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第174冥頑不靈

林楓語氣未變,相反,越發嚴厲起來,意在告訴準備阻止推行之人,他各人意圖,也無需對方辛苦揣測聖意。

他沒有虎軀一震,王八之氣迸發而出的能力,卻也盼着通過這會聲聲訴控,驚醒那些冥頑不靈的守舊者。

“數十年來,鄭樑相繼變法,都逐漸富強起來,趙國恆王臨死,清楚朝中舊勢力,也是爲變法掃清障礙,連趙國那麼強大的國家,都要適應時代潮流發展,燕國難道還要抱着舊東西,舊觀念進棺材板麼?今日新政繼續推行,深化,朕不想造成流血事件,可若有人跟朕對着幹,恭喜你,你丫玩完了。

司徒,你周遊列國,見多識廣,你說治國之道,該不該變,該不該推陳出新,又有什麼治國理念適合燕國?”

一句恭喜你,你丫玩完了,淋漓盡致表達出自己態度,當前,把話題轉移給司徒,便是不想聽沒有用的廢話。

朝中保守勢力,目光齊齊轉移在司徒身上,大概猜出林楓意思。

詢問司徒,簡直是正中下懷,燕人誰不知,司徒,文季師兩人力主變法,是皇上左膀右臂,鐵桿盟友,對推行新政舉雙手贊成。

司徒不斷研習百家之術,對變法之術尤爲精通,在燕國被重用,取代燕國老臣趙士德,擔當吏部尚書,就因全力支持新政,推行新政來,若是場戰爭的話,司徒及手下幹吏,始終處於前線。

他思維敏捷,才學廣博,對新政有深刻見解:“皇上之言,言之確確,沒錯,物競天擇適者生,大自然該如此,諸侯列國以該如此,變法時不我待,繼續耽擱下去,燕國之成就毀於一旦,列爲同僚亦是亡國之臣。”

掃了眼諸位同僚,司徒繼續道:“大世之爭,戰國時代即將來臨,今百家爭鳴,各家各派思想多如牛毛,治國強兵之術,數不勝數。

鄭樑兩國變法,鄭國王道治國,樑國霸道治國,確實有不小成就,可惜變革不徹底,不敢刮骨療毒,終究不能登上霸主之位。

唯有法家治國,亂世行重典,纔是根本治國之路,然法家治國,帶有不可抗拒性,推行勢必血流成河,阻力極廣。一旦實施,卻意義深遠。”

“我與文大人商量過,燕國推行法制,未必重典治國,但必須有系統律令,無規矩不成方圓,無律令難以治國。

設律令,乃國之根本,需要皇上支持,且堅定不移支持,變法期間君臣始終同心同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如此,不過三年五載,燕國必然脫胎換骨,贏得新生。不然君臣二心,法令不能統一,變法難見成效。變法之路,往往是條血途,沒有大恆心,大毅力,豈會形成天翻地覆的變革,形成強大國家!”

“燕國推行新政,主要解決人口及律令問題,解決了這兩件事情,燕國會是猛虎入山,囚籠入海,無任何束縛了。

根據我數日來親自調查瞭解,燕國地廣人稀,但富戶,貴族家中雜役奴隸,卻少則數十人,多則上百人,數十乃至上百人,爲寥寥數人服務。

這等做法極其荒唐,致使勞動力減少不說,大量良田因此荒廢,對外兵源稀缺。所以廢奴隸制,耕者有其田,?”

非推廣法令難以拯救,法令推行如排山倒海,不徹底打破舊的貴族傳統思想,何談強國大志?司徒這句話,說的語氣極重,聲聲鏗鏘,字字珠璣,響徹金鑾殿內。

既震懾貴族舊臣,又得到不少人認可,受新政影響,提拔上來的文臣武將,聞言紛紛點頭,畢竟是受益者,沒有新政,就沒有今時今日的他們,鯉魚躍龍門,封王拜將,幾乎在白日做夢,故此,對新政推行,極爲支持。

“說得好!”林楓對司徒口才,佩服之至,這傢伙不愧是曾經周遊列國,宣揚變法思想的說客,說起新政之事,口若懸河,頭頭是道,少有人匹敵。

趁着金鑾殿上安靜,林楓掃了眼羣臣,接着司徒的話繼續道:“新政不可急於求成,朕向來也沒有着急,不然,兩年前,就會徹底打破燕國舊制,推行新政了。可這樣做帶來的危害,也是毋容置疑的。法令頒佈亦是如此,法令穩定,須長期信守鐵律,徐徐圖之,讓百姓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新政,接受法令!”

接受過信息爆炸時代的文化,林楓深知新政或變法難度,及操之過急帶來的弊端,不可一蹴而就,更不能今天推行新政,明日復辟,政策朝令夕改,這樣一來,會很容易失去百姓信任,皇家也沒有了權威。

這時,工部尚書趙士德,邁出臣列,拱手道:“皇上,微臣支持皇上新政,但微臣以爲推行新政即可,無需廢除奴隸制,施行耕者有其田。燕國地處北方,賤民尚未開化,廢除奴隸制,沒有了約束,犯罪率勢必激增。燕國清除了外敵,萬萬不能因推行新政,破壞了燕國國力,皇上三思啊!”

燕國朝堂之上,代表舊貴族勢力,有三位重臣,兵部尚書文季師,刑部尚書柳乘風,工部尚書趙士德。

這三人,家族均爲燕國百年世家,在燕國根深蒂固,影響力極大。

不過,文季師從善如流,全力支持林楓推行新政,柳乘風不全力支持,卻也不反駁,處於中立態度。

唯有趙士德,也算林楓依仗之臣,前幾次,對林楓多有支持,昨日,林楓特意召集諸位重臣,希望君臣口徑統一,誰知,他今日言語一轉,逆道而行。

之前,他執掌燕國官吏升遷,位高權重,倒也在身邊聚攏不少人。卸下吏部尚書之職,擔任工部尚書,依然爲六部首腦,朝中不少人,由他提拔上來。

此言一出,不少親信紛紛點頭,跳出來支持趙士德觀點,認爲不能繼續深化新政,或繼續深化新政時機不成熟,云云。

林楓觀之,心中暗暗不悅,默默點了點人數,朝中四十餘人,十三人唯趙士德馬首是瞻,一股不小的力量啊。

他不會追究這些人拉幫結派,只要君臣同心同德,衆志成城推行新政,拉幫結派反倒是好事,若這些人阻撓,就別怪他同下手了。

此刻,林楓尚未發言,司徒身爲推行新政首腦,自然不會示弱,道:“皇上繼位,燕國像垂垂老矣的老人,風燭殘年,不曉的還可堅持多久,去年,戎族南下差點滅了燕國,便是守舊的結果。

列國爭霸,不會有誰同情你,憐憫你,落後就要捱打,燕國若不崛起,必然被諸侯列國無情拋下,自韓方伏誅,燕國舊勢力遭重創,給推行新政提供了良好前提。

皇上趁機推行新政,兩年來,燕國迅速壯大,騎兵東征西討,商人南來北往,國家朝着好的方面發展。

而今,新政到了深化完善地步,趙大人不支持皇上言行,莫非準備眼睜睜看着,燕國重蹈覆轍,淪爲末流諸侯國。

今趙大人不支持解放奴隸,在下試問,荒廢土地誰人耕種,兵源何來,難道趙大人準備帶着家眷,上前線,或者下田耕地嗎?”

司徒語氣極重,更像在批評趙士德,趙士德被司徒言語嗆的無言以對,肥胖身軀上,在冬冷寒天滴滴冷汗自額頭滴落。

看了眼面色不善,似笑非笑的林楓,趙士德退回原位,不再說話,今日若再阻撓下去,可能明天他會捲鋪蓋滾蛋了。

趙士德閉口不言,依附之人自然不會主動自找沒趣,朝堂一時間,又安靜下來。

當前燕國事務繁雜,正是需要人手之際,林楓沒有追究趙士德言語,道:“司徒一番理論不無道理,今日唯有辛苦司徒大人,擔任新政首腦,根據百家學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起草文書!”

同時,又對趙士德說:“趙愛卿,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燕國處於列國微末地位,快馬加鞭都追趕不上別人,何敢逆道而行啊!

你的言語,也不是阻撓新政,的確,新政不可冒進,需步步爲營,徐徐圖之。這些道理朕不是不懂,否則,昨日真不會答應釋放奴隸,皇家出資的事情。

新政目的在於富國強民,斷然不會威脅百姓利益,愛卿若不相信,拭目以待!”

趙士德誠惶誠恐,自古伴君如伴虎,在朝堂兩年,他曉得林楓品性,不是會主動服軟退縮的人,今日說了這麼多,給足了他面子。

接下來,自己若不識好歹,故意阻礙刁難新政,恐怕不光好日子到頭來,連項上人頭也有危險。

物極必反的道理,他不是不懂。

接下來,林楓沒有再搭理趙士德,話已經說的足夠明白了,若還依然冥頑不靈,自己也救不了他。

隨即又提出了統一度量,統一貨幣,遷移百姓前往渾河三郡,及建立黃金臺,發求賢令等等。

談完新政之事,林楓掏出黑旗關送來的書信,寄給安恆,由他交給諸臣閱覽。

第1047章 燕人,說一不二第77章 蠻橫女子第856章 絕地反攻(上)第433章 秘密部署下第1415章 楚帝臣服第39章 以心換心第153章 納降上第930章 曹榮受驚第1397章 讓出樑家軍第1267章 熊武一跪第702章 套路太深,防不勝防第399章 大戰啓始下第66章 除夕夜上第787章 關門打狗下第991章 宋軍來犯,強若巨獸(四千字大章)第70章 羣臣朝賀第687章 坐看閒雲榮辱不驚第795章 龍顏大怒第438章 苦肉計第124章 勢在必行第186章 遇刺第976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76章 段二小姐第841章 燕帝來南方了第513章 雙方分歧第1254章 第1311燕楚殺伐第1092章 燕京城保衛戰第257章 戰事初開中第265章 臨陣點將第169章 局勢突變第699章 粗暴手段第471章 失道寡助第669章 韓琦叛亂第438章 苦肉計第10章 窮則變,變則通第1009章 率軍投誠第27章 兵鋒上第522章 何其悲哀『兩千字』第1411章 絕不遷都第1章 穿越了,被打了!第553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1396章 燕軍集結第1275章 皇上敲竹槓第1281章 指點迷津第993章 生死角逐(四千字大章)第7章 北方有佳人第373章 夫唱婦隨第271章 事與願違第40章 陰毒策略第1267章 熊武一跪第1208章 射殺馮石虎第571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一更)第1018章 報仇雪恨的時候到了第1253章 違令者,唯你是問第481章 造神計劃第1018章 報仇雪恨的時候到了第245章 三王密謀上第465章 報復第846章 拼死一戰()第920章 斷糧斷餉第512章 亂中取勝下第194章 晉陽城大火第113章 良辰美景第67章 除夕夜中第584章 拉開序幕(第三更)第258章 戰事初開下第1207章 首戰藤甲兵第329章 拜官封侯下第155章 納降下第351章 大婚上第843章 火海求生(第二更)第419章 燕國要求第44章 大戰中第1311章 交替撤離第977章 第1035萬馬奔騰,互相殘殺第800章 家人一樣相信我第292章 局勢變化第1305章 御駕親征第656章 冷血帝王第1216章 勇闖樑家軍兵營第767章 羣臣反駁,朝堂紛爭第758章 銳利刀鋒第1244章 衝出劍閣第658章 術業有專攻第983章 功敗垂成第609章 編制美夢(第二更)第185章 真實身份第1257章 棋差一步.(第一更)第954章 蔡國脊樑,寧死不屈第143章 馬哈蘇被俘第943章 聲東擊西,火燒北門第1292章 篡位之心第732章 南方急報第45章 大戰下第1317章 喪家之犬第146章 戰後局面第380章 抽絲剝繭下第136章 心存顧慮第141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440章 二次會盟
第1047章 燕人,說一不二第77章 蠻橫女子第856章 絕地反攻(上)第433章 秘密部署下第1415章 楚帝臣服第39章 以心換心第153章 納降上第930章 曹榮受驚第1397章 讓出樑家軍第1267章 熊武一跪第702章 套路太深,防不勝防第399章 大戰啓始下第66章 除夕夜上第787章 關門打狗下第991章 宋軍來犯,強若巨獸(四千字大章)第70章 羣臣朝賀第687章 坐看閒雲榮辱不驚第795章 龍顏大怒第438章 苦肉計第124章 勢在必行第186章 遇刺第976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76章 段二小姐第841章 燕帝來南方了第513章 雙方分歧第1254章 第1311燕楚殺伐第1092章 燕京城保衛戰第257章 戰事初開中第265章 臨陣點將第169章 局勢突變第699章 粗暴手段第471章 失道寡助第669章 韓琦叛亂第438章 苦肉計第10章 窮則變,變則通第1009章 率軍投誠第27章 兵鋒上第522章 何其悲哀『兩千字』第1411章 絕不遷都第1章 穿越了,被打了!第553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1396章 燕軍集結第1275章 皇上敲竹槓第1281章 指點迷津第993章 生死角逐(四千字大章)第7章 北方有佳人第373章 夫唱婦隨第271章 事與願違第40章 陰毒策略第1267章 熊武一跪第1208章 射殺馮石虎第571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一更)第1018章 報仇雪恨的時候到了第1253章 違令者,唯你是問第481章 造神計劃第1018章 報仇雪恨的時候到了第245章 三王密謀上第465章 報復第846章 拼死一戰()第920章 斷糧斷餉第512章 亂中取勝下第194章 晉陽城大火第113章 良辰美景第67章 除夕夜中第584章 拉開序幕(第三更)第258章 戰事初開下第1207章 首戰藤甲兵第329章 拜官封侯下第155章 納降下第351章 大婚上第843章 火海求生(第二更)第419章 燕國要求第44章 大戰中第1311章 交替撤離第977章 第1035萬馬奔騰,互相殘殺第800章 家人一樣相信我第292章 局勢變化第1305章 御駕親征第656章 冷血帝王第1216章 勇闖樑家軍兵營第767章 羣臣反駁,朝堂紛爭第758章 銳利刀鋒第1244章 衝出劍閣第658章 術業有專攻第983章 功敗垂成第609章 編制美夢(第二更)第185章 真實身份第1257章 棋差一步.(第一更)第954章 蔡國脊樑,寧死不屈第143章 馬哈蘇被俘第943章 聲東擊西,火燒北門第1292章 篡位之心第732章 南方急報第45章 大戰下第1317章 喪家之犬第146章 戰後局面第380章 抽絲剝繭下第136章 心存顧慮第141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440章 二次會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