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棘手事情

入宮數日,林楓本以爲遠離硝煙戰火,他該放鬆放鬆休息了,可惜天生勞碌的命。

小別勝新婚的思念,自是不言多語,更煩惱在於,朝政上各種繁瑣事情,實在沒有打仗來的痛快,然而,這些又皆爲韓雪箋拿不定主意的事情,天長日久積累下來,急需他親自處理。

好在林楓不覺的自己有多差,朝政上亦勤勤懇懇,幾日上朝下來,通過大臣之口,及皇后講述,林楓惡補了半年來北方局勢變化,各諸侯之間產生的矛盾,及當前北方局勢。

在聽到趙國之事,特別在聽到趙恆王死後,趙國兄弟反目,大臣心生間隙,郡縣軍營被破壞,錢糧被李氏捲走,大將封子修被貶。泱泱大國分崩離析,分爲南趙北趙,林楓心中唏噓不已。

趙國乃北方霸主,若君臣齊心,勵精圖治,秣兵歷馬,不出三年,絕對有資格對外發兵,踏上統一北方的道路。

可惜趙柯繼位,不能審時度勢,看清北方格局,反而,對朝中名臣宿將下手,現今落了個分崩離析的下場,實在讓人惋惜。

當前北趙雖強,卻早已沒有昔日趙國氣勢,就趙柯目前表現出來的格局,他反而以爲尚不如趙恆王。現在北趙準備率五國之兵,李牧領兵攻宋,實乃義氣之爭。

不過,林楓亦暗中慶幸,還好打下渾河三郡,軍力土地暴增,不然趙國分崩離析,燕國會有可能成爲衆矢之的,被各諸侯國討伐。

這會兒,燕國有數十萬大軍,包括東胡二十多萬騎兵,無論任何諸侯國,誰敢有窺視燕國之心,也必須先掂量掂量自己能耐。

另外,燕國潛移默化中變強,趙國逐漸勢弱,林楓以爲這對燕國來講,不光不是壞事,相反,有大大好處。

以前趙國太強,燕國兵鋒指向趙國,有蚍蜉撼大樹之嫌。

而今,北趙燕國依然不敢碰,然而南趙,面積超過燕國,軍力卻不過二十餘萬,燕國若動,有壓力,卻未必不可以吃下南趙。

林楓盤橫着,是不是,在解決完朝中事情,可以與司徒,文季師商量,嘗試着動動南趙了。

有了想法,趙國之事,林楓暫時不關注了,這會兒,依着皇后所言,燕國有四件事情急需他處理。

其一,趙國內亂,李氏逃往燕國,先前趙柯通緝令,後有李氏攜帶巨資,是留是逐,急需定奪。

其二,戎族使者入京,尋求燕國保護,希望把部落遷移在胡林郡。

其三,宋國使者來京,告知女帝希望在年前,與他會面,商討兩國之事。

其四,趙國使者入燕,一方面要求燕國交出李氏族人,另一方面,趙柯行霸王指令,要求燕國出兵,合趙鄭晉樑陳燕六國之兵,李牧爲首,攻打宋國與南趙。

另外,燕國還有自己內部事務要解決,其一,林楓入京時,在北門宣告遷移百姓,分土地,這怎麼遷,具體遷多少,年關前,必須拿出詳細規劃。

其二,新政大體框架實施兩年了,取得不菲成就,林楓以爲是時候開始細化新政措施,趁熱打鐵全部落在實處。

六件事兒,無不是大事兒,必須在年關前有詳細規劃,有些事情還要在年關前解決。

不過,就外部發生的四件事而言,在李氏去留問題上,林楓打心裡希望留下李氏。

李氏貴爲門閥,本與林楓施政有所衝突,只是燕國經過兩年來新政實施,對世家門閥有極高限制,就是段溫兩家,在燕國經商,亦有高於普通商人的賦稅,李氏入燕,賦稅方面肯定不得馬虎。

重稅,還不是林楓接納李氏的主要因素。

李氏入燕,毫無根基,若想把持朝政,根本不可能,這需要一代或兩代人經營。另外李氏手中握有數以萬計錢糧,遠遠超過燕國兩年來戰爭所得,及段溫兩家資助。

對於不斷興兵作戰的燕國,李氏手中巨資,就是燕國接納李氏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李氏乃延續千年的門閥,家大業大,主系旁支族人中,人才濟濟,若李氏族人肯替燕國效力,李氏族人中的人才,亦是接納李氏因素之一,畢竟,這樣能夠填充燕國人才不足的缺陷。

金錢與人才,無不是燕國或缺的東西,李氏偏偏帶來這兩樣東西,自是正中林楓下懷。

趙柯對李氏發出的通緝令,什麼收留李氏,便是與趙國爲敵,在林楓看來有點口無遮攔。

他不會懼怕,亦不懼戰。北趙沒有封子修及麾下南大營數十萬兵力,僅剩李牧及北大營五十萬虎賁,就兵力而言,還不如燕國。

一旦開打,北趙還需掂量掂量,燕國實力不行,南趙卻在虎視眈眈,恐怕早盼着北趙動兵,趁機出兵北上呢。

雖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可林楓相信,明裡暗裡,希望對趙國用兵的諸侯國不少,便是燕國與南趙聯合起來,亦令北趙收尾難顧。

北趙今時今日還能號令諸侯國,無非有李牧存在,及北趙繼承趙國大部分國土,面積依然極廣,不亞於宋國,若徵兵,不出兩年,能夠訓練出五十萬虎賁軍。

只是,倘若因爲李氏之事,與北趙不歡而散,燕國不懼趙國,林楓亦不懼趙柯小兒,大不了燕國投靠宋國,與宋國共進退。

宋國女帝林疏影,急於在年前與自己會面,想必就是因爲六國聯軍之事。

六國之中,燕國不是最強大的,也不是軍隊數量最多的,可是,燕國在邙山地區有十多萬軍隊,在渾河地區有十多萬軍隊,又有侯銘封,雷傑英,馮石虎,林梟,柳玄遠麾下數十萬軍隊,若實力也不容小覷。

何況一年來,燕國東征西討,所向披靡,數十萬軍隊,除了東胡俘虜外,全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虎狼之師,無論投向北趙,還是投向宋國,都是不小的力量。

總結以上因素,要解決李氏去留問題,就必須先前與林疏影及趙國使團會晤,依據兩國態度,做出正確抉擇。

那麼接下來,就僅剩下戎族尋求庇護,希冀駐紮在胡林郡的事情了。

何況一年來,燕國東征西討,所向披靡,數十萬軍隊,除了東胡俘虜外,全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虎狼之師,無論投向北趙,還是投向宋國,都是不小的力量。

總結以上因素,要解決李氏去留問題,就必須先前與林疏影及趙國使團會晤,依據兩國態度,做出正確抉擇。

那麼接下來,就僅剩下戎族尋求庇護,希冀駐紮在胡林郡的事情了。

戎族之事,無關緊要,林楓相信,就算不答應戎族之事,戎族也不敢怎麼樣,畢竟,燕國今非昔比,戎族卻江河日下,打仗,恐怕是戎族萬不得已的選擇了。

搓了搓手,放在火爐上取暖,林楓轉身朝着皇后問道:“雪兒,司徒等人怎麼看待李氏及戎族駐進胡林郡之事?”

這兩件事情,朝堂上商討多日,沒有決定下來,無非是茲事體大,但肯定有主意了,林楓特別希望聽聽司徒等人建議。

“嗯,李氏之事,司徒力主留下李氏,憑藉李氏巨資,對燕國百無一害,司徒認爲趙柯的追殺令,有故弄玄虛的嫌疑。而且,當前趙柯希望聯合六國之軍,教訓宋國和南趙,即便燕國收留李氏,趙柯儘管會惱怒,亦不會與燕國敵對,至少沒有擊敗宋國或吞併南趙前,不會!

戎族之事,司徒不建議留下,若萬不得已留下,就必須大幅消弱戎族兵力,否則,就是在養虎爲患。”皇后說着,忽然語氣頓了頓,道:“司徒大人所言,皆出自公心。然而,戎族之事,相公處理起來,必須考慮菲兒感受,自打戎族使者慕容柒嫣進京,菲兒私下哭了好多次。”

戎族希望把部落遷移在胡林郡,這事兒,林楓不解,征戰東胡前,戎族聯合東胡,趙國,三國攻打匈奴,不光收復先前失地,還在匈奴手中奪下不小領土。

燕國出兵東胡,那陣子,戎族舉族遷移至趙國邊境,有趙國庇護,按理來說,沒有必要在遷移至胡林郡。

胡林郡不是戎族故土,草場豐富,適合牧馬,終究沒有故土好啊!何況百年來,燕國與戎族互相敵對,燕國強勢了,不討伐戎族已是留有情面,戎族卻還想進入燕國領地,不是找死麼?

戎族有百萬人,三十萬騎兵,無論處於什麼地方,都是一股不小力量,林楓不會不懂,臥榻之處豈容他人鼾睡的道理。

再說了,戎族部落地處北趙邊境,有李牧麾下數十萬大軍庇護,匈奴與東胡,絕不敢沒頭沒腦騷擾戎族。

“菲兒,曉得大禮,不是胡攪蠻纏的女孩,可能想家了。”林楓搖了搖頭,輕聲道:“北趙庇護戎族,強過待在胡林郡,除非戎族窺視胡林郡。”

皇后聽着林楓的話,微微搖頭,有些事情發生在征討東胡期間,林楓眼下還不瞭解。

第600章 去而復返(第三更)第197章 殊途同歸第174章 第174冥頑不靈第740章 蜀燕之戰(下)第437章 趙柯身死第39章 以心換心第68章 除夕夜下第1288章 困死熊武第770章 個人英雄主義第1255章 血肉之軀築成牆(第一更)第1110章 天下在手,美女我有第623章 惡虎羣狼第111章 再見故人第606章 郎情妾意(第一更)第194章 晉陽城大火第673章 殺叛軍,擒韓琦,護盟主第1070章 楚軍何人領兵第279章 以火攻火上第484章 脣亡齒寒第514章 自尋死路第886章 突破重圍(四千字)第1382章 戰姑蘇城第925章 第983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329章 臣妾想服侍皇上第310章 廢太子第1320章 殺馮石虎第298章 攻城破關一第1409章 擒獲楚帝第44章 大戰中第648章 斷臂自救第190章 真的受傷了第1150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576章 再使毒計(第一更)第75章 思鄉之情第456章 聲東擊西第634章 來者不善第767章 羣臣反駁,朝堂紛爭第338章 準備返京第311章 陷入困局第253章 熱情似火第948章 生擒曹榮,戰局改變第1027章 宋軍中計第1358章 求戰心切第446章 小人常慼慼第1140章 江北之大,無立錐之地(第二更)第644章 利劍在手,天下我有第591章 未戰而尚(第一更)第742章 不畏生死,玄甲兵第226章 君王的煩惱第619章 壞消息第1221章 拒不投降第218章 雖遠必誅之第1423章 班師回朝第1246章 遭遇象兵第632章 歹心再起第201章 滅國之策中第953章 鬱窮兵死,誓不兩立第1067章 宋軍危已,三道詔命第1246章 遭遇象兵第133章 黃袍加身第640章 罪該當誅第865章 江心追逐第99章 各有心思第887章 處心積慮第881章 四王分裂,戰事初起(四千字大章)第1214章 樑銘源要謀反第833章 暫時來臨第895章 韓炙潼的鬱悶第767章 羣臣反駁,朝堂紛爭第54章 勸降中第871章 楚帝怒,闖蔡宮(四千字大章)第722章 情場得意,戰場失意(3600字)第299章 攻城破關二第1239章 奪取劍門關第772章 萬源巷風波第759章 殺伐果斷第1192章 林楓求官,太子送房!第21章 藏兵于山第990章 宋軍出擊,絕地反攻第1410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兒郎十萬兵第1371章 讓朕歸降,休想第880章 午夜會談,吳君野心第1268章 歸降儀式(第一更)第611章 主僕矛盾(第四更)第1286章 矛盾初起第1281章 指點迷津第124章 勢在必行第1094章 蒼巖山之叢林戰第1066章 連連被創,不易苦戰第718章 雪中一吻第1061章 引君入甕,關門打狗(上)第559章 復仇之火第369章 侯銘封勸降下第801章 過街老鼠第474章 強硬手段第719章 一夕貪歡,大膽遊戲(3500字)第928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386章 燕軍抵達第791章 謀反者,滅九族第737章 登陸江北,闖入燕地(四千字)
第600章 去而復返(第三更)第197章 殊途同歸第174章 第174冥頑不靈第740章 蜀燕之戰(下)第437章 趙柯身死第39章 以心換心第68章 除夕夜下第1288章 困死熊武第770章 個人英雄主義第1255章 血肉之軀築成牆(第一更)第1110章 天下在手,美女我有第623章 惡虎羣狼第111章 再見故人第606章 郎情妾意(第一更)第194章 晉陽城大火第673章 殺叛軍,擒韓琦,護盟主第1070章 楚軍何人領兵第279章 以火攻火上第484章 脣亡齒寒第514章 自尋死路第886章 突破重圍(四千字)第1382章 戰姑蘇城第925章 第983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329章 臣妾想服侍皇上第310章 廢太子第1320章 殺馮石虎第298章 攻城破關一第1409章 擒獲楚帝第44章 大戰中第648章 斷臂自救第190章 真的受傷了第1150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576章 再使毒計(第一更)第75章 思鄉之情第456章 聲東擊西第634章 來者不善第767章 羣臣反駁,朝堂紛爭第338章 準備返京第311章 陷入困局第253章 熱情似火第948章 生擒曹榮,戰局改變第1027章 宋軍中計第1358章 求戰心切第446章 小人常慼慼第1140章 江北之大,無立錐之地(第二更)第644章 利劍在手,天下我有第591章 未戰而尚(第一更)第742章 不畏生死,玄甲兵第226章 君王的煩惱第619章 壞消息第1221章 拒不投降第218章 雖遠必誅之第1423章 班師回朝第1246章 遭遇象兵第632章 歹心再起第201章 滅國之策中第953章 鬱窮兵死,誓不兩立第1067章 宋軍危已,三道詔命第1246章 遭遇象兵第133章 黃袍加身第640章 罪該當誅第865章 江心追逐第99章 各有心思第887章 處心積慮第881章 四王分裂,戰事初起(四千字大章)第1214章 樑銘源要謀反第833章 暫時來臨第895章 韓炙潼的鬱悶第767章 羣臣反駁,朝堂紛爭第54章 勸降中第871章 楚帝怒,闖蔡宮(四千字大章)第722章 情場得意,戰場失意(3600字)第299章 攻城破關二第1239章 奪取劍門關第772章 萬源巷風波第759章 殺伐果斷第1192章 林楓求官,太子送房!第21章 藏兵于山第990章 宋軍出擊,絕地反攻第1410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兒郎十萬兵第1371章 讓朕歸降,休想第880章 午夜會談,吳君野心第1268章 歸降儀式(第一更)第611章 主僕矛盾(第四更)第1286章 矛盾初起第1281章 指點迷津第124章 勢在必行第1094章 蒼巖山之叢林戰第1066章 連連被創,不易苦戰第718章 雪中一吻第1061章 引君入甕,關門打狗(上)第559章 復仇之火第369章 侯銘封勸降下第801章 過街老鼠第474章 強硬手段第719章 一夕貪歡,大膽遊戲(3500字)第928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386章 燕軍抵達第791章 謀反者,滅九族第737章 登陸江北,闖入燕地(四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