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一更)

意外,絕對意料之外!

不禁張博凌提醒,李牧根本預想不到兩人存在。

可謂千算萬算,算漏兩個女子,導致一着不慎,滿盤皆輸!

現在,王綸玥,慕容柒嫣不但領兵,且出現在落雁山,虎賁軍南下宋國必經之路上。

瞧着火光下面烏壓壓的部隊,數量肯定不少,手無寸鐵的虎賁軍,力圖南下肯定要付很大代價,或許,南下投宋之事,還會胎死腹中。

傳聞中,不管王綸玥,還是慕容柒嫣,皆有不平凡的才能,王綸玥善於領兵,慕容柒嫣善於謀略。

兩人聯合,簡直珠聯璧合,許多名將都不是兩人對手。

爆發出來的威力,根本不能用平常眼光來考量。

此番,要從兩人眼皮子底下,穿過燕軍防線,不付出代價,幾乎沒有機會。

李牧徹底抓狂了,南下投宋,這是要功虧一簣啊!

付出那麼多,卻得不到回報,簡直出力不討好!

這時,道出王綸玥兩人身份的張博凌,站在李牧身邊,察覺李牧爲難之色,卻挺身而出,亮出自己身份道:“在下張博凌,想來將軍肯定是晉國名將王綸玥王將軍了!”

聞言,王綸玥暗笑,這人是張博凌,那麼,他神色恭敬,與之竊竊私語的人,肯定是李牧。

雖然虎賁軍三位將領沒有齊聚,若生擒張博凌與李牧,也是不錯的結果。

嬌聲道:“是有怎樣,不是又怎樣?張將軍,你與李將軍齊聚落雁山,落得這般局面,當真意外啊!”

“既然將軍爲晉國名將,爲何助紂爲虐,爲燕國效力,難道,將軍忘了燕國兼併晉國嗎,難道這般國仇家恨,將軍選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嗎?”

確定王綸玥身份,張博凌就準備挑撥離間,爭取惹惱對方,或許,虎賁軍有生還希望。

李牧眼前一亮,暗歎張博凌聰明,燕晉兩國矛盾乃滅國之恨,張博凌提起此事,極有可能說服王綸玥。

放過胡本輪南下,還有可能拉攏王綸玥帶兵南下,爲宋國效力。

同時,站在黑暗中的慕容柒嫣,則輕輕笑起來,道:“他們準備打你的主意啊!”

王綸玥自然清楚張博凌意圖,輕輕向王綸玥迴應道:“你該曉得什麼叫偷雞不成蝕把米!”

言畢,眉頭一皺,上前兩步,朝着張博凌反問道:“張將軍,你想要挑撥離間,破壞燕軍團結嗎?”

晉國被燕國兼併,作爲藍羽軍團主將,沒能避免晉國滅國,曾經確實困擾着她,難以接受不說,更時時刻刻想着復仇,考慮光復晉國。

不過,後來在慕容柒嫣陪同下,遊歷晉國山河,親眼見證在燕國治理下,戰爭給晉國百姓帶來的傷痛,很快癒合不說,整個晉國大地開始展現出欣欣向榮之態。

商業逐漸繁榮,百姓賦稅逐年減少,文臣武將得到重用,官員改變昔日陋習,各司其職,依法辦事。

昔日破碎山河,變得生機勃勃,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與她曾經擔心晉國被燕軍佔領,會發生的沉重賦稅,高壓控制的景象截然相反。

曾經她寧死不屈,堅持死戰到底,便爲百姓考慮。

在燕國治理下,這些事情並沒有發生,她爲何要繼續堅持揭竿而起,光復晉國呢。

難道北辰氏重新返回晉陽城,再次執掌權利,在北辰氏治理下,晉國會有目前情景。

她不清楚,也預料不到,唯有悉心保護眼前百姓來之不易的生活。

所以,當她再次執掌兵權時,目的只爲保護晉國百姓不受欺凌。

此刻,張博凌企圖用曾經往事挑撥她與燕國關係,在她看來不但好笑,而且無知無畏。

張博凌尷尬,被對方直言挑破目的,頓時,不曉得該說什麼。

輕輕咳嗽兩聲,掩飾自身尷尬道:“王將軍,你多慮了,張某之事根據事實說話,燕帝親自帶兵踏平晉國,北辰氏變成俘虜,百姓苦不堪言,昔日北方強國變成歷史塵煙,若不復國,將來有誰記得晉國?”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乃天道,大周之後,六百年戰亂,諸侯國早到了重新統一的時候,想來將軍不會看不出來。

所以,我們不敢鼠目寸光,把眼界放在往事上,唯有向前看,唯有支持諸侯國一統,戰亂消除,百姓才能徹底安居樂業。

相反,將軍爲南下,挑撥離間,簡直自私自利,也不符合天道!”

三言兩語中,張博凌被辯駁的啞口無言,很是無奈,天下大事不管他的事情,目前,他只想率軍前往宋國。

“王將軍說我自私自利也好,挑撥離間也罷,但王將軍目前做法,實乃對不起晉國百姓對將軍的愛戴。”張博凌爭辯道。

什麼對不起百姓愛戴,這些全是屁話,倘若晉國大地再次燃起戰火,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國破家亡,民不聊生,那纔是真的對不起百姓愛戴呢。

當前,曾經的晉國大地,早變成燕國後面,百姓無需在飽嘗戰爭之苦,安居樂業,這纔是最好的局面。

瞧着張博凌側策反之心不死,王綸玥語氣淡淡的道:“張將軍,挑撥離間的計謀太老套了。試問你去過晉國嗎,你有親眼目睹過晉國大地發生的變化嗎?倘若沒有去過,沒有看到晉國大地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張將軍就沒有資格說三道四。

倒是張將軍與李將軍,趙國皇帝待兩位不薄,你們兩人卻在趙國危難之際,棄趙國於不顧,置趙國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中,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卻爲個人榮辱,讓虎賁軍千里迢迢南下,選擇南下投靠宋國,是不是太薄情寡義,難道兩位不懂得什麼叫做忠君爲國嗎?

你們買主求榮,只爲自身利益考慮的做法,有沒有經過虎賁軍將士同意,還是你們覺得自身高高在上,直接無視了虎賁軍士卒的訴求,他們肯捨棄家鄉,遠離家人,陪你們南下投宋嗎?

若沒有,你們的做法不但賣主求榮,還自私自利,虎賁軍隨你們南下投宋,將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他們的子子孫孫,都永世擡不起頭。”

聞言,慕容柒嫣暗暗向王綸玥道:“你這句太狠了,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張博凌這次怕是要自顧不暇了。”

正如慕容柒嫣所料,王綸玥言語之後,虎賁軍徹底變得不淡定,不安分起來。

先前棄趙投宋,大家只覺得跟隨將軍,將會博取好前程,過上榮華富貴生活。

誰也沒有往深處想,誰也沒有想到叛趙投宋,會產生這麼大危害,他們受到恥辱就罷了,連子孫也收到連帶。

他們受到趙國百姓責罵也就罷了,連後世子孫也因爲叛逃而受到牽連,思緒忍不住猶豫起來,不確定是否要繼續南下。

張博凌同樣驚訝,根本沒有想到,自己挑撥離間的言語,竟引來王綸玥批駁,毫無徵兆,卻蠱惑人心,相反再看燕軍,表情平淡,根本不被他的言語誘惑。

當真防不勝防,對方三寸不爛之舌,勝過千軍萬馬!

忍不住暗歎,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王將軍,馬武之死,引起趙軍恐慌,虎賁軍南下,只爲保命,卻被你說成叛國,是你在蠱惑人心吧!”李牧察覺虎賁軍人心浮動,急忙掩蓋事實,希望亡羊補牢,爲時不晚。“倘若我等繼續留在趙國,簡直自尋死路。”

本將軍並沒有蠱惑人心,只是讓虎賁軍士卒認清現實,有藍羽軍團在,虎賁軍想要南下,簡直癡心妄想。

當前,燕國鐵騎馬上要踏平趙國,倘若虎賁軍中有人肯投降燕軍,完全不必繼續南下,將來不必與家人分離,更不會讓子孫收到恥辱。

何去何從,是生是死,你們自己掂量!”王綸玥道。

“王將軍,你欲內部瓦解虎賁軍,張某佩服你的手段,但投宋與降燕有區別嗎?”張博凌問道,若再不能力挽狂瀾,人心不定,帶來的危害,將會讓虎賁軍徹底失控。

“投宋乃叛國之罪,降燕完全無需離開趙國大地,難道沒有區別嗎,張將軍與李將軍投靠宋國,受女帝重用,封侯拜相,榮華富貴,此生高枕無憂,難道虎賁軍投降宋國,也能受到這般待遇嗎?

想來背井離鄉,失去親人,虎賁軍除了戰場拼命外,還會受到趙國人欺凌,諷刺和譏笑。”

聞言,虎賁軍變得混亂起來,南下之前,大家沒有考慮過事情的嚴重性,不料,王綸玥這般一說,事情似乎變得非常糟糕。

生與死,光宗耀祖或牽連子孫,許多人心中有自身考量。

“將軍,該怎麼辦,照這樣下去,胡本輪可能會引起譁變!”瞧着猶豫徘徊的虎賁軍,張博凌意識到大事不好,都怪自己嘴賤,妄圖挑撥離間,卻被王綸玥倒打一耙。

一旦虎賁軍譁變,且不是有多少人在生死兩難之際投降燕軍,連兩人也會收到牽連,千里轉戰,付出的辛苦付之東流。

宋國曾經開出多優惠條件,也會變成夢幻。

第1163章 丹青高手第1350章 吳國反抗者,第1243章 宋起借兵第957章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第1043章 火牛陣,宋軍中計第124章 勢在必行第809章 熊武反撲第524章 轉折第1213章 斬首行動第282章 劫後餘生第852章 諸子百家(下)第37章 烽煙四起第82章 自帶作弊器第593章 嘗試攻擊(第三更)第851章 諸子百家(上)第233章 獨孤嘉怡下第1068章 集思廣益,頭腦風暴第638章 派系之爭下第1279章 紅顏知己第1244章 衝出劍閣第746章 樂極生悲第511章 亂中取勝中第357章 會見來使下第2章 皇上不好當第473章 喜與悲第343章 殺雞儆猴中第376章 慶州急報第975章 山雨欲來,明爭暗鬥第32章 初戰上第1012章 抓捕柳灼崖第80章 書香齋第263章 預料之外第77章 蠻橫女子第1192章 林楓求官,太子送房!第1159章 錦官城內的異域高人第538章 帝國利益第194章 晉陽城大火第432章 秘密部署上第1381章 烈火攻勢第1103章 自投羅網,恐懼和死亡第138章 形勢逆轉第213章 閱兵準備第577章 身殘志堅(第二更)第232章 獨孤嘉怡中第134章 撕下一塊肉第153章 納降上第54章 勸降中第1307章 噩耗第469章 禍兮福所倚第1145章 落難夫妻第94章 遊說勸說第643章 盛典前夕第985章 轉移注意,卸磨殺驢第274章 將計就計第988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1351章 窮盡心思第269章 二次襲擊第1122章 王妃的野心第386章 燕軍抵達第709章 城牆失守(第二更)第433章 秘密部署下第587章 吵鬧不休(第三更)第812章 柳玄遠之死(四千字大章)第1383章 最後一個鬥士第663章 枕邊風第1053章 破城在即,援兵出現第193章 燕國的報復下第725章 預先取之,必先予之第334章 離別送行下第1159章 錦官城內的異域高人第895章 韓炙潼的鬱悶第432章 秘密部署上第123章 紫煙妙計第720章 牌局,振夫綱(上)第888章 陳兵江北第322章 兄弟訣別第1155章 長江天險,擋不住燕軍南征之心第8章 各有心思第1209章 京師衛戍,首戰獲勝第430章 突發事件第791章 謀反者,滅九族第160章 回宮第694章 頑固抵抗(第三更)第514章 自尋死路第882章 違令者,殺無赦第54章 勸降中第223章 嫡系部隊第736章 戰前氣氛(四千字大章)第931章 欲北伐,帝震怒第1276章 賑災放糧第1081章 生擒女帝,斬殺宋起,簡燁第39章 以心換心第513章 雙方分歧第625章 戰,戰,戰第598章 首戰落敗(第一更)第114章 經略北方第246章 三王密謀中第373章 夫唱婦隨第396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294章 秣兵歷馬
第1163章 丹青高手第1350章 吳國反抗者,第1243章 宋起借兵第957章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第1043章 火牛陣,宋軍中計第124章 勢在必行第809章 熊武反撲第524章 轉折第1213章 斬首行動第282章 劫後餘生第852章 諸子百家(下)第37章 烽煙四起第82章 自帶作弊器第593章 嘗試攻擊(第三更)第851章 諸子百家(上)第233章 獨孤嘉怡下第1068章 集思廣益,頭腦風暴第638章 派系之爭下第1279章 紅顏知己第1244章 衝出劍閣第746章 樂極生悲第511章 亂中取勝中第357章 會見來使下第2章 皇上不好當第473章 喜與悲第343章 殺雞儆猴中第376章 慶州急報第975章 山雨欲來,明爭暗鬥第32章 初戰上第1012章 抓捕柳灼崖第80章 書香齋第263章 預料之外第77章 蠻橫女子第1192章 林楓求官,太子送房!第1159章 錦官城內的異域高人第538章 帝國利益第194章 晉陽城大火第432章 秘密部署上第1381章 烈火攻勢第1103章 自投羅網,恐懼和死亡第138章 形勢逆轉第213章 閱兵準備第577章 身殘志堅(第二更)第232章 獨孤嘉怡中第134章 撕下一塊肉第153章 納降上第54章 勸降中第1307章 噩耗第469章 禍兮福所倚第1145章 落難夫妻第94章 遊說勸說第643章 盛典前夕第985章 轉移注意,卸磨殺驢第274章 將計就計第988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1351章 窮盡心思第269章 二次襲擊第1122章 王妃的野心第386章 燕軍抵達第709章 城牆失守(第二更)第433章 秘密部署下第587章 吵鬧不休(第三更)第812章 柳玄遠之死(四千字大章)第1383章 最後一個鬥士第663章 枕邊風第1053章 破城在即,援兵出現第193章 燕國的報復下第725章 預先取之,必先予之第334章 離別送行下第1159章 錦官城內的異域高人第895章 韓炙潼的鬱悶第432章 秘密部署上第123章 紫煙妙計第720章 牌局,振夫綱(上)第888章 陳兵江北第322章 兄弟訣別第1155章 長江天險,擋不住燕軍南征之心第8章 各有心思第1209章 京師衛戍,首戰獲勝第430章 突發事件第791章 謀反者,滅九族第160章 回宮第694章 頑固抵抗(第三更)第514章 自尋死路第882章 違令者,殺無赦第54章 勸降中第223章 嫡系部隊第736章 戰前氣氛(四千字大章)第931章 欲北伐,帝震怒第1276章 賑災放糧第1081章 生擒女帝,斬殺宋起,簡燁第39章 以心換心第513章 雙方分歧第625章 戰,戰,戰第598章 首戰落敗(第一更)第114章 經略北方第246章 三王密謀中第373章 夫唱婦隨第396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294章 秣兵歷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