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塵埃落定並非安

”一親承步帝付託,輔聯衝幼一一一聯切待賴。豈可山仔耐聯

十一月十五這天,萬曆皇帝下了奪情留任的詔書,看到這詔書中的語句,誰都明白大勢已定。

但在大勢已定的情況下,還是有些不和諧的聲音出現,官場之上總有讀書讀的腦子壞掉,或者說爲了自己的師門後臺行險做最後一搏的人。

翰林院編修吳中行疏劾張居正奪情是違背“萬古綱常。”這倒是老生常談,不過接下來幾人的彈劾就頗爲嚴厲了。檢討趙用賢上言 以爲不能援前朝故事爲張居正奪情製造根據。說“爲一人修史,荒謬卻不說,定爲後世所笑

然後言辭越來越激烈,刑部員外郎艾穆、主事沈思孝聯名上疏,彈劾張居正奪情是“貪位忘親

觀政進士郜元標又上疏尖銳批評張居正素來以“非常之人”自居,而他“以奔喪爲常事而不屑爲。”實際上這就是罵他實際上與禽獸無異。

十一月十六,張居正已經回到內閣主持政務,這些奏摺通通被司禮監打到了內閣去,看到這些奏摺之後,內閣輔張居正勃然大怒。

吳中行、趙用賢爲隆慶五年張居正所取進士,艾穆爲張居正的同鄉。素來被張居正認爲是親近自己的一派,集萬沒有想到在大勢已經明瞭的情況下,居然是這些親近人出來唱反調,這種憤怒可想而知。

他們的處分在張居正看到奏疏之後就決定了,吳中行、趙用賢各打板子六十,艾穆、沈思孝各打板子八十。而言辭最爲激烈的部元標,則被打板子一百六十。

輔震怒,又是這樣的小魚小蝦。打板子的差人格外用力,幾個人打完之後不光是不能起身,郜元標已經瀕死休克。

但這處置還沒有結束,吳中行、趙用賢革職除名,艾穆、沈思孝、部元標分別配涼州、神電衛、都勻衛充軍。

革職除名等若寒窗十年,科舉功名全部毀於一旦,而被配哪些地方更是悽慘。那都是邊塞苦寒之地,經常和勒子兵馬、馬匪強盜打拉鋸戰的地方,住在那裡,先不說條件艱苦,連性命都是朝不保夕。

這樣的處置,大明已經是二十年未見,天子處置官員士人用過這樣的手段,可輔下手這般狠辣,卻是僅見。

不過,從十一月十五萬歷皇帝下詔奪情之後,僅有這五個。人出來說話。其餘的都是沉默不言。

“人心不寧,朝中充斥奸佞阿諛之徒,凡試圖說情聲援救助者,一概視爲同黨,一體查辦。”

也就是十一月十七那天,京師官場傳聞輔張閣老說了這句話,接下來生的許多事也的確印證了這句話,說情救援,甚至僅僅是同情的官員,也都被貶官去職,或者尋了個小錯處問罪。

這下子,京師官場凜然。天下官場凜然,大家這才見識到了張居正有何等的權勢,有何等的威風,從此輔之言幾乎等同於聖旨,甚至還有所過之。

丁憂奪情之事到此,許多事先打算謀劃的人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所作所爲完全成了個笑話,直到這時,纔有人醒悟過來,這是張居正和馮保設了一個局。

塵埃落定,在二品及以上官員中,押對了的歡欣鼓舞,冷眼旁觀不一言的心中惴惴,打着其他心思的人則明白應該如何做了。

大家的官當到了這個地步,很多事已經不需要撕破臉點明,吏部尚書張翰、禮部尚書萬士和同一天上奏疏。說明自己年老體衰,請皇上恩准致仕,萬曆皇帝無可無不可,內閣和司禮監絲毫沒有挽留的意思。

所以大明政府的辦事效率難得的高效了起來,在張瀚和萬士和上奏疏的第二天,萬曆小皇帝就下詔准奏,准許張瀚和萬士和回鄉致仕。

空出來一個吏部尚書的位置。空出來一個禮部尚書的位置,一個是六部之,一個,是清貴之極,不過京師官場並沒有什麼騷動和熱切。大家都知道誰該坐到這個位置上去。果然。沒有太出大家意料、

吏部左侍郎李幼滋接上升一級,爲吏部尚書,刑部尚書申時行則爲禮部尚書,其他率先奏請奪情的人都各有提拔,好處多多。

或許暗流洶涌,但表面上並沒有太大的波瀾,可不需要太明白的人就能看懂,眼下幕堂內閣學士,六部九卿都是張閣老的人了。

“張先生說聯英明神武,果敢決斷,這幾日奏對和上疏中,言辭都是恭謹客氣了許多,就連母后和馮大伴也多次誇聯長大了,知曉局

萬曆皇帝在十一月,好些天沒有來虎威武館,現在天氣冷了,少年們在課間的時候很少和原來一般聚成一堆談笑,都是在外面打打鬧鬧。穿着護具拿着長短木棍拼殺,現在每日裡講授行軍作戰,臨敵應變的課程比重在加大,少年們的活動不如從前那麼充分,俞大敢又說明。這本事是練出來的,今後想要在戰場上多一分活命的機會,就要每日勤練不休。

少年們的課間活動也是照着這個來做,但來到武館的萬曆皇帝也就是中規中矩的參加刮練,課間和中間休息的時候則是拉着王通聊天。

小皇帝對奪情之事並不怎麼高興。反倒多了些心事,說起張居正、馮保和太后三個人的誇獎,滿臉的無聊神色。

聽課的房間中有火夾牆,但課間和中間的時候,少年們不允許呆在屋子裡,王通和萬曆皇帝兩個人靠在門口,一邊看着外面的少年玩鬧,一邊閒聊。

“王通,如果聯這次不下詔奪情的話,會有什麼後果?”

萬曆皇帝的問,讓王通也是爲難,可也要硬着頭皮回答說道:

“陛下要是不改,臣子百官們的奏疏可以不理會,到後來呢?。

“母后和馮大伴肯定要來勸寡人

萬曆皇帝自動的接話,王通手援緊又鬆開,用盡量平穩的語調又問道:

“陛下能頂住嗎?”

萬曆皇帝的視線追着李虎頭,有些茫然的回答道:

“母后拿出祖宗社稷來壓聯。馮大伴再講點道理,聯是頂不住的。”

“陛下要是那時候被壓着答應,肯定和張閣老之間產生嫌隙,到時候的局面又如何,肯定尷尬窘迫。

萬曆皇帝搖搖頭,低聲說道:

“現在又能如何,張先生對聯其從前恭敬了些,但朝會之上,六部九卿陳奏的時候還要看張先生”

“陛下,莫要嫌臣一句話說多次。再等等,事情必然有變化。”

萬曆皇帝沒有點頭,王通接下來的話沒有繼續,不過看這整件事,內閣輔張居正被宮內宮外的各方勢力支持,如果萬曆皇帝真的堅持張居正回家丁憂居喪,這個皇位能不能坐穩都不好說,但這話悖逆的很,還是不講爲妙。

“你這次給聯出了主意,讓寡人不至於灰頭土臉,母后這些年很少誇聯了呢!”

有些尷尬的沉默後,萬曆皇帝笑着說出了這句話,王通微微躬身,開口遜謝道:

“陛下言重,這等事,臣本就應該盡心竭力

聽到王通這句話,萬曆皇帝點點頭,頗爲鄭重的說道:

“王通你和那些年紀大的不同。你是真正忠心於聯的,虎頭也是真心對聯好的,咱們君臣慢慢來。到時候作出個樣子給天下人看。”

王通又是低頭,算是領旨,萬曆小皇帝說到這裡,興致有些高漲,轉頭笑着說道:

“你這次有功,聯要升你的官,呵呵,想必這次馮大伴和張先生不會阻礙什麼了。”

正說話間,滿臉通紅的李虎頭跑了過來,大聲的招呼說道:

“王大哥,黃義軍,你們老貓在屋裡幹什麼,一起下來打吧 咱們這邊少兩個人呢!”

萬曆皇帝笑着走下了臺階,站在李虎頭身邊挺直了身體說道:

“虎頭,我比你高不少了”。

兩人年紀差了四歲,一個已經是開始育。而李虎頭則還是個孩子,但聽到小皇帝這麼說,李虎頭頓時是有些惱怒,氣哼哼的說道:

“個子高有什麼用,有本事我們去操場上打幾個回合,看看誰厲害。”

小皇帝和李虎頭嘻嘻哈啥的走向操場,王通把自己的護具緊了緊。拿起根杆子也跟了過去。

張紅英現在和馬婆子住在一起。儘管張紅英號稱是給王通當婢女,不過馬婆子對她就和對自家的女兒一般,雖說每天的活計做的不少,可大家都是這般忙碌,也沒有特別壓給一個人活。

吃的又好又飽,那些少年又都很怕他,感覺多了一大幫弟弟一樣,而且張紅英也通過馬婆子知道,自己的父母和舅舅在城外過的不差,所以張紅英每天都很快樂,早晨出門都是哼着小曲。

十一月二十這天,張紅英喜滋滋的穿着新買的絲棉比甲出門去美味館。天還有點黑,一開門卻差點嚇的叫出來。

一名女子跪在門前”

第304章 知進退明分寸第928章 利慾薰心的歸化商團第361章 公道患難皆見人心第432章 驅奴攻城 喊聲如雷第373章 大家求財京師無事第1022章 下船威第940章 絕不放過不變不行第379章 天津衛的五月初第604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829章 匠坊第195章 小勝等大打紮營待虎來第453章 王通實在可惜第200章 論功行賞 收買人心第584章 謹慎萬端 終有事來第1085 出自公心第789章 太后第824章 家事 政事 國事第200章 論功行賞 收買人心第740章 薊兵意外糧草相托第944章 意欲何爲 王通應對第397章 那時東風壓倒西風第943章 細說寧夏局第658章 城門前方知第563章 厚恩籠絡 秋日肅殺第732章 藩王算個什麼第832章 微服行第704章 一日之內人不同第130章 微風漸起 何爲孟浪第1045章 燃燒的港口第976章 大喜第52章 李文遠第107章 要堵漏 不認錯第955章 佈局第732章 藩王算個什麼第1079章 兵貴神速第1067章 上下一心誰能敵第63章 天地三陽會第1045章 燃燒的港口第585章 邊鎮血仇大案第385章 遊覽天津衛的僧人第975章 三大恨第129章 怒氣滿盈 百密一疏第596章 屋外風雨屋內急第646章 雞鳴狗盜亦有用第763章 慢攻城第353章 牽扯第934章 枯燥無比的攻防第709章 嚴打數月 送匾上門第1067章 上下一心誰能敵第649章 武宗正德第820章 婚禮第585章 邊鎮血仇大案第1132章 廷對第960章 言語自有溝壑第167章 似靜實動閉門不語第599章 兩個月不到第952章 實力懸殊下的處置第522章 不稀不貴 勝後繁忙第573章 即將過去的萬曆九年第288章 心虛必有鬼雷大卻無雨第1044章 開場第119章 左右前後 破敵爲先第166章 下棋閒談有意無意第281章 不得不護保平安第771章 明軍已入城第1037章 國公府前第1093章 戰爭爲何第58章 並非處處威風第13章 規矩第798章 會館 侯府第85章 該管就要管第488章 苦主上門告王通第79章 開館在即第563章 厚恩籠絡 秋日肅殺第56章 滿門血第1023章 烏煙瘴氣松江府第41章 尚膳監食檔第856章 人證物證第663章 朝堂激辯第47章 恩威兼施收人心第752章 韃虜故技 戰場無情第807章 萬曆十二年五月中第57章 忠於本職第162章 萬曆五年九月第499章 此去兇險 軍人本份第708章 清流不言 富貴何來第219章 御馬監 王通宅第437章 殺敵務盡 滿載勝歸請月票支援!第30章 客是主僕二人第816章 一 二(三)第288章 心虛必有鬼雷大卻無雨第509章 心有大義我知敵知第79章 開館在即第362章 保安團惹上門第226章 痛快第408章 以津爲鑑第786章 一事動 萬事動第425章 急行向北 宣府貧富第980章 敵情 剿匪第379章 天津衛的五月初
第304章 知進退明分寸第928章 利慾薰心的歸化商團第361章 公道患難皆見人心第432章 驅奴攻城 喊聲如雷第373章 大家求財京師無事第1022章 下船威第940章 絕不放過不變不行第379章 天津衛的五月初第604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829章 匠坊第195章 小勝等大打紮營待虎來第453章 王通實在可惜第200章 論功行賞 收買人心第584章 謹慎萬端 終有事來第1085 出自公心第789章 太后第824章 家事 政事 國事第200章 論功行賞 收買人心第740章 薊兵意外糧草相托第944章 意欲何爲 王通應對第397章 那時東風壓倒西風第943章 細說寧夏局第658章 城門前方知第563章 厚恩籠絡 秋日肅殺第732章 藩王算個什麼第832章 微服行第704章 一日之內人不同第130章 微風漸起 何爲孟浪第1045章 燃燒的港口第976章 大喜第52章 李文遠第107章 要堵漏 不認錯第955章 佈局第732章 藩王算個什麼第1079章 兵貴神速第1067章 上下一心誰能敵第63章 天地三陽會第1045章 燃燒的港口第585章 邊鎮血仇大案第385章 遊覽天津衛的僧人第975章 三大恨第129章 怒氣滿盈 百密一疏第596章 屋外風雨屋內急第646章 雞鳴狗盜亦有用第763章 慢攻城第353章 牽扯第934章 枯燥無比的攻防第709章 嚴打數月 送匾上門第1067章 上下一心誰能敵第649章 武宗正德第820章 婚禮第585章 邊鎮血仇大案第1132章 廷對第960章 言語自有溝壑第167章 似靜實動閉門不語第599章 兩個月不到第952章 實力懸殊下的處置第522章 不稀不貴 勝後繁忙第573章 即將過去的萬曆九年第288章 心虛必有鬼雷大卻無雨第1044章 開場第119章 左右前後 破敵爲先第166章 下棋閒談有意無意第281章 不得不護保平安第771章 明軍已入城第1037章 國公府前第1093章 戰爭爲何第58章 並非處處威風第13章 規矩第798章 會館 侯府第85章 該管就要管第488章 苦主上門告王通第79章 開館在即第563章 厚恩籠絡 秋日肅殺第56章 滿門血第1023章 烏煙瘴氣松江府第41章 尚膳監食檔第856章 人證物證第663章 朝堂激辯第47章 恩威兼施收人心第752章 韃虜故技 戰場無情第807章 萬曆十二年五月中第57章 忠於本職第162章 萬曆五年九月第499章 此去兇險 軍人本份第708章 清流不言 富貴何來第219章 御馬監 王通宅第437章 殺敵務盡 滿載勝歸請月票支援!第30章 客是主僕二人第816章 一 二(三)第288章 心虛必有鬼雷大卻無雨第509章 心有大義我知敵知第79章 開館在即第362章 保安團惹上門第226章 痛快第408章 以津爲鑑第786章 一事動 萬事動第425章 急行向北 宣府貧富第980章 敵情 剿匪第379章 天津衛的五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