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倭島的收穫

在旅順警備基地狂歡,目的是爲了全身心的放鬆。

長途跋涉出征倭島,這一年多的精神高度緊繃,使得倭島遠洋艦隊的全體將士,心神都受到了一定的刺激。

在這個時候不談論公事,一切皆以放鬆心情爲主,爲了讓範天雄、周遇吉他們儘快恢復狀態,趙宗武便徹徹底底的給倭島遠洋艦隊全體放了十天的假。

起初倭島遠洋艦隊的將士很不適應,畢竟長時間處於精神高度緊繃的狀態,這猛然讓他們轉變過來,的確不是好轉變過來的。

但有信賴的袍澤日夜守護,這也使得倭島遠洋艦隊的全體將士,他們的心神逐漸放鬆了下來。

爲了確保倭島遠洋艦隊將士的健康,參謀本署聯合宣撫本署、統籌本署對他們進行了基礎檢查,在這期間檢查出有毛病的將士,第一時間對他們進行醫治……

親人般的感覺……

有了這十日的緩衝時間,也使得倭島遠洋艦隊全體將士,並沒有出現大的身體毛病。

當然這休息過罷,肯定是需要講述這一路來的歷程,畢竟倭島遠洋艦隊在組建之初,可是擔負着重擔的。

而在倭島遠洋艦隊修整期間,趙宗武也已掌握攜帶而歸的財富。

金230萬餘兩,銀1798萬餘兩,除此之外倭島遠洋艦隊再無其他。

但即便是這樣的金銀數量,趙宗武在看見之後,那內心的震撼也是無以言表!

雖然趙宗武這心中很清楚,倭島的的確確是盛產金銀的地方,但是在這不過一年多的時間,便聚集這般巨大的金銀儲量,這也屬實是震驚住了他!

這不在範天雄、周遇吉他們修整的差不多了,趙宗武便下令讓倭島遠洋艦隊,麾下中高層將領盡皆招來。

闊別一年有餘,你要說這心中沒有話那肯定是假的,但兄弟之間往往一個眼神就能瞭解對方,再者說這私底下也都已經接觸過了,該喝酒喝酒,該放鬆放鬆,這涉及到正事時,衆人還是能夠分得清場合的。

東海鎮指揮使府衙。

“末將範天雄(周遇吉……);見過伯爺!”

以範天雄、周遇吉爲首的倭島遠洋艦隊將領,在站定自我序列後,一個個恭敬向端坐主座的趙宗武行禮道。

看着眼前的一應將領,雖說在這其中見到了小半陌生面孔,趙宗武的眼神中也帶有些許銳意,雖然心中略有些詫異,但該說的話還是要講的:“你們都不用拘謹,都是自家兄弟,有什麼話一起探討着講述就行。”

趙宗武這心中說是詫異,主要是那些陌生面孔的身份不一般,這也就使得他的內心其實唏噓不已。

“誰是顏思齊?”

行禮過罷,趙宗武看着分坐主次的主將,言語中帶着探尋道。

“正是末將!”聽見趙宗武的詢問,原本坐於黃得功身旁的高大武將,猛然間站起,後恭敬朝趙宗武躬身行禮。

看那武將,國字臉,虎目劍眉,眼神中帶着銳意,身上散發着若隱若現的煞氣,這一看就是久經沙場的悍將!

看過顏思齊後,趙宗武的眼神中帶着讚許,微微點頭後便接連詢問道:“誰是楊天生?誰是陳衷紀?誰是李國助?”

聽到趙宗武的詢問,坐於中間座次的楊天生、陳衷紀、李國助接連站出,忙走上前去躬身行禮。

“末將楊天生。”

刀疤橫跨左臉頰,皮膚黝黑,身材較爲短粗,但全身腱子肉飽滿,給人很強烈的張揚之感。

“末將陳衷紀。”

長相普通,身材雖高但卻顯得略微消瘦,可那雙鷹眼卻帶有強烈的煞氣,一看便是久經沙場的亡命徒。

“末將李國助。”

長相清秀,五官端正,舉手投足間帶有儒將之風,李國助乃揚名倭島的大海盜頭子李旦的兒子。

趙宗武沒想到範天雄他們的能力這般強悍,居然把馳騁倭島的數支大海盜勢力,全部收編到倭島遠洋艦隊中。

起初在得知獲取的那份鉅額金銀後,他這內心是頗爲震動,但當他知曉這份新編將領的名單時,趙宗武便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了。

更讓趙宗武這心中在意的是,鄭芝龍、鄭芝虎也在這份名單內,這個在明末擁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存在,居然在這一時期成爲了自己的手下,則當真是命運捉弄啊!

雖說東海鎮麾下已經擁有了數不勝數的悍將、戰將,但趙宗武從來都不會嫌棄自己麾下人才多。

在趙宗武看來只要是人才,不管在史書上擁有怎樣的記載,只要他擁有較強的能力,趙宗武相信東海鎮的強大,足夠壓制住那些邪性的天性!

如果到這一時期還未能改變,做出與歷史中相同的錯誤舉止,那就要看一看到底是他們的腦袋硬,還是自己手中的繡春刀硬!

“你二人便是鄭芝龍、鄭芝虎?”心中帶着感慨,趙宗武便指着年輕的鄭芝龍、鄭芝虎反問道。

此時的鄭芝龍全然沒有後世那般穩重姿態,作爲一名不過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驟然見到東海鎮的大boos,大明朝的定遼伯,雖然說趙宗武看起來是那麼的年輕,但身上散發出的氣勢,卻是尋常人無法比擬的。

“末將鄭芝龍、鄭芝虎!”

看着眼前躬身行禮的一應將領,趙宗武心中唏噓不已,但臉上卻帶着笑意:“都是自家袍澤兄弟!不必如此多禮!”

雖然說顏思齊、鄭芝龍他們是海盜出身,但這終究無法掩蓋他們在海戰上面的天賦,有他們加入到海軍序列中,那對於遼東皇家海軍將會帶來突飛猛進的改變。

趙宗武心中很清楚,此次倭島遠洋艦隊的迴歸,這久經海戰的將士必定有脫胎換骨的改變,固然在這過程中戰死了衆多將士,但既然吃了這行飯,那戰死異域海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雖然此話說的比較殘酷,但趙宗武能做到的,就是讓他們的家人享受到,他們在戰場上搏殺獲取的榮耀!

爲什麼東海鎮能夠在短時間內便穩定民心,穩定士氣?

敢打,敢拼,已經是當下東海鎮的標誌!

第054章:談及革新的開端第004章:民心第055章:聚攏第021章:遼東大捷!第063章:脫胎換骨第104章:利益的圈子第014章:戰!戰!戰!第051章:遮羞布第126章:邊鎮事,總兵討第031章:誘第026章:撼天!第095章:華夏銀行的創舉第076章:十六軍團歸遼東(一)第116章:交替第119章:張維賢的決斷第044章:征途第045章:錦衣衛在行動第095章:一邊倒的進攻第048章:流寇的新生(上)第007章:升官第079章:新·八旗!第072章:產值的意義第062章:進駐延綏鎮第107章:東逃第004章:秩序第019章:幕後人第024章:強權時代第015章:逢敵必亮劍!第092章:華夏海軍的蛻變第085章:多種人格第006章:廣寧第001章:名聲鵲起第091章:建奴的應對之策第065章:進擊的大清(上)第058章:李氏朝鮮的投效第045章:揚帆第053章:滔天的權屬第059章:狀態調整第097章:最佳的防守,是進攻!第011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063章:虎嘯軍威震天地!第066章:漢骨第055章:風雨欲來第011章:渾身是膽第028章:激戰遼河(上)第035章:皇太極的睿智第056章:救贖營第017章:吏員要從少年郎抓起第008章:甄選將才第021章:糜爛的明廷第096章:協同作戰第069章:路(上)第017章:刺殺風雲第067章:針尖對麥芒(上)第051章:搏第082章:海商南下!第016章:掃盲運動第114章:倭島見聞第074章:進攻!進攻!!第033章:逢場作戲第019章:幕後人第085章:崇禎元年的結束第057章:對弈之戰第004章:民心第037章:風雲再起第066章:羣虎終抵第018章:不同第040章:金州兵備道第083章:興華講武堂的分級制第039章:諜影重重第017章:吏員要從少年郎抓起第115章:殖民時代的開端第003章:參謀本署的繁忙第088章:遼東勳貴的強盛第077章:勢如破竹第070章:驅逐韃虜第028章:激戰遼河(上)第010章:東林黨的施壓第045章:神探趙宗武(下)第049章:金州的權力下鄉第057章:擴大會議的召開第056章:叩問本心第020章:國公聯手第028章:韓虎之邀第003章:參謀本署的繁忙第008章:東林與閹黨第121章:陰謀家(下)第097章:熟悉的轟鳴聲第049章:世間唯人心難測!(上)第028章:真金不怕火煉(下)第110章:錦衣衛在行動(下)第011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096章:協同作戰第115章:山西的紛亂(上)第062章:登萊大甩賣,衍聖公之殤第034章:貫徹軍團制第107章: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001章:堅定的心第093章:局勢變,風雲起第002章:遼東聯合院·十二執政官
第054章:談及革新的開端第004章:民心第055章:聚攏第021章:遼東大捷!第063章:脫胎換骨第104章:利益的圈子第014章:戰!戰!戰!第051章:遮羞布第126章:邊鎮事,總兵討第031章:誘第026章:撼天!第095章:華夏銀行的創舉第076章:十六軍團歸遼東(一)第116章:交替第119章:張維賢的決斷第044章:征途第045章:錦衣衛在行動第095章:一邊倒的進攻第048章:流寇的新生(上)第007章:升官第079章:新·八旗!第072章:產值的意義第062章:進駐延綏鎮第107章:東逃第004章:秩序第019章:幕後人第024章:強權時代第015章:逢敵必亮劍!第092章:華夏海軍的蛻變第085章:多種人格第006章:廣寧第001章:名聲鵲起第091章:建奴的應對之策第065章:進擊的大清(上)第058章:李氏朝鮮的投效第045章:揚帆第053章:滔天的權屬第059章:狀態調整第097章:最佳的防守,是進攻!第011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063章:虎嘯軍威震天地!第066章:漢骨第055章:風雨欲來第011章:渾身是膽第028章:激戰遼河(上)第035章:皇太極的睿智第056章:救贖營第017章:吏員要從少年郎抓起第008章:甄選將才第021章:糜爛的明廷第096章:協同作戰第069章:路(上)第017章:刺殺風雲第067章:針尖對麥芒(上)第051章:搏第082章:海商南下!第016章:掃盲運動第114章:倭島見聞第074章:進攻!進攻!!第033章:逢場作戲第019章:幕後人第085章:崇禎元年的結束第057章:對弈之戰第004章:民心第037章:風雲再起第066章:羣虎終抵第018章:不同第040章:金州兵備道第083章:興華講武堂的分級制第039章:諜影重重第017章:吏員要從少年郎抓起第115章:殖民時代的開端第003章:參謀本署的繁忙第088章:遼東勳貴的強盛第077章:勢如破竹第070章:驅逐韃虜第028章:激戰遼河(上)第010章:東林黨的施壓第045章:神探趙宗武(下)第049章:金州的權力下鄉第057章:擴大會議的召開第056章:叩問本心第020章:國公聯手第028章:韓虎之邀第003章:參謀本署的繁忙第008章:東林與閹黨第121章:陰謀家(下)第097章:熟悉的轟鳴聲第049章:世間唯人心難測!(上)第028章:真金不怕火煉(下)第110章:錦衣衛在行動(下)第011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096章:協同作戰第115章:山西的紛亂(上)第062章:登萊大甩賣,衍聖公之殤第034章:貫徹軍團制第107章: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001章:堅定的心第093章:局勢變,風雲起第002章:遼東聯合院·十二執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