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樑帝心思

柳文龍臨戰犒賞三軍將士,非錢多人傻閒的慌。他很清楚,當前情況下,自己必須團結全軍將士,團結可團結的力量。

當前,陳宋軍隊兵臨睢陽城下,他作爲皇上,必須要穩住士氣,爲三軍將士鼓舞士氣,臨戰獎勵三軍,勢必會事半功倍。

此時,得到賞賜的羣臣,聽到柳玄遠誇讚,紛紛拱手道:“皇上賢明,臣等不敢居功!”

柳文龍卻擺擺手,神色嚴肅道:“樑國有今日盛世,非朕之功,沒有諸位愛卿從旁協助,朕縱然有三頭六臂也無法造就盛世。沒有三軍將士東征西討,又何來太平?當年晉國多麼強大,藍羽軍團所向披靡,橫掃北方,可惜陷入數十年皇位爭奪中,君臣離心離德,藍羽軍團覆滅,晉國也被燕國殲滅。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晉國結局歷歷在目,朕豈會不清楚君臣團結,衆志成城的道理。當前陳宋兩國部隊兵臨城下,諸位以爲該怎麼解決?”

無論御史大夫宇文泰,還是太尉張步,或者丞相盧軒,對柳文龍實在太瞭解了,他素有大志,野心勃勃,卻又善於韜光養晦,對百姓,對羣臣之法,有明主風範,故而身邊聚攏了像張步,鞠文泰,馮異,馬武等名將。又有宇文泰和盧軒兩名左膀右臂,出謀劃策,在財力上支持他。

此時,衆人皆清楚柳文龍心思,眼前四國聯軍攻擊樑國,樑國有楚國在旁策應,倒也不會迅速被四國瓦解,吞併,但曠日持久的戰爭,對樑國非常不利,何況,戰爭發生在樑國境內,聯軍每攻陷一座城池,就像從樑國身上割下一塊肉,皮外傷太多,終究會傷筋動骨,樑國二十年變法,所取得的成就,會毀於一旦。

此時,大殿內沉默片刻,太尉張步率先道:“皇上,陳宋聯軍有六王爺帶兵對付,倒也無礙,但臣以爲,爲保證可全殲陳宋聯軍,不妨把攻擊鄭國的馮異將軍調集回來,與六王爺共同對抗陳宋聯軍,此戰樑國必勝,沒有了陳宋聯軍,兩軍在分別對付趙鄭部隊,事情會簡單許多。”

“沒錯,今樑國兵多將廣,幅員遼闊,變法後,又積攢了大量的財力,不是不能解決四國伐樑,而要想方設法迅速平息戰事,切不可影響皇上統一諸侯國的籌劃。”盧軒說道。

他乃樑國盧氏家主,數十年來,整個家族全力以赴支持柳文龍變法,不僅改變了樑國國力,家族也受益匪淺,不過,與樑國韜光養晦的做法類似,盧氏在八大門閥中鳴聲不響,財力卻非常雄厚,說事富可敵國也不差。

御史大夫宇文泰卻不敢苟同兩人意見,當即出聲道:“皇上,鄭國攻樑,非樑國入侵,亦非鄭樑世代宿敵,皆因樑國強大,又與鄭國接壤,鄭國君臣感到了來自樑國的壓力,俗話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樑國強大,即便爲了集中優勢兵力對抗陳宋聯軍,也不該忽視鄭國。

畢竟,李釗身爲北方盟主,要想維持在諸侯國中威望,就必須出兵攻擊樑國,何況,樑國不滅,鄭國難以強大起來。

是故,臣以爲,樑國當前面對陳宋趙鄭四國圍攻,節節敗退,非樑國地不廣,兵不強,國不富,名不團結,而在於猛虎難敵羣狼,各地爲戰,縱然渾身有力氣,卻同時打在好幾個東西上,氣力自然減弱,難以重創敵手。

何況,無論陳宋,還是趙鄭,皆爲北方大國,皇上既想北伐趙國南擊鄭國,又想阻止東方的陳宋,樑國部隊太過分散,納恐難以實現目標。

皇上素有大志,準備兼併北方,統一諸侯國,但經略他國,非三年五載可實現,所以,微臣以爲減少在鄭國兵力,由楚蜀牽制,收回部隊全力以赴消滅陳宋部隊,同時結交燕國,東西攻擊北趙,如此,樑國可解燃眉之急,還可減少損失,更能夠吞併趙國部分土地。”

柳文龍面不改色,不喜不憂,道:“御史大夫意思減少在鄭國兵力,着重消滅在樑國境內部隊,同時,聯合燕國瓜分南北趙,可是這個意思?”

宇文泰毫不猶豫點點頭,語氣謙卑的道:“微臣拙見,不敢隱瞞皇上!”

聞言,柳文龍沒有追問宇文泰,轉而向羣臣道:“諸位愛卿什麼意思,樑國陷入趙鄭陳宋四國包圍中,乃危難之際,大家不妨暢所欲言,衆人拾柴火焰高,肯定有退敵之策!”

此時,七王爺柳文略站出來,作揖道:“皇上,微臣以爲御史大夫所言不假。樑國處於西垂,向來不被諸侯國重視,樑國勢力要想進入中原,必須滅鄭吞趙。當前趙鄭聯合陳宋,樑國不能力敵,唯有集中優勢兵力,邊對付入侵國內的四國部隊,同時,聯合燕國滅趙。倘若有機會佔領趙國部分地區,再從宋國手中奪回邙山地區,樑國可兩線作戰吞下鄭國,不出三年五載,樑國定崛起於西垂,成爲西方霸主,號令諸侯國,爲大一統做準備。”柳文龍笑而不語,耐心聽着柳文略建議。

尉張步卻道:“皇上該記得,去年太姥山會盟,燕國血刺事件吧,燕國明明率先清楚樑國真正實力,卻隱瞞不報,偏偏五國伐宋之際,趙鄭攻擊樑國,卻與陳宋結盟,趁此時機,燕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滅掉晉國。

不久前,趙鄭兩位重臣,率先前往燕國借兵,卻被燕帝直言拒絕,燕國甘願放棄攻擊樑國的巨大利益,而置身事外,足以看出燕國準備坐山觀虎鬥。微臣以爲,皇上肯定清楚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道理,

御史大夫建議拉攏燕國攻擊北趙,微臣覺得,御史大夫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燕帝年輕,卻沉浮極深,同樣懷有兼併諸侯,統一諸侯國的想法,所以,燕國只是不會答應與樑國聯合。”

盧軒也站出來道:“當前,燕國吞併晉國,目標肯定放在東胡上,唯有殲滅東胡,燕國纔會無後顧之憂,迅速南下攻城略地。況且,臣始終以爲,陳宋燕三國結盟,就位防備樑國,陳宋攻擊樑國,燕國又豈會答應。

再者,有件事情御史大夫與七王爺恐怕還沒有清楚,陳宋趙鄭攻擊樑國,皆因樑國太強大,它們不聯合起來,定然會被兼併消滅,燕帝何等聰明之人,豈會不清楚這個道理!”

聽了朝中幾位重臣言語,柳文龍道:“既不聯合燕國,太尉,丞相,你們以爲該怎麼化解當前危機?”

先前兩人曾建議停止攻擊鄭國,全力以赴滅掉南北趙,不久前,宇文泰說出自己想法,儘管兩人不認可,卻也清楚縱然樑國主動罷兵,鄭國爲尋求自保,也不會袖手旁觀,何況,陳宋軍隊氣勢如虹,正是鄭國部隊開疆闢土,趁火打劫的好時機。

一時間,兩人竟也沒有迅速退敵的方法,柳文龍凌厲目光又注視在兩人身上,頓時,他們像熱鍋上螞蟻,急不可耐。

良久,柳文龍道:“既然太尉與丞相沒有合適方法,不妨先按照御史大夫與七王爺建議部署,燕帝目光長遠,肯定會看的出來,滅掉北趙的好處。”張步與盧軒沒有合適建議,唯有聽從柳文龍建議。

柳文龍選擇與燕國聯合,還有七八分把握林楓會出兵,皆因,他清楚林楓有多麼憎惡北趙,有多麼討厭趙柯。

當年,被趙國欺壓和勒索許多年,不清楚有多少錢糧珠寶,流入趙國各地府庫,燕國崛起,定當以牙還牙,解決趙國這個惡人了。

何況,燕國若佔領趙國北方地區,將可直接攻擊從北趙出兵,攻擊博爾赤老巢,遠比從黑旗關出發,攻擊博爾赤輕鬆許多。

更重要,林楓與他的性格相似,都在爲兼併諸侯國,爲大一統做準備,能滅掉北趙,林楓豈會錯失良機。

然而,柳文龍不清楚,燕國陷入內亂,林楓措手不及,急切查清楚事情原委,數十萬大軍又分散到燕國各地。

半日前,楚夫晏受到林楓吩咐,大力清查趙士德主政時期,在燕國朝堂各部安排的親信,特別慶州,達州等待州府官員。

果不其然,楚夫晏還真有所收穫,至少根據吏部記載,達州與慶州州府官員,多爲趙士德親信,更重要趙士德家族也在達州,哪了被形容爲趙士德的大本營半點不假。

詳細調查後,楚夫晏發現單單達州,就被趙士德安插了十餘名門生故吏,這些人,還多位高權重,從歷年達州繳納賦稅來看,趙士德主政時期,有三季賦稅奇高。趙士德被降爲工部尚書,秋稅時,達州賦稅突然降低很多。

楚夫晏幾乎可以肯定,或許,從哪個時候,趙士德就產生了異心。

想想也是,發生這麼大的事情,沒有長時間籌劃和部署,根本無法保密,更不要說執行,並給燕國造成傷害了。

第328章 拜官封侯上第932章 滿朝震驚第810章 段氏家主第447章 萬夫不當之勇第852章 諸子百家(下)第646章 封賞大典第314章 惡犬出世上第787章 關門打狗下第453章 再起雄風第610章 再起內訌(第三更)第1361章 真正的天子禁軍第1160章 蜀國人士,下戰書?第194章 晉陽城大火第418章 鹿死誰手第365章 王綸玥之殤中第266章 大戰在即第732章 南方急報第842章 燕帝逃亡(第一更)第387章 燕軍來襲第1313章 驚聞噩耗第1370章 真英雄第1273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896章 調兵遣將,踏平楚營第1283章 按部就班第975章 山雨欲來,明爭暗鬥第49章 賞罰分明第470章 臨戰遊說第540章 不期而遇第1424章 父子團聚第1321章 生擒越國太子第1339章 本將滅了你第753章 一勝一敗第223章 嫡系部隊第794章 朝堂態度第957章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第640章 罪該當誅第1252章 水無常勢 兵無常形第1035章 越君,吳君的野望第213章 閱兵準備第1037章 雄關漫道真如鐵第269章 二次襲擊第30章 左右爲難第831章 路遇敗軍第1003章 身份暴露,謀定後動第646章 封賞大典第747章 否極泰來(上)第782章 林楓的棋子第872章 都別動,讓楚帝殺了朕第796章 其心可誅第391章 燕國意圖第816章 刺客來襲第1293章 不惹事,不怕事第68章 除夕夜下第1425章 帝王問計第435章 曹阿蠻出手第1297章 落網鴛鴦第807章 將計就計第1382章 戰姑蘇城第1006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267章 熊武一跪第719章 一夕貪歡,大膽遊戲(3500字)第1239章 奪取劍門關第172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961章 以我殘軀,死守國門第768章 君無戲言,出爾反爾第357章 會見來使下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59章 問計於民中第924章 棄城而逃第344章 殺雞儆猴下第1203章 柳浦琊要遷都第1332章 此戰朕希望旗開得勝第322章 兄弟訣別第1213章 斬首行動第990章 宋軍出擊,絕地反攻第400章 三面夾擊第391章 燕國意圖第39章 以心換心第544章 冰封城池第1194章 一場遊戲一場夢第1294章 車到山前必有路第246章 三王密謀中第896章 調兵遣將,踏平楚營第1110章 天下在手,美女我有第124章 勢在必行第644章 利劍在手,天下我有第294章 秣兵歷馬第1270章 民心亂,社稷崩第1061章 引君入甕,關門打狗(上)第74章 畫眉第1056章 騎兵衝鋒,犬狼發威第949章 俘虜該有的覺悟第1351章 窮盡心思第242章 劃分勢力第159章 迎接聖駕第1003章 身份暴露,謀定後動第1223章 楚帝緊張,馳援兵主第734章 五國伐燕第1409章 擒獲楚帝第839章 第897臨陣斬將
第328章 拜官封侯上第932章 滿朝震驚第810章 段氏家主第447章 萬夫不當之勇第852章 諸子百家(下)第646章 封賞大典第314章 惡犬出世上第787章 關門打狗下第453章 再起雄風第610章 再起內訌(第三更)第1361章 真正的天子禁軍第1160章 蜀國人士,下戰書?第194章 晉陽城大火第418章 鹿死誰手第365章 王綸玥之殤中第266章 大戰在即第732章 南方急報第842章 燕帝逃亡(第一更)第387章 燕軍來襲第1313章 驚聞噩耗第1370章 真英雄第1273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896章 調兵遣將,踏平楚營第1283章 按部就班第975章 山雨欲來,明爭暗鬥第49章 賞罰分明第470章 臨戰遊說第540章 不期而遇第1424章 父子團聚第1321章 生擒越國太子第1339章 本將滅了你第753章 一勝一敗第223章 嫡系部隊第794章 朝堂態度第957章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第640章 罪該當誅第1252章 水無常勢 兵無常形第1035章 越君,吳君的野望第213章 閱兵準備第1037章 雄關漫道真如鐵第269章 二次襲擊第30章 左右爲難第831章 路遇敗軍第1003章 身份暴露,謀定後動第646章 封賞大典第747章 否極泰來(上)第782章 林楓的棋子第872章 都別動,讓楚帝殺了朕第796章 其心可誅第391章 燕國意圖第816章 刺客來襲第1293章 不惹事,不怕事第68章 除夕夜下第1425章 帝王問計第435章 曹阿蠻出手第1297章 落網鴛鴦第807章 將計就計第1382章 戰姑蘇城第1006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267章 熊武一跪第719章 一夕貪歡,大膽遊戲(3500字)第1239章 奪取劍門關第172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961章 以我殘軀,死守國門第768章 君無戲言,出爾反爾第357章 會見來使下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59章 問計於民中第924章 棄城而逃第344章 殺雞儆猴下第1203章 柳浦琊要遷都第1332章 此戰朕希望旗開得勝第322章 兄弟訣別第1213章 斬首行動第990章 宋軍出擊,絕地反攻第400章 三面夾擊第391章 燕國意圖第39章 以心換心第544章 冰封城池第1194章 一場遊戲一場夢第1294章 車到山前必有路第246章 三王密謀中第896章 調兵遣將,踏平楚營第1110章 天下在手,美女我有第124章 勢在必行第644章 利劍在手,天下我有第294章 秣兵歷馬第1270章 民心亂,社稷崩第1061章 引君入甕,關門打狗(上)第74章 畫眉第1056章 騎兵衝鋒,犬狼發威第949章 俘虜該有的覺悟第1351章 窮盡心思第242章 劃分勢力第159章 迎接聖駕第1003章 身份暴露,謀定後動第1223章 楚帝緊張,馳援兵主第734章 五國伐燕第1409章 擒獲楚帝第839章 第897臨陣斬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