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那少年

安定河是桑乾河的支流,由東向西奔流而下,衝入重山峻嶺之中。但距京城約十餘里的這一片河面,卻水勢平緩,兩岸山色青翠,綠樹成蔭,每年端午的龍舟賽都是京城的一樁盛事。

大武朝國泰民安,這龍舟賽也是一年比一年聲勢浩大,達官顯貴豪商巨賈們更是早早就花銀子包下龍舟隊,盼着在端午那日搶長紅贏頭彩。據說賭檔裡更是早就押盤,每年都有人贏得杯滿鉢溢,也有人輸得連褲子都沒了。

今年的彩頭比哪年都大,安定河旁邊早就支起了押寶攤子,上到名門公子,下到販夫走卒,都要跑過去押上一筆,若是真押對了,這銀子就要用麻袋往回裝了。

之所以今年比往家都要熱鬧,是因爲傳說中十二皇子也要添彩頭!

雖然不能枉議國事,但這位十二皇子的事,整個京城的人都知道。這是因爲多年前京城裡曾經貼出皇榜廣尋名醫,爲十二皇子治病。

傳說十二皇子體弱多病,四五歲時便已病入膏荒,太醫院也已束手無策。

自從那年貼皇榜之後,京城百姓便再也沒有聽到十二皇子的消息,但宮裡倒是暗地裡有消息傳出來,說是這位小皇子久治不愈,被送往一處清靜之地養病了。

當今聖上至今未立太子,幾位皇子明爭暗奪的事情早就傳到民間,至於這位自幼多病的十二皇子,早已多年沒有消息,想來早就夭折了吧。

時隔多年,卻傳出十二皇子要來看龍舟,還要添彩頭的消息,大家這才記起還有過這樣一位皇子,過了這麼多年,他竟然還活着。

金敏並非愛出風頭的人,金家有錢,但他在戶部官職不高,因而平素裡都是謹小慎微,甚是低調。但長房卻不同,身爲皇商,像類似賽龍舟這樣的事情都會大把掏銀子,金敏對此嗤之以鼻,說了幾句風涼話。沒想到這幾句話傳到聶氏耳中,臨近端午,便讓人送來牌子,龍舟隊的大花牌上赫然寫着金家東西兩府金赦和金敏兩個名字!

聶氏的做法很明顯,你嫌棄我這個商戶,那我有好事就拉上你這位清貴的讀書人,也好讓你記得你還是金家人。

既然有他的名字,金敏也不得不掏出銀子,和長房共同投下這支龍舟。銀子花了也只能打碎牙齒嚥到肚裡,同僚問起他時,金敏也只淡淡說句:“……長兄花的銀子,把我的名字加上了。”

與金敏不同,金家西府其他人卻都很興奮。每年的龍舟賽上,那些太太小姐都在顯擺自家投的龍舟,這次也終於輪到他們西府出一次風頭了。

一大早,金家的女眷們便出了城,而這時,安定河兩岸早已人山人海,到處都是看熱鬧的人們。

河面寬廣,岸邊搭了彩臺,這裡也是龍舟賽的終點。彩臺對外一拉溜停了十幾只畫舫,這裡是天子腳下,還沒有哪位大人膽敢明目張膽置辦畫舫,因此這些畫舫大多都是商賈之家的,金家女眷們所在的畫舫便是金家東府的。

龍舟賽的起點在河神廟,距此約有三十里。此時已過巳時,想來龍舟們都已出發了。

畫舫上除了金家女眷,還有十幾位官宦家的太太小姐。婦人們打馬吊,閨秀們便坐在畫舫的格子窗前,嗑瓜子聊閒天兒。

金媛打扮得很出挑,穿着洋紅挑金絲的褙子,玫瑰色的月影裙,頭上插着的就是那支多寶鑲珠的金步搖。

玲瓏身上的鵝黃纏枝紋短褙子、粉紅綜裙,還是前幾日爲了迎接許家來人時新縫的,她年紀幼小,個子比金媛短了半頭,站在金媛身後並不起眼。那幾位閨秀看到她先是一愣,便相互看了一眼,卻也沒有和她搭腔,她們和金媛相熟,想來都已猜到她是誰了。

玲瓏環顧四周,卻不見大伯家的兩位堂姐璇璣和琳琅,這艘畫舫是金家的,畫舫上的客人卻都不認識。

金妤只有七歲,這會兒跟在宋氏身邊看打馬吊,金媛和閨秀們小聲聊天,不時發出一兩聲嬌笑。

有丫鬟端來一碟糉子,杏雨給玲瓏剝了一個,放在白瓷小碟裡。糉子是糯米紅豆蜜棗餡的,玲瓏從不挑食,但和很多小女孩一樣偏愛甜食,一個糉子幾口便吃下。

吃了糉子,玲瓏便帶了杏雨走到畫舫一側,透過半開的格子窗看向河岸的風景。只是今天岸邊的人太多了,黑壓壓人頭攢動,也沒有什麼風景可看了。

“小姐,您看,那是三爺嗎?”

玲瓏順着杏雨指的方向望去,見隔了不遠還有一艘畫舫,幾個年輕公子站在船舷上,正向對面的彩臺指指點點,其中一個穿着淡青直裰的,正是她的兄長金子烽。

頃刻之間,玲瓏已經猜到金媛要做什麼了。金媛也不過是十四歲的小女娃兒,又是被嬌寵慣了的,她的心思並不難猜。

金子烽既然在,那許庭深一定也在這裡,想來金媛是想當着許庭深和一衆太太小姐們,讓她金玲瓏丟臉吧。

玲瓏剛剛這樣想着,就看到了許庭深,他剛從船艙裡走出來,和金子烽說了幾句話,便看向金家女眷們所在的畫舫。

玲瓏見他望過來,連忙走到畫舫的另一側,卻見不遠處正有一葉小舟駛過來。

比起停在河面上的這些畫舫,這葉小舟並不起眼,三個人在船舷上迎風而立,站在中間的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年,面色清冷,長身玉立,衣袍被風吹得鼓起來,遠遠望去,似是隨時都要飛起來。

“咦,那是誰家的公子?”

方纔還在聊天的閨秀們不知何時也看向窗前,她們也看到了小舟上的少年。

那條船就是江河上最常見的,小而陳舊,這少年的衣著也很隨意,古銅色的面龐,劍眉星目,但他站在那裡,卻如同這上午的陽光,耀眼奪目,光彩照人。

“京城大戶人家的公子我都見過,從沒見過他呢。”

“啐,你也不害羞,這話也敢說。”

“噓,他看向咱們這邊了……”

“哪有,人家只是掉轉船頭而已。”

正在這時,只聽有個丫鬟喊道:“快看!龍舟來了!”

玲瓏也忍不住跑到船頭的窗子處拔着脖子向外看,只見遠遠的有幾個紅點正向這邊駛來,那小丫鬟眼神很好,這龍舟還離得遠着呢。

再回來時,那小舟和少年都已看不到了。

第二七一章 永濟寺第二章 初相見第一四九章 小扒手第一二二章 六千兩(二更)第七一一章 滅口第六五九章 暗傷第四十四章 馮婉容第三九八章 永華宮第七一九章 錦書第五三一章 帳篷第三一五章 本王心裡苦第四十章 白芍藥第四三零章 虛實第七十八章 紙人兒第三七五章 初一第一七八章 添香衚衕第三四六章 轟出來第一一五章 梅菜月餅(一更)第二四三章 夜明珠第三七八章 回門第二九五章 唱曲兒第三六三章 壽辰(三)第十四章 那少年第三六一章 壽辰(一)第五八七章 出身第一章 一爐香第五一八章 偷聽第七二二章 爆炸第三三零章 水芹第三零八章 端平第二四二章 給師父換藥第四二九章 二十四衙門第三八三章 捉姦(二)第二一九章 懷抱第一六八章 五城兵馬司第五九六章 嫡出第一五六章 邀請第二八三章 嫁妝第二九二章 回門第二零六章 回京第六五一章 紀林第六九四章 一起飛第一四二章 逛花園第二章 初相見第二七七章 逃婚進行時第六十二章 迎客亭第五八八章 相求第三四九章 燕喜第六章 許庭深第四一六章 相見好第五二五章 馬車第三七六章 百鳥朝鳳第六八四章 哭泣第五四九章 傳聞第三零二章 吃錯藥的師父第一三四章 琳琅出嫁第一四六章 疑團第二十六章 墨留居第四一四章 往生第三二零章 矢車菊第六零七章 謊言第五五七章 明珠第三九八章 永華宮第一八二章 巧遇(一)第二二八章 偷聽第一九四章 按兵不動第五八七章 出身第七一六章 傳言第二零八章 消失第二九三章 玻璃心第三十章 庶長女第一七九章 尤姨娘第四七零章 突變第七零七章 捱打第三二五章 暈倒第五五七章 明珠第二一四章 海棠第五六九章 烏衣庵第七一六章 傳言第二八五章 身死第四九二章 悍婦第三七四章 除夕第四七六章 挑明第四三七章 調職第一九四章 按兵不動第四零零章 早膳第二九四章 取名兒第六十章 昧良心第一三九章 玉珠子第六七五章 不醒第一八零章 皇子妃第三八二章 捉姦(一)第一八五章 甘二小姐第五二六章 石印第四四五章 分院子第一八二章 巧遇(一)第六一二章 又是流水帳第二十七章 綿裡針第六九二章 吃肉第三八一章 小徑通幽
第二七一章 永濟寺第二章 初相見第一四九章 小扒手第一二二章 六千兩(二更)第七一一章 滅口第六五九章 暗傷第四十四章 馮婉容第三九八章 永華宮第七一九章 錦書第五三一章 帳篷第三一五章 本王心裡苦第四十章 白芍藥第四三零章 虛實第七十八章 紙人兒第三七五章 初一第一七八章 添香衚衕第三四六章 轟出來第一一五章 梅菜月餅(一更)第二四三章 夜明珠第三七八章 回門第二九五章 唱曲兒第三六三章 壽辰(三)第十四章 那少年第三六一章 壽辰(一)第五八七章 出身第一章 一爐香第五一八章 偷聽第七二二章 爆炸第三三零章 水芹第三零八章 端平第二四二章 給師父換藥第四二九章 二十四衙門第三八三章 捉姦(二)第二一九章 懷抱第一六八章 五城兵馬司第五九六章 嫡出第一五六章 邀請第二八三章 嫁妝第二九二章 回門第二零六章 回京第六五一章 紀林第六九四章 一起飛第一四二章 逛花園第二章 初相見第二七七章 逃婚進行時第六十二章 迎客亭第五八八章 相求第三四九章 燕喜第六章 許庭深第四一六章 相見好第五二五章 馬車第三七六章 百鳥朝鳳第六八四章 哭泣第五四九章 傳聞第三零二章 吃錯藥的師父第一三四章 琳琅出嫁第一四六章 疑團第二十六章 墨留居第四一四章 往生第三二零章 矢車菊第六零七章 謊言第五五七章 明珠第三九八章 永華宮第一八二章 巧遇(一)第二二八章 偷聽第一九四章 按兵不動第五八七章 出身第七一六章 傳言第二零八章 消失第二九三章 玻璃心第三十章 庶長女第一七九章 尤姨娘第四七零章 突變第七零七章 捱打第三二五章 暈倒第五五七章 明珠第二一四章 海棠第五六九章 烏衣庵第七一六章 傳言第二八五章 身死第四九二章 悍婦第三七四章 除夕第四七六章 挑明第四三七章 調職第一九四章 按兵不動第四零零章 早膳第二九四章 取名兒第六十章 昧良心第一三九章 玉珠子第六七五章 不醒第一八零章 皇子妃第三八二章 捉姦(一)第一八五章 甘二小姐第五二六章 石印第四四五章 分院子第一八二章 巧遇(一)第六一二章 又是流水帳第二十七章 綿裡針第六九二章 吃肉第三八一章 小徑通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