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嫡系部隊

趙柯發現,他登基來,北方局勢變的錯綜複雜,從前諸侯國互相制衡的局面全然被打破,在趙國分裂後,整個北方失去約束,又一波諸侯國混戰,即將開始了。

目前,擺在他與北趙面前僅有一條路,即發動戰爭,在戰爭中謀求安穩,抱枕北趙處於不敗之地,同時迅速在北趙國內進行變革,兩者雙管齊下。

短時間內,北趙會處境危難,長遠來看,卻還算有效果,北趙強大了,北方局勢再變化,亦不會有損北趙實力。

何況,北趙幸得兵家柳灼崖,鬼谷顧希文兩位賢者,兩人文武雙全,對北趙軍事朝堂進行大刀闊斧改革,勢在必行,北趙終有復興之日。

真正讓趙柯高興不起來的,歸根結底依舊是林楓,燕國興起,林楓逞強,北方似乎就在沒有安寧過。

目前,五國伐宋,燕國卻巧妙周旋,置身事外,把注意力轉移晉西,專心經營晉西,數十萬兵力,開始猛攻晉國。

一方兵強馬壯,數十萬虎狼之師,一方兵多將寡,數十年不曾出征。

想到燕晉兩國處境,趙柯心中隱隱擔憂,晉國徒有序表,看似大國,實則早沒有大國之威,東胡欺負它,宋國亦欺負它,今天,連燕國也把晉國當作崛起的墊腳石。

這個國家若不幸被燕國所滅,或着吞併大半,對北方局勢將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旦燕國擁有晉東之地,那麼,燕國崛起,將勢不可擋,終有一日,燕國會取代晉國成爲北方大國。

相對與燕國,趙柯更在乎徒有虛表的晉國,晉國處於晉東地區,對北趙毫無威脅,但燕國強大,對北趙威脅顯而易見。

何況,昔日燕國有三百年鼎盛時期,遠超晉國和趙國稱霸時間,說的不好聽,燕國是死灰復燃,說好聽點,人家有貴族血統,當年燕國稱霸,趙國還是人家小弟。

這會兒,燕國強勢崛起,他心中惶恐,奈何,宋國攪局,明知燕國會成爲大患,卻必須先解決掉燕國,眼下大家唯有眼睜睜看着燕國,悶聲大發財,卻無可奈何。

晉國,晉陽城,晉陽宮!

北辰穹連日來,心中鬱悶之氣減少,本來這個年關,讓他飽受怒氣,特別晉陽城被焚燒大半,朝中重臣被刺殺,目前燕國懸賞令尚未扯去,晉東各地時有官員被刺殺,可謂禍事不斷。

然而,今天北辰穹覺的自己總算否極泰來,可揚眉吐氣了,總有有復仇機會了。

若說李釗,趙柯,因爲燕宋異地而惱火,晉國君王北辰穹,卻因爲此事而感到高興,或許,異地之地帶來的影響,也唯有他高興的起來。

宋國人走了,燕國人來了,北辰穹覺的,晉國作爲受氣包,該雄起,該展現出大國怒火了!

晉軍強攻宋國,面對宋國神機營,陷陣營,連弩營,他還心有餘悸,認爲攻宋沒有任何勝算。

然而,異地換地之後,面對燕國,北辰穹以爲晉國土地五倍於燕國,晉國人口十倍於燕國,晉國兵鋒也遠遠超過燕國,對付燕國,就像老鷹抓小雞般容易。

他起初還覺得燕晉相隔宋國,晉國恐無力報復燕國,誰知燕國就像迷途的羔羊,自己送****來。

機會千載難逢,晉國正好出兵,一掃晉國數十年來怨氣,徹底扭轉改變晉國頹廢局面。

何況,目前北方諸侯國,紛紛開始變法,晉國若擊敗燕國,也必須順應歷史潮流,必須開始變法。他承認自己不是開拓之君,但做個守成之君,應該不難。

不得不說,北辰穹冷靜起來,對自己認識還是很正確的。

在前線傳回的軍報中,獲悉燕軍與晉軍在少陽郡攻伐,互有勝算,北辰穹並不意外,晉國軍械陳舊,晉東之兵,又百年沒有參與大戰,難免生疏。

燕軍頻頻出兵,正氣勢如虎,勢不可擋,晉軍憑藉老舊器械,與燕軍互有勝敗,以算難能可貴了。

他相信,只要戰事燃起,燕晉兩軍幾次交鋒下來,晉人血腥肯定會被激發,再曾經更換陳舊軍械,燕軍再強,再氣勢如虹,也阻擋不少昔日橫掃北方的晉國鐵騎。

想起奪妻之恨,想起晉陽城之怒,北辰穹覺的,自己該做點什麼了,往年諸侯國會盟,大戰停歇,今年,他不想停歇,希望晉軍在會盟期間,奪回晉西十郡。

何況去年秋末燕國在東胡人手中奪取了渾河三郡,若晉軍奪回晉西十郡,恰好揮師北上,收復晉國故土,一舉兩得。

晉國不能實現稱王霸業,也會再度中興,擁有昔日霸王之氣!

北辰穹如意算盤打得很好,好似已經看到晉國重新崛起,在北方呼風喚雨了,心中暗暗篤定,必須向王氏求助,希望王氏遊說晉地各大世家,在錢糧上支持自己,支持晉國復興。

南湖!

幾日來,邙山軍隊紛紛返回,前往晉西七郡駐防,林楓面臨的大事不少,瑣事更多,根本不清楚李釗,趙柯,北辰穹心思,也不想知曉三人心思。

他只曉得,臨行前往鄭國太姥山會盟前,燕國必須點齊兵馬,安排好三軍將士,不然,數十萬將士,蜂擁至少陽郡,羣龍無首,亂打一通,必然事倍功半。

況且,隨即文季師前來南湖的李氏族人中,有不少賢良之人,文功武治,多具備,以前在趙國均受到重用,眼前,來南湖,林楓恰好把對方安排在各郡,各州,及軍中,爭取物盡其用。

爲解決燕軍在少涼郡羣龍無首局面,林楓吸納張羽把燕軍分爲三部建議,同時結合目前隆林郡,燕晉兩國局勢。

把數十萬燕軍,劃歸爲四部分,中軍,亦張羽,侯銘封麾下軍團,及柳玄遠,恆邦昌,拓拔羽麾下軍團,組成中軍,三十多萬騎兵,全力對付王綸鑰率領的燕國禁衛軍。

林梟,白易生,率領二十多萬東胡騎兵,形成左翼,力戰沐嘯天,爭取擊敗對方,穿插過隆林郡,直擊晉陽城,同時收割晉東北方地區。

趙鴻儒,趙俊,率領十四萬步兵,形成右翼,穿插過隆林郡,步騎合併,迅速收割晉東南方地區,切斷晉陽城與晉南富庶地區聯繫。

至於,晉西七郡各郡防禦,也唯有暫時藉助各地郡兵了,燕國數十萬大軍集結少陽郡,對方也不敢翻天。

何況,燕國重新奪回晉西七郡,對當地人來,不過是返回故國,不再經歷晉國塗炭,許多地方,對燕軍帶來保持歡迎態度。

另一方面,對待李氏族人,林楓全盤接收,但在李氏族人沒有表現出徹底忠心前,他會用,亦會重用,但也會防備。

李氏經營趙國時間極長,根深蒂固,儼然影響到趙國王位傳承,不然趙國亦不會分裂。面對門閥世家擁有的驚人能量,林楓始終保持驚醒態度,他不想燕國強大後,重蹈覆轍,被門閥世家,搞的分崩離析。

在燕國,一家獨大,也唯有皇室,除此之外,任何家族休想成爲門閥世家,休想威脅皇室安危,危機燕國國本。

好在目前燕國在推行新政前,及推行新政中,沒有滋生門閥世家的土壤,燕國本土不會形成世家,像李氏這般超級巨大家族,燕國會接納,也是看重對方手中巨資和人才。

經過與文季師,簡玉彥商議,林楓最終決定,把李氏族人中文臣,分散派遣各地,多爲州府長官,避免對方爲郡守,成爲封疆大吏,在地方形成勢力。

對於李霖,楊飛,李斛,李葆之類的武將,林楓亦沒有完全信任,暫時全部委以副職,李霖派給定國侯林梟,與白易生形成左右副將,互相協助林梟。

楊飛派給柳玄遠,與李奎互相協助柳玄遠。李斛,李葆兩人,派給趙鴻儒,與趙俊形成三足鼎立之態,統領十四萬步兵,剩餘李氏族人,也派往各軍。

林楓安排妥妥當當,他的四個嫡系部隊,燕國目前最精銳的四支部隊,刀鋒戰士,張羽麾下輕騎兵,侯銘封麾下鐵甲騎兵,及馮石虎的混合騎兵中,沒有安排任何李氏族人。

若非李氏族人較多,李霖,楊飛,李斛,李葆,多有將才,林楓甚至不會把對方派給趙鴻儒,柳玄遠。

因爲蒼巖山練兵經歷,燕國部隊以此爲根基,不斷壯大,不斷強盛,無論已經能夠獨當一面的張羽,侯銘封,或馮石虎,趙鴻儒,還是屈居副將,或者暫時爲被重用的白易生,恆邦昌,趙俊,黃浦玄,這八人全死忠與他,被他視爲嫡系部隊。

相反,像林梟,柳玄遠,拓拔羽,雖然三人亦忠心耿耿,特別林梟千里深入東胡,救他於危難,實則難等可貴,雙方有是兄弟。

然而,終究沒有朝夕相處,沒有經歷生死磨難,用起來還不順手,不過,爲表彰林梟忠勇,他還是把二十多萬東胡降兵,交給林梟,由他執掌。

因此,在對於嫡系或非嫡系部隊的問題上,林楓認識的非常清楚。

第1076章 城內缺水,生死一線第1256章 棄城而逃(第二更)第521章 異樣懲罰第766章 兩難抉擇,一錘定音第524章 轉折第279章 以火攻火上第881章 四王分裂,戰事初起(四千字大章)第854章 鐵騎衝鋒(上)第1319章 孩兒不孝第511章 亂中取勝中第1109章 春花滿園香第978章 斷其一臂,自相殘殺第30章 左右爲難第841章 燕帝來南方了第152章 前路迷茫第1255章 血肉之軀築成牆(第一更)第662章 蘇氏危機第231章 獨孤嘉怡上第1419章 燕帝,末將真心實意投降第1251章 女帝,以死相逼第970章 重創宋軍,拖延時間第1126章 彈指間,灰飛煙滅第35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071章 女帝榮辱第1151章 大爺,小女子賣藝不賣身第287章 流言可畏上第11章 皇后上第712章 防線崩潰,犬狼顯威(第二更)第1064章 屍體圍城第1220章 蜀國君臣的疑惑第917章 戲弄公主第1032章 燕軍究竟在搞什麼第485章 匈奴出現第602章 斬殺叛徒(第二更)第475章 君子有所爲第931章 欲北伐,帝震怒第309章 皇子誕生第1354章 帝王之道第1135章 挫骨揚灰第1139章 禦敵於國門之外,不失寸土(第一更)第1052章 吳越宋燕,四軍大戰第1115章 名臣宿將的軟肋第1245章 女帝,蛇蠍毒婦!第1067章 宋軍危已,三道詔命第134章 撕下一塊肉第273章 火燒連城第1093章 一路前行一走血第614章 戰歌,戰鼓(第三更)第168章 人口問題第654章 天公寶藏第234章 大國氣量上第31章 一片冰心第867章 江心殺戮第2章 皇上不好當第715章 一戰定天下,南方欲聯盟第516章 你們這是要逼宮第839章 第897臨陣斬將第31章 一片冰心第215章 檢閱部隊上第1403章 機械軍也不過如此第1023章 孤軍奮戰第427章 林楓的盤算第263章 預料之外第1153章 妃子不爽,慫恿叛亂第406章 落荒而逃第111章 再見故人第1150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834章 初戰小勝第1184章 名將之愁,宦官張狂(第四更)第321章 窮途末路第697章 水患無情(第六更)第225章 卸磨殺驢第929章 塵歸塵,土歸土第247章 三王密謀下第767章 羣臣反駁,朝堂紛爭第419章 燕國要求第1129章 兵臨城下,王妃姿態.第1079章 逃,棄城而逃第330章 民心不可欺第740章 蜀燕之戰(下)第1005章 雷霆出擊,先奪一城第355章 回見來使上第260章 諸將謀劃第1180章 知法犯法者,殺第249章 豎子不足爲謀上第536章 針鋒相對第40章 陰毒策略第1126章 彈指間,灰飛煙滅第813章 歡喜雀躍第30章 左右爲難第9章 沒錢了第302章 攻城破關五第651章 戰馬問題第805章 蔡國使者第292章 局勢變化第1130章 韞邵邪意,王妃堅持第470章 臨戰遊說第208章 簡燁三問第87章 議政第149章 局勢變化下
第1076章 城內缺水,生死一線第1256章 棄城而逃(第二更)第521章 異樣懲罰第766章 兩難抉擇,一錘定音第524章 轉折第279章 以火攻火上第881章 四王分裂,戰事初起(四千字大章)第854章 鐵騎衝鋒(上)第1319章 孩兒不孝第511章 亂中取勝中第1109章 春花滿園香第978章 斷其一臂,自相殘殺第30章 左右爲難第841章 燕帝來南方了第152章 前路迷茫第1255章 血肉之軀築成牆(第一更)第662章 蘇氏危機第231章 獨孤嘉怡上第1419章 燕帝,末將真心實意投降第1251章 女帝,以死相逼第970章 重創宋軍,拖延時間第1126章 彈指間,灰飛煙滅第35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071章 女帝榮辱第1151章 大爺,小女子賣藝不賣身第287章 流言可畏上第11章 皇后上第712章 防線崩潰,犬狼顯威(第二更)第1064章 屍體圍城第1220章 蜀國君臣的疑惑第917章 戲弄公主第1032章 燕軍究竟在搞什麼第485章 匈奴出現第602章 斬殺叛徒(第二更)第475章 君子有所爲第931章 欲北伐,帝震怒第309章 皇子誕生第1354章 帝王之道第1135章 挫骨揚灰第1139章 禦敵於國門之外,不失寸土(第一更)第1052章 吳越宋燕,四軍大戰第1115章 名臣宿將的軟肋第1245章 女帝,蛇蠍毒婦!第1067章 宋軍危已,三道詔命第134章 撕下一塊肉第273章 火燒連城第1093章 一路前行一走血第614章 戰歌,戰鼓(第三更)第168章 人口問題第654章 天公寶藏第234章 大國氣量上第31章 一片冰心第867章 江心殺戮第2章 皇上不好當第715章 一戰定天下,南方欲聯盟第516章 你們這是要逼宮第839章 第897臨陣斬將第31章 一片冰心第215章 檢閱部隊上第1403章 機械軍也不過如此第1023章 孤軍奮戰第427章 林楓的盤算第263章 預料之外第1153章 妃子不爽,慫恿叛亂第406章 落荒而逃第111章 再見故人第1150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834章 初戰小勝第1184章 名將之愁,宦官張狂(第四更)第321章 窮途末路第697章 水患無情(第六更)第225章 卸磨殺驢第929章 塵歸塵,土歸土第247章 三王密謀下第767章 羣臣反駁,朝堂紛爭第419章 燕國要求第1129章 兵臨城下,王妃姿態.第1079章 逃,棄城而逃第330章 民心不可欺第740章 蜀燕之戰(下)第1005章 雷霆出擊,先奪一城第355章 回見來使上第260章 諸將謀劃第1180章 知法犯法者,殺第249章 豎子不足爲謀上第536章 針鋒相對第40章 陰毒策略第1126章 彈指間,灰飛煙滅第813章 歡喜雀躍第30章 左右爲難第9章 沒錢了第302章 攻城破關五第651章 戰馬問題第805章 蔡國使者第292章 局勢變化第1130章 韞邵邪意,王妃堅持第470章 臨戰遊說第208章 簡燁三問第87章 議政第149章 局勢變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