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朝堂激辯

對於宮外的羣臣來說,王通可能是個禍害,經他手遭殃的人實在是太多,不過對於宮內的人來講,王通卻是個福星,多少人因爲和王通有這樣那樣的關係,現在都飛黃騰達

當然,有了司禮監掌印太監張誠、御馬監監督太監都義這層關係在,這王大人是得罪不起的人物

那宦官引領王通,一路上都是客客氣氣,不敢有什麼怠慢,進了皇宮,又有幾人上前,這是規矩,不過這幾人同樣是恭敬的很,對王通的問題也是有問必答

“從前老張閣老在的時候,朝會都是在文淵閣的,現在則改回了老規矩,移到奉天門那邊了”

聽着宦官講,王通明白,這就是所謂的御門聽政了,不過還是納悶到底找自己有何事,錦衣衛都指揮使是有資格在朝會上的,並且是站在武官排列的首位,但自己身爲錦衣衛指揮同知卻沒這個資格

現在太陽還不高,時間還早,明顯是朝會時候,讓自己過去幹什麼,問這個問題的時候領路宦官倒也回答:

“朝會小半個時辰後,萬歲爺傳的旨意,小的也只是辦差,委實不知道”

…………

御門聽政是從成祖朱林時就傳下來的規矩,說是在奉天門前聽百官奏事,不過也不可能在露天進行,四季都是在奉天門這邊修的偏殿進行,此處卻比文淵閣要大很多了

此時還在正月間,說不上冰天雪地,可也寒意未退,偏殿中也是放置着裝銀絲炭的銅爐,烘的溫暖如春

“臣王通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你是昨夜到的京師?起來回話”

萬曆皇帝聲音淡淡,聽不出什麼喜怒哀樂,王通謝恩之後,站了起來,起身時候趁機掃視了周圍一圈,這還是王通第一次參加這個場合,萬曆皇帝端坐在御座上,臉色不怎麼好看,張誠等人穿着紅衣蟒袍站在皇帝的右後側,一名身穿錦衣衛都指揮使袍服的中年人站在萬曆皇帝右下首,左下首有一人神色淡淡的坐在繡墩上,其餘的人則都是三品上的服色,臉色都頗爲陰沉

王通在這個場合中認識的除了萬曆皇帝之外,也就是張誠了,其餘的人認出驂思恭,左下首那位自然就是內閣首輔申時行,首輔位尊,在天子面前一般要賜座的

“王通,今日一上朝,正經事沒有議論,說的都是你昨日在東門那邊抓人的事,說你飛揚跋扈,說你依仗寡人的寵信胡作非爲,這種事光聽他們講也不公平,你是親歷者,來解釋解釋”

萬曆皇帝這番話偏袒之意實在是明白的很,除卻申時行神色未動之外,其餘的人臉色又是陰沉了幾分

“陛下,臣請詢問王通”

“王通,這是工部尚書楊巍,你據實回答,不得欺瞞矇騙”

王通應了聲是,楊數這個名字王通並不陌生,這人是張四維的親信之一,而且和張四維還有鄉黨的關係,他出來詰問也是正常

“王通,你身爲錦衣親軍副將,知不知道列祖列宗的刮誡,言者無罪”

“下牢知道”

“你既然知道,昨日爲何在門前大肆搜捕,那其中都察院御史十二人,各部主事十六人,還有翰林院、國子監各處官員十幾人,他們那裡不過說了幾句,你就將他們抓起投入監牢,斯文體統被你敗壞殆盡,這個不必說,言者無罪,你把列祖列宗的i誡放到何處去了”

“楊大人,下官知道言者無罪,可也知道這句話是說通過通政司呈奏的話語,奏疏言語中對國政指摘譏刺,都將寬宏對待,但昨夜城門外幾百上千人喧嚷不停,說下官送往宮中的金花銀是民脂民膏,是百姓血淚,是下官搜刮所得,東門處每日進出何止萬人,這萬人將所見所聞傳揚各處,陛下聲譽豈不是大受毀損,身爲臣子的,斷不能坐視狂悖之徒毀謗聖上,污衊天家聲譽,下官身爲錦衣親軍副將,維護陛下安全,維護陛下聲譽是職貴所在,所以才下令抓人”

身爲武將,說話有理有據,口齒伶俐的人並不多,王通就是其中的另類之一,楊巍一直遠離京師的圈子,在南京做戶部尚書,對王通卻不太瞭解,本以爲在朝會上搬出列祖列宗責問,必然將這個武夫問倒,卻沒想到被王通用同樣冠冕堂皇的理由反駁了回來

錯愕之間,楊巍居然愣在那裡,半天沒有說出話來,殿堂中也是安靜,還是萬曆皇帝笑聲打破了這個安靜,聽到萬曆皇帝悠然說道:

“王愛卿是忠心臣子,知道到處維護腿的聲譽,有功無過,不該罰,當賞啊”

“陛下,臣有本陳奏“

看着殿中情勢不對,站在楊巍下首的一名官員也走出列,萬曆皇帝瞥了一眼,點頭說道:

“原來是刑部的潘季馴潘愛卿,你有何疑問?”

平日在朝中,不過稱呼個潘愛卿,今日卻叫了全稱,殿中諸人對視,臉色是難看,這分明是萬曆皇帝在給王通介紹,如此情勢,還怎麼詰難

“陛下,王通所作所爲或許有理,但亦顯得其人飛揚跋扈,錦衣衛權重,偵緝四方,令天下人不敢言,此等惡政,已經有前車之鑑,王通所做縱有理,也要嚴懲申斥,杜絕小人借構陷株連之策以求倖進”

“王通,潘尚書說你所做是小人求倖進,你可有什麼話說?”

聽到萬曆皇帝問詢,王通躬身答應,側身對潘季馴說道:

“潘大人,家有家規,國有國法,大明律乃是祖宗所制,有法可依必當遵從,錦衣衛本就有偵輯抓捕之責,有人違法,那就當依法嚴辦,不抓不辦,就是違背大明律條,就是違背錦衣衛本職,下官恪守本職,遵從律條,盡職盡貴,並無不是之處,何談求倖進,況且,下官既然做的對,又爲何要嚴懲申斥,難道今後錦衣衛和天下的差役捕快,不得抓捕兇徒,眼見謀逆作亂之人卻只能袖手旁觀嗎?”

“這……老夫有沒有說,他們不能做份內本職”

“那爲何下官做就是小人求倖進,其他人做就是本職,難道下官做本職之事反倒成了小人所爲嗎?”

刑部尚書潘季馴雙目瞪大,臉色變得通紅,擡起手又放下,啞着嗓子說道:

“花言巧語,你……你不過是在城外設下圈套,誆騙仁人志士,等他們出於義憤,你好藉機抓捕……”

“潘大人在刑部爲尚書,爲何這般說,昨日抓捕欺君狂徒,有口供有人證,都有畫押手印,這其中還有五城兵馬司官兵作證,下官進京赴任,護送金花銀入京,這不過是再自然不過的公差事,又何談什麼圈茶……””,

這話分明是反問潘季馴是否算是合格的刑部尚書了,潘季馴張口結舌,邊上有人剛要說話,潘季馴急切無比的開口說道:

“天津衛送宮內金花銀都是每月送十幾萬兩,爲何今年一次送百餘萬,這不是圈套又是什麼?”

聽到這句毫無章法的詰問,殿堂中不少人都心中嘆了口氣,王通微笑着躬身說道:

“宮內需要天津衛在正月裡將當年金花銀全額送到,下官自然遵從,是不是潘大人說的圈套就不知道了?”

“張伴伴,可有這樁事?”

萬曆皇帝悠然問道,站在後面的張城躬身回話說道:

“回萬歲爺的話,是有的,宮內去年多處失火,殿閣院落損毀嚴重,修繕花費甚多,今年宮外金花銀要三月才能送來,奴婢幾個合計,就先讓天津衛那邊湊出一年的份送來,司禮監曾和內閣知會過”

衆人目光又是投向申時行,申時行起身施禮,從容回答說道:

“臣的確接到過司禮監和御馬監的知會,臣當時以爲此事是宮中事,不必弄的沸沸揚揚,所以就沒有通報閣僚各部,沒想到有今日的誤會,這是臣的過錯,請陛下責罰”

“申閣老又沒什麼錯,聯這邊要用銀子,戶部湊不出,還要天津衛那邊擠出來,這也不是什麼光彩事,你做的對,潘愛卿,可還有什麼疑問嗎?”

六部尚書加上左右都御使,或者投靠張四維,或者由張四維舉薦,但內閣首輔申時行卻不是,他一開口之後,朝堂衆人誰能不明白,刑部尚書潘季馴臉色紅白接替了幾次,總算平靜下心神,躬身說道:

“臣沒什麼話要問了”

說完這句後,頗爲狼狽的退回了隊列,衆人心中都是凜然,這王通他們以前沒有打過交道,卻沒想到如此難對付,他又有皇帝的支持,如果讓他在親中立住了,那可是大麻煩,但此時卻不知道怎麼對付了

吏部尚書嚴清乾咳了一聲,出列施禮說道:

“陛下,王通出任錦衣衛指揮同知,不知分管何職啊?”

第666章 舉人知府第254章 怕賊不怕官第609章 血夜第1086章 風漸疾第774章 投名狀第463章 何人所爲第1045章 燃燒的港口第116章 車到山前或有路 少年相鬥本爲常第530章 勤勉內官 重賞之下第315章 來龍去脈緊鑼密鼓第156章 裡外亂打第308章 猶豫第304章 知進退明分寸第41章 尚膳監食檔第1021章 天子之怒第643章 今非昔比 大險之計第156章 裡外亂打第450章 斷人財路爲大仇第554章 深陷其中 羣情涌動第25章 無心插柳第551章 登港步戰 正是我長第257章 趕羊第543章 商場伎倆 由此及彼第452章 莫名之問 名將西去第940章 絕不放過不變不行第962章 歲月總無情第42章 娓娓道來第940章 絕不放過不變不行第344章 崇文門生人難進第504章 虜騎騷擾煩第584章 謹慎萬端 終有事來第1026章 屠刀下的開始第262章 時候未到第883章 歸化大集第817章 他笑隨他笑第548章 船行海上 似是出遊第44章 非長久之計第616章 王都堂第528章 天下新法津門利弊第78章 請罪脫身第975章 三大恨第14章 總要多賺錢第421章 人心微亂 禁軍出行第384章 兄弟而已何謂親情第540章 商鞅立木 周全佈置第561章 定計定策 大言互欺第955章 佈局第497章 兵精要戰 人方爲本第418章 互有借鑑 機杼不同第1078章 城如甕第1117章 騎兵如火掠咸鏡第107章 非要追你出來第321章 塵埃落得失誰知第814章 少年閒談第708章 清流不言 富貴何來第719章 遇盜 遇劫第65章 查案所遇第1084章 總是不甘第273章 談笑定國策第540章 商鞅立木 周全佈置第779章 佔住抓住 長久經營第869章 武備禁售第629章 兩張不同用人見人第548章 船行海上 似是出遊第872章 王通依舊忠心第915章 此時客來 厚禮十萬第381章 窩藏大罪自豪於心第324章 殺將第786章 一事動 萬事動第674章 城內行軍法第956章 生意經第238章 知實情方大怒第262章 時候未到第171章 工部任主事第623章 歸程夜宿 欲睡不寧第1014章 破賊終擒王第365章 官場如戲且信王通第568章 勇不可擋 舉斧問賊第189章 有心關照秦館大亂第870章 不像王通的性子第130章 微風漸起 何爲孟浪第999章 許你父子總兵第519章 歸程面聖第592章 波雖平暗流激涌第332章 此消彼長真乃賢王第1119章 殺 殺 殺第906章 萬全策第1002章 殖民的發端第1034章 萬曆十七年初第527章 似多言 生意經第352章 賞罰立軍威第437章 殺敵務盡 滿載勝歸請月票支援!第357章 三才上疏大奸王通第252章 誰派你來的第457章 城前鬧劇 天子微惱第688章 已成一系第1127章 救命稻草第521章 有名有份 爲公花錢第609章 血夜第932章 王帳之議
第666章 舉人知府第254章 怕賊不怕官第609章 血夜第1086章 風漸疾第774章 投名狀第463章 何人所爲第1045章 燃燒的港口第116章 車到山前或有路 少年相鬥本爲常第530章 勤勉內官 重賞之下第315章 來龍去脈緊鑼密鼓第156章 裡外亂打第308章 猶豫第304章 知進退明分寸第41章 尚膳監食檔第1021章 天子之怒第643章 今非昔比 大險之計第156章 裡外亂打第450章 斷人財路爲大仇第554章 深陷其中 羣情涌動第25章 無心插柳第551章 登港步戰 正是我長第257章 趕羊第543章 商場伎倆 由此及彼第452章 莫名之問 名將西去第940章 絕不放過不變不行第962章 歲月總無情第42章 娓娓道來第940章 絕不放過不變不行第344章 崇文門生人難進第504章 虜騎騷擾煩第584章 謹慎萬端 終有事來第1026章 屠刀下的開始第262章 時候未到第883章 歸化大集第817章 他笑隨他笑第548章 船行海上 似是出遊第44章 非長久之計第616章 王都堂第528章 天下新法津門利弊第78章 請罪脫身第975章 三大恨第14章 總要多賺錢第421章 人心微亂 禁軍出行第384章 兄弟而已何謂親情第540章 商鞅立木 周全佈置第561章 定計定策 大言互欺第955章 佈局第497章 兵精要戰 人方爲本第418章 互有借鑑 機杼不同第1078章 城如甕第1117章 騎兵如火掠咸鏡第107章 非要追你出來第321章 塵埃落得失誰知第814章 少年閒談第708章 清流不言 富貴何來第719章 遇盜 遇劫第65章 查案所遇第1084章 總是不甘第273章 談笑定國策第540章 商鞅立木 周全佈置第779章 佔住抓住 長久經營第869章 武備禁售第629章 兩張不同用人見人第548章 船行海上 似是出遊第872章 王通依舊忠心第915章 此時客來 厚禮十萬第381章 窩藏大罪自豪於心第324章 殺將第786章 一事動 萬事動第674章 城內行軍法第956章 生意經第238章 知實情方大怒第262章 時候未到第171章 工部任主事第623章 歸程夜宿 欲睡不寧第1014章 破賊終擒王第365章 官場如戲且信王通第568章 勇不可擋 舉斧問賊第189章 有心關照秦館大亂第870章 不像王通的性子第130章 微風漸起 何爲孟浪第999章 許你父子總兵第519章 歸程面聖第592章 波雖平暗流激涌第332章 此消彼長真乃賢王第1119章 殺 殺 殺第906章 萬全策第1002章 殖民的發端第1034章 萬曆十七年初第527章 似多言 生意經第352章 賞罰立軍威第437章 殺敵務盡 滿載勝歸請月票支援!第357章 三才上疏大奸王通第252章 誰派你來的第457章 城前鬧劇 天子微惱第688章 已成一系第1127章 救命稻草第521章 有名有份 爲公花錢第609章 血夜第932章 王帳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