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影響深遠

燭臺下,林楓面色古怪,噗哧一笑,好像抓住司徒的小辮子似地,盯着司徒,語氣森然的道:“司徒,這次,你說錯了,你不該忘記南趙,封子修返回南趙,南趙如虎添翼,此番,南趙二十萬虎賁不容小覷啊!”

相對北趙,宋國,樑國等諸侯國,南趙生活其中,處境與燕國有點相似,顯的太弱太小,隨時隨地受到來自四面諸侯國家的威脅。

林楓沒有機會見過趙帆,卻也聽說趙帆有賢明,除了傾向文臣外,也算賢明之君,況且,因爲趙柯清洗趙國世家門閥勢力,不少趙國名臣宿將紛紛前往南趙效力。

目前,南趙面積雖小,卻人才濟濟,不乏有戰略眼光的人,不會看不出邙山四郡是塊香餑餑。

何況,南趙就因爲弱小,恐怕更想得到邙山四郡,轉而增強實力。奈何目前對宋國有所依仗,藉助宋國力量防範兩國和北趙。

因此,各諸侯國在邙山地區發生衝突時,尤其北趙出兵二十萬伐宋時,恰好南趙發兵北上,襲擊北趙的大好機會。

趙柯在政務上操之過急,不僅引起貴族反彈,連支持同情趙柯的百姓,也因趙柯逼迫封子修,引起諸將叛亂,導致趙國分裂。

一旦南趙發兵北上,必然是天時地利人和。

所以,南趙雖與宋國結盟,與其說聯合抗擊五國伐宋,不如說對南趙而言,稱之爲抗擊北趙更確切。

面對邙山地區各諸侯即將發生混戰,勢必導致邙山地區會成爲火藥桶,良田被毀,百姓流離失所不可避免。

這會兒,林楓到有點慶幸,異地換地,燕國表面上看,邙山四郡換得晉西七郡,並不划算。但照着目前局勢來看,若燕國依然掌控邙山地區,邙山地區暫時無憂,交給宋國,卻偏偏成全了宋國,也危及了宋國。

燕國換回晉西七郡,倒是避開戰爭鋒芒,趁機獨善其身。

“皇上這麼一說,臣到想起件事情來,邙山戰火連天,百姓苦不堪言,恰是燕國號召邙山地區百姓遷往渾河,下邳的大好機會,千載良機,處理得當,定然讓燕國人口激增。”司徒竊笑,不論誰當初提出異地換地,目前看來對燕國簡直是百利而無一害。

“極是,極是,天助我也!”林楓明悟,大笑!

接下來幾日,燕宋兩國交接,邙山和晉西地區開始同步換防,燕國士卒全部撤出邙山,不留一兵一卒,由宋起率兵接手駐防。

同時,宋軍撤出晉西七郡,張羽,侯銘封,黃浦玄早率領大軍,接收晉西七郡,張羽更是帶領騎兵,前往少陽郡,協助柳玄遠,恆邦昌,抵抗晉國數十萬大軍。

然而,晉西少陽郡換防對燕國來說,有點措手不及,儘管林楓事先派拓拔羽率軍前去,而後又有張羽率軍,但正如他所言,知己不知彼,一勝一敗。

張羽對晉軍部署並不清楚,僅知曉沐嘯天駐紮在隆林郡。卻不曉的,王綸鑰率領三十萬禁衛軍,也駐紮在隆林郡。若非蒙闊義氣,在燕國大軍尚未抵達時,遲遲沒有撤離,不然,這次燕國怕不免遭到重創。

終於,在正月二十左右,林梟,白易生率領二十多萬東胡騎兵抵達少陽郡,迅速展開攻勢,大軍奇襲晉國幾處戰略要地,又在數量上穩穩壓制住晉軍,才避免晉國騎兵衝出隆林郡,攻克少陽郡。

終究雙方初次交鋒,幾場戰意下來,互有勝負,雖不影響大局,林楓還是有點生氣。

隨着燕軍主力轉移在晉西,司徒返京主持朝政,文季師,簡玉彥抵達南湖,隨同前來的還有李氏族人,趙鴻儒,趙俊率領的十四萬步兵,及全部刀鋒戰士。

包括趙鴻儒,林梟,趙俊,白易生在內的邙山地區戰將,辛辛苦苦打下邙山四郡,經營半年多,一切剛打來局面,卻借道朝廷撤出邙山,前往晉西的命令,直至回到京城前,四人依舊沒有想明白。

對燕國丟手邙山,換回晉西七郡,多有不理解,特別在燕軍打下上虞道,佔領邙山全境後,大家皆認爲,接下來該以邙山四郡爲根基,燕軍該翻越邙山,與楚蜀合併夾擊鄭國了。

一紙調令,卻白白把四郡之地拱手讓給宋國,若非有龍印蓋章,四人打死也不相信,退讓,這不是燕國作風和性格!

好在路上文季師苦口婆心,給趙鴻儒,趙俊講解事情始末,兩人瞭解事情緣由,理解林楓戰略部署,但對丟失滿山四郡,依然耿耿於懷。

林楓獲悉趙俊,趙鴻儒有情緒,林梟和白易生,也有疑惑心裡時,他急忙寫信送往前線,告訴兩人意圖,免的大軍出現懈怠和抵抗心理。

元狩元年,註定不平凡!

燕國年初一閱兵,震撼北方諸侯國,來不及消化燕國閱兵所展現出的強悍戰鬥力,一個重磅消息又傳出來,燕宋異地換地!

北方諸侯,爲更好控制國家領土,小範圍內異地換地不是新鮮事了,但像燕宋四郡,七郡的更換,面積之廣,戰略影響之嚴重,卻是前所未有,兩國私自舉動,幾乎改變了北方格局,影響到五國伐宋,及晉宋之戰。

鄭國,洛邑,皇宮!

李釗在獲悉消息時,第一時間罵林楓混蛋,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罵林楓,邙山部分地區被燕國奪取時,他就罵過林楓,不過,這次罵的更慘,更狠。

鄭國喪失邙山地區,意味徹底無法組建騎兵了,因此,對於邙山四郡,鄭國始終沒有放棄,一旦喘過氣來,定然揮師北上,奪回邙山四郡。

誰知燕宋兩國竟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換地,燕國勢力撤往晉西,宋軍入駐邙山。

突如其來的舉動,讓李釗措施不及。對戰燕軍,鄭國有信心,相信若無援軍,自燕國手中奪回邙山四郡輕而易舉,順帶消滅燕國也不在話下。

面對宋軍,尤其宋國在佔領邙山之後,宋軍有兩處地方攻擊鄭國,且翻越邙山,居高臨下攻擊,李釗就有點底氣不足了,眼見鄭國即將徹底喪失邙山四郡,李釗氣的抓狂,幾乎問候了林楓十八輩祖宗。

太尉蘇秦不承認林楓那混蛋女婿,但李釗口無遮攔的罵街,難免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傷及無辜,波及到他這個無辜岳父。

好幾次被無端問候,肅清經過深思熟慮,也爲避免殃及池魚,受無妄之災,建議李釗派人出使楚國,燕國,贈與重金,與兩國交好,力爭罷兵。

一旦兩國罷兵,蜀國不足爲懼,鄭國集結重兵北上,返回邙山地區,力戰在伐宋中重新奪回北部四郡。

同時,趁着五國伐宋,趁機極力東擴,力爭把戰火擴展在鄭國土地之外。

可惜,蘇秦忽視了林楓,沒有意識到林楓專業坑爹三十年,在北面坑了慕容博文,讓戎族幾乎退出歷史舞臺,在南面,多次坑的他,慘被被李釗臭罵,若非鄭國肱骨之臣,主持鄭國變法,恐怕早被李釗攆走,收拾鋪蓋卷滾蛋了。

這次,鄭國使者拿着重金來到南湖,林楓毫不猶豫收了錢,收錢後馬上轉過頭來翻臉不認人,言稱,燕國希望與鄭國結交,重新交好,說服楚國主動退出鄭國,燕國國力微弱,無法左右楚國態度。

使者氣急敗壞返回鄭國,楚國便傳來消息,鄭國若想贖回土地,就必須大出血,花費巨資贖回。

李釗聞言,差點沒氣暈,奈何相比金銀,他更在乎故土,不免破財消災,花費巨資。可惜,楚人收錢卻不撤兵,言稱初春長江漲水,影響大軍渡江。

難以估量巨資打水漂,卻驚不起半點浪,李釗又開始問候蘇秦。

萬里之遙,北趙,邯鄲,皇都!

古樸,滄桑,有氣勢的皇宮內,趙柯也在生氣,相比李釗口無遮攔的罵娘,趙柯顯的沉默許多,他生氣,生悶氣。

燕宋換地,導致宋國迅速把勢力擴展到北趙眼皮底下,兄弟之國南趙又不分是非,聯合宋國,兄弟鬩於牆,不懂外禦其侮,反發兵北上,準備與北趙刀兵相見。

趙宋兩國暗中互斗數十年,互相不服氣,只因相隔數千裡,難以攻伐,避免刀兵之禍。

此番異地,宋國勢力延伸之趙國傳統勢力範圍內,南趙不僅不曉的自己大禍臨頭,反而助紂爲虐,開始蠶食北趙。

趙柯不清楚二哥趙帆何意,但他清楚,五國伐宋,燕國徹底置身事外了,任憑六國互相爭鬥,消耗實力。

這會,他想起六叔由燕國返回,擲地有聲,異常嚴肅的話語,才曉得自己發動五國伐宋,實乃意氣之爭,眼前北趙要做的不是爭強好勝,而是像燕國那般蒙生髮大財。

可惜,五國伐宋勢在必行,北趙若因爲戰略問題退出,勢必影響北趙在諸侯國聲威,再想讓各諸侯把北趙當作北方霸主,難免遭人誹謗。

同時宋國勢力延伸到北趙面前,若不發動戰爭,宋國在毫無對手的情況下,自然出兵南趙,那麼,南趙必亡,北趙也會岌岌可危。

第1361章 真正的天子禁軍第602章 斬殺叛徒(第二更)第1285章 金鑾殿拔劍第322章 兄弟訣別第573章 名將哀傷(第一更)第711章 劍拔弩張,爭鋒相對(第一更)第476章 連連諷刺第630章 以死明志(第一更)第1107章 深宮怨婦第1228章 兵主願支持本王稱帝第439章 反戈一擊第779章 孤注一擲第625章 戰,戰,戰第1306章 誘餌第1330章 一切順利第596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一更)第97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65章 年關前夕下第786章 關門打狗上第358章 困獸之鬥上第53章 勸降上第827章 萬人坑(四千字大章)第402章 第410馮異回京上第1027章 宋軍中計第352章 大婚中第98章 臨危不懼第1117章 百萬雄兵第162章 姐妹第287章 流言可畏上第980章 危難之際,宋起妥協第1320章 殺馮石虎第840章 燕帝身份暴露第657章 從零開始第1324章 異姓不封王第127章 塔拉之死第446章 小人常慼慼第462章 反客爲主第1204章 魚鱉博弈,坐地論道第199章 滅其一國第621章 毫不留情的大量第1019章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第719章 一夕貪歡,大膽遊戲(3500字)第1209章 京師衛戍,首戰獲勝第221章 君臣論道第717章 寒冬飄雪,深宮佳人第860章 安撫人心(下)第1179章 金蟬脫殼,溫氏離城第1406章 捲土重來第364章 王綸玥之殤上第23章 徒手伏虎第465章 報復第770章 個人英雄主義第925章 第983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339章 本將滅了你第608章 局面失控(第一更)第141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325章 賤人就是矯情第862章 帝王之怒第44章 大戰中第631章 分而治之第919章 分道揚鑣第156章 真實面目第109章 設六部,封大將第1098章 只能進.不能退第1389章 燕帝,要對楚國做什麼第927章 蔡楚狼狽,兵家雄起(四千字大章)第738章 蜀燕初戰(上)第1359章 做好爲國捐軀準備第1131章 金屋,金絲雀第417章 蒙闊報復第700章 有事裝孫子,沒事充大爺第840章 燕帝身份暴露第41章 以誠相待第499章 道貌岸然之徒第977章 第1035萬馬奔騰,互相殘殺第252章 與君別離第553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39章 以心換心第530章 用心良苦第114章 經略北方第671章 意料之外的結局(第一更)第591章 未戰而尚(第一更)第1345章 三姓家奴第771章 商會勢力第1059章 鐵滑車發威,大屠殺第739章 蜀燕之戰(中)第1351章 窮盡心思第99章 各有心思第273章 火燒連城第510章 亂中取勝上第658章 術業有專攻第512章 亂中取勝下第1037章 雄關漫道真如鐵第1267章 熊武一跪第1393章 隨機應變第1237章 化被動爲主動,夜襲燕軍第1394章 皇上,不可心灰意冷第740章 蜀燕之戰(下)第554章 或許有詐(四千字)第895章 韓炙潼的鬱悶
第1361章 真正的天子禁軍第602章 斬殺叛徒(第二更)第1285章 金鑾殿拔劍第322章 兄弟訣別第573章 名將哀傷(第一更)第711章 劍拔弩張,爭鋒相對(第一更)第476章 連連諷刺第630章 以死明志(第一更)第1107章 深宮怨婦第1228章 兵主願支持本王稱帝第439章 反戈一擊第779章 孤注一擲第625章 戰,戰,戰第1306章 誘餌第1330章 一切順利第596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一更)第97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65章 年關前夕下第786章 關門打狗上第358章 困獸之鬥上第53章 勸降上第827章 萬人坑(四千字大章)第402章 第410馮異回京上第1027章 宋軍中計第352章 大婚中第98章 臨危不懼第1117章 百萬雄兵第162章 姐妹第287章 流言可畏上第980章 危難之際,宋起妥協第1320章 殺馮石虎第840章 燕帝身份暴露第657章 從零開始第1324章 異姓不封王第127章 塔拉之死第446章 小人常慼慼第462章 反客爲主第1204章 魚鱉博弈,坐地論道第199章 滅其一國第621章 毫不留情的大量第1019章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第719章 一夕貪歡,大膽遊戲(3500字)第1209章 京師衛戍,首戰獲勝第221章 君臣論道第717章 寒冬飄雪,深宮佳人第860章 安撫人心(下)第1179章 金蟬脫殼,溫氏離城第1406章 捲土重來第364章 王綸玥之殤上第23章 徒手伏虎第465章 報復第770章 個人英雄主義第925章 第983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339章 本將滅了你第608章 局面失控(第一更)第141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325章 賤人就是矯情第862章 帝王之怒第44章 大戰中第631章 分而治之第919章 分道揚鑣第156章 真實面目第109章 設六部,封大將第1098章 只能進.不能退第1389章 燕帝,要對楚國做什麼第927章 蔡楚狼狽,兵家雄起(四千字大章)第738章 蜀燕初戰(上)第1359章 做好爲國捐軀準備第1131章 金屋,金絲雀第417章 蒙闊報復第700章 有事裝孫子,沒事充大爺第840章 燕帝身份暴露第41章 以誠相待第499章 道貌岸然之徒第977章 第1035萬馬奔騰,互相殘殺第252章 與君別離第553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39章 以心換心第530章 用心良苦第114章 經略北方第671章 意料之外的結局(第一更)第591章 未戰而尚(第一更)第1345章 三姓家奴第771章 商會勢力第1059章 鐵滑車發威,大屠殺第739章 蜀燕之戰(中)第1351章 窮盡心思第99章 各有心思第273章 火燒連城第510章 亂中取勝上第658章 術業有專攻第512章 亂中取勝下第1037章 雄關漫道真如鐵第1267章 熊武一跪第1393章 隨機應變第1237章 化被動爲主動,夜襲燕軍第1394章 皇上,不可心灰意冷第740章 蜀燕之戰(下)第554章 或許有詐(四千字)第895章 韓炙潼的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