年下半第387章 諸位,隨我殺賊第1132章 廷對第1133章 資歷和往事第638章 本是同張黨第1066章 平播州第54章 過年了第102章 當街亂拜求青天第64章 黑袍光頭第722章 王通所爲 衆官不明第135章 武夫總有殺人時第541章 人危漸亂 似人非人第289章 官民兩利之事第648章 萬歲爺像誰第826章 我的第165章 量力而行以靜制動第1032章 鄭家豪奴第954章 物盡其用所圖長遠第910章 前車之鑑乎第635章 分而治之 安寧海上第79章 開館在即第155章 鬧劇喜劇 招財進寶第559章 追思連接 各處無事第652章 赴京無所懼第1036章 好心的陳璘第59章 三陽第282章 漸進漸近第710章 由此及彼 心思萬方第1027章 嵊泗的海盜第856章 人證物證第978章 萬事俱備 大軍開拔第57章 忠於本職第870章 不像王通的性子第719章 遇盜 遇劫第26章 莫名其妙第1126章 生硬的轉折第873章 真真假假第140章 君有命臣不受第203章 此處多事新官擺酒第912章 萬曆十三年下半第1097章 彼此第426章 窮兵如何強 邊將知商理第378章 直言相勸負荊請罪第934章 枯燥無比的攻防第756章 火炮 投石機第852章 臨行得重禮第883章 歸化大集第103章 火燒界凡寨第681章 經歷司侯真第149章 揚眉吐氣收錢歸第243章 獲利艱難合夥重來第884章 人市談 夜奔逃第313章 關門大索栽賊贓第799章 給侯爺幾分面子第13章 規矩
第1014章 破賊終擒王第578章 有忙有亂 各有所第283章 初見暗虧第481章 想不幹 勿謂言之不預第349章 並不精彩的勝利第954章 物盡其用所圖長遠第375章 急轉直下第575章 除夕抓賊說古怪第337章 造船難求公道第136章 僧人斬斷是非根第1068章 太平無事的十九年第422章 利國利軍 辛苦何妨第451章 敵敵爲友 棟樑將折第1097章 彼此第266章 首輔回京第105章 何以報德第140章 君有命臣不受第78章 請罪脫身第909章 臣請辭官第112章 溫柔鄉是死地 帝王家無常理第1338章 冀王第450章 斷人財路爲大仇第15章 月例銀子 心機重重第551章 登港步戰 正是我長第367章 山不就你你就山第130章 微風漸起 何爲孟浪第881章 酒醉第145章 秦館宋媽媽第180章 天子撒潑 首輔直言第347章 戰非興之所至第355章 淡去 潛流 微波第359章 金山銀海齊聚津門第506章 人已走雪將至第529章 宮中第401章 差役對親兵 河上亂紛紛第25章 無心插柳第84章 自家的武館第950章 差距是全方面的第169章 冷眼旁觀 直言相諫第288章 心虛必有鬼雷大卻無雨第103章 火燒界凡寨第746章 浪打礁石第28章 不拘一格拔人才第145章 秦館宋媽媽第570章 百密一疏 皆有端倪第912章 萬曆十三年下半第387章 諸位,隨我殺賊第1132章 廷對第1133章 資歷和往事第638章 本是同張黨第1066章 平播州第54章 過年了第102章 當街亂拜求青天第64章 黑袍光頭第722章 王通所爲 衆官不明第135章 武夫總有殺人時第541章 人危漸亂 似人非人第289章 官民兩利之事第648章 萬歲爺像誰第826章 我的第165章 量力而行以靜制動第1032章 鄭家豪奴第954章 物盡其用所圖長遠第910章 前車之鑑乎第635章 分而治之 安寧海上第79章 開館在即第155章 鬧劇喜劇 招財進寶第559章 追思連接 各處無事第652章 赴京無所懼第1036章 好心的陳璘第59章 三陽第282章 漸進漸近第710章 由此及彼 心思萬方第1027章 嵊泗的海盜第856章 人證物證第978章 萬事俱備 大軍開拔第57章 忠於本職第870章 不像王通的性子第719章 遇盜 遇劫第26章 莫名其妙第1126章 生硬的轉折第873章 真真假假第140章 君有命臣不受第203章 此處多事新官擺酒第912章 萬曆十三年下半第1097章 彼此第426章 窮兵如何強 邊將知商理第378章 直言相勸負荊請罪第934章 枯燥無比的攻防第756章 火炮 投石機第852章 臨行得重禮第883章 歸化大集第103章 火燒界凡寨第681章 經歷司侯真第149章 揚眉吐氣收錢歸第243章 獲利艱難合夥重來第884章 人市談 夜奔逃第313章 關門大索栽賊贓第799章 給侯爺幾分面子第13章 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