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和王通相比

相比於在宣府當總兵的李如鬆來說,其餘四人的名聲就小了很多,李如柏目前在遼鎮也不過是個分守參將,而李如楨纔是個遊擊。?

跟着李成樑來宣府的管家也是李家的家生子,當年也是跟着李成樑刀山血海里滾過來的,來到宣府之後,李如鬆自己開府,這管家的稱呼卻糾正了好久,一直是叫少爺少爺,現在才改過來叫老爺。?

簇擁着李如鬆的家將,也都是李家的親衛家丁,聽到管家這麼說,各個一愣,李成樑到底派三少爺李如楨過來,到底有什麼要緊事,要是尋常聯繫,信使傳遞不行嗎??

“各自回去休息待命”?

李如鬆回頭說了一句,衆將轟然聽令,李如鬆加快腳步走進了正堂,李如楨也是粗壯漢子,正在那邊等候,看到李如鬆走入,連忙站起,李如鬆也沒客套直接開口問道:?

“家裡有什麼事情嗎?父帥身體可還康健?”?

“請兄長放心,家中一切安好,父帥的身子依舊和鐵打的一樣。”?

李如楨笑着回答,李如鬆把手中的馬鞭朝着桌上一丟,疑惑不解的神色更重,又是開口問道:?

“到底有怎樣的大事,居然還要派你過來聯絡?”?

“兄長,遼鎮那邊要動大兵,你這邊有咱們家的幾千老底子,父帥那邊說,讓你留下四百人,其餘能調的都調回去”?

本來李如鬆剛要坐下,聽到這話,就好像是屁股被火燒一般猛地站起,瞪着李如楨質問說道:?

“要動大兵,咱們李家有天下最強的兵馬,可真要有那個心思,下面的那些人恐怕要有異心,到時候必將招來滅門滅族的大禍啊”?

“兄長小點聲音,這話被人聽到,就算沒禍也要成大禍了,父帥已經發了大令,遼鎮各處除卻留守兵馬之外,都在向遼陽那邊聚集兵馬,父帥準備對科爾沁那邊用兵。”?

這次李如鬆坐了下來,面帶疑惑的問道:?

“父帥要對科爾沁用兵,還要調用宣府這邊的底子,這次要動多少人,難道家裡的底子要全丟上去?”?

李如楨也是坐下,開口回答說道:?

“不光是咱們家的老底子,李平胡、李寧、孫守廉、秦得倚他們手下能打的,這次都要拿出來。”?

聽到這個,李如鬆更是愕然,方纔進門的時候還說什麼“父帥的教誨”,現在所聽到的東西卻根本不是那些,愣了會又是說道:?

“父帥不是常說,要是賊剿乾淨了,也就沒官差什麼事了,說草原上的土雞瓦狗,留在那裡也不是禍害,時常引他們進來打一打,可以賺些軍功富貴,讓朝廷覺得我等還有用。”?

“兄長,你這是什麼老黃曆,王通在歸化城的事情你聽說了吧,消息傳到父帥那邊,父帥當時就急了,說原本天下都以遼鎮爲最重,因爲咱們實力最強,眼下那王通砍瓜切菜的收拾了俺答部,如果咱們不動,今後天子和朝中大臣們就會看輕遼鎮,每年的銀錢劃撥恐怕也會少很多,長此以往。”?

李如楨說的順溜熟練,可見這話是李成樑那邊帶過來的,李如鬆搖搖頭,肅聲說道:?

“從宣府這邊調這麼多人去遼鎮,若沒有朝中的准許,那就是大罪,再說了,父帥那邊統帥大兵對科爾沁用兵,朝中不知道有怎樣的麻煩,那有這麼快的。”?

“父帥都安排好了,二哥已經拿着銀子去京師裡活動,馬家和歷家也都會給咱們家行方便,兄長快些準備吧”?

世間萬事就怕一個比較,平日裡九邊重鎮,你報斬首百餘,我報斬首幾十,大家都是皆大歡喜。?

就連馬芳和王通買首級,買了幾千個,還要每年二三百這個數量拿出來,免得壞了規矩,被人懷疑。?

但王通的作爲卻是將這個規矩直接敗壞掉了,第一次宣府外的大勝,斬首就是幾千,不過這次宣府各家買了不少,彼此分潤,歸在王通名下的數目並不是那麼驚人,可等到古北口外大捷,薊鎮、宣府、虎威軍三軍合力,斬首過萬,俘獲數千,這樣的戰果就讓九邊的其他邊鎮頗爲難堪了。?

等這次王通率軍北征,斬首數萬,攻破歸化城,幾乎是滅掉了俺答部之後,各個邊鎮都是坐不住了。?

每年用各種各樣的理由向朝廷,向兵部要銀子,卻根本不見什麼勝利,即便是和兵部裡面的各級官吏勾結,上下其手撈錢,可也要有個撈錢的緣由。?

大明九邊,在兵部的清冊上,兵丁人數最少的也有五萬,可王通率軍不過三萬,居然就有這樣的戰績,這實在是讓人羞慚無地,同時也暴露出一個問題,爲什麼王通能做到,你們其他人做不到。?

九邊之中,大同多少在這次戰鬥中還參與了,宣府和薊鎮更是這幾年打了幾次勝仗,大同向西那些邊鎮,榆林、寧夏、甘肅、固原等等,左右也是經常吃虧,就算不願意也要捏着鼻子認了,王通這大勝接下來會導致什麼結果,他們不管情願不情願,都要接受。?

但遼鎮不同,李成樑自從在遼鎮一步步崛起,一步步到了如今這個地位,他不是依靠什麼善於逢迎交結,也不是依靠運氣,而是實實在在的戰功。?

自李成樑從軍時起,凡是官方知曉的戰鬥,九成九都是捷報,軍功累計,纔有了李成樑如今父子總兵,封侯封伯的待遇。?

遼鎮廣大,人口幾百萬,田地肥沃,出產豐富,朝廷卻不在遼鎮設民政官,只是按照軍鎮對待,遼鎮一切政務都是由李成樑一人掌握,他的兒子和徒黨,各個身居高位,控制着遼鎮中要害城池防區,無數肥沃田地,朝廷也是依從。?

其實,以遼鎮和各個外族的貿易,田地裡的出產,以及鹽稅,茶稅,還有最近和天津衛開始的貿易,遼鎮自己的收入就豐厚無比,供養遼鎮軍費開支完全是輕鬆之極,可朝廷每年下撥的軍費之中,遼鎮所佔是最大頭。?

這樣的優厚待遇,一來是因爲朝中大臣始終認爲關外是蠻荒之地,並非祖宗故土,不需要關心,二來是李成樑軍功卓著,長袖善舞,朝廷要在各個方面給予方便照顧,最重要的,則是這李成樑深知鳥盡弓藏的道理。?

知道如果把敵對的蒙古和女真各部剿滅乾淨,那自己如今這滔天的榮華富貴也不復存在,只要這些部落在,那朝廷就需要自己。?

所以以泰寧部這邊最多動員三千餘人的小部,李成樑居然斷斷續續的打了五年,女真各部互相攻殺,彼此都是削弱,但李成樑以自己的力量可以將他們全數剿滅吞併,可他從來不出全力,而且始終扶植一派,打壓一派。?

就這麼慢慢維持着,這樣的情況持續,李家的富貴就能維持下去,李成樑也知道,光是這麼養賊自重,光是這麼維持也是不夠的,如果自己力量不夠,那就打不了勝仗,同樣鎮懾不了外族。?

所以李成樑是各個邊鎮之中,除薊鎮之外,練兵最勤勉,最捨得花錢下去的,明軍之中,軍將的親兵家丁是最強的戰力,裝備也最爲精良,在遼鎮,李家自己騎馬披甲的家丁就可以動員六千以上,算上下面各個軍將的力量,萬餘騎馬披甲的家丁可以湊的出來,如果算上其他可以劃在這個家丁範疇的軍兵,這力量可以達到兩萬多。?

這僅僅是核心的力量,如果算上其他有戰鬥力的軍卒,遼鎮這裡的戰力遠不止他們平日裡體現出來的。?

如果沒有王通,這樣的舒服日子還以爲維持下去,但有了王通,一有了比較,王通這邊用更少的人,花更少的銀子打出了這麼輝煌的勝利,那遼鎮這麼多年的耗費,給李成樑這樣的優待,對遼鎮這樣的放任究竟值得不值得,會讓天子和朝中大臣,甚至是天下人都要懷疑了,遼鎮的地位,李家的榮華富貴都會動搖。?

這樣的情況下,李成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惜本錢的打出一場勝利,而且不能比王通的北疆大捷差太多的勝利,才能證明自己,才能穩定自己的地位。?

眼下王通已經近乎滅掉了俺答部,那遼鎮周圍類似的敵人有誰,女真各部實在是拿不上臺面,泰寧部和黑山部的殘餘不成氣候,也是不成,唯一可以動手,又能得到其他邊鎮協助的,就是在遼鎮西邊,薊鎮北邊的多倫,那邊是科爾沁部核心之地,也是草原上水草最爲豐美的所在。?

如此規模的大軍動作,朝廷以往的看法都是一定要慎重,可有王通這個例子在前,李成樑這邊又說今年下撥的軍費足夠支撐這場戰鬥,朝臣們也不希望武將中出現王通一家獨大的局面,遼鎮大軍西征多倫的計劃很快被准許了。

第249章 火炮爲淵驅魚第448章 商校籌劃 大有文章第531章 船廠 工場 革新第631章 身在局中不知計第179章 臨頭不自知尺書有真義第520章 御前問答 滅口瞞報第686章 各有根底第1116章 臨戰微調第147章 滾出去!第985章 遼陽一日夜第1107章 距漢城二十四里第241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892章 爲何 爲何第751章 試攻第625章 難道虎威軍在第483章 似是而非奇哉怪哉第189章 有心關照秦館大亂第363章 本官的人不能受委屈第9章 不後悔第404章 殺雞儆猴 高舉輕落第939章 何處來第941章 寧夏鎮第897章 歷史總是重複第464章 千金之子 何必垂堂第450章 斷人財路爲大仇第729章 代王府的家奴又如何第979章 知威 老兵 行軍第218章 老將登門 各色客來第187章 無不散 未必離第117章 如此欺人第350章 檢討閒談拷問第727章 商人逐利 買賣囤積第705章 功業事小 社稷爲重第597章 天子探病 心不在焉第232章 萬事要開頭第739章 軍中只有一個主帥第929章 不願爲 不得不爲第431章 戰中小憩第147章 滾出去!第206章 夜談 遙助 名帖第918章 權臣亦能臣第86章 欺生第897章 歷史總是重複第497章 兵精要戰 人方爲本第108章 魚無水如何第1023章 烏煙瘴氣松江府第723章 無知妄言 北疆告急第247章 超前的團隊建設第319章 出人意料的大佬反應第746章 浪打礁石第19章 惡客登門第796章 憤懣第803章 如此清流不如狗第103章 別家禍 少年戲第395章 合則兩利 魯官通賊第210章 前倨後恭自取辱第760章 大戰間隙第266章 首輔回京第544章 京師大案 易查難辦第720章 馬賊橫行第326章 忠心耿耿數王通第236章 去蕪存菁 快刀剜瘡第101章 無心所爲第378章 直言相勸負荊請罪第701章 錦衣衛不是說打就打的第828章 天津幾日談第991章 出格的要求第1109章 陣如疊浪第536章 烈日當空 吳家叔侄第438章 首級貴如金!!第14章 總要多賺錢第267章 矇事與質檢第297章 尚書換大使功勞換黑臉第99章 不回頭第594章 海河大道富貴齊得第749章 斬使待戰第5章 無奈閒差第168章 無心實有心說史實爲今第1045章 燃燒的港口第852章 臨行得重禮第1102章 餘糧沒有第728章 炒家該殺第535章 往事心憂清流怨起第285章 朕自籌一百萬兩第963章 張誠告老第247章 超前的團隊建設第512章 我千敵萬 虜騎圍攻第431章 戰中小憩第634章 人總有弱點第860章 戰如兒戲第452章 莫名之問 名將西去第1090章 戰前更像年前第99章 不回頭第442章 勝於憂患 敗於安樂第789章 太后第1092章 廷議入朝第30章 客是主僕二人第630章 調查判斷頗爲兩難第241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407章 商路匯通各有底線
第249章 火炮爲淵驅魚第448章 商校籌劃 大有文章第531章 船廠 工場 革新第631章 身在局中不知計第179章 臨頭不自知尺書有真義第520章 御前問答 滅口瞞報第686章 各有根底第1116章 臨戰微調第147章 滾出去!第985章 遼陽一日夜第1107章 距漢城二十四里第241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892章 爲何 爲何第751章 試攻第625章 難道虎威軍在第483章 似是而非奇哉怪哉第189章 有心關照秦館大亂第363章 本官的人不能受委屈第9章 不後悔第404章 殺雞儆猴 高舉輕落第939章 何處來第941章 寧夏鎮第897章 歷史總是重複第464章 千金之子 何必垂堂第450章 斷人財路爲大仇第729章 代王府的家奴又如何第979章 知威 老兵 行軍第218章 老將登門 各色客來第187章 無不散 未必離第117章 如此欺人第350章 檢討閒談拷問第727章 商人逐利 買賣囤積第705章 功業事小 社稷爲重第597章 天子探病 心不在焉第232章 萬事要開頭第739章 軍中只有一個主帥第929章 不願爲 不得不爲第431章 戰中小憩第147章 滾出去!第206章 夜談 遙助 名帖第918章 權臣亦能臣第86章 欺生第897章 歷史總是重複第497章 兵精要戰 人方爲本第108章 魚無水如何第1023章 烏煙瘴氣松江府第723章 無知妄言 北疆告急第247章 超前的團隊建設第319章 出人意料的大佬反應第746章 浪打礁石第19章 惡客登門第796章 憤懣第803章 如此清流不如狗第103章 別家禍 少年戲第395章 合則兩利 魯官通賊第210章 前倨後恭自取辱第760章 大戰間隙第266章 首輔回京第544章 京師大案 易查難辦第720章 馬賊橫行第326章 忠心耿耿數王通第236章 去蕪存菁 快刀剜瘡第101章 無心所爲第378章 直言相勸負荊請罪第701章 錦衣衛不是說打就打的第828章 天津幾日談第991章 出格的要求第1109章 陣如疊浪第536章 烈日當空 吳家叔侄第438章 首級貴如金!!第14章 總要多賺錢第267章 矇事與質檢第297章 尚書換大使功勞換黑臉第99章 不回頭第594章 海河大道富貴齊得第749章 斬使待戰第5章 無奈閒差第168章 無心實有心說史實爲今第1045章 燃燒的港口第852章 臨行得重禮第1102章 餘糧沒有第728章 炒家該殺第535章 往事心憂清流怨起第285章 朕自籌一百萬兩第963章 張誠告老第247章 超前的團隊建設第512章 我千敵萬 虜騎圍攻第431章 戰中小憩第634章 人總有弱點第860章 戰如兒戲第452章 莫名之問 名將西去第1090章 戰前更像年前第99章 不回頭第442章 勝於憂患 敗於安樂第789章 太后第1092章 廷議入朝第30章 客是主僕二人第630章 調查判斷頗爲兩難第241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407章 商路匯通各有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