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經世之才

周遊不少國家,見過不少君王,卻沒有這等能耐,發自肺腑的說,他對眼前的皇帝,打心底裡佩服,所以,纔在今日迫不及待前來。

林楓不是影帝,演技也實在卑劣,受不了司徒無言的迴應,假借翻身之際甦醒,打着哈氣,揉着雙眼,一副愧疚之色道:“近日國事操勞,實在疲憊至極,本想小憩片刻,卻昏昏入睡,先生雅量,切勿介意。”

司徒依舊身着灰衣,面帶幾分笑意,也不點破林楓僞裝,道:“皇上日理萬機,燕國蒸蒸日上,在下多等片刻無妨。”

林楓窘迫輕笑着,安恆端上茶水,喝過半口,盯着司徒道:“那日聽先生一席話,朕對先生念念不忘,今日再見,朕心中着實歡喜。那日先生言道,只把自己治國策略講給燕帝,此刻,朕洗耳恭請,先生今日可莫要藏私啊!”

司徒淡淡輕笑,不過看起來卻有點猥瑣,與他不到三十的年紀做事不般配,彷彿街角的流氓。他是沒料到,當日在街上追逐自己的人,竟是燕國小皇帝。

當下雖有失之交臂之憾,可親眼鑑證燕國新政下,上至朝堂,下至百姓,潛移默化中發生的改變,亦是越發認同林楓做法,大有相見恨晚的意思。

喝了口清茶,潤潤嗓子,慚愧地道:“皇上雄才偉略,年前施行一系列新法,短時間讓燕國彷彿枯木逢生,恢復了勃勃生機,司徒才疏學淺,實在不敢在皇上面前獻醜。”

這些話,若出自別人之口,林楓或許相信,可先前見識過司徒才學,林楓是打死不相信,若不敢獻醜,何故來燕國,又進入皇宮。暗歎,你丫謙虛也要注意分寸,既然來了,不露出幾滴墨水,也說不過去啊。

司徒不透露,林楓卻開始主動詢問,歪着腦袋,一副惆悵的樣子,瞟了眼司徒說:“司徒先生,近來朕遇到件棘手的事情,讓朕心中慌亂不安,先生大才,能否幫朕分析分析。”

既然司徒不想談論治國之道,林楓只好轉移話題,詢問他關於燕國與鄭國的事情,從中推斷對方心思與才華。

“皇上請講,司徒盡力爲皇上排憂解難。”司徒神色風輕雲淡,一雙眸子平靜似水,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讓人看不住他心中怎麼想。

林楓把燕國與鄭國嫌隙的事情,基本全盤托出,隨後歪着頭,問道:“先生聽後,以爲燕國此舉可否正確,鄭國又有何打算?”

“早該如此!”司徒吐出四個字,言語中非常支持林楓舉動。

林楓不解,皺着眉頭反問:“爲何如此,莫非先生事先料到燕國會出兵?”

司徒笑眯眯搖搖頭,道:“非也,非也,在下豈能猜出聖意,只是來燕國前,見官道上源源不斷馬隊,押送糧食酒水穿行,又有騎兵護送。在下便猜到新酒與新鹽出自燕國官方,此舉,儼然正在與鄭國爭奪利益。

二來嘛,鄭國變法三十年,取得舉世矚目成就,急需一場戰爭,把經濟,政治上優勢,轉化爲軍事上優勢,燕國恰逢撞在刀刃上。

但是呢,陛下若欲爭霸圖強,就需一手握刀,一手抓錢,在沒有門閥士族支持下,便是與鄭國爭奪利益有風險,卻也必須鋌而走險,如今,陛下派兵南下,儼然向鄭國表明,燕國不怕戰,不怯戰。”

“另外,從地理位置上,慶州乃燕國南方門戶,牆高牆厚,抓在手中,若鄭軍出擊,必會費一番功夫,然倘若慶州城丟失,鄭國鐵騎軍,一路北上,數日便可穿州過縣,抵達燕京城下了。現今陛下派重兵南下,符合燕國利益。”

林楓聽着司徒分析,心中頗爲滿意,當初,派白易生帶兵時,便是維護燕國利益,不過,他當時卻未曾考慮到慶州對鄭國重要性。

然而,司徒繼續說道:“在下以爲,陛下出兵慶州,目的是一手握刀,一手抓錢,試圖在平和環境下壯大燕國,但是,目前陛下所爲遠遠不足。”

一手握刀,一手抓錢,這正是林楓的想法,早在燕國開始強化前,林楓已經深深明白這個道理了。卻未曾料到司徒也懂的這個道理,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啊!

但司徒說出有不足之處,顯然,林楓在某些方面,應該有所缺失。好奇地問道:“先生不妨直說,林楓願聞其詳!”

司徒一笑,帶着幾分猥瑣,幾分精明,道:“我觀陛下在年前整理朝堂,頒佈新法,招募新兵,提升將領,想必陛下急於求成,希望在短時間內,讓燕國崛起。在下以爲,陛下做法的確不錯,但陛下所爲,多爲長遠考慮,燕國欲在三五年崛起,陛下只需抓住四樣東西,必能立於長久不敗之地。”

“那四樣?”

“民心,律法,土地,軍隊。”司徒吐出八個字,解釋道:“古語言,得民心者得天下,目前陛下頒佈了不少利民措施,若欲鞏固延續下去,就必須建立完整的律令,重點治國。有了律令,相當於有了框架,不光限制小商小販不敢以身犯險,士族門閥亦不敢冒犯,就算將來門閥想依仗財力擾亂燕國經濟,也必須考慮燕國律令。

其二,燕國目前最賺錢地方,莫過於各州各縣的騾馬市了,陛下已敕令州縣府衙控制,未來商業潛力無限。但是,燕國土地貧乏,糧食產量極低,百姓每年上繳糧食,尚不足以飼養軍隊,何況乎,釀酒非常浪費糧食,如此陛下若增加百姓賦稅,或收購國內糧食,豈不是失了民心。

而今,陛下爲釀新酒,大肆從宋國收購糧食,的確緩解了燃眉之急,可卻非長久之計,一旦到了災年,或發生戰爭,宋國減少糧食交易,豈不是卡住了燕國咽喉。

爲今之計,可把目光望向東方,晉國雖亦地處北方,卻擁有大量肥沃土地,且不說晉南產糧區,單單奪下晉西,豐州,汾州,亦足以有充足產糧區。

其三,陛下練新軍,在北方取得大勝,可戎族乃遊牧民族,常神出鬼沒,但鄭國,趙國不同,一旦開戰,必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所以,陛下訓練新軍,必須敢戰,能苦戰,不畏戰。如此,來日無論與任何國家起了兵鋒,燕國均能立於不敗之地。”

林楓越聽越有興趣,這司徒言語,還真讓他大開眼界,有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他心中有不少盤算,卻沒能向司徒這般詳細,全面。

暗暗記下司徒話語,林楓試探的問道:“先生厲害,不愧爲不世奇才,朕正缺少先生這樣的人,不知先生可否留在燕國,與朕一起復興燕國,鑑證列國統一。”

司徒十八歲起周遊列國,遊說各國君主,不過收效甚微,還被貶低爲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之徒,當前與林楓交談,他沒有在對方神色與言語中看到或聽到半點輕蔑之意,相反對方對他尊重有佳。

司徒心中暗喜,卻不露聲色道:“陛下,我周遊列國,去過不少國家,向不下十位君王進言,不過無一不備驅逐,陛下想知道原因嗎?”

“朕不懂,卻也能猜出來,肯定是先生的理念與對方治國理念不符,若採納先生建議,恐怕會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那些君王忌憚反對勢力,不敢拿出鐵血手段,想來該是如此吧。”林楓猜不出緣由,卻大概能理解。

司徒面帶幾份驚愕,沒想到林楓竟能猜出自己遭遇,心中不免佩服,道:“的確這般,在下治國思想不過三點,可有三點涉及不少利益,沒有大魄力,大作爲的君主,確實不敢採納。”

“可否說說看。”林楓好奇,不顧司徒暗諷,再次詢問。

像司徒這般偏執之人,又有經世濟國之才,長期鬱郁不得志,按理來說非常不應該,可事情就不靠譜的發生了。

司徒擡頭望了林楓一眼,略顯深沉道:“當然,陛下想聽,我非常榮幸。”以前,但凡有人聽到他的名字,不要說耐心聽他講述道理了,許多人乾脆避之不見,林楓地態度令他有種相見恨晚的情緒。

言罷,司徒也不保留,朗聲道:“陛下,在以爲國家要振興,必須做到以下三點,一,依正道,順天意,應地利,合民心,設律令,重法典,唯有依據規律制定相映政策,令臣民滿意,調動臣民積極性,方能經國安邦,經世濟民。

其二,作爲帝王,務必令朝野上下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敢以此規,時時刻刻有思危的想法,能提高警惕,防止禍患。

其三,朝野上下協和,通權達變,對臣子賞罰分明,任賢使能。對子民獎勵農桑,輕徭薄賦。打破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門閥****,不以等級,門第,資歷爲準。

目前,陛下已經做到了,某些方面超出在下意料,現今,在陛下面前,司徒着實不敢班門弄斧。”

司徒地治國之策看似簡單,卻包括治民,治臣,治君三方面,說起來一句話,做起來卻非常苦難,不經歷長時間改變根本無法推行,尤其用人上與林楓不謀而合,堪稱目光卓越,深遠。

第1369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579章 塞外鉅變(第一更)第521章 異樣懲罰第1245章 女帝,蛇蠍毒婦!第282章 劫後餘生第949章 俘虜該有的覺悟第971章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第190章 真的受傷了第103章 林楓的擔心第793章 第851全軍投降第121章 女帝的野心第1062章 引君入甕,關門打狗(中)第232章 獨孤嘉怡中第1342章 奇恥大辱第1360章 探囊取物第1170章 湘妃省親,閒人避讓第13章 突發靈感第1367章 良辰吉日第1189章 一羣廢物,滾!第882章 違令者,殺無赦第893章 燕軍下江南第1047章 燕人,說一不二第1305章 御駕親征第210章 司徒反擊下第1003章 身份暴露,謀定後動第1175章 婉妃強勢,溫氏中計第1208章 射殺馮石虎第505章 自求多福第989章 來自女帝的報復第1398章 解甲歸田第104章 爲他人作嫁衣裳第785章 請君入甕第149章 局勢變化下第788章 狹路相逢第389章 首戰取勝上第1376章 吳國要亡了第465章 報復第615章 雙喜臨門(四千字大章)第1306章 誘餌第167章 深化新政第58章 問計於民上第1215章 雙喜臨門第288章 人言可畏中第1265章 楚國之憂第1034章 速戰速決,嚇破苦膽第467章 大兵壓境第358章 困獸之鬥上第256章 戰事初開上第363章 剷除殘餘下第1365章 金蟬脫殼第124章 勢在必行第67章 除夕夜中第905章 一盤散沙第25章 刀鋒戰士第677章 軟刀子殺人不見血(第二更)第650章 無須示弱第1043章 火牛陣,宋軍中計第1366章 懷柔招降第1183章 燕蜀對峙,鐵騎止步第668章 霸道舉動(四千字大章)第574章 針尖對麥芒(第二更)第721章 牌局,振夫綱(下)第640章 罪該當誅第306章 佳人來燕第954章 蔡國脊樑,寧死不屈第26章 欲速不達第1366章 懷柔招降第1054章 何來燕軍犬狼軍團第1080章 逃出開封城第589章 深入草原()第955章 最後的尊嚴第545章 心有餘悸第1191章 陷害樑銘源,滲透蜀軍中第851章 諸子百家(上)第703章 流火飛石(第一更)第767章 羣臣反駁,朝堂紛爭第629章 最後的騎兵(第三更)第277章 踏入鬼門關下第914章 全面崩潰,互相怪罪第1262章 善意提醒第1339章 本將滅了你第518章 樹倒猢猻散第626章 慘烈戰鬥第672章 意料之外的結局二(第二更)第8章 各有心思第609章 編制美夢(第二更)第362章 剷除殘餘中第352章 大婚中第883章 將軍,我們被包圍了第953章 鬱窮兵死,誓不兩立第1384章 錦繡山河易主第745章 破敵之策第246章 三王密謀中第266章 大戰在即第1086章 歃血爲盟,互送世子第1068章 集思廣益,頭腦風暴第33章 初戰中第815章 殺入燕宮第1303章 解決方法第1083章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
第1369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579章 塞外鉅變(第一更)第521章 異樣懲罰第1245章 女帝,蛇蠍毒婦!第282章 劫後餘生第949章 俘虜該有的覺悟第971章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第190章 真的受傷了第103章 林楓的擔心第793章 第851全軍投降第121章 女帝的野心第1062章 引君入甕,關門打狗(中)第232章 獨孤嘉怡中第1342章 奇恥大辱第1360章 探囊取物第1170章 湘妃省親,閒人避讓第13章 突發靈感第1367章 良辰吉日第1189章 一羣廢物,滾!第882章 違令者,殺無赦第893章 燕軍下江南第1047章 燕人,說一不二第1305章 御駕親征第210章 司徒反擊下第1003章 身份暴露,謀定後動第1175章 婉妃強勢,溫氏中計第1208章 射殺馮石虎第505章 自求多福第989章 來自女帝的報復第1398章 解甲歸田第104章 爲他人作嫁衣裳第785章 請君入甕第149章 局勢變化下第788章 狹路相逢第389章 首戰取勝上第1376章 吳國要亡了第465章 報復第615章 雙喜臨門(四千字大章)第1306章 誘餌第167章 深化新政第58章 問計於民上第1215章 雙喜臨門第288章 人言可畏中第1265章 楚國之憂第1034章 速戰速決,嚇破苦膽第467章 大兵壓境第358章 困獸之鬥上第256章 戰事初開上第363章 剷除殘餘下第1365章 金蟬脫殼第124章 勢在必行第67章 除夕夜中第905章 一盤散沙第25章 刀鋒戰士第677章 軟刀子殺人不見血(第二更)第650章 無須示弱第1043章 火牛陣,宋軍中計第1366章 懷柔招降第1183章 燕蜀對峙,鐵騎止步第668章 霸道舉動(四千字大章)第574章 針尖對麥芒(第二更)第721章 牌局,振夫綱(下)第640章 罪該當誅第306章 佳人來燕第954章 蔡國脊樑,寧死不屈第26章 欲速不達第1366章 懷柔招降第1054章 何來燕軍犬狼軍團第1080章 逃出開封城第589章 深入草原()第955章 最後的尊嚴第545章 心有餘悸第1191章 陷害樑銘源,滲透蜀軍中第851章 諸子百家(上)第703章 流火飛石(第一更)第767章 羣臣反駁,朝堂紛爭第629章 最後的騎兵(第三更)第277章 踏入鬼門關下第914章 全面崩潰,互相怪罪第1262章 善意提醒第1339章 本將滅了你第518章 樹倒猢猻散第626章 慘烈戰鬥第672章 意料之外的結局二(第二更)第8章 各有心思第609章 編制美夢(第二更)第362章 剷除殘餘中第352章 大婚中第883章 將軍,我們被包圍了第953章 鬱窮兵死,誓不兩立第1384章 錦繡山河易主第745章 破敵之策第246章 三王密謀中第266章 大戰在即第1086章 歃血爲盟,互送世子第1068章 集思廣益,頭腦風暴第33章 初戰中第815章 殺入燕宮第1303章 解決方法第1083章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