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亂言者有罪

王通這句話說完,萬曆皇帝愣怔了下,他已經聽清了,但還是不能確認,要再聽一次。

“王通,你肆意妄爲,果真是包藏禍心的奸邪之徒,陛下,王通意圖株連,此意大惡,請陛下明察”

禮部尚書陳經邦直接出列怒喝,王通卻神色剛毅的看着萬曆皇帝,邊上的刑部尚書潘季馴也是出列陳奏道:

“陛下,言路通暢是大政清明的關鍵,言者無罪也是祖宗定下來的規矩,王通所說,豈不是讓言路閉塞,民情無法上達,豈不是堵塞百姓黎民之口,防民之口,甚於防川,若按照王通所言,遲早會釀成大禍”

潘季馴一邊說一邊看着萬曆皇帝的神色,萬曆皇帝神色倒是漠然,潘季馴咬咬牙,語調又是激昂了少許,繼續開口說道:

“陛下,王通想要民憤聚集,想要壞祖宗規矩,想要陛下的江山陷於混亂之中,這等心思怎麼不是叵測,怎麼能不說是禍心,請陛下明察,請陛下嚴懲”

戶部尚書王遴,工部尚書楊兆,刑部尚書潘季馴,禮部尚書陳經邦都是出列,他們都是張四維一黨,彼此互通聲氣,互爲奧援,這等時候自然要站在一起。

兵部尚書張學顏卻是在一旁沒有動彈,內閣中,首輔申時行和次輔王錫爵都是不管部的,申時行神色淡淡,他剛纔已經替嚴清求懇過,但可沒有那個善心再出頭,王錫爵的眼神在幾名尚書和王通身上轉了一圈,輕聲冷笑道:

“這王通也是聽不得言官亂吠”

王錫爵對言官們的惡感朝野皆知,他說出這話來倒也是正常,一直神色淡淡的申時行側頭瞪了他一眼,低聲說道:

“元馭,慎言”

王錫爵爲人做事和一般的文官頗有不同,他做過國子監的祭酒,做過翰林院的掌院學士,有這兩個資歷在,那就是清流士子中頭號的清望之人,但在萬曆五年奪情之議的時候,言官清流只有五人被張居正引蛇出洞,在行刑奪官的時候,朝中沒有人站出來說話,王錫爵卻上疏營救。

結局大家都已經知道,那五人流放的被流放,降職的被降職,王錫爵也藉口回家探病一直在家呆到了萬曆十一年。

萬曆十一年回到京師後,照例在禮部做侍郎,然後入閣,朝中張四維一黨幾乎將張居正的勢力全部趕出了中樞,天下間都知道風向變了,人人都在否定張居正的功績,對他的任何事情都進行攻訐。

偏偏此時王錫爵卻上疏肯定張居正的功績,認爲張居正當政的時候,也有許多善政良策應該保留,所以說他是一個大明王朝的異數,儘管出身資歷都是標準的清流儒臣,可卻是個很少見的實用主義者。

王通在天津衛的經營,每年給宮中送進那麼多的銀兩,在宣府外,在古北口外的那兩場勝利,這都被王錫爵認爲是王通的能力所在,王通出征歸化城,儘管他也認爲是冒失和冒進,但大軍出動之後,也是他在催促兵部、戶部以及相關衙門抓緊提供軍需,提供大軍的一切便利。

在消息斷絕那些日子,奏疏和攻訐越來越多,王錫爵也曾在內閣中說過,大軍若不敗,造這樣敗壞士氣民心的謠言是大罪,大軍若敗了,先抓緊各處的防務和準備纔是正理,這等徒亂人心的造謠生事有什麼用處。

王錫爵在朝會上的冷嘲熱諷也只有申時行聽到,對眼下朝堂上的局勢產生不了什麼影響,都察院兩位都御史遲疑了下之後,也是上前,只是說道:

“言者無罪,王通此舉堵塞言路,必將讓國政混亂,請陛下慎之”

如果是正常的奏疏,或者是別的大臣提出的動議,這個並不算什麼,可王通剛纔第一道奏疏就讓吏部尚書嚴清閉門思過,眼下又是提出這個,衆人不得不重視,難道是萬曆皇帝和王通早就有聯繫溝通?

這個想法更讓人感覺到驚惶,萬曆皇帝卻明顯有些遲疑,從出列的朝臣身上再看到王通身上,又偏頭看了看司禮監一干人。

朝臣們申時行、王錫爵和張學顏都是事不關己的模樣,身後的司禮監衆人,張誠、張鯨都是面色淡然,但張宏和田義卻都是有義憤之色。

“王通,你說嚴懲,其他人卻不同意,他們已經說了他們的道理,你也講講你的?”

聽到這話,衆人立刻明白,萬曆皇帝和王通事先應該沒有過溝通,衆人心中都鬆了些,王通那邊卻開口回答說道:

“言官上疏諫言,對政務事務提改進改正的方法策論,此種言論,即便是有疏漏錯誤,但畢竟是存善心,想着將事情做好,對陛下有利,對這大明有利,這樣的情形,不應該怪罪,這纔是言者無罪,如果一個人憑着自己的言官士子身份,憑着一個言者無罪做護身符,每日間開口妄言,造謠生事,沒有任何真憑實據,就煽動士子百姓,就動搖民心士氣,就攻訐朝政朝官,這樣的惡行,又怎麼能說是無罪”

王通說的鏗鏘有力,朝堂中的大臣突然間發現自己能拿出的理由並不多,無非是祖宗規矩,言路閉塞種種,都太過空泛,工部尚書楊兆皺眉開口說道:

“王通你方纔說這些人造謠生事寒了有功將士的忠心,那你這等嚴懲言官清流的動議豈不是寒了忠義士子的心思?”

“若是真忠義,就不會說這等謠言,如今情形,言官清流所講,和實務政務無關,和真假無關,但求能大言驚人,所說所講,不求所說所講有什麼真憑實據,但求能嚇人誘人,上疏言北征大軍潰敗,上疏言北征大軍軍將該殺者,紛紛被冠以敢言之名,卻並無一人說明,這北征大軍若潰敗,京師該如何防務,若是軍將無存,該選拔何人接替,他們只顧空口白話欺人騙人唬人,聽得人多了,他們就成了名士直臣,有了升官發財的機會,可他造謠生事損害到的實務和人呢?無人理睬,要是追究起來,一句輕飄飄的言者無罪就能遮蓋過去”

王通頓了頓又是繼續說道:

“造謠生事,誣衊良善,說錯了之後無人追究,無需擔責,反能揚名於天下,利害得失,就算是三歲孩童也能看出來,長此以往,誰還願意潛心國事政事,誰還願意腳踏實地,每日間只需要想着怎麼說大話,說假話,騙人嚇人欺人就可以揚名天下,步步升遷,這樣的風氣愈演愈烈,這麼下去,低品文官,士子書生,誰還會願意辦差做事,都會一擁而上去做這等‘名士’,那何人來替陛下管理地方,那何人替陛下運轉財政?”

殿堂中又是安靜了下去,殿堂中諸人除了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掌管的就是御史言官,不得不爭,其餘身在高位的人誰沒被下面的言官清流噴過,真做錯了事情倒也沒什麼可說的,可家中前門漆的過份鮮豔了些,家中吃的時令河鮮多了些,都有人上疏彈劾,想要平息這件事,還要託人私下商談,還要給銀子許位置,官場上有品級分出高低,可如今,三品以上的大員反倒是要忌憚六品七品的年輕官員,生怕被這些人抓到把柄。

如果真是海瑞那等直臣還罷了,出於一片公心,衆人都有敬畏,可眼下京師言官清流給人的感覺只有不忿和無奈。

能到了七卿(尚書和都御史)這等位置的人,自然都覺得自己是靠着真才實學方有今天,對那大言欺世盜名的不會有什麼好感,也覺得讓這等人得勢有些不甘心。

不過衆人馬上就有點悚然,這樣豈不是被王通說服了,如果這樣的奏疏被準了的話,那豈不是成了王通剛一上朝,就已經將朝中諸人完全壓制,今日如此,那今後又將如此,大家還有什麼說話的權力。

可想要否認一時間又找不到什麼過硬的理由,王通句句是實,反駁的理由也不能太過空泛,殿堂中居然安靜了。

申時行看了看殿中的人,沉聲說道:

“王大人的意思是,言官本身無錯,但那些造謠誣衊,顛倒是非的才該懲治?”

“正是申閣老所說的這個。”

申時行問完這句話之後,也沒有說話,又是默然不語,既然王通不是想要廢除言官制度,只是想要懲辦其中的部分,那就當作這王通個人的報復,答應了他,何必在這上面糾纏太多,若是糾纏的久了,這王通將事情弄大了怎麼辦。

其餘諸人也漸漸回過味來,剛要說話,萬曆皇帝卻開口問道:

“張伴伴,你覺得王通所講如何?”

“萬歲爺,外朝的事情奴婢不便多言,只是內廷之中,誰要是說錯了話,禮儀房那邊都有規矩懲罰,畢竟大家是萬歲爺的奴僕,輕忽不得,言官清流,都是我大明子民,受萬歲爺的恩典俸祿,做錯了事總不能沒個追究”

第21章 樂得誤會第806章 亂言者有罪第137章 似乎如此第33章 又有客上門第977章 這一仗我想打第612章 早晨第93章 出氣立威兼生財第967章 稅務局第720章 馬賊橫行第534章 人力系統年少親衛第229章 或是巧合不敢言第31章 多問多答第731章 大同震怖 代王有怨第780章 答疑 藏兵於民第260章 安靜的街道第794章 朋友 君臣 天下 輕重第736章 圍殺 特別白第694章 京師嚴打之政第388章 殺賊夜第24章 不孝之徒第164章 平安牌子保平安第580章 防患未然 親情難捨第312章 跪下不殺給我滾第878章 雖在異鄉卻似家第542章 如臨大敵 虛驚一場第242章 首輔離京枯燥有趣第541章 人危漸亂 似人非人第1047章 隨他死去第859章 以身相許第631章 身在局中不知計第996章 誰爲勇者第579章 小隙成深澗第704章 一日之內人不同第528章 天下新法津門利弊第1021章 天子之怒第1080章 細述敗因第988章 瀋陽城下第939章 何處來第1038章 你還敢回去嗎第32章 兩尺窄幅第611章 天明第1087章 御書房慈寧宮第55章 初一的哭聲第134章 王通初陣第1098章 勇者勝第113章 閒談亦驚心第943章 細說寧夏局第581章 夜談夫妻謀 喜慶見悽慘第302章 書生或百無一用第990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71章 權閹再登門第487章 無心之利何人爲將第655章 接二連三第1121章 海戰第941章 寧夏鎮第43章 人在華山無歸路第376章 天子未必是天下之主第407章 商路匯通各有底線第56章 滿門血第463章 何人所爲第903章 無情 無憂第997章 推過去第769章 這裡沒有巷戰第612章 早晨第714章 宗祿舊難 戲院開張第139章 居安思危升官發財第636章 非心腹至親不能做第502章 服從爲天職大難或大功第301章 王千戶的人第127章 插曲第109章 恩怨分明好兒郎第39章 朕賞你第291章 狹路相逢 向前者勝第36章 朱門蓬戶第319章 出人意料的大佬反應第338章 殺人償命就是公道第338章 殺人償命就是公道第323章 士不如閹河邊留人第187章 無不散 未必離第592章 波雖平暗流激涌第775章 漸成定局 報捷第812章 海瑞已老第6章 怪僕 沉悶差事第933章 滿套兒金礦第1101章 不是那麼好打第502章 服從爲天職大難或大功第21章 樂得誤會第913章 廷議邊事第491章 雄心壯志第197章 言語退賊 天子之怒第923章 見清流第387章 諸位,隨我殺賊第377章 血親不親似曾相識第639章 道不同相爲謀第698章 名將亦** 嚴打立見功第942章 客棧上看風景第949章 街頭羣毆正月社戲第396章 潑天一般的收錢第808章 山呼萬歲兵入城
第21章 樂得誤會第806章 亂言者有罪第137章 似乎如此第33章 又有客上門第977章 這一仗我想打第612章 早晨第93章 出氣立威兼生財第967章 稅務局第720章 馬賊橫行第534章 人力系統年少親衛第229章 或是巧合不敢言第31章 多問多答第731章 大同震怖 代王有怨第780章 答疑 藏兵於民第260章 安靜的街道第794章 朋友 君臣 天下 輕重第736章 圍殺 特別白第694章 京師嚴打之政第388章 殺賊夜第24章 不孝之徒第164章 平安牌子保平安第580章 防患未然 親情難捨第312章 跪下不殺給我滾第878章 雖在異鄉卻似家第542章 如臨大敵 虛驚一場第242章 首輔離京枯燥有趣第541章 人危漸亂 似人非人第1047章 隨他死去第859章 以身相許第631章 身在局中不知計第996章 誰爲勇者第579章 小隙成深澗第704章 一日之內人不同第528章 天下新法津門利弊第1021章 天子之怒第1080章 細述敗因第988章 瀋陽城下第939章 何處來第1038章 你還敢回去嗎第32章 兩尺窄幅第611章 天明第1087章 御書房慈寧宮第55章 初一的哭聲第134章 王通初陣第1098章 勇者勝第113章 閒談亦驚心第943章 細說寧夏局第581章 夜談夫妻謀 喜慶見悽慘第302章 書生或百無一用第990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71章 權閹再登門第487章 無心之利何人爲將第655章 接二連三第1121章 海戰第941章 寧夏鎮第43章 人在華山無歸路第376章 天子未必是天下之主第407章 商路匯通各有底線第56章 滿門血第463章 何人所爲第903章 無情 無憂第997章 推過去第769章 這裡沒有巷戰第612章 早晨第714章 宗祿舊難 戲院開張第139章 居安思危升官發財第636章 非心腹至親不能做第502章 服從爲天職大難或大功第301章 王千戶的人第127章 插曲第109章 恩怨分明好兒郎第39章 朕賞你第291章 狹路相逢 向前者勝第36章 朱門蓬戶第319章 出人意料的大佬反應第338章 殺人償命就是公道第338章 殺人償命就是公道第323章 士不如閹河邊留人第187章 無不散 未必離第592章 波雖平暗流激涌第775章 漸成定局 報捷第812章 海瑞已老第6章 怪僕 沉悶差事第933章 滿套兒金礦第1101章 不是那麼好打第502章 服從爲天職大難或大功第21章 樂得誤會第913章 廷議邊事第491章 雄心壯志第197章 言語退賊 天子之怒第923章 見清流第387章 諸位,隨我殺賊第377章 血親不親似曾相識第639章 道不同相爲謀第698章 名將亦** 嚴打立見功第942章 客棧上看風景第949章 街頭羣毆正月社戲第396章 潑天一般的收錢第808章 山呼萬歲兵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