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孤家寡人

自從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出生之後,天下間稍微有些證據常識的人就知道,這立儲的事情早晚會被提出來。

若是萬曆皇帝寵信王恭妃,這鄭貴妃只是個無所謂的人,皇長子自然是儲君太子,這個沒有任何的疑問。

恭妃生了皇子纔是個普通的妃子,鄭貴妃還沒有生子的時候就已經是貴妃了,現在又生了兒子,據說當年慈寧宮慈聖太后李氏曾經逼着萬曆皇帝立儲,萬曆皇帝強頂了回去,從種種方面判斷,萬曆皇帝的意思已經很明白。

按規矩,長子當爲皇儲太子,但萬曆皇帝並不這麼想,這件事要有糾纏反覆,這個內廷外朝,在野士子誰都看得明白。

不過,這對更多的人來說”代表着機會”越是這種會有反覆的”就越有下注投機的機會,何況還牽扯着立儲。

如果這時在立儲上出一分力,將來儲君變成了皇帝,那出力的人就會得到百般的回報,這個歷朝歷代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北宋時韓琦的能力比起文彥博和富弼來不知道差了多少,但地位上卻遠遠高出,而具世代尊榮,因爲什麼,就是在立儲這件事上戰對了立場,事後得到了回報。

天子是九五至尊,那是人人都要討好巴結的,他也不會稀罕別人的討好和巴結,但若是能在對方沒當皇帝之前就出一份力或者示好,那就有大大的好處了,遠的說誰,呂不韋在秦王身上押寶”到最後變成了秦國的丞相,近的說誰,大明這麼多司禮監的大太監和內閣的大學士”有多少是東宮伴當和太子伴讀”馮保不是嗎?張誠不是嗎?張居正不是嗎?徐階不是嗎?

這是一飛沖天一本萬利的東西,誰都知道要抓住,可誰都知道先做出頭鳥的那人肯定會有罪過,萬曆皇帝對言官的處置屬於懶得理會”但真要動手絕不會手軟的,大家寒窗辛苦”一次次科舉大考才熬到如今的位置”如果被處置了那就一切白費,而且就算說對了,被免官去職之後”誰知道今後還會不會被人記得。

大部分的清流言官仗義直言的目的是爲了撈取好處,博取名聲”如果做了這些還要吃虧”還要丟了好不容易得來的官位,那就不值得了。

至於說維護什麼聖賢道理”民生疾苦,刺探不平事,讀書這麼多年”誰的腦子也沒壞掉,誰也不會做這樣的傻事。

如果有人敢於挑頭倡言”那大家一窩蜂的跟上,這個害處就小了很多,上疏的人多”自然有個法不責衆的說法”要懲治的話,那自然是朝着挑頭的那人下手,這種事大家自然願意仗義景從。

就算得不到什麼好處”也能得個仗義直言的名頭不是,日後也可以吹噓自己曾在立儲之爭上上疏。

從文官這個整體來看”在張居正死後”張四維丁憂,萬曆皇帝的權力實在是太大,他越來越習慣依靠宦官和武將來做事,將士大夫拋在了一邊,長此以往,要文官何用”長此以往,讀書何用。

必須要有個行爲來讓當今聖上知道,他要受到朝臣的制約,他不能隨心所欲,立儲這件事上想必是萬曆皇帝最着緊的,那大家都要來豐爭看。

個人的好處,聖賢大義,士林的利益”這些都是大家行動的理由,但還有個關鍵是,今年六月”京察就要開始子。

吏部尚書楊巍雖然沒有明說,但消息已徑由他的門生傳了出來”如果這次立儲之爭上”誰和主流唱反調,或者置身事外,那就等到京察的時候見真章吧!

科舉成功,被選官之後,只要不太蠢,不要得罪得罪不起的人”那就會在官位上穩穩坐着”上司也沒有權力無緣無故的撤換了你”上司的上司也不行,總要有個理由才行,就算有了理由,也要看其他人認可不認可。

同樣的,升職也是如此,調職也是如此,除非是當今天子親自發話,可皇帝日理萬機,又能記住幾個五品以下的官員名字呢?

但在京察上,京師五品和五品以下,外省四品下(包括知府)的所有官員的升職、降職、撤職、調職都在吏部的決斷之中。

實際上就等於是吏部尚書和文選司決定你的去留,而且這是大明的典章制度,是找不到什麼理由來反抗的。

說什麼都是假的,到手的好處,屁股下面的位置纔是真的,要不去參加”官位就要丟了,誰敢冒這個險,而且參加這個事情,挑頭的不是自己,又有些許好處,爲什麼不參加。…………

御史和給事中品級不高,不過卻是實實在在的言官,能在這個位置上的人”自然都有個好筆頭,能寫出好文章來。

姚博妻兒都在別人手中,自然不敢怠慢”洋洋灑灑三千餘言,引經據典精彩非凡,通政司這邊和司禮監這邊都給行了方便,奏疏也到了萬曆皇帝的手中。

“說什麼國無儲君不穩,若朕有個三長兩短,國家豈不是要亂。”,萬曆在朝會上直接就是把奏摺拿了出來”當着內閣六部大臣的面,一邊晃動手上的奏摺,一邊冷笑着說道。

這奏摺在沒有遞到宮中時,這些大佬們有很多就已經看到全文”眼見萬曆皇帝這般反應,倒不是十分的意外,有的人微微低頭,更多的人卻是在看着萬曆皇帝。

去年那麼對王通,明明是顯示帝王心機手段,爲什麼在那之後”朝中這些大臣反倒是越來越有自己的主意,萬曆皇帝心裡翻滾着這個念頭,下面這些大臣的神情落入他的眼中,卻更是讓他怒氣〖勃〗發。

萬曆皇帝想要說什麼卻又是停住,手扶了下扶手又是放下,到最後還是站起,將手中的折本狠狠的摔在地上,喝罵道:“無君無父的混帳,這是盼着寡人早死嗎!!”,萬曆皇帝呼呼的喘着粗氣”眼睛都是紅了起來,掃視着殿中的大臣們,到這個局面下,申時行輕咳了一聲,率衆跪下,開口說道:“請陛下息怒!”

那邊張誠一干太監也是跪下,說了同樣的話語,這個應對沒什麼錯誤,中規中矩,但對於緩解萬曆皇帝的怒氣卻沒有絲毫的作用,萬曆皇帝左右看看,所有人都是低着頭,沒有什麼人能幫上忙。

在那裡自顧自的喘了幾口氣,萬曆皇帝又是坐回椅子上,擺手說道:“又不是你們上疏,都起來都起來,這個混帳東西,寡人要嚴懲,這樣胡言亂語,到底是誰來唆使,張誠,安排錦衣衛拿了,下獄問明白了!”

自從錦衣衛都指揮使王通去往歸化城後”錦衣衛各司向上彙報根本不去找那僅剩的指揮僉事,直接就走向司禮監掌印太監張誠和御馬監提督太監鄒義那邊請示,萬曆皇帝下令也是直接向那邊,可那邊張誠卻沒有回答。

萬曆皇帝一愣,隨即大怒”轉頭望去,卻看到張誠臉色發苦,動作很大的搖頭,萬曆皇帝剛轉頭看了一眼,剛剛起身的大臣中已經有人跪下,開口揚聲說道:“陛下,言官不以言獲罪”姚博雖然悖逆,但所說也有幾分道理,狸下,社稷爲重,考慮萬全,爲江山社稷,爲列祖列宗,陛下有子”當立儲君”定下名份,可以使奸邪小人少了可乘之機,使社稷萬代,若不然,真有不敢言之時,名份不正,恐有亂事啊!”

地上跪着的大臣聲音鏗鏘有力,神色也是堅毅的很,萬曆皇帝陰着臉沉吟了下,開口說道:“沈鯉,寡人的家事,你這麼着急作甚啊,難不成這姚博是你唆使的?”

沈鯉在地上磕了個頭,又是直起上身開口說道:“陛下,天家無私事,陛下的家事有關江山社稷,那就是天下事,臣身爲禮部尚書,這大禮之事,自然責無旁貸,長幼有序,乃是人倫至理,皇長子如今康健聰慧,爲何不定名份”姚博敢於直諫,所說又有何錯”陛下明鑑啊!”

萬曆皇帝雙手猛地握緊了扶手,想要站起爆發,卻覺得沒有什麼底氣,他掃視了座位下面的一干人。

申時行、王錫爵、許國三個內閣裡的,算上兵部尚書張學顏不會和沈鯉一夥,而楊巍(吏部尚書)、王遴(戶部尚書),舒化(刑部尚書)、楊兆(工部尚書)、趙錦(左都御史)則是一派。

但申時行幾人也不會爲這件事和楊巍這一派爭論,萬曆皇帝也知道外面的文臣一系,對這個立長立幼到底是個什麼態度,他也不想將這件事過早的掀開,但是他不想,卻沒想到外面的言官先是掀開了。

朝臣中不是袖手旁觀的就是堅決支持立長的,萬曆皇帝沒有任何的同盟”他下意識的轉頭看了看”內官這邊他或許可以依靠,張誠神色恭謹,張鯨微微低頭”張宏和田義兩人臉上全是激賞之色。

司禮監秉筆太監張宏和隨堂太監田義兩人支持立長,萬曆皇帝知道,這麼多人和自己唱反調,自己有沒有能力將他們全部壓服,萬曆皇帝思緒百轉,沒有一點信心。!~!

第939章 何處來第1086章 風漸疾第926章 分析 說客來第1057章 人才難得 一年過半第1048章 自找苦頭死戰苦戰第64章 黑袍光頭第471章 尋根究底 何換權錢第31章 多問多答第291章 狹路相逢 向前者勝第36章 朱門蓬戶第757章 互有進退 薊鎮下風第459章 各處多少事第418章 互有借鑑 機杼不同第652章 赴京無所懼第186章 治安司終相見第820章 婚禮第1051章 破城第25章 無心插柳第1040章 浮躁的時代第509章 心有大義我知敵知第208章 莫非撞鐵板第37章 富貴榮華第84章 自家的武館第1053章 金銀之事第33章 又有客上門第143章 銀子無好壞 王通大撒網第312章 跪下不殺給我滾第441章 安樂富貴 不見勇將第1128章 開始第158章 李偉俞大猷第735章 虜騎剿馬賊第963章 張誠告老第306章 看得開不給活第483章 似是而非奇哉怪哉第540章 商鞅立木 周全佈置第429章 攻守血戰大聲召喚月票第183章 未必如所料第176章 塵埃落定並非安第152章 烈女子第1021章 天子之怒第866章 王通在臨清州第780章 答疑 藏兵於民第671章 錦衣憊懶 笑顏以對第22章 平淡生活第938章 有子王夏 一路苦行第492章 意料之外合乎情理第248章 送上門的師爺第143章 銀子無好壞 王通大撒網第212章 剋扣本常例第967章 稅務局第996章 誰爲勇者第913章 廷議邊事第343章 胡爲無人問助敵或如何第72章 自宮第121章 如此重禮 莫名受之第504章 虜騎騷擾煩第478章 官兵殺賊如殺狗第1027章 嵊泗的海盜第310章 一環套一環第977章 這一仗我想打第312章 跪下不殺給我滾第798章 會館 侯府第330章 平淡世間 無聊天子第1088章 股肱之臣第38章 生意大火第586章 等到第815章 旨意 不懂第1127章 救命稻草第224章 打 放手打第825章 早知道 迴天津第25章 無心插柳第974章 誰說蠻夷不知兵第410章 舊人重逢卻爲財第457章 城前鬧劇 天子微惱第78章 請罪脫身第231章 這邊申斥那邊招兵第838章 亂糟糟第431章 戰中小憩第333章 蘇州會館中的李三才第367章 山不就你你就山第399章 論海說艦 客從南來第539章 海上依然有大害第1037章 國公府前第381章 窩藏大罪自豪於心第389章 軍功得賞因何而來第204章 恩威並施第318章 怒斥發善心第588章 社稷爲重第895章 愧對妻兒第689章 又有新秀來第548章 船行海上 似是出遊第55章 初一的哭聲第1029章 大熱松江第830章 下江南第880章 私掠稅第250章 來自佛朗機的學徒第657章 各路派人看王通第317章 收尾 上門第344章 崇文門生人難進第1115章 兀良哈
第939章 何處來第1086章 風漸疾第926章 分析 說客來第1057章 人才難得 一年過半第1048章 自找苦頭死戰苦戰第64章 黑袍光頭第471章 尋根究底 何換權錢第31章 多問多答第291章 狹路相逢 向前者勝第36章 朱門蓬戶第757章 互有進退 薊鎮下風第459章 各處多少事第418章 互有借鑑 機杼不同第652章 赴京無所懼第186章 治安司終相見第820章 婚禮第1051章 破城第25章 無心插柳第1040章 浮躁的時代第509章 心有大義我知敵知第208章 莫非撞鐵板第37章 富貴榮華第84章 自家的武館第1053章 金銀之事第33章 又有客上門第143章 銀子無好壞 王通大撒網第312章 跪下不殺給我滾第441章 安樂富貴 不見勇將第1128章 開始第158章 李偉俞大猷第735章 虜騎剿馬賊第963章 張誠告老第306章 看得開不給活第483章 似是而非奇哉怪哉第540章 商鞅立木 周全佈置第429章 攻守血戰大聲召喚月票第183章 未必如所料第176章 塵埃落定並非安第152章 烈女子第1021章 天子之怒第866章 王通在臨清州第780章 答疑 藏兵於民第671章 錦衣憊懶 笑顏以對第22章 平淡生活第938章 有子王夏 一路苦行第492章 意料之外合乎情理第248章 送上門的師爺第143章 銀子無好壞 王通大撒網第212章 剋扣本常例第967章 稅務局第996章 誰爲勇者第913章 廷議邊事第343章 胡爲無人問助敵或如何第72章 自宮第121章 如此重禮 莫名受之第504章 虜騎騷擾煩第478章 官兵殺賊如殺狗第1027章 嵊泗的海盜第310章 一環套一環第977章 這一仗我想打第312章 跪下不殺給我滾第798章 會館 侯府第330章 平淡世間 無聊天子第1088章 股肱之臣第38章 生意大火第586章 等到第815章 旨意 不懂第1127章 救命稻草第224章 打 放手打第825章 早知道 迴天津第25章 無心插柳第974章 誰說蠻夷不知兵第410章 舊人重逢卻爲財第457章 城前鬧劇 天子微惱第78章 請罪脫身第231章 這邊申斥那邊招兵第838章 亂糟糟第431章 戰中小憩第333章 蘇州會館中的李三才第367章 山不就你你就山第399章 論海說艦 客從南來第539章 海上依然有大害第1037章 國公府前第381章 窩藏大罪自豪於心第389章 軍功得賞因何而來第204章 恩威並施第318章 怒斥發善心第588章 社稷爲重第895章 愧對妻兒第689章 又有新秀來第548章 船行海上 似是出遊第55章 初一的哭聲第1029章 大熱松江第830章 下江南第880章 私掠稅第250章 來自佛朗機的學徒第657章 各路派人看王通第317章 收尾 上門第344章 崇文門生人難進第1115章 兀良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