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4章 奇兵,什麼是奇兵

東海,海面遼闊,浪花起伏.

海風捲起浪濤,撞擊在船舷,數丈高龍船,在海風與海浪中來回搖曳.

茫茫大海內,捲起半丈高浪濤,濺起的水花落在龍船甲板.

趙鴻儒,樑銘源,韓先當,古樂楓,乘坐龍船,經半月航行,抵達吳國東部海域.

三百艘龍船,在晚霞照耀中,好像從海底爬出的高大巨人,屹立在海浪搖曳海面.

獵獵海風中,船帆嘩啦啦作響.

各艘龍船甲板,擠滿水軍,步兵,隔海相望,遠方大陸在晚霞照耀中時隱時現.

爲首近六七丈首龍船甲板,趙鴻儒,韓先當,樑銘源,古樂楓四將,身穿鎧甲,屹立甲板前方.

舉目遠望海面盡頭隱約出現的大怒,四面面孔情不自禁浮現出笑容.

到了,終究是到了!

狂獵海風中,四將披風獵獵招展,趙鴻儒前行兩步,來到龍船最前方,遙望遠方大陸.

緊攥雙拳,齊齊砸在船舷,興高采烈道:“風高浪急,海面沒有吳國漁船,更沒有吳國戰船,想來吳軍該未察覺我們前來,韓將軍,該趁晚霞照耀,風高浪急,派水師作戰了.“

東部戰場,韓先當專門負責水師作戰,樑銘源負責地面作戰,趙鴻儒統領全軍,是東部戰場主帥.

半月顛簸,他迫切希望踏上堅實泥土地.

“趙將軍,我們遠洋而來,對吳國東部海岸地形不熟悉,龍船又高又大,非但不能直接行使吳國海岸,還容易暴露目標,唯有派小船前往偵查.

某已吩咐探子,駕駛小船前往海岸偵查,爭取在靠近吳國海岸地方停泊,登陸!“韓先當回答.

道理是這個道理,然燕軍冒險前來,必須出奇制勝,務必在最短時間內,讓龍船內所有戰士登陸.

韓先當派探子駕駛小船前去偵探太冒險,若探子不幸被髮生,被捉拿,定引起吳國方面注意,不可避免暴露他們蹤跡.

似林楓曾經所言,韓先當謹慎有餘,魄力不足,頂多守城之將.

“韓將軍,探查吳國海岸太危險,還浪費時間,若不趁海浪洶涌猛然攻擊,假若錯失良機,必計劃敗露,我們繞了大圈前來定功虧一簣.趙某提議趁吳軍尚未察覺,快速殺向吳國,打對方個措手不及!“趙鴻儒提議,卻語氣強勢.

從前沒有與韓先當共事,不清楚對方性格與作戰策略,然經過半月相處,他摸清楚韓先當性格,有些優柔寡斷.

沙場作戰,戰機稍縱即逝,萬萬不可馬虎!

旁邊,樑銘源也提醒道:“韓將軍,良機稍縱即逝,你的做法太冒險,爲何不與我們商量?“

奇兵,講究掩其不備,出奇制勝.

他們這支軍隊便是支奇兵,要在悄無聲息中,狠狠打擊吳國.

韓先當面容尷尬,派人拿來行軍地圖,鋪在甲板上,道:“趙將軍,樑將軍,直接殺向吳國,不是不可以,根據地圖描述,該率先攻克城高牆厚,駐兵極多的流光城呢,還是奪取防禦相對薄弱的臨海城?“

“流光城!“趙鴻儒蹲下身子,指頭點在地圖中,朗聲道:“流光城城高牆厚,防禦強大,然燕軍出其不意襲擊,若能奪取城池,以流光城爲核心,橫掃吳國東部.“

選擇奪取流光城,還是臨海城,無非是先易後難,還是先難後易的問題.

趙鴻儒一介儒將,卻喜歡啃硬骨頭!

“趙將軍,這樣做是不是太冒險!“樑銘源詢問,提議道:“某建議,兵分兩路,分別奪取流光城,臨海城,近二十萬燕軍,有能力兩線作戰!“

他們要在吳國東部牽制吳軍,必須在吳國紮根,吸引吳國東部甚至中部兵力,從而實現前來的目標.

聞聲,古樂楓符合道:“趙將軍,樑將軍所言不假,我們前來既要奇襲,又要穩紮穩打!“

“沒錯,趙將軍,斷然不能太過冒險!“韓先當道.

“如此,我們兵分兩路,樑將軍,韓將軍領兵前往臨海城,某與古將軍領兵前往流光城,若雙方成功奪取城池,在流光城匯合.“趙鴻儒道.

“甚好,甚好!“樑銘源頷首,韓先當,古樂楓也贊同.

計劃妥當,不曾耽擱,四人快速行動起來!

夕陽高照,波濤洶涌海面,數百艘龍船漸漸在海面分開,南上北下向兩個不同方向而去.

夜色朦朧時,距離較近的臨海城城頭,傳來殺喊聲,漸漸城內燃燒起巨大火焰.

約莫半時辰,南方兩百里外的流光城內,照射出通天火光,好像整座城池燃燒起來.

激烈聲響從海邊南北呼應的兩座城池內傳出,隨時間推移,午夜時,臨海城內殺聲漸漸減少,火光微弱,不久,被黑暗天際吞噬.

好像燃起的篝火,突然被無情的海水撲滅.

黎明時,火光照耀半夜的琉璃城,也逐漸被黑暗包裹,天亮時,城內戰事已塵埃落定.

清晨時,趙鴻儒,樑銘源分派探子互通消息,傳回捷報.

戰意濃濃燕軍,沒有休整,留守少時精兵與傷員,趙鴻儒,古樂楓,樑銘源,韓先當,各自領兵繼續前線.

好像海里衝上來的兩條惡龍,在地面急速前行,馬不停蹄行軍,儘可能佔領更多城池.

四將非善類,他們清楚在東北佔領吳國城池越多,燕軍立足越穩,將來越有可能領兵提前殺向姑蘇,生擒趙彥逾!

畢竟,率軍遠征前,馮石虎傳來消息,生擒趙彥逾者封王.

這天大的封賞,讓林楓麾下將領眼饞,希望在燕國一統天下前,實現宏願.

趙鴻儒一行遠征,從東海登陸成功,距離吳國皇城姑蘇非常近,何況,吳軍防禦在西線.

趁吳國東部防禦空虛,抓緊機會很容易兵臨姑蘇城下.

趙鴻儒四將領兵在東線打的如火如荼,姑蘇城內,趙彥逾卻坐不住了.

兩日前,他收到葉流凡派探子從西線傳回的消息,葉流凡斷定猜出有部分燕軍可能前往東海,從東部殺向吳國.

接到消息,趙彥逾即刻召集羣臣商議,葉流凡猜測非常大膽,然燕軍實施起來有難度,且不說,吳國有多諸多探子監視燕軍動向,單單這個季節東海通常風高浪急,偶爾風平浪靜,也戰船也難以靠近.

不過,事情關乎吳國前途,趙彥逾非常重視葉流凡提議,派探子打探趙鴻儒,樑銘源等燕將去向外,更派探子前往吳國東部各城池,提醒城中太守,提防燕軍殺來.

怎奈,燕軍終究還是來了.

出其不意襲擊,讓吳國毫無準備,消息傳回朝堂時,更引起朝野震驚.

趙彥逾在第一時間召集東海王,吳國東部是東海王封地,每年春夏季節,東海王須前往封地,秋冬兩季返回皇城避寒,最熟悉吳國東部情況!

東海王不清楚究竟發生何事,仍從從前往御書房!

走進御書房,察覺趙彥逾神情嚴肅,忙抱行禮拳詢問道:“父皇,突然召集兒臣前來,有何要事?“

趙彥逾示意東海王趙安然落座,道:“消息從東部傳回消息,昨夜,趙鴻儒,樑銘源領兵分別攻克流光城,臨江城,東部地區是你的封地,你有何策略?“

吳國三成兵力集中在西線,兩成兵力留守中部,扼守各處要道,三成兵力拱衛皇城,剩餘練成兵力分別把守東部各城池.

所以,吳國東部地區,煎餅夢見數量並不多,又是分兵把守,各處城池留守守軍數量更少!

然姑蘇城偏向吳國東部,燕軍從東海殺來,若東部守軍不能阻擋,也許在西線戰事尚未結束前,吳國便要進行皇都保衛戰.

東海王趙安然聞聲,大吃一驚,忙詢問道:“父皇,消息是否有誤,這個季節東海不太平,僅有少數時日風平浪靜,完全不適合作戰啊!“

他的封地他最清楚,儘管說有兩三名虎將分別把守不同城池,但終究兵力太少.

何況,若燕軍出其不意而來,很容易打的各城池守將措手不及.

“探子彙報,燕軍不禁殺來了,還有十餘萬之多,證明東海惡略環境,根本沒有阻擋燕軍征戰步伐.“趙彥逾非常堅定的說,東海王懷疑,讓他非常不滿.

已經是火燒眉毛了,朝廷不能再耽擱.

聞聲,東海王抱拳道:“父皇,東部是兒臣封地,兒臣熟悉東部,既然趙鴻儒,樑銘源領兵從東部前來,兒臣願意親自前往東部,領兵阻擋趙鴻儒!“

“東部兵力欠缺,即便你熟悉東部環境,怕照樣恐難改變東部情況,巧婦難爲無米之炊.“趙彥逾道.

當務之急,東海王返回東部封地再合適不過,然他們面臨的是兼併不少諸侯國的大燕,吳國兵力在燕軍面前,不免捉襟見肘.

分別前往東部救援,越發分散兵力,吳國處境會便得越發艱難.

沉默良久,趙彥逾做出決定,道:“安然,你抽調五萬禁軍,與張越將軍前往東部,爭取聯合東部兵力驅逐燕軍,再不濟,也要拖到冬季.“

“父皇放心,兒臣絕不辜負皇命!“東海王躬身道,轉身闊步向御書房外走去.

這時,趙彥逾朗聲喝道:“安然,此行謹慎小心,萬萬不能輕敵大意啊!“

?感謝書友1626373937投了2張月票

??書友17****投了1張月票

??書友1383250088投了2張月票

??書友1201431371投了1張月票

???

第784章 完全失控第791章 謀反者,滅九族第1139章 禦敵於國門之外,不失寸土(第一更)第78章 峰迴路轉第39章 以心換心第1312章 出戰獵殺第755章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第858章 絕地反攻(下)第106章 涼鳴關之戰中第238章 八國會盟上第712章 防線崩潰,犬狼顯威(第二更)第254章 久別重逢上第324章 破晉陽城中第213章 閱兵準備第1291章 一日夫妻百日恩第607章 意料之外的消息(第二更)第786章 關門打狗上第1367章 良辰吉日第583章 心花怒放(第二更)第1061章 引君入甕,關門打狗(上)第1290章 死了這條心第446章 小人常慼慼第325章 破晉陽城下第431章 暗中部署第400章 三面夾擊第365章 王綸玥之殤中第475章 君子有所爲第1117章 百萬雄兵第1251章 女帝,以死相逼第579章 塞外鉅變(第一更)第402章 第410馮異回京上第61章 自古燕趙多猛士上第409章 宋軍報復中第65章 年關前夕下第915章 得勢狸貓兇如虎第1362章 奪城第1276章 賑災放糧第1302章 燕軍面臨問題第1416章 恩威並施第298章 攻城破關一第852章 諸子百家(下)第86章 做出選擇第71章 利益糾紛第1248章 瓦解象兵.(五千字大章)第1157章 燕軍渡江,黎明噩夢第1246章 遭遇象兵第646章 封賞大典第1047章 燕人,說一不二第740章 蜀燕之戰(下)第1396章 燕軍集結第1143章 烈火焚山第235章 大國氣量下第1018章 報仇雪恨的時候到了第326章 晉陽宮第761章 劍走偏鋒,以齊克正第1028章 各懷鬼胎第472章 逃之夭夭第56章 歸降第848章 困龍得水第755章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第1009章 率軍投誠第240章 八國會盟下第775章 舊人相見第1364章 寧願站着生,也不能跪着死!第1043章 火牛陣,宋軍中計第1221章 拒不投降第1244章 衝出劍閣第214章 閱兵開始第375章 耿耿於懷第1140章 江北之大,無立錐之地(第二更)第80章 書香齋第1088章 一人犯法,全家連坐第1371章 讓朕歸降,休想第774章 十宗罪第1254章 第1311燕楚殺伐第979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98章 臨危不懼第710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三更)第1083章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第727章 軟硬兼施第156章 真實面目第27章 兵鋒上第753章 一勝一敗第1205章 朕期待雙喜臨門第1231章 以武立國,善待諸將第53章 勸降上第605章 第613得寸進尺(第三更)第413章 樑宮爭奪戰下第477章 裝神弄鬼第970章 重創宋軍,拖延時間第1395章 但求問心無愧第1010章 助紂爲虐,爲虎作倀第1028章 各懷鬼胎第1186章 形勢萬變,林楓態度第340章 遭遇盜賊上第710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三更)第1051章 狼煙四起,烽火不斷第1047章 燕人,說一不二第665章 做出選擇第113章 良辰美景
第784章 完全失控第791章 謀反者,滅九族第1139章 禦敵於國門之外,不失寸土(第一更)第78章 峰迴路轉第39章 以心換心第1312章 出戰獵殺第755章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第858章 絕地反攻(下)第106章 涼鳴關之戰中第238章 八國會盟上第712章 防線崩潰,犬狼顯威(第二更)第254章 久別重逢上第324章 破晉陽城中第213章 閱兵準備第1291章 一日夫妻百日恩第607章 意料之外的消息(第二更)第786章 關門打狗上第1367章 良辰吉日第583章 心花怒放(第二更)第1061章 引君入甕,關門打狗(上)第1290章 死了這條心第446章 小人常慼慼第325章 破晉陽城下第431章 暗中部署第400章 三面夾擊第365章 王綸玥之殤中第475章 君子有所爲第1117章 百萬雄兵第1251章 女帝,以死相逼第579章 塞外鉅變(第一更)第402章 第410馮異回京上第61章 自古燕趙多猛士上第409章 宋軍報復中第65章 年關前夕下第915章 得勢狸貓兇如虎第1362章 奪城第1276章 賑災放糧第1302章 燕軍面臨問題第1416章 恩威並施第298章 攻城破關一第852章 諸子百家(下)第86章 做出選擇第71章 利益糾紛第1248章 瓦解象兵.(五千字大章)第1157章 燕軍渡江,黎明噩夢第1246章 遭遇象兵第646章 封賞大典第1047章 燕人,說一不二第740章 蜀燕之戰(下)第1396章 燕軍集結第1143章 烈火焚山第235章 大國氣量下第1018章 報仇雪恨的時候到了第326章 晉陽宮第761章 劍走偏鋒,以齊克正第1028章 各懷鬼胎第472章 逃之夭夭第56章 歸降第848章 困龍得水第755章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第1009章 率軍投誠第240章 八國會盟下第775章 舊人相見第1364章 寧願站着生,也不能跪着死!第1043章 火牛陣,宋軍中計第1221章 拒不投降第1244章 衝出劍閣第214章 閱兵開始第375章 耿耿於懷第1140章 江北之大,無立錐之地(第二更)第80章 書香齋第1088章 一人犯法,全家連坐第1371章 讓朕歸降,休想第774章 十宗罪第1254章 第1311燕楚殺伐第979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98章 臨危不懼第710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三更)第1083章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第727章 軟硬兼施第156章 真實面目第27章 兵鋒上第753章 一勝一敗第1205章 朕期待雙喜臨門第1231章 以武立國,善待諸將第53章 勸降上第605章 第613得寸進尺(第三更)第413章 樑宮爭奪戰下第477章 裝神弄鬼第970章 重創宋軍,拖延時間第1395章 但求問心無愧第1010章 助紂爲虐,爲虎作倀第1028章 各懷鬼胎第1186章 形勢萬變,林楓態度第340章 遭遇盜賊上第710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三更)第1051章 狼煙四起,烽火不斷第1047章 燕人,說一不二第665章 做出選擇第113章 良辰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