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滅國之策上

林楓言語,像平湖中投入一塊巨石,精氣軒然大波,文季師,楚夫晏等文臣神色驚愕,不可思議看着林楓。

燕國有多少力量,文季師作爲國之棟樑,簡直如數家珍,林楓有想法滅別的國家,在他看來,太匪夷所思了。

若非林楓親口說出來,他絕對會以爲對方,胡言亂語,白日做夢。

楚夫晏,簡玉彥也微愣,看着林楓,希望看出他在玩笑,還是認真的。

燕國兩年來,取得不俗成績,在外人眼裡,燕國實力已經算突飛猛進了。

但是,無論國土面積,還是人口數量,燕國均還是小國,根本沒有能力與大國抗衡,更不要說滅國了。

何況,若燕國四面有小國家,滅國也不是不可能之事,然而,燕國周邊除了少數自立城邦外,便是趙鄭晉宋等國,滅國看起來,簡直像個笑話。

可是,侯銘封,馮石虎,拓拔羽三位武將,聽到林楓言語,滅國,務必掀起戰爭,三人會縱情馳騁沙場。

眼眸中,紛紛露出炙熱火焰,翩翩起舞,拓拔羽急切的道:“滅那個國家?皇上下令,末將立刻帶兵出針。”

“對,末將甘做先鋒!”馮石虎亦拱手道。

看着衆人神情各異表現,林楓笑着阻止,道:“石虎,拓拔,你們勇冠三軍,朕自是曉得,今日,朕這麼說,便是有這樣的想法,來年你們閒不下來。”

轉頭對着文季師三人道:“季師,夫晏,玉彥,攻城掠地需要石虎,拓拔這樣的武將,說道謀國,還必須依靠你們這些文采兼備的文臣,朕想聽聽你們意見。”

三人互相望了眼,有點躊躇,林楓竟然不是隨口說說,果真有想法。簡玉彥縷順思維,坐在旁邊,輕咳說道“皇上,你有滅國之志,實乃我等臣子榮幸,可皇上是否考慮過燕國實際情況,今日想法是心思一熱,突發奇想,還是當真經過深思熟慮呢?”|

簡玉彥這般態度,林楓不覺的意外,若非經歷的刺殺之事,若非幾日冷靜下來,有認真思考燕國未來。

儘管兩年來取得不俗成就,但眼前燕國的東征西討,雖奪下不少土地,卻也樹立不少敵人,在這諸侯爭霸時代,敵人越多,他會越快成爲衆矢之的。

畢竟燕國先前實在太小,太弱,突然有強大的兵力,這相當於長期貧苦,當然挖到金礦,即便挖礦期間自己付出無數艱辛,但是,周邊人在你突然變成土豪,難免會心生不滿。

當前燕國就如那個貧窮的小子,突然富裕起來,肯定會遭人嫉妒。如此,燕國還四處征戰,不斷增加敵人,這樣只會增加更多人仇視燕國。

所以,思前想後,他決定改變方法,專心攻擊一個國家,將其消滅,在戰鬥中增加燕國實力,同時,減少燕國敵人,相比之下,事情似乎更行得通。

“朕沒有開玩笑,既然說出來,自然會朝着目標奮鬥。”

獲悉林楓想法,簡玉彥便不再有所顧慮,直言道:“皇上,臣覺的燕國目前大敵分爲兩類,一類諸如鄭晉東胡之流,這些國家在燕國手中吃過大虧,心中自是不服氣,肯定會想着報復,譬如今邙山之戰,隆林之戰。這類敵人,乃燕國大敵,兩國之間會戰爭不斷,皇上若有雄心壯志,滅國自然選擇這三個國家。第二類,像趙宋之流,兩國皆爲強國大國,兵力雄厚,對燕國生存有致命威脅,眼前雖拉攏燕國,一旦戰事平息,可能轉頭就是燕國大敵,不得不妨啊!這雖不是致命威脅,卻也如芒在背,必須提防,眼下燕國沒有實力,既不能與對方爲敵,就必須與之交好,徐徐圖之。

因此,燕國必須有兩手準備,滅國,必須選擇鄭晉東胡,對趙宋又必須着手提防。但真正若欲滅國,可在鄭晉之中選其一,傾舉國之力,發兵討之,即便不成,也會給對方造成不小打擊,至於東胡,眼下燕國還是不招惹爲好,等對方內耗殆盡,可揮師北上,一舉消滅對方。”

簡玉彥想法,有點以小博大,小魚吃大魚的意思,看起來不現實,可林楓想法,在衆人聽來也不現實啊。

不過,林楓計劃中也準備強吞,就算撐死燕國也值得,說起來,與簡玉彥想法也算不謀而合。

林楓聞言覺的對方一語中的,點破燕國處境,心中興奮,對簡玉彥更是刮目相看,追問道:“那麼,玉彥意思,先攻擊鄭還是晉!”林楓心中有個不成熟的想法,然總覺的實施起來有點難度,卻也不是沒有成功可能,因此,想着綜合各方面意見,完善自己想法,若簡玉彥等人沒有合適想法,那他說出來也不遲。。

簡玉彥沒有直接說出自己想法,反而彷彿在訴說別國歷史:“當年李釗,蘇秦變法時,恰是鄭國經過百年富強,積貧積弱時,那時的鄭國,褪去百年王氣,隨時有可能被周邊國家瓜分。然則,李釗痛定思痛,與蘇秦羣臣齊心,在鄭國舉行自上而下變法,深刻經營鄭國二十年,變法後,鄭國彷彿病去如抽絲,鄭國人也如同再造,由中原備受欺侮窮弱之邦,一躍變爲中原虎狼大國,隱隱約約開始向趙國叫板。

鄭國的兇悍與改變,與鄭國皇室,鄭國百姓習性,有莫大聯繫。鄭國雖地處中原,具有得天獨厚的地裡條件。然大周滅亡,曾經作爲大周都城,京畿地區的鄭國,失去大周庇護,就此淪落爲四面各國均欲霸佔的地區,何況,今時今日象徵天下皇權的龍騰九鼎,還在鄭國,匹夫無罪懷璧有罪,龍騰九鼎的存在,越發令鄭國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當年,鄭國作爲大周遺民,目睹過萬邦來朝的宴會,有着大周人所有驕傲自豪。在鄭國人眼中,及時淪落,諸侯列國在他眼中,也像山野之人,事故不化,毫無禮節,野蠻粗暴。

然而失去故國庇護,鄭國人淪落爲諸侯列國海洋大海中,一支倖存大周部族。爲在羣雄環視中延續生存,鄭國人人皆兵,誓死奮戰,百萬之衆竟越戰越強,非但佔領了衡水,烏江上游全部河谷地帶,還殺得周邊各諸侯列國爭相與之罷兵言和。

百年死戰,鄭國土地自洛邑地區不斷髮展,向南擴展至蘭江,向北擴展到邙山,與當時北方霸主晉國接壤,雖不是超級大國,沒有復興大周榮耀,在諸侯列國中,卻也不容小覷。

到了晉哀王時代,晉國開始衰落,北方諸國爭相霸主地位,北方戎族單于卻趁着北方混戰,野心驟升,率六十萬鐵騎,一路南下攻晉,非但攻克晉國都城晉陽城,準備以晉陽城爲根基,準備進軍中原,稱霸北方。

此刻,北方諸國大驚,晉哀王亦向各國求救,奈何當時各諸侯國在大戰中,兵力消耗慘重,也是老舊戰車兵,面對氣勢洶洶而來的戎族鐵騎,畏戰怯戰,既不敢解救晉國,也不敢出兵阻擋戎族鐵騎,晉國生死存亡之際,哀王派使臣不避艱險,長途跋涉數千裡,南下找到鄭國王上李虎。”

當時鄭國,在北方混戰中,亦損失慘重,但哀王信使求救,鄭恆王李虎以其敏銳軍事素養和政治觸覺,意識到出兵北上抗擊戎族,乃鄭國崛起大好機會,親率三十萬精銳騎兵秘密北上,在晉西平原與準備充分,近六十萬戎狄騎兵展開生死大戰,雙方激戰十日夜,李虎帶領的鄭國兵,終於以微弱優勢取勝,此刻,隔岸觀火的各國君王,紛紛揮師北上,支援鄭國兵,或沿途設伏,最終,殺得戎狄胡騎兵潰不成軍,一戰結束,戎族僅有不足二十萬殘兵逃回塞外。自此,鄭國在諸侯國中聲威大振,非但成爲北方強國,且成爲北方戎狄聞風喪膽的勁敵。致使戎族數十年來,不敢南下中原。”

林楓仔細聽着,見簡玉彥稍作停頓,稱讚道:“無論大小國家,但凡有臥薪嚐膽,破而後立的勇氣和決心,國小民弱,有朝一日,也會飛上枝頭做鳳凰,鄭國人,好樣的!”

簡玉彥點點頭,認同林楓的話:“從大處說,當初沒有鄭國在中原崛起,戎狄極有可能像洪水猛獸似地,衝擊中原,興許現今北方燕晉之地,已成爲戎族人牧馬場!也正因鄭國威懾力量,鄭恆王時代,戎族根本不敢南下。

此後,經過數十代努力,鄭國不斷擴張,雖從來沒有成爲霸主,卻始終保持大國地位,數代君王的勵精圖治,改革變法,攻下邙山南部成爲後方糧倉,有山險做屏蔽,讓鄭國處於不敗之地。攻下邙山北部,發展牧馬場,開始爲準備北上東擴做準備,步步爲營,穩紮穩打,鄭國不是最強,卻在諸侯中,擁有最深底蘊,滅鄭,簡直難於登天,對現在的燕國來說,更像做夢,極不現實。”

第609章 編制美夢(第二更)第260章 諸將謀劃第758章 銳利刀鋒第160章 回宮第1086章 歃血爲盟,互送世子第1017章 孤注一擲第653章 絕地逆襲第498章 各懷鬼胎第13章 突發靈感第1265章 楚國之憂第1411章 絕不遷都第871章 楚帝怒,闖蔡宮(四千字大章)第1164章 狂妄,這就是狂妄第332章 離別送行上第947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519章 如法炮製第540章 不期而遇第1125章 燕騎剋星第1354章 帝王之道第1201章 部署消滅藤甲兵第1239章 奪取劍門關第1020章 乘勝追擊,猛攻宋軍第799章 公主,不簡單第355章 回見來使上第230章 面子是自己掙得下第151章 成功會師第429章 女帝發飆第557章第229章 面子是自己掙得中第480章 怒不可竭第149章 局勢變化下第1246章 遭遇象兵第156章 真實面目第871章 楚帝怒,闖蔡宮(四千字大章)第928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693章 炮林石雨(第二更)第595章 中計了(第五更)第1105章 生擒蒙闊第1049章 潛伏身邊的威脅第1033章 搖擺不定,全軍撤離第434章 刺殺開始第231章 獨孤嘉怡上第1085章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呢第859章 安撫人心(上)第1042章 兵行險招,誘敵出城第870章 風雲際會(四千字大章)第775章 舊人相見第1110章 天下在手,美女我有第134章 撕下一塊肉第167章 深化新政第142章 內部紛爭第875章 衆將聚齊,集思廣益第217章 檢閱部隊下第760章 全殲玄甲兵第987章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第78章 峰迴路轉第1022章 孤軍深入(新年快樂)第513章 雙方分歧第513章 雙方分歧第618章 計劃落空第944章 死守墨城,苦戰不休第425章 張步屈服第1334章 奇兵,什麼是奇兵第472章 逃之夭夭第742章 不畏生死,玄甲兵第1352章 白與黑第1356章 彈盡糧絕第52章 第52打開心扉第1040章 故人相救,倩影芳蹤.第110章 皇上也怕事第401章 逃之夭夭第1080章 逃出開封城第14章 釀酒製鹽第72章 司徒到來第171章 一敗再敗第349章 文鬥武鬥第1277章 釜底抽薪第1280章 楚國要搞事情第518章 樹倒猢猻散第534章 心中疑慮第439章 反戈一擊第898章 瘋狂的燕騎第395章 突發狀況第210章 司徒反擊下第75章 思鄉之情第835章 與虎謀皮第520章 一語中的第1334章 奇兵,什麼是奇兵第1064章 屍體圍城第44章 大戰中第922章 兵家圍城第876章 頭腦風暴第606章 郎情妾意(第一更)第1305章 御駕親征第467章 大兵壓境第186章 遇刺第954章 蔡國脊樑,寧死不屈第1288章 困死熊武第688章 斬首行動第797章 禍從口出
第609章 編制美夢(第二更)第260章 諸將謀劃第758章 銳利刀鋒第160章 回宮第1086章 歃血爲盟,互送世子第1017章 孤注一擲第653章 絕地逆襲第498章 各懷鬼胎第13章 突發靈感第1265章 楚國之憂第1411章 絕不遷都第871章 楚帝怒,闖蔡宮(四千字大章)第1164章 狂妄,這就是狂妄第332章 離別送行上第947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519章 如法炮製第540章 不期而遇第1125章 燕騎剋星第1354章 帝王之道第1201章 部署消滅藤甲兵第1239章 奪取劍門關第1020章 乘勝追擊,猛攻宋軍第799章 公主,不簡單第355章 回見來使上第230章 面子是自己掙得下第151章 成功會師第429章 女帝發飆第557章第229章 面子是自己掙得中第480章 怒不可竭第149章 局勢變化下第1246章 遭遇象兵第156章 真實面目第871章 楚帝怒,闖蔡宮(四千字大章)第928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693章 炮林石雨(第二更)第595章 中計了(第五更)第1105章 生擒蒙闊第1049章 潛伏身邊的威脅第1033章 搖擺不定,全軍撤離第434章 刺殺開始第231章 獨孤嘉怡上第1085章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呢第859章 安撫人心(上)第1042章 兵行險招,誘敵出城第870章 風雲際會(四千字大章)第775章 舊人相見第1110章 天下在手,美女我有第134章 撕下一塊肉第167章 深化新政第142章 內部紛爭第875章 衆將聚齊,集思廣益第217章 檢閱部隊下第760章 全殲玄甲兵第987章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第78章 峰迴路轉第1022章 孤軍深入(新年快樂)第513章 雙方分歧第513章 雙方分歧第618章 計劃落空第944章 死守墨城,苦戰不休第425章 張步屈服第1334章 奇兵,什麼是奇兵第472章 逃之夭夭第742章 不畏生死,玄甲兵第1352章 白與黑第1356章 彈盡糧絕第52章 第52打開心扉第1040章 故人相救,倩影芳蹤.第110章 皇上也怕事第401章 逃之夭夭第1080章 逃出開封城第14章 釀酒製鹽第72章 司徒到來第171章 一敗再敗第349章 文鬥武鬥第1277章 釜底抽薪第1280章 楚國要搞事情第518章 樹倒猢猻散第534章 心中疑慮第439章 反戈一擊第898章 瘋狂的燕騎第395章 突發狀況第210章 司徒反擊下第75章 思鄉之情第835章 與虎謀皮第520章 一語中的第1334章 奇兵,什麼是奇兵第1064章 屍體圍城第44章 大戰中第922章 兵家圍城第876章 頭腦風暴第606章 郎情妾意(第一更)第1305章 御駕親征第467章 大兵壓境第186章 遇刺第954章 蔡國脊樑,寧死不屈第1288章 困死熊武第688章 斬首行動第797章 禍從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