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零五章焚香

李賢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歷史上的曹石之『亂』,其實就是因爲武夫和宦官先用典兵而造成,當然,亦是英宗步步爲營,巧妙佈局,最終把徐有貞曹吉祥石亨這奪門三大功臣全部趕走殺光,然後再用門達逯杲肅清朝野的異已份子,至天順八年時,皇帝終於可以放心的離開人世,留給皇太子,亦就是明憲宗的,是已經拔除了荊棘的手杖,明憲宗年間大興土木,傳奉官過萬人,享樂無度,天下卻安定無事,天子坐享太平之福,其功難道是明憲宗的?

當然是現在高坐御椅上的這位君王之功!

但現在皇帝正處在尷尬之中。

李賢等心事重重,石亨諸輩瞧熱鬧,暗中開心,張佳木不在,其餘大小京官或是觀風望『色』,或是心情沉鬱,原本有幾件要要奏的衙門,此時衡量局面,卻也是收了手中執圭,噤口不語。當是此時,誰也不願引人注意,引惹上身。

“諸卿無事可奏嗎?”

早朝不比大朝會,大朝會時,就是君臣演禮,或是拿幾件商量好了的大事出來宣示,所以幾乎就沒有真正的事可奏。

早朝雖然比小範圍的午朝人多,其實並不大方便說事,但很多衙門職官要見一次皇帝不大容易,有不少需要奏上的事,光是文書移於內閣還不能放心,早朝時提起來,也就是早會給老大吹吹風的意思。

比如工部請速撥銀二十萬,柴草一千萬束並調集民夫三十萬人準備修黃河,還要速調漕運米糧準備停當。

這一奏議,涉及到戶部撥銀,倉場撥草,漕運給糧,地方官府調集人手,各方各面,沒有皇帝的支持發交各衙門辦理,還有知會內閣總責其成的話,光是工部自己來,恐怕累死也辦不好。

而且很多事情會扯皮,比如工部請撥銀二十萬,這筆數字在當時卻是很大的數目,第一,戶部不一定有;第二,就是有了,戶部不願意給也沒法子。比如戶部也有理由,大明的財政開支是『亂』七八糟,工部自己也有固定的銀錢收入,專門用來修河大工的收項也不是沒有,不是象後人想象的那樣,財賦收入也並不是全入戶部。

明的財政之『亂』,簡直是難以想象,當初立國時是爲了清簡省事,而到了現在,就是已經成爲一團『亂』麻,想整理改過,卻也不知道如何着手了。

但平時議事時最容易出列的六部官員此時都啞了火,各人都是眼觀鼻,鼻觀心,一副泥塑木雕的樣子。

六部不出頭,其餘的太常、光祿、太倉等諸卿自然更不會出來。他們之中,辦的都是日常事物,扯皮的少,自專的多,這時候站出來,純粹就是找不自在。

勳貴大臣之中,自然也有擔憂太子,並且心憂國事的也是大有人在。

英國公與陽武侯,會昌侯等諸勳侯便是如此,他們都在勳班,距離洋洋得意的石亨也是最近,陽武侯薛享年輕氣盛,比起年紀更小的英國公反而更易衝動。他與張佳木曾經有過小小誤會,不過也早就揭開了事,現在看到石亨的嘴臉,沒來由就是一陣憤恨。

“哼,你瞧,”他向英國公輕聲道:“瞧瞧忠國公的樣子,吃了蜜蜂屎一樣,真輕狂。”

英國公倒是頗有同感,只是當着大堆勳貴的面,不好這麼應答他,當下只是強忍着笑,只擺了擺手,示意薛亨不要再說下去。

“哼,不說就不說。”薛亨道:“我倒想看看佳木回來時,這廝是什麼嘴臉。”

他們都是公侯,參加早朝時的班次差不多少,薛亨也不是有意低聲,反正,他的話倒是教石亨聽了個清清楚楚。

“哼,他回來了,難道還能沒有處分?”石亨還沒來得及說話,他一邊的太平侯便已經開了口。

太平侯對張佳木意見猶深,總之,是恨之入骨。這一陣子他正在鬧病,今天不知怎麼聽了信,掙扎了來上朝來,此時臉『色』臘黃,卻也是掩不住的得意,他斜眼瞧着薛亨,只道:“最少,也得是免官充軍,不然的話,國家法度何在。”

他一說話,不僅身爲堂侄的英國公不好接口,就是薛亨看在英國公的面子上,也是不好說什麼了。

但此人太過可惡,張佳木又不是太子親從官,也不是提調關防的主官,主要責任自然是忻城伯來背。估『摸』着,忻城伯削去伯爵了事,其餘的親從官或是革職,或是入獄,象張佳木,最多罰俸,或是降級,也就是了。

象太平侯所言,卻是因爲意氣所致,實在是有點太過分了。

“老榮國公一生英雄……”薛亨這一次是真低聲了,確實,太平侯這個老榮國公之子,老英國公之弟,確實是張氏一族的恥辱。

他們在這裡嘀嘀咕咕的鬧小動作,皇帝則期盼着內廷送來消息,內廷之中,卻又盼着外頭送來好消息。

宮中如此,宮外的皇城之中,六部並各卿司監局,不管是太監宦官,宮人官吏,或是禁軍雜役,人同此心,都是在等着行宮方面過來的消息。

奪門之變時,全城都是駭然,在夜『色』之中,大雪紛飛之時,家家閉戶,人人不敢外出,甚至天明之後,大局底定之時,猶自有不少人家門窗緊閉,根本不敢外出,連起火吃飯也是害怕。小民百姓,盼的就是天下太平,哪怕當差納糧苦上一些,好歹是太平年景。

若是奪門『亂』了,大明內戰,苦的自然就是這些最底層的小民百姓們了。

所以人同此心,奪門很快平定下來,天子復辟,百姓卻照常過着自己的日子,現在又傳來太子可能出事的消息,百姓心思淺,就想着這等事不是太平年景的事,若是真的,天下是不是又有可能禍『亂』?

天子腳下的百姓都是如此,更別提外省,更加不提那些偏鄙之處的鄉民了。

所謂謠言止於智者,大底如此。京師的一件小事,傳到外面,就是天塌下來的大事,特別是北方向來有教門中人爲禍,從成祖年間的唐賽兒,到現在仍然有不少教派在暗中活動,白蓮教,向來是大明朝廷的大敵,凡朝中有什麼變故,則必定是妖言者煽動人心的最好說辭,有真有假,煽動起來才易打動人心。

後果自然極爲嚴重,是以也是人同此心:“太子平安歸來纔好!”

滿城之中,亦不乏燃香禱祝的,百姓心中質樸簡單,現在天子是姓朱,太子則是將來的天子,天子安則天下安,小老百姓亦無法可施,無法可想,自然而然的,只有燃香一支,爲這個國家的儲君,亦是國本,燃香默祝。

……

在滿城的壓抑和沉默之中,也在香火升騰之時,駙馬都尉薛恆帶着自己的一隊家人,大約十餘人的伴當向着城外策馬狂奔而出。

第四撥信使是火起後兩刻功夫,也就是第一次試圖入內失敗後而出,正好和薛恆在皇城西門相遇。

消息不妙,雖然相信還有一站接一站的信使,隔一刻功夫就往京師趕,西山行宮距離京師正好一個時辰左右的路程,如果在這裡等着,一刻功夫以後,又會過來一撥信使。

從天未明時第一撥趕到,到現在正好快一個時辰,算算如果太子被救,大約也最多是兩個信使之內的時間了。

再拖的久,則寢殿大小薛恆大約也知道,修行宮時,他們這些駙馬都去看過。因爲太子出行,不一定是哪家勳戚或是親臣陪伴,這一次派的忻城伯,下次可能是焦敬,也可能是他薛恆,所以事先做點功課,份屬應當。

薛恆知道寢殿範圍大小,也知道宮門附近的附屬建築燃燒到寢殿內部的時間,他心裡知道,再拖下去,寢殿也燒起來,則是無能爲力,太子則也非活活燒死在火場裡不可。

險是極險,但安知沒有富貴險中求的人?太子,亦未必就絕望。

私底下,薛恆也是希望張佳木能建功,瞭解張佳木和熟知張佳木的人,對他都有一種潛意識裡的信任。皇帝也是如此,第一時間知道出事,沒有埋怨別人,反而就是埋怨張佳木。

這倒不是皇帝討厭張佳木,只是因爲知道張佳木在那兒,所以覺得出事就是張佳木的責任,這一份信任,當真是非比尋常。

或許,不少人都和皇帝一樣,第一反應是怪張佳木,第二反應則是覺得,有此人在,就有希望在!

“走,快些!”

現在正是由春至夏的轉折,雖然是早晨,天氣也很熱了,薛恆心中焦燥,更是覺得額頭和背心上全是汗,天時還早,還穿的夾袍,並沒有換了夏衫,好不容易從城中的人流中掙脫出來,也看到了不少在家中焚香的百姓。信使到了京師這麼久,消息早就傳開了,現在城中已經是人心惶惶。

薛恆心中感動,也是猶爲擔心,身爲權貴親臣,自然更知道出事後的可怕。於是顧不得休息調整,出城之後,便向着西山方向,縱馬狂奔!

第49章 兩面小旗第407章 拜託第288章 定計第55章 底線第22章 亂第298章 火起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二十三章第105章 設計第632章 論吏第78章 窯廠第380章 羣狼第89章 請客第128章 早做謀劃第116章 後浪前浪第318章 慶賀第618章 祖孫第417章 脫身第656章 關節第573章 放賞第543章 和買第476章 轉機第427章 計較第628章 所見第594章 仁德第42章 請教頭第652章 裁撤第533章 酒話第249章 新聞第96章 面聖第215章 寒門第625章 雄心第40章 鬥技第150章 不簡單第636章 銀幣第182章 顧全大局第651章 錢糧第264章 收成第115章 姑且待之第626章 首輔第565章 人選第525章 闖宴第432章 等不得第603章 文思院第420章 敬酒第113章 排擠第214章 幼軍第558章 歲祿第95章 夜行第609章 攤派第607章 可惜第575章 新司第361章 葉宗留第586章 光祿寺第170章 經營收納第636章 銀幣第577章 大事第613章 獄中第65章 感激第419章 應變第645章 無聲第592章 流言第672章 尊榮第468章 承諾第521章 伏兵第600章 置法第268章 暗夜第636章 銀幣第621章 加薪第671章 論道第220章 縱騎第629章 悲劇第632章 論吏第247章 擺隊第99章 沂王第388章 約定第310章 不識趣第112章 罷朝第244章 說礦第338章 同年第172章 結納第4章 意外第4章 意外第44章 新思維第480章 知兵事第72章 逼債第690章 進退第237章 彭城伯夫人第629章 悲劇第117章 獵狐第33章 上任第17章 查案第197章 場中第41章 意外收穫第四卷錦衣都督第三百三五章 羨慕第424章 變故再起第300章 零一章國本第152章 人心第68章 一線之明第628章 所見第126章 敲鐘
第49章 兩面小旗第407章 拜託第288章 定計第55章 底線第22章 亂第298章 火起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二十三章第105章 設計第632章 論吏第78章 窯廠第380章 羣狼第89章 請客第128章 早做謀劃第116章 後浪前浪第318章 慶賀第618章 祖孫第417章 脫身第656章 關節第573章 放賞第543章 和買第476章 轉機第427章 計較第628章 所見第594章 仁德第42章 請教頭第652章 裁撤第533章 酒話第249章 新聞第96章 面聖第215章 寒門第625章 雄心第40章 鬥技第150章 不簡單第636章 銀幣第182章 顧全大局第651章 錢糧第264章 收成第115章 姑且待之第626章 首輔第565章 人選第525章 闖宴第432章 等不得第603章 文思院第420章 敬酒第113章 排擠第214章 幼軍第558章 歲祿第95章 夜行第609章 攤派第607章 可惜第575章 新司第361章 葉宗留第586章 光祿寺第170章 經營收納第636章 銀幣第577章 大事第613章 獄中第65章 感激第419章 應變第645章 無聲第592章 流言第672章 尊榮第468章 承諾第521章 伏兵第600章 置法第268章 暗夜第636章 銀幣第621章 加薪第671章 論道第220章 縱騎第629章 悲劇第632章 論吏第247章 擺隊第99章 沂王第388章 約定第310章 不識趣第112章 罷朝第244章 說礦第338章 同年第172章 結納第4章 意外第4章 意外第44章 新思維第480章 知兵事第72章 逼債第690章 進退第237章 彭城伯夫人第629章 悲劇第117章 獵狐第33章 上任第17章 查案第197章 場中第41章 意外收穫第四卷錦衣都督第三百三五章 羨慕第424章 變故再起第300章 零一章國本第152章 人心第68章 一線之明第628章 所見第126章 敲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