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 立太子

皇宮不是什麼人都能進,上朝幾千年來也就是那麼多人,大部分人對朝會的印象都是從某某人的《宦跡圖》中得到的。

奉天門前的高臺上,皇帝端坐,宦官和內衛組成的儀仗班子在奉天門前的寬敞空地上排布,按照自己的品級和衙門,各處官員列隊在空地上。

有專門唱禮的官員和宦官,有糾察禮節的御史,還有負責鼓樂的樂隊,整個場面顯得莊嚴肅穆。

實際上,這樣規制的朝會”只有每月初一和十五的大朝會上纔會有,平日裡只是皇帝和大佬們在奉天殿或者文淵閣議政罷了。

大朝會完全是個禮儀活動,他的目的主要是讓官員看到皇帝,在這個嚴肅莊重的儀式中增加自己的歸屬感和榮譽感,參加這個活動差不多要耗費整整一個上午的時間,下午往往也做不成什麼政事,大多數的官員都把他看作是一次休假。

不過七月十五這一天的大朝會卻不太一樣,萬曆登基到萬曆十一年,萬曆皇帝都會在這一天祭祀先人,而且這一天在民間是盂蘭盆會的時間,萬曆皇帝也會請來高僧爲自己的母后祈福,表示自己的孝心。

萬曆十二年這個規矩就不存在了,意味着什麼大家心裡當然是明白,萬曆十蘭年的七月十五,萬曆皇帝舉行的這次大朝會和往年更有不同。

初一和十五的大朝會是純粹禮節性的,幾乎是六品上的京官全部到來”這麼多人”這麼嘈雜的場面”想要議政也不可能。

不過萬曆皇帝已經下了旨意,七月十五的這次朝會,他會宣佈立儲的事情,這個實在走了不得的大事。

即便是在其中沒有什麼利益的文官都〖興〗奮起來,那些喧嚷和參與其中的人更是狂喜,萬曆皇帝用不上朝作爲沉默的抗議,這個抗議在外朝的壓力下終於走到頭了,他要給大家一個結果,立儲的決議給出後”形勢都將有大變。

連立儲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來”那今後在朝政上發言權也會大幅度的減弱,這次事情的主導是外朝清流們的聯動,決定性的轉折是慈寧宮的慈聖太后造成,今後這兩方將成爲新的核心,將朝政掌握在手中。

而萬曆皇帝和他依靠的內廷勢力,將不斷的被虛化,那個讓大家一直是如蛟在喉的王通和他手中的那些財富勢力”都將慢慢的被虛化,被大家吃掉。

自土木堡之變到如今,朝野都是文人的天下,短暫會有宦官來把持,這種一個內衛武將策動推行內外政策的日子太不正常了”不過還好,這種不正常不過是幾年,馬上就要回到正軌。

這次的立儲還有一個意義”那就是告訴在任的天子和接下來的幾任天子”到底是誰在掌控這今天下。

是士人,是科舉取得功名的文臣們,皇帝可以殺一個兩個,但離不開這些文臣治理天下,這天下間的大流如何”都是要看文臣們的意見。

七月十五的一早,和往常一樣”品級越低的官員來的越早,規規矩矩的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候,自然,六部尚書”都察院的兩位都御史,內閣的幾位大佬都是最後來的,他們走在官員隊列中間留出的道路上。

申時行目視前方,神色淡然,依舊是那種宰相氣度,不緊不慢的向前走着,許國則是低着頭,而王錫爵明顯有些不自在的樣子,時不時的左右看森即便是京官,甚至是很多四品五品的享官,也就是在大朝會上纔有機會見見內閣大學士和六部尚書以及都御史,這幾位朝中的中樞核“心。

次輔王錫爵的模樣讓一些資歷老的郎官都忍不住笑,這位王次輔做事看事的本領都是極強,就是性子有些跳脫不穩,四十多歲的人經常有十幾歲的模樣出來。

不過申時行和許國雖然都是往常的狀態”可還是能感覺有些低落,配合着王錫爵的模樣,更說明了這一點。

相對於內閣一干人的低落”後面的尚書們則可以用志得意滿來形容了,楊巍一個人走在內閣諸人之後,而各位尚書和都御史又在楊巍之後,這更是突出了他的地位”顯得他與衆不同。

兩側的官員中傳出一陣低聲議論,楊巍的徒黨策動了這次言潮”結果更是達成了他們策動的目的”也和慈聖太后一系結成了同盟,接下來如何會顯而易見,楊巍會有當年張居正的地位,他會權傾朝野。

“聽說沒有,等這次朝會之後,下面的人就要串聯上疏?”

“彈劾申首輔那個……”

“嘖嘖,接下來就要推楊巍入閣了,據說是做了內閣首輔,這身上的吏部尚書位置還不用交卸,何等的榮耀啊!”

“做到這個份上,也是值得,楊太宰做到這樣的地步,少說保他三代的富貴,定策大功,這一代已經不憂,下一代的天子難道還會忘了這個大恩人……”

“你們看看那邊吳作來,春風得意啊,據說他位置已經定下來了,先去做一任巡按,然後一步步等着發達吧!!”

“這個就眼讒不得了,你不想想人家的老師是誰!”,官員們議論紛紛,這個時候唱禮官還沒出來,大家都可以隨便一點,大家的言語中都充滿了對楊巍一系官員的豔羨和嫉妒,楊巍一系的官員特別是以吳作來爲首更是表現的春風得意,又那動作快的,已經開始過去討好了。

距離近的還能聽到那吳作來在那裡揚聲說道:“姚博兄仗義直言,發風氣之先,如今還在詔獄中受苦,大家還要上疏”將其援救出來爲好!!”

周圍一片附和之聲,站在官員隊列最外圍的都是那些冷衙門或者資歷淺的,他們羨慕的看着內圈那些和吳作來以及楊巍這一系討好套近乎的同僚同伴,心中或譏刺,或者暗罵,然後無聊的看看外圈站着的大漢將軍們。

大漢將軍儘管也在錦衣衛系統,不過卻是儀仗隊的規制,負責站在那裡彰顯皇家的威儀,在萬曆十年之前看過大漢將軍的人都知道,大漢將軍分位置不同,衣甲的新舊也大有不同,離着皇帝位置越遠的,衣甲越破舊,甚至有補丁和破洞。

當年隆慶皇帝曾經發現過此事,想要重責相關官員,後來卻不了了之,但萬曆十年之後,大漢將軍身上的衣甲越來越光鮮,不管是距離御座的遠近,都是如此,宮內漸漸有了銀子,這些負責儀仗的錦衣衛也越來越好過,這魚鱗甲據說都是天津衛官坊重新打造,一副甲要百餘兩白銀,宮內一次就給出了十幾萬兩,真是破費。

不要說他們,宮外的那些錦衣衛更走了得,穿着嶄新的袍服,挺胸疊肚的走在街道上,偏生百姓們越來越覺得他們纔是主持公道的人,文官們越來越沒有人理會,不過他們風光不了多久,等過了今日,掌權的清流們會將這些事情一點點扳回來,讓這些內衛小人重新恢復他們從前的破爛樣子。

“肅靜”

不知道什麼時候,在奉天門高臺上的兩邊,在官員們站立的各處,有十幾名宦官站在了那裡,在臺上敲響了雲板之後,宦官們都是齊聲大喊。

在這裡喊話的宦官都是專門選出來的,也已經是操練過多次,十幾人同時喊出,一下子壓下了〖廣〗場上的嘈雜”大小官員們都是在這時候停住了交談,開始整理下自己的袍服”端正下儀態,準備天子出現了。

“奏樂nn”

又有人高聲喊道,單調莊重的音樂響起”穿着冕服的萬曆皇帝出現在高臺上,又有唱禮官高聲喊道:“拜”,官員們齊刷刷的拜伏在地上,萬曆皇帝端坐在御座上,唱禮官又是高聲喊道:“起”,衆官起身”三品以上的大員們距離御座很近,也能看清楚萬曆皇帝臉上帶着冷笑,衆人心中不以爲意,年輕人都是如此,他們的反抗很多時候也只能冷笑了”或許還要在臣下面前顯示他不在乎,不過大局已定,冷笑就冷笑吧!

跪下起來,這僅僅是大剩會禮節的開始”由禮部左侍郎擔任的唱禮官又是扯着嗓子喊道:“見禮,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三拜九叩以及吾皇萬歲萬歲的禮節這纔開始,百官們又是跪下”叩首”頌詞,這個儀式對五十歲以上的文臣們來說頗爲難熬,不過楊巍一干人做這個的時候,心情截然不同,雖然他們是在跪下,但他們的心態卻好像是他們自己坐在那高臺上。

“禮畢nn”

隨着唱禮官這句話說完,他自己也退到了隊列之中,萬曆皇帝輕輕擺了擺手,場面鴉雀無聲,每個人都等着萬曆皇帝的話語。

“立儲之事,諸位臣工爭了兩個多月,政事都已經顧不得了,今日朕就下旨定下這儲君位置,也好安諸位臣工之心。”

萬曆皇帝吐了口氣,臉上的冷笑表情更重,出聲說道:“鄭貴妃之子朱常洵甚合朕意,朕決意封他爲太子!!”!~!

第1073章 被開革的老部下第729章 代王府的家奴又如何第962章 歲月總無情第592章 波雖平暗流激涌第825章 早知道 迴天津第192章 或財露白或京師事第166章 下棋閒談有意無意第453章 王通實在可惜第643章 今非昔比 大險之計第396章 潑天一般的收錢第843章 名臣年老亦通達第884章 人市談 夜奔逃第310章 一環套一環第393章 十萬兩保險行第478章 官兵殺賊如殺狗第747章 一邊倒 不放過第953章 威乎 恩乎第1090章 戰前更像年前第589章 熱風上頭 大同弊案第526章 名將漫言 忠心有能第926章 分析 說客來第136章 僧人斬斷是非根第512章 我千敵萬 虜騎圍攻第938章 有子王夏 一路苦行第1027章 嵊泗的海盜第294章 知機投靠 如此暴利第756章 火炮 投石機第141章 身不由己選一邊第725章 佈置第60章 能威風就要威風第1133章 資歷和往事第312章 跪下不殺給我滾第688章 已成一系第335章 做事即是忠心第960章 言語自有溝壑第19章 惡客登門第314章 沒想到城內城外第1073章 被開革的老部下第347章 戰非興之所至第386章 海上敵來 火燒廣船第534章 人力系統年少親衛第355章 淡去 潛流 微波第527章 似多言 生意經第335章 做事即是忠心第386章 海上敵來 火燒廣船第384章 兄弟而已何謂親情第123章 賬實相符 子懼嚴父第529章 宮中第327章 湯山告密 千戶借馬第25章 無心插柳第865章 你不是想給普元報仇嗎第797章 嚇跑第459章 各處多少事第514章 以利驅兵所見頗同第335章 做事即是忠心第115章 不知敵 觀冊驚第572章 人皆有軟肋第49章 籌辦第420章 上諭邊鎮練兵第641章 烈火烹油第923章 見清流第280章 海河怪事是保是罰第1085 出自公心第104章 偏街大戲開鑼第941章 寧夏鎮第1070章 萬曆二十年初第801章 權謀第284章 各有各招廷論金銀第667章 新官上任第335章 做事即是忠心第286章 京師有旨 天津有事第1033章 也是立威第575章 除夕抓賊說古怪第400章 新任太監 稅官落水第370章 有的要挾有的打第257章 趕羊第506章 人已走雪將至第553章 得勝誰人知第700章 本要儆猴 有雞上門第865章 你不是想給普元報仇嗎第858章 亂事第958章 時代的變化第189章 有心關照秦館大亂第800章 痛陳利害第383章 得罪不起防患未然第822章 宋百戶第237章 京師三月初第1047章 隨他死去第430章 木牆如礁石 敵兵如海浪第54章 過年了第1121章 海戰第896章 失耳目 暗流涌第883章 歸化大集第595章 漸齊備第48章 不爲兄弟願爲奴第1109章 陣如疊浪第1110章 馬踏倭寇血如泥第843章 名臣年老亦通達第415章 似有善意大利禁軍第825章 早知道 迴天津
第1073章 被開革的老部下第729章 代王府的家奴又如何第962章 歲月總無情第592章 波雖平暗流激涌第825章 早知道 迴天津第192章 或財露白或京師事第166章 下棋閒談有意無意第453章 王通實在可惜第643章 今非昔比 大險之計第396章 潑天一般的收錢第843章 名臣年老亦通達第884章 人市談 夜奔逃第310章 一環套一環第393章 十萬兩保險行第478章 官兵殺賊如殺狗第747章 一邊倒 不放過第953章 威乎 恩乎第1090章 戰前更像年前第589章 熱風上頭 大同弊案第526章 名將漫言 忠心有能第926章 分析 說客來第136章 僧人斬斷是非根第512章 我千敵萬 虜騎圍攻第938章 有子王夏 一路苦行第1027章 嵊泗的海盜第294章 知機投靠 如此暴利第756章 火炮 投石機第141章 身不由己選一邊第725章 佈置第60章 能威風就要威風第1133章 資歷和往事第312章 跪下不殺給我滾第688章 已成一系第335章 做事即是忠心第960章 言語自有溝壑第19章 惡客登門第314章 沒想到城內城外第1073章 被開革的老部下第347章 戰非興之所至第386章 海上敵來 火燒廣船第534章 人力系統年少親衛第355章 淡去 潛流 微波第527章 似多言 生意經第335章 做事即是忠心第386章 海上敵來 火燒廣船第384章 兄弟而已何謂親情第123章 賬實相符 子懼嚴父第529章 宮中第327章 湯山告密 千戶借馬第25章 無心插柳第865章 你不是想給普元報仇嗎第797章 嚇跑第459章 各處多少事第514章 以利驅兵所見頗同第335章 做事即是忠心第115章 不知敵 觀冊驚第572章 人皆有軟肋第49章 籌辦第420章 上諭邊鎮練兵第641章 烈火烹油第923章 見清流第280章 海河怪事是保是罰第1085 出自公心第104章 偏街大戲開鑼第941章 寧夏鎮第1070章 萬曆二十年初第801章 權謀第284章 各有各招廷論金銀第667章 新官上任第335章 做事即是忠心第286章 京師有旨 天津有事第1033章 也是立威第575章 除夕抓賊說古怪第400章 新任太監 稅官落水第370章 有的要挾有的打第257章 趕羊第506章 人已走雪將至第553章 得勝誰人知第700章 本要儆猴 有雞上門第865章 你不是想給普元報仇嗎第858章 亂事第958章 時代的變化第189章 有心關照秦館大亂第800章 痛陳利害第383章 得罪不起防患未然第822章 宋百戶第237章 京師三月初第1047章 隨他死去第430章 木牆如礁石 敵兵如海浪第54章 過年了第1121章 海戰第896章 失耳目 暗流涌第883章 歸化大集第595章 漸齊備第48章 不爲兄弟願爲奴第1109章 陣如疊浪第1110章 馬踏倭寇血如泥第843章 名臣年老亦通達第415章 似有善意大利禁軍第825章 早知道 迴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