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章 廷議入朝

御書房中,萬曆皇帝坐在龍椅上,王錫爵和王通都有個繡墩坐,不過田義和鄒義二人卻只能是站在一邊了。

若是以往,不管御書房中又怎麼樣的機密事,趙金亮總會在的,而且這等場合商議軍國大事,照例兵部和戶部尚書也要在的。

但在今天這個場合下,他們都不夠資格,皇帝、內閣首輔、司禮監的掌印和提督太監,和眼下實際上的大都督王通,這幾個人就是大明的最頂層,最核心的人物,其他人都是差了些。

“大將在外,應有專權,這個道理朕懂的,但有些事情還是要問問,所以就這麼幾個人在。”

萬曆皇帝溫和的說道,看着王通要起身說話,萬曆皇帝擺擺手繼續說道:

“問了什麼,不代表你做的不對,你還是按照你的章法來做,朕這邊也就是不明白而已?”

話是這般說,可既然表現了這個態度,那就是對王通的安排還有種種的疑點,所以纔要問話,皇帝有疑問的,如果解釋不清楚,不是說不改就能不改的。

這次大明出動的兵力人數或許比不上有明一代的幾次大行動,但質量卻不差,幾乎是將大明北方野戰精銳抽調了七成,還有南方水師最精華部分,如果這次的行動有什麼閃失,北方几乎沒有足夠的力量維持,更不要說倭寇可以直撲大明腹心之地。

如此規模的行動,由不得萬曆皇帝不慎重,即便是知道自己在軍事方面並不在行,可還是要問個明白。

看這個場面,對王通的點將聚兵,並不僅僅是萬曆皇帝不明白,內閣首輔王錫爵,司禮監掌印太監田義也都有疑問。

天子既然說出這個話來,王通自然不會拒絕,欠身開口說道:

“陛下請問,臣知無不言。”

“朕看你調集兵馬,爲何騎兵這般少,若是按照你每處邊鎮抽調的兵馬數量來看,每邊鎮抽調一千五百步卒,步卒那裡有騎兵好用,雖說邊鎮已經開始裁撤兵馬,可你每處抽調這個數目的騎兵也不是什麼大事,都是承受的起,王通,此次乃是國戰,切不可輕視敵軍!”

和倭寇二十萬大軍在朝鮮進行的大戰,大明調動的兵馬自然是越強越好,騎兵肯定是要強過步卒,特別是對於邊鎮的精銳來講,王通這樣的調集,只是用各邊鎮的步卒,而沒有抽調那些邊將們的騎兵家丁,這讓萬曆皇帝頗爲的不解,要說王通不會帶兵打仗,顯然是不可能的,只能從掉以輕心這個方面來推斷,百戰百勝導致的驕橫輕敵。

“陛下,邊牆外還不能說是處處太平,各處邊鎮因爲裁撤軍戶也有怨言,局勢也要小心提防,留下這些精銳騎兵,正可以調動鎮龘壓,若是抽空了,恐怕被奸邪小人有機可乘,二來騎兵的優勢在於機動,在於衝擊,朝鮮狹小地方,山地衆多,騎兵優勢在那裡發揮的並不大,步卒步步推進,反倒是有了穩妥的好處,而且各個邊鎮的騎兵各有統屬,都是邊將的命根子,順風仗或許能打,遇到困難卻未必能支持,步卒則不盡然,各邊鎮精銳標兵現在則是毫無着落,有這樣出戰的機會證明自己,則會盡心竭力,第三,若是用騎兵,後勤軍費都是耗用太大,千五騎兵,耗用甚至超過禁軍一個團,此次陛下彙集天下兵馬,國庠本就是緊張,能省一分是一分,而且禁軍馬隊加上大同馬隊已經近五千,加上遼寧本地精騎,戰場機動已經足夠。”

王通侃侃而談,說的萬曆皇帝和周圍幾個人都是不住的點頭,等王通說完,萬曆皇帝和王錫爵以及田義對視了眼,笑着嘉許道:

“真是國家棟梁,處處替江山社稷考慮,王通,你覺得這一戰要打多長時間?”

“回陛下,各路大軍彙集遼東怎麼也要在明年正月,至於此戰要多長時間,戰事多變,又是國戰,臣不敢妄言。”

這個倒是中規中矩的回答,萬曆皇帝點點頭,王通看了看在御書房中的幾個人,沉吟了下,卻開口問道:

“陛下,其實此戰勝敗,臣頗多大勝的把握,不過只要打多少時間,陛下,也可打六個月,也可打一年或者更久,臣以爲打的更久,好處更多一些?”

話說到這裡,御書房中幾人臉上都是露出詫異神色,大家都知道王通是個穩重人,不會胡說八道,更何況這是在御前問答,更是不會妄言,可“打的更久,好處更多”這實在匪夷所思了。爲了眼下這些兵馬的彙集,京師中樞就巳經是操盡了心,打仗就是花錢,這個真是不假,還沒和倭寇大軍交鋒,這銀子就流水一般的花了出去,等到開戰,那更是金山銀海的花費,工部這邊修陵寢和河工的預算已經是挪到了後年,打的更久,那豈不是把整個大明都給打窮了。

“這次出兵,如果不是你做的那份軍需預案,恐怕戶部那些人就要鬧着去加稅了,打得久花錢就多,死人也多,到時候恐怕榨乾了國庠,鬧出亂子來,你爲何說打的久好處更多?”

屋中的氣氛可是不如第一個問題的時候了,田義和王錫爵臉上都很嚴肅,鄒義則有些擔心,萬曆皇帝則是滿臉好奇,在萬曆皇帝的心中,王通這邊雖然很多奇思妙想,但卻不是那種胡言亂語的人。

王通的神色的確不像是亂說話的樣子,他鄭重其事的欠身說道:

“陛下,從議定了要開戰一直到現在,內外差不多已經有近百萬兩的花費了,等到開戰那更是花費驚人,臣問陛下,也問王大人和二位公公,此戰大勝,將倭寇大軍從朝鮮趕回倭國,這之後能有什麼進項嗎?朝鮮能將這份銀子補齊嗎?”

萬曆皇帝一愣,既然話中提到了內閣首輔,內閣首輔王錫爵搖頭皺眉說道:

“遼國公這麼說就不妥了,現如今倭寇已經快要到大明的邊境,他們下一步就是侵入遼寧直下京畿直隸,這等狼子野心,大明豈能坐視,爲藩國朝鮮,爲大明社稷的安危,這一仗都必須要打,怎麼能說到什麼錢財花費?”

那邊萬曆還是在沉吟不語,王通轉向王錫爵問道:

“閣老,朝鮮爲大明藩屬,可曾給大明帶來什麼好處?記得和閣老一同去往建州時,還有遼南軍將說,鴨綠江朝鮮一側有許多地方本來是大明治下,都是被朝鮮悶不作聲的侵吞下來,這個是傳說,先不去理會,這些年朝鮮入貢,實際上都是來販賣特產,賺咱們大明的銀錢,這麼一個年年都要貼錢進去的藩屬,有何用處,咱們守住了大明邊境,由倭寇去就是了。”

“這話荒唐,在朝鮮那二十萬倭寇賊軍難道野心僅僅侷限在朝鮮一地?大明一旁坐視就能免禍,脣亡齒寒啊!”

王錫爵被王通說的有些火氣,言語也就重了點,不過王錫爵也是心思剔透明白的很,王通也不會說這等道理不通的話。

“閣老說的沒錯,脣亡齒寒,這是說的一個人身上,脣和齒都是一個人的,此次出戰,正是爲了大明,而不是爲了什麼朝鮮。”

“王通,你的意思是將朝鮮吃下來?”

萬曆皇帝緩聲說道,說完這句,屋中其餘幾人身子都是一顫,這個顫抖就是因爲吃驚,他們從沒想到這一個方向,看着王通緩緩點頭,田義忍不住出列,開口說道:

“萬歲爺恕罪,奴婢有些話想問遼國公。”

太監在這個場合屬於隨侍,所以開口上有些講究,萬曆皇帝自然不會不許,因爲他也是滿臉的疑惑神色。

“遼國公,祖宗可是將朝鮮列爲不徵之國,酬答祖宗驅除韃虜他們做的協助,若是吞併朝鮮,豈不是我大明不義,而且朝鮮幾百萬人口,土地貧瘠,有沒有礦藏特產,佔下來又有何用,搞不好還要年年貼補,那又對這鉅額的軍費有什麼補充,豈不是更添加耗費?”

到了這個層面,什麼大義就不是可以拿到檯面上來說的理由了,只有真實的利益纔可以討論,看到萬曆皇帝的神色,王通明白,萬曆也有類似的問題,王通清清嗓子,朗聲說道:

“田公公,祖宗當年的不徵只是鞭長莫及,不是不想徵,而是不能徵,當時天下尚未平定,遼東不能用全力,只得默許朝鮮存在,若是列祖列宗真的將朝鮮視爲子侄,那爲何在入貢路線上防備如此森嚴,至於說這個好處,王某先不答,倒是先問田公公一個問題,朝鮮人入我華夏,三代之後可能分出是異族嗎?”

大明朝中和地方上都有出身朝鮮的官員,甚至宮中還有朝鮮宦官,但這些人根本看不出來和漢人有什麼差異,田義下意識的搖頭,開口說道:

“不能……”

說完這句,御書房中衆人卻都是明白了過來,理解王通所說的意思了。

第578章 有忙有亂 各有所第754章 出陣而戰第849章 言傳身教第927章 分權保富貴爲利行大險第875章 一年已不同第15章 月例銀子 心機重重第1089章 點將聚兵第172章 風起雲動 細節末枝第239章 國事家事第18章 做體制內的生意第1135章 萬曆不是洪武第266章 首輔回京第999章 許你父子總兵第489章 番商空手套白狼第1107章 距漢城二十四里第773章 明辨 挑撥 留客第6章 怪僕 沉悶差事第583章 刑求萬全 馬棟上任第581章 夜談夫妻謀 喜慶見悽慘第1050章 大炮第622章 雖相讓 時不同第272章 做不如拖聖意可違第697章 敢言不敢聽 也有人相托第644章 爲何有流民第1066章 平播州第482章 送一程 知大概第692章 由小見大第804章 大明良心第520章 御前問答 滅口瞞報第911章 利害得失終決斷第857章 證據何用第1114章 鼓聲響起第409章 故人來訪 熙熙攘攘第59章 三陽第905章 夫妻夜話第915章 此時客來 厚禮十萬第940章 絕不放過不變不行第475章 大善之政他在京師第654章 遭賊第1057章 人才難得 一年過半第197章 言語退賊 天子之怒第996章 誰爲勇者第989章 雷霆霹靂第685章 軍法司 巡捕司 整訓司第106章 過河拆橋 箭如雨下第643章 今非昔比 大險之計第92章 你忍我不能忍第701章 錦衣衛不是說打就打的第372章 事了你不說我不說第1023章 烏煙瘴氣松江府第290章 金光大道 劍拔弩張第802章 笑對爾等手段第75章 大翻盤第113章 閒談亦驚心第112章 溫柔鄉是死地 帝王家無常理第217章 遲來的年禮第1110章 馬踏倭寇血如泥第126章 小心萬全 另有枝節第934章 枯燥無比的攻防第112章 溫柔鄉是死地 帝王家無常理第722章 王通所爲 衆官不明第219章 御馬監 王通宅第721章 一視同仁 羣議宗祿第290章 金光大道 劍拔弩張第91章 明珠夜投按劍驚第1000章 論爲何窮兵黷武第921章 由小見大 富貴陷人第529章 宮中第728章 炒家該殺第1063章 諸侯之賞第1128章 開始第464章 千金之子 何必垂堂第1126章 生硬的轉折第302章 書生或百無一用第921章 由小見大 富貴陷人第1036章 好心的陳璘第875章 一年已不同第238章 知實情方大怒第509章 心有大義我知敵知第592章 波雖平暗流激涌第97章 服人未必服心第393章 十萬兩保險行第191章 離京在路上第525章 帝心有愧天津如常第1040章 浮躁的時代第727章 商人逐利 買賣囤積第28章 不拘一格拔人才第302章 書生或百無一用第578章 有忙有亂 各有所第995章 襲擾第1021章 天子之怒第71章 權閹再登門第977章 這一仗我想打第568章 勇不可擋 舉斧問賊第509章 心有大義我知敵知第713章 外鬆內緊 往事今昔第416章 御馬監虎威營第243章 獲利艱難合夥重來第581章 夜談夫妻謀 喜慶見悽慘第545章 蟻穴潰堤 明暗紛動
第578章 有忙有亂 各有所第754章 出陣而戰第849章 言傳身教第927章 分權保富貴爲利行大險第875章 一年已不同第15章 月例銀子 心機重重第1089章 點將聚兵第172章 風起雲動 細節末枝第239章 國事家事第18章 做體制內的生意第1135章 萬曆不是洪武第266章 首輔回京第999章 許你父子總兵第489章 番商空手套白狼第1107章 距漢城二十四里第773章 明辨 挑撥 留客第6章 怪僕 沉悶差事第583章 刑求萬全 馬棟上任第581章 夜談夫妻謀 喜慶見悽慘第1050章 大炮第622章 雖相讓 時不同第272章 做不如拖聖意可違第697章 敢言不敢聽 也有人相托第644章 爲何有流民第1066章 平播州第482章 送一程 知大概第692章 由小見大第804章 大明良心第520章 御前問答 滅口瞞報第911章 利害得失終決斷第857章 證據何用第1114章 鼓聲響起第409章 故人來訪 熙熙攘攘第59章 三陽第905章 夫妻夜話第915章 此時客來 厚禮十萬第940章 絕不放過不變不行第475章 大善之政他在京師第654章 遭賊第1057章 人才難得 一年過半第197章 言語退賊 天子之怒第996章 誰爲勇者第989章 雷霆霹靂第685章 軍法司 巡捕司 整訓司第106章 過河拆橋 箭如雨下第643章 今非昔比 大險之計第92章 你忍我不能忍第701章 錦衣衛不是說打就打的第372章 事了你不說我不說第1023章 烏煙瘴氣松江府第290章 金光大道 劍拔弩張第802章 笑對爾等手段第75章 大翻盤第113章 閒談亦驚心第112章 溫柔鄉是死地 帝王家無常理第217章 遲來的年禮第1110章 馬踏倭寇血如泥第126章 小心萬全 另有枝節第934章 枯燥無比的攻防第112章 溫柔鄉是死地 帝王家無常理第722章 王通所爲 衆官不明第219章 御馬監 王通宅第721章 一視同仁 羣議宗祿第290章 金光大道 劍拔弩張第91章 明珠夜投按劍驚第1000章 論爲何窮兵黷武第921章 由小見大 富貴陷人第529章 宮中第728章 炒家該殺第1063章 諸侯之賞第1128章 開始第464章 千金之子 何必垂堂第1126章 生硬的轉折第302章 書生或百無一用第921章 由小見大 富貴陷人第1036章 好心的陳璘第875章 一年已不同第238章 知實情方大怒第509章 心有大義我知敵知第592章 波雖平暗流激涌第97章 服人未必服心第393章 十萬兩保險行第191章 離京在路上第525章 帝心有愧天津如常第1040章 浮躁的時代第727章 商人逐利 買賣囤積第28章 不拘一格拔人才第302章 書生或百無一用第578章 有忙有亂 各有所第995章 襲擾第1021章 天子之怒第71章 權閹再登門第977章 這一仗我想打第568章 勇不可擋 舉斧問賊第509章 心有大義我知敵知第713章 外鬆內緊 往事今昔第416章 御馬監虎威營第243章 獲利艱難合夥重來第581章 夜談夫妻謀 喜慶見悽慘第545章 蟻穴潰堤 明暗紛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