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影響深遠

燭臺下,林楓面色古怪,噗哧一笑,好像抓住司徒的小辮子似地,盯着司徒,語氣森然的道:“司徒,這次,你說錯了,你不該忘記南趙,封子修返回南趙,南趙如虎添翼,此番,南趙二十萬虎賁不容小覷啊!”

相對北趙,宋國,樑國等諸侯國,南趙生活其中,處境與燕國有點相似,顯的太弱太小,隨時隨地受到來自四面諸侯國家的威脅。

林楓沒有機會見過趙帆,卻也聽說趙帆有賢明,除了傾向文臣外,也算賢明之君,況且,因爲趙柯清洗趙國世家門閥勢力,不少趙國名臣宿將紛紛前往南趙效力。

目前,南趙面積雖小,卻人才濟濟,不乏有戰略眼光的人,不會看不出邙山四郡是塊香餑餑。

何況,南趙就因爲弱小,恐怕更想得到邙山四郡,轉而增強實力。奈何目前對宋國有所依仗,藉助宋國力量防範兩國和北趙。

因此,各諸侯國在邙山地區發生衝突時,尤其北趙出兵二十萬伐宋時,恰好南趙發兵北上,襲擊北趙的大好機會。

趙柯在政務上操之過急,不僅引起貴族反彈,連支持同情趙柯的百姓,也因趙柯逼迫封子修,引起諸將叛亂,導致趙國分裂。

一旦南趙發兵北上,必然是天時地利人和。

所以,南趙雖與宋國結盟,與其說聯合抗擊五國伐宋,不如說對南趙而言,稱之爲抗擊北趙更確切。

面對邙山地區各諸侯即將發生混戰,勢必導致邙山地區會成爲火藥桶,良田被毀,百姓流離失所不可避免。

這會兒,林楓到有點慶幸,異地換地,燕國表面上看,邙山四郡換得晉西七郡,並不划算。但照着目前局勢來看,若燕國依然掌控邙山地區,邙山地區暫時無憂,交給宋國,卻偏偏成全了宋國,也危及了宋國。

燕國換回晉西七郡,倒是避開戰爭鋒芒,趁機獨善其身。

“皇上這麼一說,臣到想起件事情來,邙山戰火連天,百姓苦不堪言,恰是燕國號召邙山地區百姓遷往渾河,下邳的大好機會,千載良機,處理得當,定然讓燕國人口激增。”司徒竊笑,不論誰當初提出異地換地,目前看來對燕國簡直是百利而無一害。

“極是,極是,天助我也!”林楓明悟,大笑!

接下來幾日,燕宋兩國交接,邙山和晉西地區開始同步換防,燕國士卒全部撤出邙山,不留一兵一卒,由宋起率兵接手駐防。

同時,宋軍撤出晉西七郡,張羽,侯銘封,黃浦玄早率領大軍,接收晉西七郡,張羽更是帶領騎兵,前往少陽郡,協助柳玄遠,恆邦昌,抵抗晉國數十萬大軍。

然而,晉西少陽郡換防對燕國來說,有點措手不及,儘管林楓事先派拓拔羽率軍前去,而後又有張羽率軍,但正如他所言,知己不知彼,一勝一敗。

張羽對晉軍部署並不清楚,僅知曉沐嘯天駐紮在隆林郡。卻不曉的,王綸鑰率領三十萬禁衛軍,也駐紮在隆林郡。若非蒙闊義氣,在燕國大軍尚未抵達時,遲遲沒有撤離,不然,這次燕國怕不免遭到重創。

終於,在正月二十左右,林梟,白易生率領二十多萬東胡騎兵抵達少陽郡,迅速展開攻勢,大軍奇襲晉國幾處戰略要地,又在數量上穩穩壓制住晉軍,才避免晉國騎兵衝出隆林郡,攻克少陽郡。

終究雙方初次交鋒,幾場戰意下來,互有勝負,雖不影響大局,林楓還是有點生氣。

隨着燕軍主力轉移在晉西,司徒返京主持朝政,文季師,簡玉彥抵達南湖,隨同前來的還有李氏族人,趙鴻儒,趙俊率領的十四萬步兵,及全部刀鋒戰士。

包括趙鴻儒,林梟,趙俊,白易生在內的邙山地區戰將,辛辛苦苦打下邙山四郡,經營半年多,一切剛打來局面,卻借道朝廷撤出邙山,前往晉西的命令,直至回到京城前,四人依舊沒有想明白。

對燕國丟手邙山,換回晉西七郡,多有不理解,特別在燕軍打下上虞道,佔領邙山全境後,大家皆認爲,接下來該以邙山四郡爲根基,燕軍該翻越邙山,與楚蜀合併夾擊鄭國了。

一紙調令,卻白白把四郡之地拱手讓給宋國,若非有龍印蓋章,四人打死也不相信,退讓,這不是燕國作風和性格!

好在路上文季師苦口婆心,給趙鴻儒,趙俊講解事情始末,兩人瞭解事情緣由,理解林楓戰略部署,但對丟失滿山四郡,依然耿耿於懷。

林楓獲悉趙俊,趙鴻儒有情緒,林梟和白易生,也有疑惑心裡時,他急忙寫信送往前線,告訴兩人意圖,免的大軍出現懈怠和抵抗心理。

元狩元年,註定不平凡!

燕國年初一閱兵,震撼北方諸侯國,來不及消化燕國閱兵所展現出的強悍戰鬥力,一個重磅消息又傳出來,燕宋異地換地!

北方諸侯,爲更好控制國家領土,小範圍內異地換地不是新鮮事了,但像燕宋四郡,七郡的更換,面積之廣,戰略影響之嚴重,卻是前所未有,兩國私自舉動,幾乎改變了北方格局,影響到五國伐宋,及晉宋之戰。

鄭國,洛邑,皇宮!

李釗在獲悉消息時,第一時間罵林楓混蛋,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罵林楓,邙山部分地區被燕國奪取時,他就罵過林楓,不過,這次罵的更慘,更狠。

鄭國喪失邙山地區,意味徹底無法組建騎兵了,因此,對於邙山四郡,鄭國始終沒有放棄,一旦喘過氣來,定然揮師北上,奪回邙山四郡。

誰知燕宋兩國竟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換地,燕國勢力撤往晉西,宋軍入駐邙山。

突如其來的舉動,讓李釗措施不及。對戰燕軍,鄭國有信心,相信若無援軍,自燕國手中奪回邙山四郡輕而易舉,順帶消滅燕國也不在話下。

面對宋軍,尤其宋國在佔領邙山之後,宋軍有兩處地方攻擊鄭國,且翻越邙山,居高臨下攻擊,李釗就有點底氣不足了,眼見鄭國即將徹底喪失邙山四郡,李釗氣的抓狂,幾乎問候了林楓十八輩祖宗。

太尉蘇秦不承認林楓那混蛋女婿,但李釗口無遮攔的罵街,難免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傷及無辜,波及到他這個無辜岳父。

好幾次被無端問候,肅清經過深思熟慮,也爲避免殃及池魚,受無妄之災,建議李釗派人出使楚國,燕國,贈與重金,與兩國交好,力爭罷兵。

一旦兩國罷兵,蜀國不足爲懼,鄭國集結重兵北上,返回邙山地區,力戰在伐宋中重新奪回北部四郡。

同時,趁着五國伐宋,趁機極力東擴,力爭把戰火擴展在鄭國土地之外。

可惜,蘇秦忽視了林楓,沒有意識到林楓專業坑爹三十年,在北面坑了慕容博文,讓戎族幾乎退出歷史舞臺,在南面,多次坑的他,慘被被李釗臭罵,若非鄭國肱骨之臣,主持鄭國變法,恐怕早被李釗攆走,收拾鋪蓋卷滾蛋了。

這次,鄭國使者拿着重金來到南湖,林楓毫不猶豫收了錢,收錢後馬上轉過頭來翻臉不認人,言稱,燕國希望與鄭國結交,重新交好,說服楚國主動退出鄭國,燕國國力微弱,無法左右楚國態度。

使者氣急敗壞返回鄭國,楚國便傳來消息,鄭國若想贖回土地,就必須大出血,花費巨資贖回。

李釗聞言,差點沒氣暈,奈何相比金銀,他更在乎故土,不免破財消災,花費巨資。可惜,楚人收錢卻不撤兵,言稱初春長江漲水,影響大軍渡江。

難以估量巨資打水漂,卻驚不起半點浪,李釗又開始問候蘇秦。

萬里之遙,北趙,邯鄲,皇都!

古樸,滄桑,有氣勢的皇宮內,趙柯也在生氣,相比李釗口無遮攔的罵娘,趙柯顯的沉默許多,他生氣,生悶氣。

燕宋換地,導致宋國迅速把勢力擴展到北趙眼皮底下,兄弟之國南趙又不分是非,聯合宋國,兄弟鬩於牆,不懂外禦其侮,反發兵北上,準備與北趙刀兵相見。

趙宋兩國暗中互斗數十年,互相不服氣,只因相隔數千裡,難以攻伐,避免刀兵之禍。

此番異地,宋國勢力延伸之趙國傳統勢力範圍內,南趙不僅不曉的自己大禍臨頭,反而助紂爲虐,開始蠶食北趙。

趙柯不清楚二哥趙帆何意,但他清楚,五國伐宋,燕國徹底置身事外了,任憑六國互相爭鬥,消耗實力。

這會,他想起六叔由燕國返回,擲地有聲,異常嚴肅的話語,才曉得自己發動五國伐宋,實乃意氣之爭,眼前北趙要做的不是爭強好勝,而是像燕國那般蒙生髮大財。

可惜,五國伐宋勢在必行,北趙若因爲戰略問題退出,勢必影響北趙在諸侯國聲威,再想讓各諸侯把北趙當作北方霸主,難免遭人誹謗。

同時宋國勢力延伸到北趙面前,若不發動戰爭,宋國在毫無對手的情況下,自然出兵南趙,那麼,南趙必亡,北趙也會岌岌可危。

第264章 連環巧計第1157章 燕軍渡江,黎明噩夢第161章 棘手事情第881章 四王分裂,戰事初起(四千字大章)第1419章 燕帝,末將真心實意投降第632章 歹心再起第1136章 窮途末路,痛下殺手(第一更)第959章 以空間換時間第47章 和談結親第1394章 皇上,不可心灰意冷第598章 首戰落敗(第一更)第1268章 歸降儀式(第一更)第1206章 沙場秋點兵第725章 預先取之,必先予之第174章 第174冥頑不靈第782章 林楓的棋子第1241章 兵家勁卒逃亡第210章 司徒反擊下第855章 形勢好轉第820章 羣臣反應第694章 頑固抵抗(第三更)第695章 不屈的是意志(第四更)第988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329章 拜官封侯下第501章 遊說百姓上第1200章 以空間換時間第1051章 狼煙四起,烽火不斷第340章 遭遇盜賊上第801章 過街老鼠第623章 惡虎羣狼第891章 查出端倪,聯盟分裂第1097章 皇城,破城在即第1252章 水無常勢 兵無常形第1235章 兵入周國第4章 禦敵之策第948章 生擒曹榮,戰局改變第584章 拉開序幕(第三更)第1234章 雷霆之怒,掘地三尺第1265章 楚國之憂第722章 情場得意,戰場失意(3600字)第288章 人言可畏中第1183章 燕蜀對峙,鐵騎止步第798章 文臣武將第1364章 寧願站着生,也不能跪着死!第581章 調兵遣將(第三更)第1003章 身份暴露,謀定後動第706章 一觸即發(第二更)第1082章 本王寧死,也不與你爲伍第773章 軟刀子殺人不見血第33章 初戰中第751章 正面較量第1297章 落網鴛鴦第1153章 妃子不爽,慫恿叛亂第288章 人言可畏中第1229章 怒殺兵家使團第223章 嫡系部隊第930章 曹榮受驚第348章 徒增煩惱下第1152章 兔死狐悲第1375章 燕國實力第601章 計劃破敗(第一更)第1358章 求戰心切第550章 同進退,同生死第1068章 集思廣益,頭腦風暴第949章 俘虜該有的覺悟第1106章 班師回朝第433章 秘密部署下第611章 主僕矛盾(第四更)第1242章 迎戰燕帝第1236章 攻心爲上第600章 去而復返(第三更)第905章 一盤散沙第114章 經略北方第1338章 知根知底第1016章 旌旗蔽日,氣吞山河第388章 沒有懸念的戰爭第315章 惡犬出世下第1426章 天下一統(全書完)第960章 烽煙四起,燕國混亂第495章 自裁謝罪第246章 三王密謀中第561章 御駕親征(第二更)第38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338章 知根知底第168章 人口問題第1318章 鑽進死衚衕第608章 局面失控(第一更)第927章 蔡楚狼狽,兵家雄起(四千字大章)第1376章 吳國要亡了第1276章 賑災放糧第92章 段夢柔下第1414章 熊武暴走第1146章 燕帝,請自重第1252章 水無常勢 兵無常形第925章 第983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041章 撤兵備戰,不死不休<元宵節快樂>第822章 宋軍大捷第123章 紫煙妙計第1154章 攜美同遊第920章 斷糧斷餉
第264章 連環巧計第1157章 燕軍渡江,黎明噩夢第161章 棘手事情第881章 四王分裂,戰事初起(四千字大章)第1419章 燕帝,末將真心實意投降第632章 歹心再起第1136章 窮途末路,痛下殺手(第一更)第959章 以空間換時間第47章 和談結親第1394章 皇上,不可心灰意冷第598章 首戰落敗(第一更)第1268章 歸降儀式(第一更)第1206章 沙場秋點兵第725章 預先取之,必先予之第174章 第174冥頑不靈第782章 林楓的棋子第1241章 兵家勁卒逃亡第210章 司徒反擊下第855章 形勢好轉第820章 羣臣反應第694章 頑固抵抗(第三更)第695章 不屈的是意志(第四更)第988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329章 拜官封侯下第501章 遊說百姓上第1200章 以空間換時間第1051章 狼煙四起,烽火不斷第340章 遭遇盜賊上第801章 過街老鼠第623章 惡虎羣狼第891章 查出端倪,聯盟分裂第1097章 皇城,破城在即第1252章 水無常勢 兵無常形第1235章 兵入周國第4章 禦敵之策第948章 生擒曹榮,戰局改變第584章 拉開序幕(第三更)第1234章 雷霆之怒,掘地三尺第1265章 楚國之憂第722章 情場得意,戰場失意(3600字)第288章 人言可畏中第1183章 燕蜀對峙,鐵騎止步第798章 文臣武將第1364章 寧願站着生,也不能跪着死!第581章 調兵遣將(第三更)第1003章 身份暴露,謀定後動第706章 一觸即發(第二更)第1082章 本王寧死,也不與你爲伍第773章 軟刀子殺人不見血第33章 初戰中第751章 正面較量第1297章 落網鴛鴦第1153章 妃子不爽,慫恿叛亂第288章 人言可畏中第1229章 怒殺兵家使團第223章 嫡系部隊第930章 曹榮受驚第348章 徒增煩惱下第1152章 兔死狐悲第1375章 燕國實力第601章 計劃破敗(第一更)第1358章 求戰心切第550章 同進退,同生死第1068章 集思廣益,頭腦風暴第949章 俘虜該有的覺悟第1106章 班師回朝第433章 秘密部署下第611章 主僕矛盾(第四更)第1242章 迎戰燕帝第1236章 攻心爲上第600章 去而復返(第三更)第905章 一盤散沙第114章 經略北方第1338章 知根知底第1016章 旌旗蔽日,氣吞山河第388章 沒有懸念的戰爭第315章 惡犬出世下第1426章 天下一統(全書完)第960章 烽煙四起,燕國混亂第495章 自裁謝罪第246章 三王密謀中第561章 御駕親征(第二更)第38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338章 知根知底第168章 人口問題第1318章 鑽進死衚衕第608章 局面失控(第一更)第927章 蔡楚狼狽,兵家雄起(四千字大章)第1376章 吳國要亡了第1276章 賑災放糧第92章 段夢柔下第1414章 熊武暴走第1146章 燕帝,請自重第1252章 水無常勢 兵無常形第925章 第983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041章 撤兵備戰,不死不休<元宵節快樂>第822章 宋軍大捷第123章 紫煙妙計第1154章 攜美同遊第920章 斷糧斷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