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菇,是獨特的平菇種類,側耳屬,學名姬菇,與玉蕈不是一種。
其栽培方法和程序與平菇完全相同,成功栽培的關鍵在於創造子實體多發生、多分化的環境條件,具體措施如下:
①原基分化階段要儘量製造溫差,促使原基大量出現和分化,以實現羣體增產。最好溫差達到10℃左右。
②原基開始分化,出現釘頭狀或珊瑚狀時,每天要噴霧狀水,並適量通風,促幼菇健壯,當幼菇長至2釐米左右長停止溫差刺激,空氣溫度不要超過18℃,以8~15℃最好。在這一溫度條件下,2~3天即可採摘。
③要及時採摘,否則菌蓋將迅速伸展。
姬菇是一種我國少量栽培的食用菌。在市場上售價4-6元一斤,味道鮮美,炒菜做湯都可,而且可治有抑制腫痛的作用,有試驗表明對小白鼠肉瘤的抑制率爲60-80%,對艾氏癌的抑制率爲60-70%。
姬菇是獨特品種,溫度溼度光照都不同於平菇栽培,而且營養成分差異很大,由於姬菇脫銷,一些地區用平菇仿冒姬菇出售,而且宣稱姬菇是玉蕈,導致人們產生姬菇是平菇的錯覺,這是典型的概念欺騙,影響了人們認識。
雙孢菇,在很多地方被稱爲口蘑、圓蘑菇、洋蘑菇、雙孢蘑菇、白蘑菇。目前天朝栽培的雙孢菇都是白色變種,主要適用於賣鮮品,或加工成罐頭。
雙孢菇只能是菌牀種植,這是陳實很不爽的地方,不過倒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只能把這些雙孢菇的種植窯洞開在離培養料製作近的地方了。
窯洞的溫度過高或過低,含水量過大、滲水、菌絲自溶、盲目用藥、菌絲生理不成熟等,均可導致不出菇。溫度降至8℃以下時一般不再出菇,採取生火爐等方式加溫也無法滿足正常出菇時,應進入冬季管理階段。
種植雙孢菇用的牛糞以幹牛糞爲好,看來陳家莊以後也要加大養牛的力度了。
防治雙孢菇低溫期不出菇難出菇措施,根據本地的氣候條件,宜選用As2799雙孢菇品種,引進其他品種前應先小範圍試驗。另外,引進菌種本身種性退化,制種技術欠缺、操作不規範,菌種多次傳代保存,以四級甚至五級菌種作爲三級種播種等,均會影響出菇。退化菌種表現爲接種後萌發慢、菌絲弱、發菌慢、抗逆性差。遲遲不出菇或出菇少,嚴重者病害肆虐,導致生產失敗。防治菌種退化最好掌握制種技術,直接制種用於生產,無制種條件的需購買正規三級種栽培。
雙孢菇是一種糞草腐生菌,不能進行光合作用,配料時,在作物秸稈(麥秸草、稻草)中加入適量的農家糞(如牛、羊、馬、豬、雞和人糞尿等),還須加入適量的氮、磷、鉀、鈣、硫等無機養分。合理的配方是獲得高產的一個重要基本條件。
雙孢菇菌絲體生長溫度範圍4℃-32℃,最適溫度22℃-25℃;子實體生長溫度範圍5℃-25℃,最適溫度14℃-18℃。
培養料的含水量以60%左右爲宜,覆土的含水量16%-20%。菌絲體生長階段空氣相對溫度60%-70%,子實體生長階段85%-95%,過幹或過溼對菌絲體生長都不利。
雙孢菇宜偏鹼性,偏酸對菌絲體和子實體生長都不利,而且容易產生雜菌。菌絲生長的PH值範圍是5—8,最適7—8,進棚前培養料的PH值應調至7.5-8,土粒的PH值應在8—8.5。每採收完一期菇噴水時加少許石灰,以保持PH值,抑制雜菌孳生。
雙孢菇是一種好氣性真菌,因此要有良好的通風條件。
雙孢菇的菌絲體和子實體均不需要光,但在一般散射光的條件下還是可以生長的,但不能強光照射。子實體在陰暗的環境下長得潔白、肥大,若光線太強,長出的子實體表面硬化,畸形菇多,商品價值差。
當蘑菇長到直徑2-4釐米時應及時採收,若採收過晚會使品質變劣,並且抑制下批小菇的生長。採收方法有兩種:旋轉法和拔菇法。菇密時,採用旋菇法,即把菇輕輕旋轉採下;菇稀時,採用拔菇法,即將菇直接拔起;當許多菇叢生成球菇時,用小刀小心切下達標子實體,採大留小。採菇時,小心輕放,以免損傷菇體。
採收後在空穴處及時補上土填平,並噴施一次1%的葡萄糖、200倍的太陽花豐產王或綠風95,以促進小菇生長,提高產量和品質。
雙孢菇鮮食最佳,不宜久放,規模種植時,可做成罐頭,出口換匯。大面積發展雙孢菇,必須考慮深加工問題,否則,產品積壓變質,就會造成損失。
鮮銷上市時,在菌幕不破裂、不開傘的情況下,大小均可採收;制罐及鹽水菇,則在菌蓋直徑1.5~4.0cm,菇形圓正,色澤潔白,無空根白心,無蟲蛀、破損時採收。採收前,牀面不噴水。子實體生長快時,要求1天採收2~3次。
介紹到這個地方,老師也大概把肚子裡關於蘑菇種植的那點知識都掏出來了。陳實最後還是沒有忍住,提出了在製作這些培養料的時候,能不能不使用農藥。
這個問題問完,陳實是沒有覺的什麼,但是他分明從老師投射過來的目光中看到了懷疑、不屑、驚訝和無奈。陳實也沒有想到瞬間老師的眼光中內包含怎麼多的含義,他想了一下也就明白了。
懷疑是懷疑陳實怎麼畢業的,常識性的東西都不知道,還能問出口來,這也太不應該了;不屑是老師以爲陳實估計是靠着關係纔拿到畢業證的,現在這樣的人太多了;驚訝肯定是有的了,老師已經先入爲主了,覺的陳實和介紹中的高材生的身份很不符合;至於無奈,那就不用說了。
陳實通過老師的眼神,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這些老師是有真材實料的,陳實也非常尊敬這些老師,所以他這個白眼估計只能是白捱了,好在陳實的心態一直都擺的很端正,沒有因爲這點小事情而影響心情。估計這事情也只能去求助小米了,從老師的眼光中,陳實就知道這事情真的是不好辦。
菌種運過來還需要時間,這幾天也不能閒着,陳實馬上把大熊、胡鐵成還有這個考察團的成員召集了起來,小範圍的開了一個會議,讓這些人依託蚯蚓養殖場,先組成一個攻關小組,研究的重點就是那些培養料的配置及混合。陳實也希望這些成果至少是一個初步的結果,能在那些菌種到來之前給提出來。
當然這個過程中,攻關小組的任何要求,也是被優先滿足的,這是作爲陳家莊的頭等大事來對待。
陳實也盤算了一下,接下來陳家莊還需要幹一些什麼事情,還有就是現在發現,陳家莊的管理人員太少了,順着這些新項目的一個個上馬,加上老項目的擴展,陳家莊漸漸的變得快要掌控不住這些產業了。
這也是爆發性發展帶來的後果,沒有深厚的底蘊在背後支撐,只有過了一段時間,就會有瓶頸產生,好在是冬天,很多產業做不了,這也給了陳實一段時間來解決這個問題。
冬天是冬天,也是一個缺憾,如果是夏天的話,那陳實只要到各大高校去招人就可以了,現在還沒有到畢業的時候,一時半夥也解決不了這個實際的問題。
真是人力有時盡啊,難道要陳家莊放慢發展的速度,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陳實第一個就不同意,那要解決現在的問題,還真的是困難了。